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时代——宋元历史时期
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时期,赏石文化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达到鼎盛时期,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达到很高水平。
元朝时期,南宋遗民隐居在城市、乡村、山林之中,以研究传承文化为乐事,促进了民间文艺及赏石文化蓬勃发展。元代赏石在民间发展,陈列于文房,具备峰峦沟壑的小型石最受欢迎。
清新精致的宋代赏石文化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建都开封,改名东京。由于宋朝一直是文官掌重权,这是文化大繁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两宋尤为突出,中唐至北宋,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转折点。
这种文化至宋徽宗赵佶时达到顶峰,文风更加清新、精致、小巧、空灵、婉约。影响到诗歌、绘画、园林等各个方面,赏石文化自然也在其中。
宋代传承了中唐的园林赏石而更精致,传承南唐的文房而形成文房清玩门类。佛教衍生出完全汉化的禅宗,它的“梵我合一”与老庄的“祟尚自然”,使士大夫心中的自然之境与禅境融合一体,更加重视形外之神、境外之意。
宋郭熙《林泉高致》论远景、中景、近景之说,近景中的高远、深远、平远之分,更加丰富了景观石欣赏的内涵。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崇山峻岭、溪涧茂林中,常有茅舍、高隐其间,反映出士子的理想境界。
宋徽宗赵佶是我国历代帝王中艺术素养最高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赏石大家,他主持建造的“艮岳”,是古今最具规模的奇石集大成者。
赵佶即位天子,一位道士上奏称,汴梁城东北方位是八卦艮位,垫高此地,皇家子嗣就会人丁兴旺。赵佶立即命人垫地,果然不久王皇后生下皇子。
得了皇子的赵佶相信,若在此地建一座园林,国家必将更加兴盛,于是1111年,“艮岳”工程开始。1117年,赵佶又命户部侍郎孟揆,于上清宝箓宫之东筑山,号称“万岁山”,因其在宫城东北,据“艮”位,即成更名为“艮岳”。
1122年完工,因园门匾额题名“华阳”,故又名“华阳宫”。
赵佶还亲笔绘制《祥龙石图》,卷后《题祥龙石图》诗序道:“祥龙石,立于环碧池之南,芳州桥之西,相对则胜瀛也。其势腾湧,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具绝妙而言之也。”
“艮岳”甫成,赵佶亲自撰写《艮岳记》,以颂盛景:万岁山以太湖石、灵璧石为主,均按图样精选:“石皆激怒抵触,若踶若啮,牙角口鼻,首尾爪距,千恣万状,殚奇尽怪。……雄拔峭峙,巧夺天工。”
并道“左右大石皆林立,仅百余株,以‘神运’、‘敷文’、‘万寿’峰而名之。独‘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仭,锡爵‘盘固侯’,居道之中,束石为亭以庇之,高五十尺。……其余石,或若群臣入侍帷幄,正容凛若不可犯,或战栗若敬天威,或奋然而趋,又若伛偻趋进,其怪状余态,娱人者多矣。”
祖秀《华阳宫记》记载了赵佶赐名刻于石者百余方。综合各种资料,“艮岳”的叠山、置石、立峰实难数计,类别用途各有所司,而形态也是千奇百怪。
《癸辛杂识》说:“前世叠石为山,未见显著者,至宣和,艮岳始兴大役。……其大峰特秀者,不特封侯,或赐金带,且各图为谱。”
帝王对奇石造园如此重视,使“艮岳”成为当时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石园,对宋代以及后世的赏石和园林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寿山艮岳是我国山水园林中运用假山的最典型例子之一。假山仿造自然界景观,以土为主、以石为辅相堆而成。
首先堆筑假山主体,主峰高达150米,成为全园制高点,山分东西两岭,引景龙江水注流山水其间,水声潺潺,如歌如诉。
山上建介亭以纵观全园景色,沿湖、河、山峦运用以太湖石为主的自然山石进行堆叠,山的南坡以叠石为主,形成独特自然山石景观。其中更有亭台楼阁、小桥曲径、奇石异木、珍禽瑞兽,集我国古典园林于天成。
同时,巧妙利用山石叠成瀑布,“得紫石滑净如削,面径数仞,因而为山,贴山卓立。山阴置木柜,绝顶开深池。车驾临幸,则驱水工登其顶,开闸注水而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不但有峭壁假山,还形成瀑布景观,具有很高的叠石艺术水平。
而且,还在寿山艮岳内大兴土木,搜集天下名花奇石,仿造自然山水,以达“放怀适情,游下赏玩”之需求。为此还下令设“应奉局”于平江,凡被选中的奇峰怪石、名花异卉,不惜工本精心搬运,“皆越海、渡江、凿城郭而至”。
运奇石的船,曾以10成一“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
艮岳最大的一块太湖石,高5丈,玲珑剔透,徽宗极爱,加封“盘固侯”,赐金带。另外一些次之的太湖石,分列其两旁,如同群臣恭候君主。徽宗依次为它们起名、刻字。
宋徽宗为石题名十分注重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如题“灵璧小峰”、“山高有小”、“水落石出”等。
太湖石的特置手法在宋代宮苑内广泛应用。《宅京记》记述大内仁智殿的庭园中列两巨石,“高三丈,广半之”,东边赐名“昭庆神运万岁峰”,西为“独秀太平岩”,皆由徽宗御书并刻石填金,而较大峰石特别奇秀者,不但封侯赐金带,还绘图为谱,广为传播。
“艮岳”历时6年才得以完成。赵佶以帝王之尊和深厚的艺术根基,投注于赏石艺术之中,对宋及以后我国赏石和园林艺术的发展推动甚巨。
“花石纲”中有的奇峰因故未被运走而留在江南,称作“艮岳遗石”,其中有三方著名的假山峰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即为瑞云峰、玉玲珑和绉云峰。
瑞云峰石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瑞云峰出自洞庭湖,为朱勔所采,上有“臣朱勔所进”4字。
玉玲珑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重量3吨左右,姿态婀娜,具有太湖石的皱、漏、瘦、透之美。该石四面八方洞洞通窍,一孔注水,孔孔出水,自下焚香于一孔,上下孔孔冒烟,可见其奇巧无比。
据说:石上原镌刻有“玉华”两字,意为是石中精华。石前一泓清池,倒映出石峰的倩影。石峰后有一面照墙,背面有“寰中大快”4个篆字。
明代,“玉玲珑”到了上海浦东三林塘人、太仆寺少卿官至江西参议储昱的私人花园中。万历年间,储昱的女儿嫁给尚书潘允端的弟弟潘允亮。后来潘家建造豫园时,便把“玉玲珑”移来。
相传,船过黄浦江时,江面突然起风,舟石俱沉。潘家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一定要设法补救,重金请善水者打捞上岸,而且同时又捞起了另一块石头。
说也奇怪,两块石头竟然珠联璧合,那块同时捞起的石头就成为“玉玲珑”石的底座。
还有传说,船从董家渡泊岸后,索性就近在城墙上开了个洞,把“玉玲珑”搬进城内,开洞处成为小南门。潘允亮,字寅叔,别号樗庵,是明嘉靖南京刑部尚书、左部御史潘恩的第三子。潘家是上海的望族,有“潘半城”之称,收藏书画古玩甚多。
绉云峰高有2.3米,消瘦、却不寒碜,正得风骨毕现。整座石峰气势直起,但姿态曲折,“一波三折”,在刚健中又透出了妩媚。绉云峰虽高,但中腰最窄处只有0.4米宽,融挺拔与灵秀于一身。
绉云峰的表面布满了皱裥,如同刀劈斧削。有的人喜欢抚摸凸凹光滑的太湖石,但在这里就会被刺痛了手指。
如果站远些,就会更清楚地看见这些石皱的纹理,它们是平行的,斜斜地上倾,在曲折而上的石峰表面,宛如波光水影,层层而起,一脉至顶。
在皇帝的带动下,私人园林纷纷出现。独乐园为司马光在洛阳修建的一座园林,以小巧简朴而著称。苏东坡有诗赞道: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同时,文人园林更如雨后春笋相继建成。李格非1095年写成《洛阳名园记》,他明确提出园林的兴废是经济盛衰的象征,“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侯也。”
北宋以洛阳为西京,为历代公卿贵族云集、园林荟萃之地,许多名园是在唐代旧园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李格非亲自游览、考证、仔细品赏,并以十分精辟的鉴赏力对众多园中的20多个名园作了较详尽的介绍、评价。
李格非写道:“洛人云,园圃之胜者,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难眺望。兼此者唯湖园而已。”
湖园以湖水为主,湖中有洲,洲上建堂,名四并堂。四并堂者,取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之意。私家园林引水凿池,堆石掇山,对赏石文化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两宋承袭了南唐文化,文房清玩成为文人珍藏必备之物,鉴赏之风臻于极盛,苏轼、米芾等文人均精于此道,发展成专门学问。
与此同时,我国汉唐以来席地而坐的习俗,逐渐被垂足而坐所代替,两宋几、架、桌、案升高而制式成形。这些都为赏石登堂入室创造条件。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如米芾、苏轼等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舜钦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一代宗师,兼有唐人之豪放、宋人之睿智,展现出幽默诙谐的个性、洒脱飘逸的风节、笑对人世沧桑的旷达,是我国士人的极致。
苏轼阅石无数、藏石甚丰,留下众多赏石抒怀的诗文,对宋代以及后世赏石文化的发展启示良多。
1080年,苏轼到达黄州。1081年春,经友人四处奔走,终于批给苏轼一块废弃的营地。于是他带领全家早出晚归开荒种田,吃饭总算有了着落。
苏轼这块荒地在黄州东门之外,于是将其取名“东坡”,自号“东坡居士”。第二年,苏轼在东坡修筑了一座5房的农舍,因正值春雪,遂取名“雪堂”。
黄州城西北长江之畔,有座红褐色石崖,称为赤壁。赤壁之下多细巧卵石,有红黄白等各种颜色,湿润如玉,石上纹理如人指螺纹,精明可爱。
苏轼《怪石供》中说:“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即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璨然。”
正好庐山归宗寺佛印禅师派人来问候,苏轼就将这些怪石送给了佛印禅师。但随后他又搜集了250方怪石。诗僧参廖是“雪堂”的常客。谈及怪石一事,苏轼笑道:“你是不是也想得到我的怪石啊?”
于是苏轼将剩余的怪石分为两份赠与参廖一份,也就有了《后怪石供》美文。
不离不弃的好友、赤壁的绝古,还有那美丽的石头,都给予苦难中的苏轼莫大的慰藉。
1082年,米芾赴黄州雪堂拜谒苏轼,米芾在《画史》中记叙了这次会面的情景:“子瞻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苏轼的《古木怪石图》是极为珍贵的北宋赏石形象资料,其中蕴藏着多种内涵。
苏轼曾言:“石文而丑”,怪丑之石有其独特的赏石审美取向,《古木怪石图》引领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46岁的苏轼遭诬陷贬黄州,己是第三个年头,借“怪怪奇奇”之石抒“胸中盘郁”,以石抒怀是苏轼习常的方法。
《怪石供》中多有赏石心得:“凡物之丑好,生于相形,吾末知其果安在也。使世间石皆君此,则今之凡石复为怪。”
美丑怪奇之石皆有其形。色,红黄白色丰富多彩。质,与玉无辨晶莹剔透。纹,如指纹多变精明可爱。
以古盆挹水养石,以净水注石为佛供,清净与佛理相通,应为苏东坡首创。
1084年,苏轼离黄州北上,1085年正月来到宿州灵璧。6年前,苏轼在这里写下《灵璧张氏园亭记》,故地重游不胜唏嘘。
园中有一块奇美之石号为“小蓬莱”,苏轼喜爱有加,有感而发:“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予以养生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他想起唐代李德裕平泉山庄里的醉醒石,于是题文:“东坡居士醉中观此,酒然而醒。”这块风韵雅逸的奇石后来被皇家收藏。
1092年苏轼知扬州,得两美石,作《双石》并序:“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仇池,山名,在甘肃成县西汉水北岸。一名瞿堆,山有平地百顷,又名百顷山。其上有池,故名仇池。山形如复壶,四面陡绝,山上可引泉灌田,煮土为盐。
因为仇池地处偏远,历来典籍都将它描写成人间福地,据说那里有99泉,万山环绕,可以避世隐居,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
苏轼神游千里,眼前的绿石已化为“仇池”,“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仇池石”寄托了苏轼对世外桃源的深切向往。
1093年,苏轼知定州,得“雪浪石”,这块“雪浪石”高76厘米,宽80厘米,底围196厘米,全石晶莹黑亮,黑中显缕缕白浪,仿佛浪涌雪沫,颇具动感。于是苏东坡以大盆盛之欣赏,并将其居室名为“雪浪斋”。
苏轼曾做《雪浪斋铭》并引:“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立、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浪,尽水之变。名其室曰‘雪浪斋’云。”
诗道: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
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及有此理存。
苏东坡还为此作有《雪浪石》诗: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做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
雪浪石使苏轼深感天工造化,也勾起诗人思乡情结,唤起诗人归隐故里、纵情山水的情愫。
苏轼45年宦海沉浮,几与祸患相始终,却始终展现出洒脱飘逸的风节,笑对人世沧桑的旷达。苏轼被世人誉为苏海,虽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却能徜徉书海,纵情山水,憧憬在自创的桃花源境界“仇池石”中。
宋代赏石大、中、小型具备。小型赏石不但脱离了山林,也脱离了园林,成为独立的欣赏对象。小形赏石已经有了底座,可以置于几架之上,欣赏情趣也有了很大变化。
苏轼《文登蓬莱阁下》说:“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袖中可以藏石,其小可知。
宋孔传《云林石谱·序》中说:“虽擅一拳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拳头大的赏石,也为可观之极。
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说:“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嵚嵌峰岭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表明几案赏石要求更高。
宋李弥逊《五石》序:“舟行宿泗间,有持小石售于市,取而视之,其大可置掌握。”说明掌中小石的兴盛,有力地促进了赏石市场的交易。
宋代赏石品种主要是太湖、灵璧和英石,其他石种不占重要地位。
杜绾《云林石谱》说:太湖石“鲜有小巧可置几案者”。大型灵璧石比较常见,也有置于几案之上的小石。
刘才邵《灵璧石》诗:“问君付从得坚质,数尺嵚嵌心赏足。”
英石一般体量不大,《云林石谱》说:英石“高尺余或大或小各有可观。”因此英石应该是文房中的主要石种。
宋代商人吴某家几上有一块英石,高一尺五六,长3尺多,千峰万嶂,长亘连绵。其上坡陀,若临水际,宛然衡岳排空,湘江九曲环回于下。右边石壁刻隶书“南岳真形”4字。
宋代的石屏也是赏石的一种,择其平面纹理有若自然山水画境,以朩镶边制座而成,用材多为大理石。石屏小而置于几案之上、笔研之间,称为研屏。
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苏辙《欧阳公所蓄石屏》:
石中枯木双扶疏,粲然脉理通肌肤。
部开右右两相属,细看不见毫发殊。
赵希鹄《洞天清录集·研屏辨》说:“古无研屏。或铭研,多镌于研之底与侧。自东坡、山谷始作研屏,即勒铭于研,又刻于屏,以表而出之。”这就说明,研屏这种赏石以苏轼、黄庭坚为创始人。
黄庭坚在北宋诗坛上与苏轼并称“苏黄”,系苏门四学士之首、青年学子的导师、江西诗派的缔造者。其书法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对文房石尤为青睐。他曾在好友刘昱处得到一方洮河绿石砚,感慨之余即兴赋诗:
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
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好友王仲至曾送给黄庭坚一方洮河黄石砚,他就写诗谢答:
洮砺发剑贯红日,印章不琢色蒸栗。
磨砻顽顿印此心,佳人诗赠意坚密。
黄庭坚还将一方洮河石砚赠给同为苏门四苏士之一的张耒。张耒有诗称颂:“谁持此砚参几案,风澜近乎寒秋生。”
1086年,黄庭坚赠予苏轼一方洮砚,苏轼作《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以答谢。
1094年,黄庭坚赐知宣州,即今安徽宣城。当时他正在老家分宁居母丧,后在赴任途中过婺源进龙尾山考察歙砚,留下著名诗篇《砚山行》。
《砚山行》说:“其间有时产螺纹,眉子金星相间起。”螺纹、眉子、金星都是龙尾石妙美的纹理,也是文人雅士的挚爱。
接着黄庭坚又描述道:
居民上下百余家,鲍戴与王相邻里。
凿砺砻形为日生,刻骨镂金寻石髓。
选堪去杂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
不轻不燥稟天然,重实湿润如君子。
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
《砚山行》以白描手法,生动全面地将龙尾山砚石坑的地理环境、砚石品种、居民状况、砚石开采以及砚石品质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论述,对歙砚的传播、研究与发展都是居功至伟。
砚山自南唐李煜起始。南唐遗物尽入宋,其中那两方有名的“海岳庵”和“宝晋斋”为米芾所得,其辗转传承为古今奇闻。
砚山奇石在我国赏石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是取其自然平底、峰峦起伏而又有天然砚池的天然奇石,作为砚台的别支,一般大不盈尺,而灵璧石、英石一类质地大都下墨而并不发墨,所以砚山纯粹是作为一种案头清供。
“海岳庵”和“宝晋斋”到了米芾手里后,《志林》记载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极,即兴挥毫,留下了传世珍品《砚山铭》。
“瘦、皱、漏、透”4字相石法则为米芾结合画理而创,各种文献有不同表述。瘦为风骨、透表通灵、皱显苍古,都是中华文化意境的精粹,也是天人合一的诠释,对赏石、鉴石影响至今不衰。
米芾是一个绝世的奇才,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他的特立独行,在我国文化史上留下“米颠”的盛名。米芾的好书画、好石、好研、好洁、好异服、好搞怪,都是他“颠”名的发端,以至900余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历久弥新的传世经典。
米芾也是11世纪中叶我国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他不仅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而且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4字诀。
1074年,米芾任临桂县尉。同年5月,游桂林龙隐岩、阳朔山,画有《阳朔山图》并题字:“官于桂,见阳朔山,始知有笔力不能到者……”桂林清秀瑰奇的山水,给了好异尚奇的米芾不小的震撼,为他日后笃好奇石埋下种子。
1082年,32岁的米芾赴黄州雪堂拜谒苏轼。苏轼对于小自己14岁的米芾书法也是青睐有加,苏轼对米芾书艺师晋的指点,影响其终生。
1089年,39岁的米芾出任润州教授,也就在这时,米芾以所藏李后主砚山,换取海岳庵宅基地,并定居下来。米芾好砚山闻名,在《山林集》中称砚山为“吾首”。
《海岳志林》记载:“僧周有端州石,屹起成山,其麓受水可磨。米后得之,抱之眠三日,嘱子瞻为之铭。”
1104年,米芾知无为军。刚到官衙上任时,看见立在州府的奇石独特,一时欣喜若狂,便让随从给他拿来袍笏,穿好官服,执着笏板,如对至尊,向奇石行叩拜之礼,还称其为“石丈”。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对他议论纷纷,他的这一举动也成为朝廷的谈资笑柄。有人就问米芾:“确实有这件事吗?”
米芾慢腾腾地回答说:“我哪里是拜,只是作个揖罢了。”
后人在他搭棚拜石处修建了一座“拜石亭”,还在奇石与亭子之间修建了“绕石桥”。
米芾还为拜石之事自画《拜石图》。元代倪瓒为此作《题米南宫拜石图》诗:
元章爱研复爱石,探瑰抉奇久为癖。
石兄足拜自写图,乃知颠名不虚得。
米芾在江苏涟水为官时,因为当地毗邻盛产美石的安徽灵璧县,便常去搜集上乘奇石,回来后终日把玩闭门不出。他的衣袖中总是藏着奇石,随时随地拿出来观赏,美其名曰为“握游”。
米芾对奇石爱不释手,终日把玩,以至于不出府门一步,结果就影响了政务。久而久之,便引起了上司的关注。
有一次,督察使杨杰到米芾任所视察,得知此事,严肃地对米芾说:“朝廷把千里郡邑交给你管辖,你怎么能够整天玩石头而不管郡邑大事呢?”
米芾不正面回答,却从袖中取出一枚清润玲珑的灵璧石,一边拿在手中反复把玩,一边对杨杰说:“如此美石,怎么能不令人喜爱?”
杨杰未予理睬。
米芾见此情形,又从袖中取出一枚更加奇巧的灵璧石,又对杨杰说:“如此美石,怎么能不令人喜爱?”
杨杰暗暗称奇,但仍不动声色。
一而再,再而三,米芾从袖中取出最后一枚更加奇特的灵璧大石,还对杨杰说:“如此美石,怎么能不令人喜爱?”
杨杰实在无法抵挡诱惑,终于开口说道:“难道只有你喜欢?我也非常喜爱奇石。”说着他一把将那枚灵璧石夺了过去,竟然忘记了此行巡察的目的,心花怒放地回去了。
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米家奇石多小巧玲珑、富于山水画意的天然特色,和当时上层社会爱石、藏石的浓厚风气。
随着小型赏石的流行,另有一种欣赏把玩的“山子”,在宋代也开始出现。
山子是石、玉雕摆件工艺中的一种,这种工艺多表现山水人物题材,要求制作者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富有创造性的构思能力和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制作时先按玉石料的形状、特征等进行构思,顺其色泽,务使料质、颜色、造型浑然一体,然后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法则,在玉石料上或浮雕,或深雕。
使山水树木、飞禽、楼台、人物等形象构成远、近景的交替变化,以取得材料、题材、工艺的统一。“山子雕”技艺是扬州玉石雕的传统技艺。
山子雕的工艺技术,继承了浮雕、圆雕、镂空雕等传统技法,并得以发展,如浮雕技术中则将浅浮雕、深浮雕、阴刻、阳刻、线刻等多种技艺相结合,在构图设计上运用国画的写意、线描的写实以及建筑透视技巧,使作品层次清楚,章法合理。
宋代赏石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许多赏石专著,如杜绾的《云林石谱》、范成大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谱》、渔阳公的《渔阳石谱》等。
杜绾的《云林石谱》,是我国最早、最全、最有价值的石谱,其中涉及各种名石116种,并各具生产之地、采取之法,又详其形状、色泽而品评优劣,对各种石头的形、质、色、纹、音、硬度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表述。这部奇石学巨著,是宋人对我国赏石文化的贡献,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出生于世家,祖父杜衍北宋庆历年间为相,封祁国公,父亲也为朝中重臣,姑父是著名文学家苏舜钦。
由于家学渊源,杜绾自幼博览群书,游历山川,对奇石瑰宝尤为喜爱。将收集的奇石,按品位、产地、润燥、质地等各项分类编辑,成为足以传世的《云林石谱》。
《云林石谱》分上、中、下三卷,《灵璧石》列于上卷首篇:“宿州灵璧县,地名磬石山。石产土中,采取岁久。穴深数丈,其质为赤泥渍满。……扣之,铿然有声。”
磬石山距灵璧县渔沟镇东2000米,海拔114米。磬石山南侧尚存摩崖石刻,不同造型佛像100多座,雕刻在长16米,宽2米的巨石上,为1056年所作。
磬石山北坡下,百米宽千米长的平畴地带,即是灵璧磬石的产地。
宋王明清《挥尘录》记载:“政和年间建艮岳。奇花异石来自东南,不可名状。灵璧贡一巨石,高二十余尺。”宋《宣和别记》也记载:“大内有灵璧石一座,长二尺许,色清润,声亦冷然,背有黄金文,皆镌刻填金。字云:宣和元年三月朔日御制。”
《西湖游览志余》又记载:“杭省广济库出售官物,有灵璧小峰,长仅六寸,玲珑秀润,卧沙、水道、裙折、胡桃文皆具。徽宗御题八小字于石背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113年,杜绾升苏州为平江府,洞庭在其辖区内。自唐以来,历代都将太湖石视为造园、赏玩的珍品。
《云林石谱·太湖石》:“平江府太湖石产洞庭水中,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崄怪势。一种白色,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青。其质纹理纵横,笼络隐起,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冲激而成,谓之‘弹子窝’。扣之微有声。”
以上大、中、小三磬石,皆为宋徽宗“花石纲”贡石。
后来,杜绾在《无为军石》中详细述说了由于米芾在无为和濡须的“拜石”,就有了“石丈”和“石兄”之别,演绎了一段千石佳话,也成就了“无为军石”的盛名。
而《昆山石》中则说:“平江府昆山县石产土中。多为赤土,积渍,即出土,倍费挑剔洗涤。其质磊磈,巉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无声。”昆石产于江苏昆山市马鞍山,自古以来为四大名石之一,甚为名贵。
《英石》中对广东英德的英石也作了形象的描述:“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浅绿。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又一种白色,四面峰峦耸拔,多棱角,稍莹彻,四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
在《英石》中还指出“顷年东坡获双石,一绿一白,目为仇池。”就是说当年苏轼收藏的一绿一白两峰石认为是“仇池石”,实为英石。
《云林石谱》中涉及石种范围广达当时的82个州、府、军、县和地区。其中有景观石、把玩石、砚石、印石、化石、宝玉石、雕刻石等众多门类。对各种石头的形、质、色、纹、音、硬度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表述。
“形”,主要以古人瘦、漏、透、皱的赏石理念,对奇石评判。
“质”,杜绾将石质分为粗糙、颇粗、微粗、稍粗、光润、清润、温润、坚润、稍润、细润等级别。
“色”,有白、青、灰、黑、紫、褐、黄、绿、碧、红等单色。还列出了过渡色、深浅色和多色的石头。
“纹”,列出核桃纹、刷丝纹、横纹、圈纹、山形纹、图案纹、松脉纹等奇石品种。
“音”,杜绾常敲击石头,得到无声、有声、微有声、声清越、铿然有声等不同效果。
“硬度”,杜绾对石头硬度的描述有,甚软、稍软、不甚坚、稍坚、坚、颇坚、甚坚、不容斧凿等级别。
可以看出,杜绾不但是奇石专家,还是矿物岩石学家。清代《四库全书》入选的论石著作,只有《云林石谱》。《四库提要》说:此书“即益于承前,更泽于启后。”
诗人范成大也非常喜爱玩英石、灵璧石和太湖石,并题“大柱峰”、“峨眉石”等。如题诗《峨眉石》:“三峨参差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龙盘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南宋山水画家宗炳《画山水序》提出:“山水质有而趣灵”,并浪漫地以“天地为庐”、“俯仰宇宙”,达“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这种澄怀观道的指导思想和畅神、卧游自然的审美方式,对赏石的欣赏和评价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对园林和观赏石的鉴赏产生很大影响。
以文同、米芾、苏东坡等人为代表的文人画派,提倡天人合一,主张审美者应深入山水之中,“栖丘饮谷”,对山石吟诗作画,以领略自然山水之内在美,体验大自然之真谛。
南宋平远景致,简练的画面偏于一角,留出大片空白,使人在那水天辽阔的空虚中,发无限幽思之想。这理文化的交融与内敛,却使赏石文化的意境更加旷远,给后世赏石以更多滋养。
[旁注]
《癸辛杂识》 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是宋末元初词人、学者周密的一部史料笔记。,周密寓居杭州癸辛街,本书因而得名。本书是宋代同类笔记中卷帙较多的一种。书中记载了许多不见正史的逸闻轶事、典章制度、都城胜迹、艺文书图、医药历法、风土人情和自然现象等。
李格非 字文叔,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北宋文章名流,《宋史》中有传。他专心著述,文名渐显,再转博士,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撰成传世名文《洛阳名园记》,记洛阳名园19处,在对这些名园盛况的详尽描述中,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思。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儒学家、作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代四大家”。
黄庭坚 字鲁直。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米芾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代四大家之一。
笏 我国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大唐武则天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
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存诗1900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四库全书》 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撰的我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由总纂官纪昀穷毕生精力,率360位一流学士成书于1782年,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
[阅读链接]
在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大力将军》篇和金庸的《鹿鼎记》中都写到了,浙江名士查伊璜和当时的广东提督吴六一的一段交往。吴将军早年贫寒,得查资助得以投军。后来吴欲厚报,查不受。在广东吴将军府花园内,查看到了这块奇石,十分赞赏,题名为“绉云峰”。
查回乡后,吴令人将此石运至海宁查家,“涉江越岭,费逾千缗”。此石一到浙江,立即为浓厚的文化氛围笼罩,文人们为之赋诗作词,画家为之描摹,金石家为之铭石,朴学大师俞樾的一篇《护石记》更是写尽了传统文化中的“石情”、“石缘”。
如今300年过去了,绉云峰已不能再吸引文化人关注的目光。俞樾的重孙俞平伯因善读《石头记》成为红学大师,但物转星移,此石已非彼石。
至于查伊璜的后代查良镛,则以“金庸”为笔名,在更新的文化空间里长袖善舞。只有绉云峰,还是一块石头,静静地站在西湖边,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它最原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