宋元明清的农具

宋元时期,农业生产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时期,由于稻田的兴起,以秧马为代表的水田农具大量出现;北方旱地农具随着旱地耕作技术体系的成熟也已基本定型。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利用动力创新的农具,有效利用了自然资源。

明清时期的农具基本上继承了宋元形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在耕犁方面有改进,是比较突出的进步。

宋元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稻作的勃兴,一大批与稻作有关的农具相继出现。这时最突出的农业贡献是出现了秧马、秧船等与水稻移栽有关的农具。

秧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可以有效减轻劳动强度的农具,专门为水稻移栽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农具,在泥地里乘坐秧马可以提高行进速度,减轻劳动强度,起到劳动保护的作用。

秧马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北宋开始大量使用。秧马外形似小船,操作者坐在船背。秧马头尾翘起,背面像瓦,一般是用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楸木或桐木。

秧马可能是由农家的4足马凳改进而来。马凳是用一块长方木板上安装上4条腿而做成的小木凳,是农家使用十分普遍的小家具,平日随时随地都可以坐它休息或从事某些活动。

在稻田作业中,拔秧者的劳动姿势是以蹲和躬腰为主,一次躬腰或下蹲可以拔下一定范围的秧苗,然后再向前移动一定距离继续拔秧。这样可以在一个固定地点停顿若干时间的劳动方式,就像人们把将家中的马凳拿到田里来,坐在凳上拔秧。

实践使人们认识到,这样的4足凳在秧田里并不适用,田里的稀泥会把小凳的4足陷下去。但如果在4足下放一块木板,小凳既不容易下陷,而且还可以拉着木板很轻便的在泥水中移动。

以后,人们又按照古人在泥地里乘坐泥橇前行的办法,将木板做成两端翘首的形状,于是一种底部代滑橇的秧凳就产生了。

因为这种凳有4条腿,像马,所以人们常常形象的叫它“马凳”。将其拿到秧田里来用,人们会很自然地把它叫做“秧马”。

在当时,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都有秧马使用。由于秧马可以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秧马歌》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

秧船也是在稻田作业在产生的。拔秧和插秧都是在秧田中劳动,而且插秧比拔秧更辛苦,拔秧可以坐着进行,插秧也可以坐着进行了。这是很自然地联想,于是人们就拭着坐在拔秧凳上插秧。

试用结果表明,这种秧凳虽然可用于插,但有很多不便:因拔秧是前进运动,拔秧者拔过面前的一片秧之后,只要用手将秧凳前端稍稍抬高,并拉着向前一滑,就可以前进一段距离继续拔秧。

插秧是后退运动,后退时将秧凳后端抬高并向后拉就很不方便,但是,如果将滑橇做得长一些,人坐的靠前一些,滑橇的后端就会自然抬高。

插秧人只要双足向前一蹬,滑橇就会向后一滑。但这样的凳式秧马滑橇仍然会陷入泥水中,增加了滑动的困难。人们又想到了船,于是,一种结合船和秧马共同特点的秧船就产生了。

秧船与秧马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是有了侧板,拔秧者不需要再用两腿作为打洗秧根的工具,在侧板上打洗即可;二是前端有了存放捆秧稻草的地方,不用拔秧人再将稻草挂在腰间或脖子上;三是后端有了存放秧苗之处,拔出并捆好的秧苗不用再零散的扔在水里。

但是,秧船比秧马形体大了许多,制作也复杂了许多,所以有些人仍继续使用凳式秧马拔秧,于是两种秧马就同时并存了下来。凳式秧马只用于拔秧,船式秧马则插秧、拔秧皆可用。

可以说,宋元时期是水田中耕农具的完善时期,除了秧马和秧船,还出现了不少与水田中耕有关的不和农具,如耘爪、耘荡、薅鼓、田漏等。

与此同时,一些原有的农具也由于水稻生产的需要,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运用。传统南方水田稻作农具至此已基本出现,并配套定型。

宋元时期,旱地农具的发展主要是在原有农具上的改进,并进一步完善。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有犁刀、耧锄、下粪耧种、砘车、推镰、麦笼、麦钐和麦绰等。

以耧车为例,它原本是汉代出现的一种畜力条播农具,宋元时期,对这种旱地农具进行了改进,发展出了耧锄和下粪耧种两种新的畜力农具。

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是关于传统农具集大成的著作,在其所载的一百多种农具中,除有些是沿袭或存录前代的农具之外,大部分是宋元时期使用,新创或经改良过的。

这些农具体现了高效、省力、专用、完善、配套等特点。我国传统农具发展至此,已臻于成熟阶段。

在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动力创新方面,宋元时期以对水力的运用表现得最为突出,出现了水转翻车、高转筒车、水轮三事、水转连磨等,这些都是用水为动力来推动的灌溉工具和加工工具。

水转翻车据《王祯农书》记载,其结构同于脚踏翻车,但必须安装在流水岸边。水转翻车,无需人力畜力,而且可以用水力代替人力。

水轮三事是王祯创制的。他在普通水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它的轴首装置,使它兼有磨面、砻稻、碾米三种功用。

水轮三事的结构组成为:一个由水力驱动的立式大水轮,在延长的水轮轴上装上一列凸轮或拨杆和一个立轮,凸轮或拨杆拨动碓杆末端,使碓上下往复摆动,即可舂米或使谷物脱壳。立轮同时驱动一个平轮和一个立轮,平轮所在轴上装有磨,用以磨面。立轮所在轴上装有水车,用以取水灌溉。

水转连磨在宋元时期被广泛运用。它是由水轮驱动的粮食加工机械,为晋代的杜预创制的。它的原动轮是一具大型卧室水轮,水轮的长轴上有3个齿轮,各联动3台石磨,共9台石磨。也有一具水轮驱动两台石磨的,成为连二水磨。

与水转翻车等利用水能的农具差不多同时创制的还有风转翻车。最早记载见于元初任仁发《水利集》。集中提到浙西治水有“水车、风车、手戽、桔槔等器”。

其中的“风车”无疑是指风转水车,而非加工谷物的风扇车。风力这一时期也用于谷物加工。

元朝大臣耶律楚材就曾有“冲风磨旧麦,悬碓杵新粳”的诗句,描写出当地农业稻、麦丰收的繁荣景象。说明元代东南和西北地区都已利用风力作为动力了。

宋元时期,是我国水田、旱田农具基本配套定型的时期。及至后来的明清时期,农具基本上继承了宋元形制,没有太大的突破。只是在农具质量有了一些改良。

明代的传统农业阶段与前代相比,进步是十分明显的。当时人口和耕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水利建设更受重视,耕作技术有所改进,商品性农业空前发展,经营模式有所转变,这一切说明传统农业在明代仍是富有活力的,其发展潜力还很大。

明代人口总数到万历后期已达到1.5亿以上。在较高的人地比例的压力下,人们更加追求集约经营,不断探索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技术和方法。由于铁的冶炼技术有所提高,明代农具的质量得到改良。

明清时期的耕犁变化,出现在清代晚期。由于此时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耕犁改用铁辕,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坚固耐用,既延长了使用时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是一种进步。

[旁注]

泥橇 在泥路上行走所乘之具。泥橇是一块前端翘起的木板,形状狭长,中间有扶手,渔民都在扶手前面放一块长形小木板,装鱼的塑料筐就放在上面。这个神奇的工具据说是由明代的戚继光发明的。

条播 每隔一定距离,成行播种的播种方法。沿着一条浅犁沟撒布种子,比如在玉米的同行中条播大豆,为了同青饲料一起收割。就是把种子均匀地播成长条,行与行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且在行和行之间留有隆起,供农民走路、踩踏。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人,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东南。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

任仁发(1254年~1327年),字子明,一字子垚,号月山,松江人,现在属上海市。元代官员、水利家、画家。画作有《出圉图》《二马图》等。任仁发还是一位水利专家,曾先后主持修治浙西吴松江、大都通惠河等工程,并有水利工程著作传世,在我国水利史上做出过有益的贡献。

耶律楚材(1190年~1224年),契丹族,杰出政治家,蒙古帝国时期大臣。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耶律楚材转投成吉思汗帐下,希望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阅读链接]

北宋文豪苏轼途经江西庐陵时,见农夫在田中插秧时的艰难情状,就回忆起以前在武昌见农夫用秧马在稻田劳作的情形,于是便从《史记》、《唐书》古代典籍中寻求类似秧马的发明原理,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这一农具,又作《秧马歌》教庐陵人也使用这种水田农具。

事实上,当时苏轼身遭贬谪,尚在路途之上,前途未卜,不知所终,还为农民做好事,为推广秧马的使用,可以说殚精竭虑。这样的人堪称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