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铁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经济的相对繁荣。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其根源就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革命。但在铁制农具被大量使用之前,青铜农具仍然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春秋时期,青铜农具仍然大量被生产和使用。在黄河流域中游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发现的铲、臿、钁、斤等青铜农具,其形制和种类虽没有超出商周时期,但数量大大增加了,铸造技术也有很大进步。

在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几千块铸造青铜工具的陶范,其中钁、斤类陶范占总数的八成以上。

在长江流域,春秋时期使用青铜农具也较为普遍。在江苏、浙江等吴、越国地域内都出土了青铜臿、锄、镰、斤、耨等农具。

安徽贵池也出土了一批青铜农具。这一地区出土的锯镰,或称齿刃铜镰,制作十分科学,用钝了,只要在背面刃部稍磨,便又会锋利。它是近代江、浙、闽、鄂等地仍在使用的镰刀的雏形,是吴、越地地区颇具特色的一种农具。

到了春秋后期,冶铸业以农民个体家庭的小手工业形式存在,反映出青铜农具使用的减少,铁制农具逐步取代青铜农具,开始被广泛使用。

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的铁矿山达30多处。这说明,我国当时的冶铁技术已经初具规模。

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后,当时东周王室衰微,加上夷狄不断侵扰,国家名为统一,实已分崩离析。各路诸侯趁隙而起,争霸中原,一场场战争开始了。

在经过了一番长时间的此消彼长之后,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即今河南兰考县东大会诸侯,周王派宰孔参加,赐给齐桓公“专征伐”的权利,齐桓公由此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齐国原本不大,又地处文化较为落后的东海之滨,为何能首先称霸呢?最直接的原因是明智的齐桓公任用了管仲为相。

能干的管仲则通过发展工商业赚取钱财,使国家很快富足,军力迅速强大了起来。在管仲诸多的富国强兵措施中,“官山海”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官山海就是由政府管制盐业和矿产,矿产中就包含着铜铁。

齐桓公时已有铁的使用。《国语·齐语》里面记载管仲所说的话: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

这里美金指的就是青铜,恶金指的则是铁。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划时代地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就是因为煮海为盐积累了资金,铸铁为耕具提高了农业生产。由此可见,铸铁技术在齐桓公时已接近成熟。

据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管仲的《管子》一书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

《管子·轻重已》说:

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

耜是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铫是大锄,镰是镰刀,耨是小手锄,椎是击具即榔头,铚是短的镰刀。可见,那时的铁农具品种很多。

由于铁农具的大量使用,土地才有可能深耕细作,使谷物产量大大增加。铁农具的使用使大型水利工程得以兴建,齐国凿渠沟通水和济水。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和人口的繁殖,为国力的增强奠定了基础。

铸铁农具的使用既然能使齐国强盛起来,相邻各国必将效之。稍后的战国时期,铸铁技术被各个诸侯国普遍采用,其最初的契机应该是在这里。

鼓风方法的革新,是提高冶铁技术的关键之一。只有革新了鼓风方法,才有可能把炼炉造得高大,使炼炉的温度提高,从而加速冶炼的过程和提高铁的生产量。

我国古人由于改进了炼炉的鼓风方法,提高了炼炉的温度,很早就发明冶炼铸铁的技术,使炼出的铁成为液体,从而加速了冶铁过程,提高了铁的生产率。这对冶铁业的发展和铁工具的推广使用具有决定意义。

至战国中晚期,冶炼铸铁和铸造铁器已开始分工,河南新郑郑韩古城的内仓、西平酒店村和登封告城镇,都已发现战国铸铁遗址。

河南登封的告城镇发现了熔铁炉底及炉衬残片,还发现有拐头的陶鼓风管以及木炭屑,可见当时熔铁炉和炼铁炉同样以木炭为燃料。

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以及汉魏铁农具,大多数是铸铁制造的,在同时的手工业工具中,铸铁件也占很大比例。

在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包括7个古国的广大地区,都发现有战国铁器的出土,而且种类、数量很多。

在河南辉县的战国魏墓中,曾发现58件铁农具,有犁铧、锄、臿、镰、斧等,其中有两个“V”字形的铧,构造虽然还很原始,没有翻土镜面的装置,但已能起到破土划沟的作用。

在河北兴隆县发现了一个战国后期,燕国的冶铁手工业遗址,有铸造工具的铁范87件,其中有铁锄铸范、铁镰铸范。

在河南新郑县和登封市附近发现的战国时期韩国冶铁遗址中,有许多原始性的卧式层叠铸范,可知战国时已经发明层叠铸造技术。这种层叠铸造法是把许多范片层层叠合起来,一次浇铸多个铸件。

从这些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南北各地农具的种类和形式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奠定了冶铁术的基本走向,即以生铁冶铸为主。而以生铁冶铸为主的技术传统,是我国古代金属文化与西方早期以锻铁为主的金属文化的主要区别。也正是生铁冶铸技术的早期发明与广泛应用,造就了中华文明最初的辉煌。

冶铁技术的进步,为铁制农具的出现提供了基本条件。战国时期铁犁的发明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推广,铁犁铧也取代了青铜犁铧。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都有战国的铁犁铧出土,说明犁耕已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

出土的铁犁多数是“V”字形铧冠,宽度在20厘米以上,比商代铜犁大得多。它是套在犁铧前端使用的,以便磨损后及时更换,减少损失。这说明战国的耕犁已比商周时期进步得多,大大提高了耕地能力。

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制度转变。

可以说,铁制农具与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铁制农具逐渐形成了种类繁多、制造简单、小巧灵活、使用方便的完整体系,适合了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作物的要求。

[旁注]

晋国遗址 春秋时期的晋国共经历了208年。在这段时间里,位于山西省南部的都城新田,即现在的侯马一带,为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时正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而侯马晋国遗址,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陶范 亦称“印模”。铸造青铜器的陶质模型。我国古代铸造青铜器大都用陶范。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器物外形制造,常分割成几块,有的用“子母口”接合,因此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纹饰和铭文。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齐氏,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甄即现在的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管仲(公元前725~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人,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颍上县。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5个争夺霸权的诸侯。《史记》中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四子讲德文》中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还有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其实“五霸”是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铁范 硬模铸造的一种。由于铁范的温度较低,铁水浇入铁范后瞬间,铁范的温度不会上升太高,而之后由于铁水迅速冷却,结硬皮并收缩,在凝固的铁水和铁范之间形成一个“间隙”,铁水实际上是在“间隙”中冷却。

生铁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100的铁碳合金。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阅读链接]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被齐桓公任命为相时,齐桓公曾经向管仲提出如何解决国家财政不足的问题。

管仲曾长期经商,对盐铁两种商品有着清楚准确的认识。管仲认为,只有实施制盐业和冶铁业的国家垄断性经营,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废止先前允许私人经营盐铁业的政策,转而实施制盐业和冶铁业的国家垄断性经营。这一措施,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终使齐桓公称霸诸侯,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