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的发展状况

社会体育是指全社会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在学龄前或学龄后,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延缓衰老、满足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各种体育活动。

对于社会体育,各国叫法不尽相同,东欧国家习惯叫群众体育;美国习惯称为身体娱乐;大多数西方国家称为“身体调整”。尽管叫法不一,其目的、内容、手段、措施均大同小异。

社会体育发展的背景 1.“文明病”的蔓延求助于大众体育

在发达国家随着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小汽车的普及, 人们体力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据前苏联摩拉罗夫研究,1870 年时人体因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占总能耗的 90%,而目前则连 1%都不到。加上膳食构

成方面脂肪和动物蛋白比重偏高(如美国人食物中脂肪高达 42%,动物蛋白摄取量占蛋白总摄取量的 80%)和烟、酒等嗜好品消费 52 量的增加,使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由于现代物质文明所引起的“文明病” 在迅速蔓延,人们视之为一种新的“慢性瘟疫”。其危害之烈、范围之广, 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国家中年以上男子有 1/3,女子有 1/4 的人受心肌梗塞的威胁。美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前联邦德国身体超重(指超过正常体重的 20%)的人高达 38%。不少人体力下降、疾病缠身,面临着失业、减薪甚至生命的危险。面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忧心忡忡,惶惶不安。

经过大量实践和科学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防治文明病的灵丹妙药—— 体育运动。前苏联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率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少 60

%,心血管发病率少 2/3。美国由于开展了大众体育,1972 年和 1948 相比, 冠心病发病率下降 8.7%,死亡率下降 7%,目前分别正以 1%的速率逐年递减。瑞典有人对两组各 88 名年龄和性别相同的人进行长达 10 年的跟踪调查,

坚持运动的那一组生病日共 4.673 天,不运动的那一组生病日共 13.478 天, 约为 1 与 3 之比。美国有人对 3,600 名中、老年哈佛大学校友进行纵向调查, 发现每天爬楼梯少于 50 级或步行少于 700 米的人,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要比高于这一数字的人高 30%;经常运动的人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要比不运动的人低55%。英国有人对 35 至 64 岁的双层公共司机和售票员进行调查,售票员由于要经常上下跑动,因此他们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要比整天坐着不动的司机低 8 倍。加拿大人对 70 名康复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心肌梗塞病人进行长期调查, 死亡率为 1.2%;而不运动的同样病人的死亡率则高达 6—12%;澳大利亚的德卡斯特拉今年 60 岁,他 45 岁时患高血压,50 岁时半身中风,51 岁时又患心脏病,左 53 冠状动脉几乎完全阻塞,左边其它部位部分阻塞,病情十分严重。后来他采用体育疗法,并辅之以饮食治疗,基本素食,不但绝路逢生, 八年来完全恢复了健康,而且还跑过 19 次马拉松。

2.社会体育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社会体育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表现在下列三方面:

①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提高生产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前苏联有人在 1966 至 1969 年期间进行过调查,发现运动者比不运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要高 2~5%;到 70 年代末时这一效益更为明显,前者比后者的劳动生产率根据不同工种要高 0.6~0.10%。1979 年由此而增加的工业产值高达 40 万卢布,同年还统计经常运动者因病假和工伤事

故假而损失的工作日比不运动者少 4.5 倍,由此而减少的损失高达 57 亿卢布。两者相加共 97 亿卢布,约相当于前苏联当年国民收入的 2.2%。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社会体育,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重点由物质转向人力。所谓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教育、技术培训、保健和体育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甚至把延长公民寿命和增进他们的体质的保健措施列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首位,因为这“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的数量,也能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美国前总统卡特一语道破了天机:鼓励人民参加体育运动是“一种可以期望换回最大效界的投资”。

②减少医疗费用和工时损失

由于文明病的猖獗,给国家、企业主和个人都带来了巨 54 大的经济损

失。前联邦德国的医疗费用 1970 年为 1,000 亿马克,1981 年增至 2,850 亿马克,占当年社会生产总值的 20%,1983 年更增至 3,600 亿马克,而该国 1982 年的全国预算才只有 2,460 亿马克。这 3,600 亿马克中约有 30— 40%是属于文明病的医疗费用,约合 900 至 1,200 亿马克,平均每个职工 4,

500 至 6,000 马克,约相当于 2 至 3 个月的平均工资。又如美国由于文明病

和职工过早死亡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 250 亿美元,相当于 1 亿 3 千 2 百万个劳动日,约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 3%。前苏联 1974 年统计,不运动职工比运动职工每年要多请病假 3 至 5 天,全国每年要多损失 1 亿 4 千万个劳动日。而上述这些损失通过大众体育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③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社会体育的兴起,有力地刺激了运动服装和器材工业等体育产业的发展。前联邦德国 1982 年体育用品总产值高达 50 亿马克,1981 年全

国私人业余体育开支共 1 百 80 亿马克,占业余活动总支出 1 千 6 百亿马克的

12%。美国人民购置体育器材的费用每年达 1 百 704 乙美元,约占收入的 1

%。日本 1980 年体育商品销售总额高达 1 万零 315 亿日元,估计 1986 年还

要增至 1 万 8 千零 15 亿日元,平均年增长率将为 9.9%。法国家庭体育用品

消费额 1979 年为 44.7 亿法郎,比 1970 年增长 4.39 倍。另方面体育产业厂商和健康保险部门为了推销产品和扩展业务,大力参与社会体育的宣传活动和资助一些竞赛、游戏活动,这在客观上也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社会体育是一种健康高尚的消遣娱乐手段 55

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实行了计时工作制,五日工作制,弹性工作制和定期休假制,加上家务劳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职工余假时间大大增加。日本工资照发的例假每人每年 148 天。前联邦德国职工业余时间(指工间休息时间、晚上休息时间、周末和法定节日及休假日)1969 年时平均每天 5.6 小时, 1982 年时增至 8.7 小时;有效业余时间(指扣除家务劳动及必要的劳动准备

等之后可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 1971 年为 4.3 小时,1982 年增至 5.5 小时。另据美国未来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时的年劳动总时数将从目前的 1,800 小时进一步降至 1,100 个小时,每周将工作 4 天共 30 小时。日本未来学家甚至认为,随着机器人的普及,本世纪末时每周工作时数将降至 20 小时。业余时间的增多,一方面为开展大众体育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前联邦德国1981 年用于体育运动(包括观尝在内)的时间共约 106 亿小时,平均每人每

年 300 小时,约占业余时间的百分之十。估计到 1990 年时将增至 118 小时。另一方面体育又返过来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高尚的消遣娱乐手段。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充实人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友谊和相互了解,锻炼人们的意志品质等等。这一点对老人尤为重要。近几十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出生率下降,加上医疗水平的提高,平均死亡年龄上升,因而老年人在社会上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美国、法国、比利时几乎平均每 67 个人中就有一个 65 岁以上的老人。日本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85 年时增至二点五分之一,2000 年时将增至二分之一。老年人一方面对保持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特别关注,另一方面因西方国家老人大都和子女分 56 居,有一种通过集体体育活动进行社交,克服孤独感和忧郁感的愿望,因此中老年人成了大众体育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⑤体育和健美成为时髦的风尚

目前在不少国家体育和健美已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甚至改变了一些传统的观念。摩登女子不再以细皮嫩肉和弱不禁风为荣,而是追求黑里透红的肤色和健美的体形。过去形容地主、资本家常用“大腹便便”、“脑满肠肥” 之类的字眼,这些人也以此为乐。现在恰好相反,有钱人都在追求“线条美”, 由于他们有条件从事多种体育活动和挑选少脂肪的精美食物,因此身体大都比较匀称;而下层人民由于缺乏运动的条件,加上多脂肪的食品价廉等原因, 反而大都比较肥胖。此外,还有不少人把轻便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作为一种时装。有的人还把参加体育活动所获得的奖状和奖章挂在小汽车挡风玻璃的显著地位引以为荣。所有这些都利于创造一种体育气氛,促进社会体育的开展。

各国社会体育的现状和趋势

社会体育是一种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现象,它既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旅游、建设、保险等领域和行业有密切关系,又牵涉到社会各阶层,各种职业和年龄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社会化和群众化是搞好社会体育的两个最重要的出发点。无论是社会体育的组织,宣传和实施等工作,还是运动场地的建设,维护和使用都离不开这两个出发点。可以讲,社会化和群众化是当前社会体育的国际发展总趋势,贯穿在社会体育的各个方面。

  1. 参加人员的情况

57

社会体育参加者的现状是男子多于女子(男女的比例为:英国和法国大体为二比一,美国是五比四);年轻人多于中、老年人(例如法国 1979 年体育人口中 15 至 24 岁者占 48%,25 岁至 44 岁者占 36%,45 岁以上者只占16%,而 45 岁以上者占 15 岁以上总人口的 46%);富人多于穷人;管理人员多于工人;大学毕业生多于中学毕业生。这说明参加社会体育的人数和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

但下列两种发展趋势值得注意:

①女子参加社会体育的人数急剧增长,有些项目的绝对人数和增长率超过男子。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和妇女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就业人数日益增长,以及她们通过体育保持体形和增进健美的心情比较迫切等因素有关。例如,法国社会学家概括法国妇女的消费时说:“六十年代是化妆,七十年代是香水,八十年代是健美。”

②近年来老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也明显增长。以美国为例,18 至 30 年的青年男女约有 2/3 的人经常锻炼,百分比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60 岁以上老人参加运动的百分比又明显增加,竟有 2/5 的人天天锻炼。日本曾对 4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最关注的是健康问题。延年益寿,安享晚年这是老人的普遍心理。但他们面临的困难是不少人已不同程度地患有一些疾病,缺乏体育锻炼的常识、经验和勇气,因此, 对他们如何使社会体育和保健医疗相结合,如何进行社会体育的宣传、组织和辅导工作则显得更为重要。

  1. 国家重视、统一规划

许多国家对大众体育十分重视,早已迈过一般口头号召 58 的阶段,转向千方百计地采取切实的措施。表现在:

①领导重视

美国为了推动社会体育,专门成立了健康和体育总统委员会,在 1980 年由该委员会主持召开的美国第一届健康和大众体育大会上前总统卡特指出:在全国开展增进健康的活动是“有助于提高美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最好的投资”。并立即采取下列几项措施:

  1. 在 50 个州中建立健康和体育州委员会。b.在学校中制定各年级每天进行体育活动的计划。 c.敦促所有企业主给雇员提供增进健康的设备。 d.鼓励所有政府部门与机构,包括军事部门支持这一增进人民健康的活

动。

②通过法律予以确认

有的国家通过《宪法》、《体育法》或其它法律来确认体育的重要意义以及群众体育的方针政策,从而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群众体育的顺利发展。例如日本 1961 年颁布的《体育运动振兴法》开宗明义地指出振兴体育运

动的目的是“促进国民身心健康和生活愉快活泼”。规定国家和地方化公共团体,在实施这一法律过程中“既要在国民中努力提倡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又要努力为广大国民创造利用任何场合和机会按照自己的适应程度与健康状况从事体育运动的条件”,包括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工作单位体育活动,以使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规定活动路线,开设野营场所,以促进增进身心健康的徒步旅行、自行车旅行、野营以及其它野外活动的普及”。“努力采取举办讲习班,研究会等形式及其它必要措施,培养、59 提高体育运动指导人员的水平”;“应努力使体育馆、游泳池等设施和设备达到政令所规定的标准”,在不妨碍学校体育活动的情况下“努力使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供一般体育活动使用”。此外,该法还规定国家在预算范围内,根据政令规定在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给予地方公共团体一定资助, 例如,国家负担地方公共团体筹建的供学校和公共使用的体育场、馆设施和设备的经费的 1/3,负担地方体育运动指导人员培养和进修活动费用的 1/2等。

③制定发展社会体育的长期规划

例如美国卫生福利部根据卡特总统的指示,于 1980 年制定了“有关增强

健康与预防疾病的国家目标”这一十年规划,提出 1990 年前政府将要优先采

取的 15 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开展社会体育,要求人们以本人心肺机能 60

%以上的强度每周运动 3 次,每次 20 分钟以上。并提出下列主要指标: a.参加运动的人数:青少年 90%以上,18 至 65 岁的成人 60%以上,

65 岁以上的老人 50%。

  1. 雇员超过 500 人的企业应拥有供 25%的人进行体育锻炼的设备。c.制定系统评定青少年体力的方法,至少有 70%的青少年参加这种评

定。

d.建立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效果,以及美国人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向等方面的系统资料。

又如英国体育理事会于 1983 年制定了“1983 至 1992 年体育运动十年

规划”,要求经常运动的人数在目前男子 1260 厅,女子 790 万的基础上,

男子增加 170 万,女子增加 390 万,60 共增加 560 万。其中参加室外运动的人数男子增加 15%,女子增加 35%。参加室内运动的人数男子增加 15

%,女子增加 70%。目前参加运动的人当中以 20 至 45 岁的人为主,今后要

努力增加 13 至 25 岁、 45 至 59 岁的人数。3.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

组织工作是开展社会体育的关键。只有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将人们组织起来参加有计划、有指导的体育锻炼和比赛活动,才能使大众体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其质量。而要搞好大众体育的组织工作, 必须坚持社会化和群众化的路线,充分动员和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各有关社会团体,基层政权组织和厂矿企业,以及广大热心体育事业的积极分子。这方面的国外发展趋势如下:

①不断壮大以俱乐部为基础的群众性体育组织

不少国家都建立了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群众性体育组织管理体育事务。而这些体育俱乐部大都以开展社会体育为首要任务。各国群众性组织都把巩固和扩大体育俱乐部作为衡量工作成就的一项重要指标,致使近年来无论是俱乐部数还是会员人数增长得都很快。以前联邦德国为例,1960 年时, 俱乐部 29,486 个,会员总数 526. 7627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9.5%,1970 年时俱乐部增到 39,201 个,会员增至 1012.154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6.7

%,1982 年时俱乐部增至 59,871 个,会员总数增至 1798.272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29.2%,和 1960 年相比,俱乐部增长了一倍,会员数增长了 3.4 倍。德国统一后俱乐数和会员数仍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

实行俱乐部至少有下列几个优点: a.便于贯彻方针、政策,吸引更多的人参加61

俱乐部遍布全国城乡各地,它既是体育联合会的基层组织,又是所在地区(含厂矿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体育运动核心,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有利于贯彻执行中央的体育方针、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引向纵深发展。

b.工作人员以业余兼职为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开展体育活动需要大量的组织人员和训练辅导员和裁判员。这些人员如果全部作为正式职工,由国家或俱乐部包下来,则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这对普及社会体育非常不利。因此国外大都采用以业余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例如,统一前的东、西德都采取了这种方式,统一后也仍在延续。前联邦德国(西德) 1982 年时各体育俱乐部共有 217 万名工作人员,其中领工

资的只有 17.1 万人,只占总人数的 8%。在近 200 万义务工作人员中,领导

人员共有 87 万,训练辅导员和助手 76.2 万,裁判 38.8 万。该国俱乐部中约有 95%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所有义务工作人员每年所付出的义务劳动时间高达 2 亿 7 千 5 百万小时之多,平均每人每年 122 小时。如折合成工资,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费用。

大量使用业余兼职人员除了可以节省工资外,还有下列好处:这些人大都是本地区或本单位的体育积极分子,又是经过群众选举产生的,他们来自群众,又志愿为群众服务,和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利于开展工作;会员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遇到难题时可以向各方人员求援,利于高效率地解决 62除大批任用业余兼职工作人员外,有些俱乐部还发动会员自己动手修整

场地、器材,以节约开支。

c.会费可弥补一部分经费

会员每月酌交少量会费,这样既可增强会员的集体感和义务感,又可大大解决俱乐部的经费问题。例如,前联邦德国全国近 6 万个俱乐部 1982 年的

总收入额为 33.9 亿马克,总支出为 32.4 亿马克,略有节余。总收入中会费占 51.7%(会费金额不等,但趋势看涨,1982 年和 1977 年相比,每月会费在 3 马克以下的俱乐部减少了 20%,目前只占俱乐部总数的 30%),社会资助 19%,其余的 29.3%则依靠门票收入和集体财产的红利。

②庭院体育

以住宅区、居民楼为基础的庭院体育俱乐部是东欧国家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社会体育新形式。由于住宅就在生活区,而且人人都可参加,方便灵活,因此,从一诞生起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很快。庭院俱乐部的特点如下: a.设在居民区,先是利用空地和楼房地下室、报废的旧仓库等创业,目

前有的地方已把庭院俱乐部的场馆建设列入新建和扩建计划。 b.开始时大都由一些退役军官和退休职工发起创建。目前新建的庭院俱

乐部大都由基层政府会同当地的有关企业和体育组织共同组成委员会讨论, 决定其归属、开展的运动项目、教练人数及经费承担者。

c.经费来源:政府和厂矿企业拨款资助;有的地方提取房租的百分之二作为补贴;适当收费,主要是游泳场馆收费。

d.项目:有的是单项的,有的是综合的,有的以儿童为 63 主,有的以成人为主。不但组织锻炼,而且还经常组织比赛、游戏。灵活多样、因地制宜。

③厂矿企业建立基层体育组织

鉴于大众体育对提高生产力和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同时厂矿企业是生产部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有许多国家社会体育已进入厂矿企业, 深入到广大职工的日常生活之中。

美国规定凡给职工提供运动机会的企业在纳税方面给予优待。据美国工业健身协会统计,1981 年时至少已有 5 万个千人以上的企业专门设立了“健康体育”锻炼班,鼓励企业职工参加保健运动。该国计划在 1990 年前 500 人以上的企业应拥有可供本企业 25%职工开展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

瑞典早在 1945 年就成立了“工人体育联盟”,指导工人普及体操、举办体育运动会、纠正工人作业姿势,开展不扣工资的假日活动。

在日本,某些企业对于那些经过健康诊断确定为“需要运动”的职工, 甚至强制他们参加体育锻炼。日本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每天都有两次运动休息时间。

  1. 社会体育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

从体育科学的角度来讲,以防治文明病为主要目的社会体育的主要形式应是有氧耐力运动。前联邦德国运动医学专家霍尔曼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最低负荷要求为每天以心率为 180 减年龄数(例如 50 岁的人为 180-

50=130 次/分)的负荷强度持续运动 10 分钟,或者以同样强度每周运动 3

次,每次 20 至 30 分钟。运动形式以简单易行的长跑为主,也可从事自由运

动、游泳、滑雪等其它耐力运动。他的这一学 64 说目前已为许多国家接受。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目前国际大众体育除仍坚持以有氧耐力运动为

主外,还采用多种形式,赋予一定的政治色彩、趣味性、集体性、比赛性和娱乐性,使之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现将一些主要形式介绍如下:

①体育节、体育日

有些国家已将“体育节”作为激励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检阅群众体育成就的传统节日。例如日本“国民体育大会”每年分冬季、夏季和秋季举办 3

次,冬季和夏季各为 4 天,秋季为 6 天。每年轮流在各都道府县举办。参加者的面非常广,既有全国纪录保持者,又有年届古稀的老人,甚至坐着轮椅的伤残者。

“体育日”则更为常见,有的结合某一重大事件进行,例如保加利亚 1976 年为庆祝保共十一大召开,由《人民青年报》和《人民体育报》联合举办了“献给党代会的 1976 年越野跑”,共有 250 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约占全国人口的 28%,其中有的是全家、全厂或全校都参加,有 25.6 万不同年龄的人至少跑了 23 次,因而获得了“红背心获得者”的称号。

美国规定每年 10 月 9 日为“美国跑步日和健康日”。这一天将在全国举办各种娱乐性跑步、竞走、老年人散步,健康商品展览等活动。

法国从 1972 年起每年举办全国性的“跑步日”、“自行车日”、“徒步旅行日”、“游泳日”和“长距离滑雪日”各一次。参加其中三次者可获得“大众体育奖状”一张。

②家庭体育65

不少国家体育已进入家庭,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既丰富了家庭生活的内容,使“天伦之乐”增添了新的乐趣,又有利于增进全家的身心健康,减少疾病和医药费用,还可培养小孩从小就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推动家庭体育向纵深发展,有些国家正在推广家庭比赛。例如保加利亚由团中央发起举办以“爸爸、妈妈和我”为名的年轻家庭运动会,选拔赛采取通讯比赛的形式,成绩最好的 32 个家庭参加决赛。夫妇双方年龄都在 40

岁以下,小孩年龄 6 至 13 岁。奖品有电视机、体育器材,到休养区休养等。

美国已有 100 万个家庭在院子里修建小型私人游泳池,还有 300 万个家

庭购置或安装了私人塑料游泳池,有 1000 万左右的家庭拥有私人水艇、帆

船、独木舟和摩托艇。乒乓球运动也“家庭化”,乒乓球爱好者已达 3300 万人之多。美国房产主以能提供健身设备来招徕房客。许多美国人在选择住房时也确实优先考虑有没有游泳池、网球场和健身房等设备,如有,即使多花房租也在所不惜。

③重视伤残人体育

作为社会体育一个组成部分的伤残人体育,近年来发展也很快。国外有不少体育俱乐部设有伤残人锻炼小组。有些国家还定期举行伤残人体育节。在节日期间,广大伤残人可以在指定地点开展适合于他们的体育游戏和运动,并进行一些比赛。不少国家之所以重视伤残人体育,除了健身目的外,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人道主义出发,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伤残人生活的勇气和乐趣,克服自卑心理,加强与社会和人们的接触和联系。因此有些国家在举行伤残人体育节时还号召健康人和他们一道游戏、运动。

66

  1. 充分挖掘现有场地的潜力、大力兴建新场地

场地设施是开展社会体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国外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一是充分挖掘现有场地的潜力;二是统一规划集资兴建和综合利用新场地。

①充分挖掘现有场地的潜力

不少国家以法律等形式明确规定所有运动场地都要向群众开放。例如日本《体育振兴法》规定:在不妨碍学校体育活动的情况下“努力使学校的体育设施供一般体育活动使用。”

此外,一些国家还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来开展社会体育。例如巴西名城圣保罗每到周末有数以百计的街道封锁交通,从早到晚供广大群众下棋、打排球、跳桑巴舞以及从事其它体育运动用;各超级市场的停车场在周末歇业时也主动挪作运动场,以此来讨得顾客的欢心。意大利各城市在少年运动会期间,市场和街道变成运动场,古老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市议会广场也成了少年篮、排球爱好者们大显身手的地方。目前随着社会体育的深入开展,西方国家的教会也不甘寂寞,不少国家的教会设立体育部,有专职体育神父或牧师在教民中结合宗教事务开展体育活动,在英国有些地方就连最神圣、最庄严肃穆的教堂也在礼拜之余用作教徒们开展大众体育的场所。

②大力兴建新场地

不少国家非常重视各种类型运动场地的建设。前苏联 1981 年时共有各类

运动场地 70 万个(其中包括有至少能容纳 1500 名观众看台的正规体育场3413 个,篮球场 137,800 个,排球场 257,700 个,手球场 38,200 个,足球场 10,70067 个,冰球场 14,900 个,曲棍球场 4,300 个,网球场 2,000 个,击木场 16,300 个,其它场地 214,000 个),平均每 3600 人一个;游泳池 1617 个,平均每 3600 人一个。

图尔库市是芬兰西南沿海一个拥有 200,000 万居民的中等城市。该市的大众体育搞得很突出。有 150 个体育俱乐部,4 万名会员,占人口的 1/5。体育设施有:大小不等的露天体育场 200 个,平均每 1000 人一个,各类室内

体育馆 100 余个,平均每 2000 人左右一个;绝大部分有照明设备的跑道 20

公里;滑雪道 100 多公里;此外附近还有海滩、岛屿和水域,可供游泳、划船、垂钓和徒步旅行之用。

在兴建社会体育场馆设施方面有以下趋势值得重视: a.制定长远规划作为奋斗目标

例如前联邦德国为解决群众体育场地不足问题,特于 1960 年制定了为期

15 年的“黄金计划”,作为全国朝野上下的共同奋斗目标。经过大家努力,

集资 170 亿马克(约合人民币 472 亿元),到 1975 年时除露天游泳池这一项目外,均超额完成了原订计划:

接着于 1976 年又在这一计划的基础上颁布了“第二黄金 68 计划”,对

人均场地面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游泳场分 5 岁以下、6 至 11 岁和 12

岁以上 3 种专用场,每种人均 0.5 平方米;运动场每人 4 平方米;体育馆每

人 0.2 平方米(不足 2000 人的地方建 15×27 平方米的体育馆);室内游泳

池每人 0.01 至 0.025 平方米;露天游泳池每人 0.05 至 0.15 平方米。到 1982

年时这一计划已接近完成,人均面积已达到运动场 3.81 平方米,体育馆0.173

平方米,室内游泳池 0.013 平方米,露天游泳池 0.063 平方米。b.和文化、休息、商业以及生活设施相结合

为了方便广大群众从事大众体育活动,节约他们的时间,目前有些国家已把体育场馆和电影院、图书馆、文化馆、俱乐部、公园、商场、饭馆等设施相毗邻,为同时满足人们在运动、文化、娱乐、休息和生活等多方面的需

要而提供方便。 6.宣传教育工作广泛、深入、细致、持久

推广大众体育既不能搞强迫命令,又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细致、持久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透彻地认识了社会体育的重要性,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方法手段之后,他们才能产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自觉愿望和要求,也才能从中尝到甜头坚持下去。

①动用各种宣传手段广为宣传

在美国除了在公开电视中有大量体育节目外, 1982 年在 1690 万闭路电视用户中,体育节目的用户超过电影和服务这两个节目,名列第一。

电视宣传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宣传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不少国家已将社会体育列为每日电视的专题节目。日本电视台这一节目的时间是 20 分

钟。波兰电视台每星期日上午 69 有 30 分钟“大众体育专题节目”。内容除介绍健身练习和新的建议外,还预告下周各地大众体育的活动。此外每周还有 40 分钟的“旅游和休假”专题节目,其中也包括大众体育的内容。

由于许多国家的单项运动协会会员中有不少是社会体育积极分子,因此,不少单项运动专业刊物中都辟有社会体育专栏。一方面普及社会体育常识;另一方面也是扩大刊物发行量的一个有效措施。

②社会体育知识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了使人们从小就树立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不少国家已明确地将这一任务列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之一。此外,有些国家还在体育系统中开设有关大众体育的课程,使未来的体育教师先行一步,掌握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尤为突出的是日本,随着该国社会和厂矿企业中社会体育的发展,大阪体育大学还专门成立了社会体育和生产体育两个专业,专门培养这两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课程除了一些体育公共基础课目外,社会体育专业课有(括孤内为学分):社会教育方法论(2)、社会教育论(4)、社会教育行政论(2)、社会体育管理组织论(4)、体育行政论(2)、病理学(2)、公共卫生学(2)、人体发育和阶段发展论(2)、体育统计学(2)、教育调查(2)、发展心理学(2)、团体指导(2)、营养学(2)、社会体育实习(2);生产体育专业为:生产体育论(2)、管理学概论(4)、人类工程学(2)、生产体力管理(2)、劳务管理(4)、安全管理(2)、劳动法规(4)、劳动卫生(2)、病理学(2)、营养学(2)、公共卫生学(2)、医学概论(2)、工场实习(2);此外 70 还有选修科目: 课外活动论(2)、娱乐论(2)、学校保健(4)、康复(2)、特别演习(2)、特论(2—4)、讲读(2)。从以上这些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内容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日本对社会体育工作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仅从这一侧面也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牵涉面很广的工作,必须要有一批经过专门培训的得力人员的努力开拓和大力经营才能奏效。

  1. 社会体育和旅游相结合

作为闲暇活动的两种主要形式,社会体育和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相辅相成的联系。徒步旅行、登山等本身就是社会体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而旅游设施中如能附设一些社会体育设施,旅游过程中如能穿插一些大众体育活动,则可使游游大为增色,因此不少国家都将这两项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之相得益彰。

在不少国家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一方面可以看到一辆辆顶上放着赛艇或

滑雪板的小汽车往来如梭地在公路上行驶;另方面也可以看到一队队自行车群或以俱乐部为单位,或是亲朋好友,合家老小结伴而行,谈笑风生地向郊外风景区飞驶去。

目前社会体育和旅游相结合方面的趋势如下:

①统一领导、密切配合

例如保加利亚团中央的体育旅游部,其任务都是统一领导各自范畴里的体育和旅游工作,使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

②建立野外体育活动设施

由于市区人口高度集中,大众体育运动场地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大都向有美丽自然风景的地区发展,将旅 71 游设施和体育设施融为一体, 形成野外体育活动设施。旅游设施一般为野营场、“青少年旅行之家”,远足路,自行车路等;体育设施有健康小道(指林中地形有一些起伏变化,附有一些单杠、双杠、滚筒之类简易体育设备的小道)、滑雪场、登山路、通往滑雪场的吊车和缆车、船艇及其码头、浴场、高尔夫球场,篮、排球场等。目前日本就有这样的野外体育活动设施七千多个,接待能力达 35 万多人,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美国到 1978 年时已有野营地 100 万个,其中大部分向旅游者开放。有的还提供水、电、淋浴等设备。

③旅馆增设体育设施和设备

为招徕顾客,国际上附有体育设施和设备的旅馆日益增多。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旅馆大多附设游泳池、网球场、赛马场、潜水以及船艇等设施和设备。

  1. 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

早从 1973 年起以欧洲为主的 20 余个大众体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就每隔一两年召开一次“大众体育和健康会议”,交流这方面的情况和经验,进行一些学术讨论。这样的国际会议迄今已召开过 8 次。为了适应大众体育日

益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于 1981 年 3 月正式成立了大众体育的国际组织—

—各国体育总会国际会议。目前该组织已有成员国 40 余个,总部设在瑞士。

该组织于 1984 年 3 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一次主席团会议上确定其性质“不是一个超国家的世界体育组织,而是一个服务组织”,其任务是向社会体育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帮助,加强大众体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交流和相互促进。为此目的该组织将和国际奥委员会的其它国 72 际体育组织寻求合作

和协调工作。亚太地区大众体育国际交流活动也很频繁。这一地区近 20 个国

家在 1983 年曾召开过地区性国际社会体育会议。中国接受委托于 1984 年 10

月 20 日至 28 日在北京负责举办一个题为“学校体育中的大众体育”的亚太地区国际讲习班。日本业余体育联合会承担义务建立一个负责这一地区经验交流的信息交换机构。

近年来国际上社会体育运动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总的讲发展得很不平衡,还存在着大量的“体育”。即使对已经参加这一运动的人来讲,也还存在着一个持久和提高的问题。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