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花卉园艺

花卉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植物。包括它的花、果、叶、茎、根等。通常以花朵为主要观赏对象。从一般意义上讲,花卉也是代表一切草木之花。

我国古代花卉园艺起源很早,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具有观赏价值的人工园林。我国的花卉资源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引种和国内外交流,积累了很多花卉园艺经验。

我国的独立的花卉园艺是从混合的园囿中分化出来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园”、“圃”、“囿”等字。商周时期的园圃是栽培果蔬的场所,所栽果木如梅、桃等也兼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当时的囿和苑都是人工圈定的园林,有垣称囿,无垣为苑。

汉代,汉武帝利用旧时秦的上林苑,加以增广,“周袤数百里”,南北各方竞献名果异树,移植其中,多达2000余种,有名称记载的约100种,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植物园,在我国花卉栽培史上有较大影响。

汉代已经有了盆栽花技术。考古工作者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墓室内壁有盆栽花的壁画,表明盆栽花至迟在东汉时已流行。

从花卉本身的演变看,许多花卉原先本是食用、药用的植物,人们喜爱其花朵,遂逐渐转变成专供观赏的花卉。或者食用、药用兼顾,如白菊花、芍药、荷兰等。但是,更多的是发展成为专门的观赏花卉,如我国独特的牡丹、兰花、菊、腊梅、月季、茶花等,它们是花卉的主流。

自从有了园圃和苑囿,便从农业生产中分化出专门从事栽植观赏植物的劳动者。这些人世代经营,经验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了专业的花卉种植户“花农”和供应花卉的“花市”。

隋唐时期,花卉业大兴。唐王室宫苑赏花之风盛行。长安城郊已有专业的花农,花市上出售花木有牡丹、芍药、樱桃、杜鹃、紫藤等。

长安城春季有“移春槛”活动。即将名花异卉植于槛内,以木板做底,在木板下安装木轮,使人牵之自转,所到之处,鲜花就在眼前,赏心悦目。

还有“斗花”之举。富家豪商不惜千金购名花植于庭院中,以备春来斗花取胜。这些赏花游乐活动,推动了花卉种植,长安几乎成了四季花发的都城。

宋元时期,花卉的观赏从上层人士向民间普及。据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遨游。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并张幄峦,笙歌这声相闻……至花落乃罢。

南宋临安以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有赏芙蓉、开菊会等赏花活动。钱塘门外形成花卉种植基地,种艺怪松异桧,四时奇花,每日市于都城。民间纷纷栽种盆花,相互馈赠。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更促进了花卉业的繁荣。清代京师丰台的花卉种植连畦接畛,挑担入市卖花者,日有万余。

华南气候温暖,更适宜花卉发展,其花卉品类亦不同于北方,花卉专业和花市盛况绝不亚于北地。除了专业花农,还出来中间商“花客”。

在花卉园艺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栽培、引种、繁殖,以及花卉管理等技术,在我国花卉园艺史上占有重要一页,书写了华美篇章。

我国古代花卉的栽培技术除了部分与大田作物相似外,更富有特殊之处。经过几千年积累,都散见于各种零星文献中,直至清初的《花镜》才有了系统的整理叙述。

《花镜》卷二的“棵花十八法”可说是集花卉栽培之大成。“十八法”的命名也充分反映花卉栽培的特点。计有辨花性情、种植位置、接换神奇、分栽有时、扦插易生、移花转垛、过贴巧合、下种及期、收种贮子、浇灌得宜、培壅可否、治诸虫蠹、枯树活树、变花催花、种盆取景、养花插瓶、整顿删科及花香耐久等法。

以辨花性情为例,《花镜》认为,在大自然里,花木是有生命力的,每一种花都有不同的习性。

比如:牡丹花喜阳光充足、干燥温凉、夏无高温,冬不甚寒之地;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山茶花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喜肥沃、硫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等。

花卉的栽培、品类的变异和增加,是与异地和异域不断引种有关。最早的大规模异地引种就是上述的汉武帝上林苑。以后历代的引种,连绵不断。

晋代植物学家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术状》,记载了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其中的茉莉、素馨等即从波斯引入。

唐代尚书左仆射李德裕曾将南方的山茶、百叶木鞭蓉、紫桂、簇蝶、海石楠、俱那、四时杜鹃等花木引种在他的洛阳别墅平泉庄内,共有各地奇花异草70余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将苏州白莲引种于洛阳、庐山杜鹃引种于四川忠县。

牡丹原盛于洛阳,宋以后随着异地引种栽培,安徽亳州、山东曹州崛起成为牡丹著名产地。菊花原产长江流域和中原一带,从元代起,渐向北方引种,直至边远地方也种菊花。

花卉种植中利用无性繁殖较普遍。宋代词人王观的《扬州菊药谱》指出:“凡花,大约三年或二年中一分。不分则旧根老硬,而侵蚀新芽,故花不成就。”但分株不可过于频繁,“不分与分之太数,皆花之病也”。

《花镜》指出:“一切草木,分各按其时,栽能及其法,则长成捷于核种多矣。”分株的标准要看根上发起小条。对于大的树木移植,须剪除部分枝条,以减少水分蒸腾,并防风摇致死。

扦插的要点是“必遇阴天方可动手,如遇连雨,则有十分生机”。插时须“一半入土中,一半出土外。若扦蔷薇、木香、月季及诸色藤本花条,必在惊蛰前后”。

有关花木的嫁接技术至宋代才有记述,以后逐渐增加。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叙述牡丹的砧木要在春天到山中寻取,先种于畦中,到秋季乃可嫁接。据说洛阳最名贵的品种“姚黄”一个接头可值钱万千,接头是在秋季买下,到春天开花才付钱。

嫁接的技术性很强,并非人人会接。北宋的周师厚在《洛阳花木记》中指出,在接花法中,砧木与接穗皮须相对,使其津脉相通。北宋水利学家沈立《海棠记》提到当时洛阳的接花工以海棠接于犁上可以提前开花。

清代有人以艾蒿为砧木,根接牡丹,使牡丹越接越佳,百种幻化,名冠一时。

对于花卉种子繁殖,宋时已注意到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花木要改用有性的种子繁殖,因为自然杂交所结的种子,后代容易产生变异,再从中选择,便可获得新的品种。南宋诗人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提到当时花户大抵多种花子,以观其变。

对种子繁殖的土壤肥料要求,正如《花镜》所说:“地不厌高,土肥为上。锄不厌数,土松为良。”下种的时间因花卉而异。下种的天气宜晴,雨天下种不易出芽,但晴天下种后三五日内最好有雨,不雨要浇水。果核排种时必以尖朝上,肥土盖之。细子下种,则要盖灰。

宋时苏州一带花农已知道识别梅的果枝和徒长枝,采取整枝、摘心、疏蕾、剪除幼果等方法,使花朵开多开大。

《花镜》认为,对整枝的修剪方法要看花木的长相:枝向下垂者,当剪去之。枝向里去者,当断去之。有骈枝两相交者,当留一去一。枯朽的枝条,最能引蛀,当速去之。冗杂的枝条,最能碍花,当择细弱者去之。粗枝用锯,细枝用剪,截痕向下,才能防雨水沁入木心等。这些修剪方法,俱切实用。

治虫防虫是花卉栽培中不必不可缺的环节。防治害虫的措施记载,初见于宋代,至明清而益完备。

《洛阳牡丹记》提到牡丹防虫的方法:“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白蔹末一斤和之。盖牡丹根甜,多引虫食,白蔹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

还指出如果花开得变小了,表明有蠹虫,要找到枝条上的小孔,“以大针点硫酸末针之。虫既死,花复盛”。可见宋时使用的药物治虫有白蔹、硫黄等,种类较少。

到明清时,药物种类大为增加。光是清代《花镜》中提及的植物性药物有大蒜、芫花、百部等,无机药物有焰硝、硫黄、雄黄等。此外,还有采取物理方法如烟熏蛀孔、江蓠粘虫等。

[旁注]

上林苑 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38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当时的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就是现在的江西省永丰县。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编纂《新五代史》74卷。

嵇含(262年~306年),字君道,自号亳丘子,谯国铚县人,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濉溪县。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著有《南方草木状》一书。嵇含的著名作品不多,包括了三首五言诗《登高》、《悦晴》和《伉俪》。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砧木 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可以是整株果树,也可以是树体的根段或枝段,起固着、支撑接穗并与接穗愈合后形成植株生长、结果。砧木是果树嫁接苗的基础。砧木对果树的开始结果时期、坐果率、产量、果实成熟期、色泽,品质以及贮藏能力等都有一定影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南宋诗人。创作诗歌很多,今存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

[阅读链接]

文人爱梅花由来已久,清末文学家龚自珍则有更高的境界。他在《病梅馆记》中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

龚自珍曾经买了300盆病梅,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并以5年为限,使它们恢复本性。他还决意用一生的时光来治疗更多的病梅。

当然,龚自珍是在托梅抒怀,表达自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