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的魏晋赏石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政局动荡的时期。一定的社会形势、经济基础产生出一定的艺术形态,魏晋南北朝的特殊社会形态,决定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转变,也由此成为赏石文化长河中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
东汉末年,和氏璧再引争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攻破洛阳时,让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捞取,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乃一玉玺,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仿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8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孙坚得此宝后,想迅速回东吴,却为袁绍所逼,不得不指天发誓:“吾若得此宝,私自藏匿,不得善终,死一刀箭之下。”
后来孙坚在砚山被乱箭穿身而亡。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为兴复父业,用和氏璧从袁术处借来兵马,又重整江东36郡。
除政治上的“夺石”大战外,魏晋时期,就自然山水而言,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审美对象和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盆景等山水文化的创作源泉。
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等都以极大兴趣观赏了黄牛岩上那幅“人黑牛黄”的天生彩画,并分别留下脍炙人口的美文《黄牛庙记》与《水经注·黄牛山》。
黄牛岩位于三峡南岸,海拔1047米,是三峡的制高点,关于黄牛岩,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
巫山神女瑶姬用金钗杀死了12条妖龙,龙血把江水都染红了,黄牛岩过了3年江水还有血腥味儿。妖龙的骨头变成龙骨石,把西陵峡口堵死了,江水流不出去,猛往上涨;峡江两岸尽是水,没有一块干地方。
大禹正在黄河两岸治水,听到这个音信,带着治水的民丁,日夜赶路,到三峡疏河治水。哪晓得龙骨石比一般的石头还硬些,锄头挖下去火星子直冒,只留下一点白印子。
大禹的手上脚上尽是伤,他一连九年没有回家。这事感动了天上的星宿下凡尘帮助大禹治水。星宿变成了几十丈长的一头黄牛。
它把脑壳一埋,尾巴一夹,四条腿使劲,用牛角一坨一坨地挖龙骨,用头一处一处地抵龙骨石,到底触开了夔门,推开了三峡,一直把龙骨推出西陵峡口,推成了荆门十二碚。江里淤的泥沙在宜昌澄下来,成了一块平原。
黄牛帮大禹治好了长江水,长长吁了一口气。四面八方的百姓都赶来谢它。黄牛把脑壳一昂,四脚几蹦,跃上了高岩,钻到树林子去了。
大禹为寻找黄牛,追上悬崖口,只见板壁岩上留下了清楚的黄牛身影。从此,人们把那山叫做黄牛山,那岩叫做黄牛岩。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道、佛学的普遍影响,崇尚自然之风的形成,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都推动了文学、艺术、园林、赏石走向自觉发展阶段。
这时,我国观赏石文化在文学艺术、绘画、园林艺术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完善,自成体系,进而从园林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类。
其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赏石文化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是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突破了儒家独尊的正统地位,思想解放,诸家争鸣。以“竹林七贤”为代表人物,被称为“魏晋风流”。
他们反对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寄情于山水,崇尚隐逸,探索山水之美的内蕴,其特点就是崇尚老庄,旷达不羁。
此为魏晋以来形成的一种思想风貌和精神品格,表现形态上往往是服式奇特,行为上随心所欲,有时借助饮酒,纵情发泄对于世事的不满情绪,以达自我解脱,并试图远离尘世,去山林中寻求自然的慰藉,寻找清音、知音,陶醉于自然之中;或者“肆意遨游”,或者退隐田园,寄情山水。这一切为赏石文化的转变打下了理论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崇尚自然和山水情绪的发达时期。由于对山水的亲近和融合,逐渐把笼罩在自然山水上面的神秘面纱掀开,由作为神化偶像转变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由对山水的自然崇拜转变为以游览观赏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活动,从而促进了文学、艺术、园林、赏石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转变。
这时最大的特点,就是描绘、讴歌、欣赏自然山水成为时代的风尚,在向大自然倾注真感情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山水美的内蕴。
诗人、画家进入自然之中,将形形色色的自然景观作为审视对象;独立的山水画也孕育形成,陶醉于自然山水欣赏,体悟形而上学的山水之道。
宗炳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家,在440年写成《画山水序》。他一生钟情自然山水,以静虚的心态去审美山水,主张“山水以形为道”。
宗炳以名山大川作为审美和绘画对象,如《画山水序》云:“身所盘桓,曰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强调写意、绘形,借物以言志,状物以抒情。
先秦时期儒家以自然山水比拟道德品格,山水被赋予一种伦理象征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完全冲破了“比德”学说的范畴,全面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美认识的深化和普及,形成这个时期的包括赏石文化在内的大众审美特点。
山水诗和绘画一样蓬勃兴起。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山水籍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他在《泰山吟》中写道:
岱宗秀维岳,崔嵬刺青天。
咋愕既险献,触石辄迁绵。
诗中从游览角度出发,写出了具有神话色彩的泰山石的特点。
在民间赏石的基础上,到了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当时流行石窟雕琢,园林石进入到庭院,著名诗人陶渊明酒后常醉卧一块巨石上,后人将此石称为“醉石”,宋人程师孟作诗道: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这是文人最早题名的石头,描述了秀丽宜人的山水风光,表达了对石头的钟爱之情,因此才有了陶渊明伴着石头喝酒入睡的传说。
从陶渊明老宅过大道行约一里地有座山,顺坡而上,见绿荫环抱中有一亭,亭上匾额书《醉石亭》3字,转过一个山坳,一块大石突现眼前,就是名闻天下的陶渊明醉石。
醉石上方山泉汩汩流淌形成小溪,这就是清风溪。溪水在大石旁汇成池塘,就是濯缨池。屈原《渔夫》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濯缨当出此处,有高洁之意。
醉石长3米余,宽、高各2米。醉石壁上有1050年欧阳修等3人联名题刻。绕到醉石后面,有碎石可助攀登。
醉石平如台,遍布题刻诗文,醉石上面左下方有朱熹手书《归去来馆》4个大字。
大字上方有小字,为嘉靖进士郭波澄《题醉石》诗:
渊明此醉石,石亦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醒泉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
五柳今何在,孤松还独青。
若非当日醉,尘梦几人醒。
《南史》中甚至记载,陶渊明“醉辄卧石上,其石至今有耳迹及吐酒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奇石之称谓也始于那个年代。南齐时,文惠太子在建康造“玄圃”,《南齐书》记载园内“起出土山池阁楼观塔宇,穷奇极力,费以千万。多聚奇石,妙极山水。”奇石一词在这里首次出现。
再如东晋名士、平北将军参军顾辟疆,在苏州西美巷的私家园林中收罗了许多奇峰怪石,成为当地之盛景。此为史载第一例苏州私人园林。
相传书法家王献之自会稽经过苏州,听说了这个名园,直接来访之。王献之与顾辟疆不相识。王献之来时,正遇上顾辟疆招集宾友酣宴。王献之入园游赏奇石及风景,旁若无人。顾辟疆勃然变色,竟然将王献之赶了出去。
辟疆园至唐宋时尚存。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吴之辟疆园,在昔胜概敌。前闻富修竹,后说纷怪石。”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陆鸿渐》:“吴门有辟彊园,地多怪石。”
梁代时,建康同泰寺,即今南京市鸡鸣寺前,有4块奇丑无比、高达丈余的山石供置,被赐封为三品,俗称三品石。千年之后此石辗转落入清代诗人袁枚手中。
山东临肪发现有550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的墓葬,墓中壁画多幅都有奇峰怪石。其一为描绘古墓主人的生活场面,内以庭中两块相对而立的景石为衬托,其石瘦峭、鼓皱有致,并配以树木,表现了很高的造园、缀石技巧。
六朝的山水文化,从自然山水已经向园林文化迈进。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当朝司农张伦在洛阳的“昭德里”:“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嵚崟相属,深蹊洞壑,逦递连接。”张伦所造石山,已有相当水准。
晋征虏将军石崇在《金谷诗序》中描绘自己的“金谷园”:“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又有水礁、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清泉、礁石、林木、洞窟俱全,己是园林模样。
东晋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为公共园林,自有其特殊的价值。
谢灵运在《山居赋》中讲述自己的“始宁别业”:“九泉别澜,五谷异巘,群峰参差出其间,连岫复陆成其阪。”、“路北东西路,因山为障。正北狭处,践湖为池。南山相对,皆有崖谷,东北枕壑,下则清川如镜。”这里已是尽山水之美的晋宋风韵了。
南北朝时,也有了非常兴盛的赏石活动。尤其从这时起,雨花石进入了观赏石的行列。
关于雨花石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南朝梁代,有位法号叫云光的和尚,他每到一处开讲佛法时,听众都寥寥无几。看到这种情况没有好转的迹象,云光开始有点泄气了。
有一天傍晚,讲解完佛经的云光正坐在路边叹息时,遇到了一个讨饭的老婆婆。老婆婆吃完云光法师给她的干粮后,从破布袋里拿出一双麻鞋来送给云光,叫他穿着去四处传法。并告诉他鞋在哪里烂掉,他就可以在那里安顿下来长期开坛讲经。老太太说完话就突然不见了。
云光不知走了多少地方,脚上的麻鞋总穿不烂。直到他来到了南京城的石岗子,麻鞋就突然烂了。从此他就听信老婆婆之言在石岗上广结善缘,开讲佛经。一开始听的人还不多,讲了一段时间后,信众就越来越多了。
有一天,他宣讲佛经的时候,讲得投入,一时感动了天神,天空中飘飘扬扬下起了五颜六色的雨。奇怪的是这些雨滴一落到地上,就变成了一颗颗晶莹圆润的小石子,石子上还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十分好看。
由于这些小石子是天上落下的雨滴所化,人们就称之为“雨花石”。而从此云光讲经的石岗子也就被称作为“雨花台”。
传说当然只是传说,实际上,雨花石形成于距今25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是地球岩浆从地壳喷出,四处流淌,凝固后留下孔洞,涓涓细流沿孔洞渗进岩石内部,将其中的二氧化硅慢慢分离出来,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
雨花石的颜色和花纹,则是在逐渐分离、不断沉积成无色透明体二氧化硅过程中的夹杂物而已。
雨花石中的名品如“龙衔宝盖承朝日”,该石粉红色,如丹霞映海,妙在石上有二龙飞腾,龙为绿色,且上覆红云,顶端呈白色若玉山,红云之中尚有金阳喷薄欲出状。
再如“平章宅里一阑花”,该石五彩斑斓,石上有太湖石一峰、洞穴玲珑,穴中映出花叶,上缀红牡丹数朵,花叶神形兼备。
而雨花名石“黄石公”则呈椭圆形,黄白相间,石之一端生出一个“公”字,笔画如书,似北魏造像始平公的“公”字,方笔倒行。
南北朝时,桂林称始安郡,颜延之任当地最高行政长官太守,留下了“末若独秀者,峨峨郛廓间”的诗句赞美桂林奇石,后来“独秀峰”因此而得名。
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真的萌芽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山岳情节,是脱俗的、孤寂的、远离金钱利益的精神冥思与寄托。
这一时期赏石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分支开始萌芽,赏石文化所需要的文化内涵已初步形成。
[旁注]
《水经注》 三国时期,有人写了《水经》,但是内容简略,全书只有8200多字。郦道元系统地对《水经》进行注释,就是《水经注》。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竹林七贤 我国魏晋时代,在古山阳之地的嵇公竹林里聚集的七位名士,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合称“竹林七贤”,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大都不拘礼法,追求清静无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祀为宗师。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
陶渊明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5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王献之 东晋书法家、诗人,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和尚 原来是从梵文译出来的,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做是男众专用的名词。
平章 古代官名。“平章”原意为商量处理,平章是平正彰明的意思,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阅读链接]
“孤寂之赏石,赏石之孤寂”,这是魏晋以来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流传下来的一种精神寄托,这是“魏晋风骨”的一种内在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赏石文化萌芽,为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发展准备好了文化方面的充分营养,在此后历代的文人赏石活动中,“魏晋风骨”的人文精神一直是赏石家们所追寻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