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农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人们为谋求生存而在农业生产领域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探索,从而推动了北方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
这一时期,南北方农业的发展开始趋于平衡,耕作工具与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出现了铁齿耙等新农具。尤其是马钧研制改进的翻车,在我国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钢铁冶炼、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其他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有了不少改进。不但原有农具在形制、材质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汉代发明出来的先进生产工具进一步推广,而且创造了一些新的品种,使生产分工更细,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有效。
首先是牛耕进一步得到普及。我国的铁犁牛耕产生于春秋后期,秦汉时期虽努力推广,但尚未真正普及。
在汉代文献及画像石中,二牛牵引的二牛抬杠为主要形式。西晋以后单牛拉犁已很常见,在魏晋后期的壁画中,其数量已超过了二牛抬杠。不难看出,单牛方式将一犋犁的成本投入几乎降低了一半,因此有利于牛耕的普及。
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使牛的数量增加,普通农民大都能够养得起一头牛,牛耕在这一时期才真正实现了大众化,我国农业也才真正进入牛耕时代。
在嘉峪关等地的魏晋墓壁画中,有大量的牛耕图,仅在一座墓中就有7幅,总数有20多幅。其内容多为民间农耕,也有军事屯田,耕田者既有汉族也有鲜卑、羌、氏等少数民族。
这说明,魏晋时期在偏僻的辽西和河西地区,牛耕也已与内地同样得到广泛普及。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最重大的贡献,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铁齿耙即《齐民要术》中多次提到的“铁齿楱”,这是畜力耙最早的文献记载。
最早的畜力耙图像资料是嘉峪关及酒泉等地的魏晋墓室壁画,最初的畜力耙都为一根横木,下装单排耙齿,人站在上面很不稳便。例如一座曹魏墓出土的耙地画像砖,画面中一妇女挥鞭挽绳蹲于耙上,耙下装有许多耙齿,一头体型健硕的耕牛在驱赶吆喝声中奋力拉耙耙地,驱牛女子长发飘逸,使整个画面更平添了几分生气。
嘉峪关及河西地区的耙地画像砖共计10多幅,由此看来,畜力耙虽刚发明出来不久,但普及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在牵引器具上,魏晋时期已使用绳索软套,并可能出现了框式耙。当时还没有使用犁索,至唐代曲辕犁才使用软套,但在《甘肃酒泉西沟魏晋墓彩绘砖》中有两幅单牛耙地图,其中一幅为常见的单牛双辕牵引的单排齿耙。
另一幅则非常特殊:图中一肥硕健壮的黄牛在拉耙耙地,牵引器具不是常见的长直辕,而是两条绳索,由于正在行进中,绳索被拉紧绷直,如两条笔直的平行线。
耙后面的操作者,两手各操一缰绳驭牛,左手近身,其绳松弛;右手前伸,其绳拉紧,似在驭牛右转弯。
软套的发明使农田耕作真正实现了灵活快捷、操作自如,框式耙使耙地作业平稳安全,碎土效果更好,两项发明一直为后世沿用。
魏晋时期马钧研制和改进的翻车,是一项重大科研成果。马钧在京城洛阳任职时,当时城内有地,可以开辟为花园。为了能灌溉,马钧便改进了翻车。
清代麟庆所著的《河工器具图说》记载了翻车的构造:车身用三块板拼成矩形长槽,槽两端各架一链轮,以龙骨叶板作链条,穿过长槽。
车身斜置在水边,下链轮和长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链轮为主动轮。主动轮的轴较长,两端各带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动拐木,驱动上链轮,叶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将水排出,再沿长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环,连续把水送到岸上。
马钧研制改进的翻车,轻快省力,可让儿童运转,比当时其他提水工具强好多倍,因此,受到社会上的欢迎,被广泛应用。直至现代,我国有些地区仍使用翻车提水。
这种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如果说毕岚是我国历史上翻车的创造者,那么,三国时的马钧,应是翻车技术的改进者。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具的种类增多,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就有20多种,其中除犁、锹、锄、耩、镰等原有农具之外,新增的有铁齿漏楱、陆轴、铁齿耙、鲁斫、手拌斫、批契、木斫、耧、窍瓠、锋、挞、耢等。其中的窍瓠、锋、挞、耢尤具特色。
窍瓠是一种新的播种农具,《齐民要术·种葱》说:“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继腰曳之。”就是指用耧开沟后,用窍瓠播种。
锋是一种畜力牵引的中耕农具,在禾苗稍高时使用,如种谷子,“苗高一尺,锋之”。锋有浅耕保墒的作用,还可以用于浅耕灭茬。墒是耕地时开出的垄沟。
挞是播后覆种镇压工具。据《齐民要术》所载,挞用于耧种之后,覆种平沟,使表层土壤踏实。
耢在使用时,人立其上,用以提高碎土和覆土等的功效。但是否站人,要视情况而定。如湿地种麻或胡麻,就无需站人,因为耢上加人,会使土层结实。
在新增农具的同时,原有的一些农具,如犁和其他畜力牵引工具也有了较大改进。犁是当时的主要耕具。从河南渑池出土的铁犁情况来看,当时有三种类型的犁:一是全铁铧,二是“V”字铁铧,另一种是双柄犁,犁头作“V”字形,可安装铁犁铧。
《齐民要术》中提到一种“蔚犁”,既能翻土作垄、调节深浅,且能灵活掌握犁条的宽窄粗细,并可在山涧、河旁、高阜、谷地使用。
从嘉峪关等地的发现的魏晋墓室壁画中可以看出,当时有二牛抬扛式,也有单牛拉犁式。其中单牛拉犁式惭趋普及。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历来干旱,尤以春季少雨多风,这些农具主要是适应北方旱作的需要而出现的。
[旁注]
墓室壁画 是我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部分,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墓室壁画的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图案装饰,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
画像砖 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作为我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枝奇葩,画像砖艺术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我国古代美术艺术园林中,持续开放了十四五个世纪之久。它真实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朝代更迭。
马钧 字德衡,魏晋时期扶风人,即陕西兴平。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他又奉诏制木偶百戏,称“水转百戏”。改造了织绫机,研制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即翻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亮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麟庆(1791年~1846年),全名完颜麟庆,字伯余,别字振祥,号见亭,镶黄旗人。清代官员、学者。官江南河道总督10年,蓄清刷黄,筑坝建闸。生平涉历之事,各为记,记必有图,称《鸿雪因缘记》,又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凝香室集》。
[阅读链接]
马钧住在魏国京城洛阳时,洛阳城里有一大块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老百姓很想把这块土地开辟成菜园,可惜因无法引水浇地,一直空着。
马钧看到后,就下决心要解决灌溉上的困难,在机械上动脑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
马钧创制的翻车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这种翻车一直被乡村沿用,直至实现电动机械提水以前,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