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首开供石文化之先河

到了汉代,我国的赏石文化在秦代基础上又得到很大发展。

汉武帝时扩建秦代的宫囿,在长安章宫内挖太液池,池中作蓬莱三山。自秦汉以来,对海上仙山的追求在我国园林中影响很大,一池三山的布局手法已成为传统园林特色,并历代相沿成习。

随着大量宫苑的修建,大理石这种建筑材料也被世人所认识,大理石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种形材、板材,作建筑物的墙面、地面、台、柱,还常用于纪念性建筑物如碑、塔、雕像等的材料。

大理石还可以雕刻成工艺美术品、文具、灯具、器皿等实用艺术品。但除了建筑之外,大理石又是很好的观赏石。

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省大理的白色带有黑色花纹的石灰岩,剖面可以形成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古代常选取具有成型的花纹的大理石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大理石这个名称逐渐发展成称呼一切有各种颜色花纹的,用来做建筑装饰材料的石灰岩,如“灵璧大理石”等。而白色大理石一般称为汉白玉。

在我国,大理石主要有以下几种:

云石,就是大理当地所产之石。点苍山的云石质地优良,花纹美观绮丽。在白色或淡灰色的底色上,由深灰、灰、褐、淡黄、土黄等色彩自然形成山水画,最佳者竟然如大画家所绘成一样。

《万石斋大理石谱》中曾说:“此石之纹,色备五彩……尤奇者更能幻出世间无穷景物。令人不可思议。略别之可得六种:(一)山水,(二)仙佛,(三)人物,(四)花卉,(五)鸟兽,(六)鳞介。”可见云石之奇不在雨花石之下。

而且云石可大可小,就势取材,选择余地更大。后世徐霞客甚至认为立石纹画之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

观赏用大理石,一般可制成围屏、屏风、插屏、挂屏等,以优质硬木如紫檀、花梨、红木制成相应之框架或插卒,嵌石其中,以便于保护及观赏。

一种蛇纹石化大理岩被称为东北绿,是很好的雕刻原料。东北绿底色白,布满密密浅绿色的蛇纹石,磨光后呈现美艳的油脂状的橄榄绿色。纹色佳者亦是观赏佳石。

贵州还有一种叫曲纹玉的乳黄色的大理岩,抛光后可见在淡淡的乳黄底色上,分布着深黄色条纹和晶粒组成的不规则弯曲条纹。

上行下效,一些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和宫观寺院也都很注意置石造景、寄情物外。如东汉巨富、大将军梁冀的“梁园”中曾大量收罗奇峰怪石。

“汉初三杰”之一留侯张良,在济北谷城山下发现一块黄石,十分珍爱。他生前虔诚的供奉它,死后连同黄石一统入葬。其后人节令祭扫,祭张良,也祭黄石。

张良对黄石的热爱真是到了痴迷的程度。黄石据说是仙人的化身,当初在邳圯向张良赠送《太公兵书》的老翁,以后变为黄石,这就更增加了神奇色彩。

传说当年张良行刺秦始皇失败后,逃匿到下邳,一天,他觉得烦闷,就信步从白门走出来,到城东南一带闲游。他走上小沂水河岸,只见清澈的河水向南流去,于是就坐在桥头上休息片刻。

过了一会儿,张良看见一个老人,从桥西头步履蹒跚地走来。老人走到张良休息的地方,不料一只鞋子落到桥堍下去了。这时,张良听到老人喊他:“孩子!下去把鞋子给我拾来!”

张良一听,心里觉得老人无理,就有些不高兴。他慢慢地抬头一看,只见老人须发皆白,张良再仔细观察,暗想老人可能脚步不济,也就不再计较,给老人拾鞋去了。

张良捡回鞋子送给老人,老人却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吧!”

张良一听真火了,刚想把鞋子扔了,那知老人身子一歪,倒在地上。

张良又有些不忍,忙扶起老人。干脆就帮人帮到底吧,于是他一条腿跪着,把鞋给老人穿上。

还没等张良起来,老人却转身走了。张良见这个古怪老头前前后后如此无理,心中倒纳闷起来:他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我倒要看个究竟,于是他随着老人走了一段路。

老人见张良跟来了,便停下来说:“看来,你这孩子还是可以教育的,5天以后,在这里再见面。”

张良顿时觉得这个老人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立即向前施礼道:“谨遵教诲。”

说罢,二人分手,老人继续西行。张良回下邳去了。

5天后,张良到了原来与老人相会的地方,不料老人早已到了。

老人生气道:“跟长辈相约,你却失约。再等5天来吧!”

又过了5天,张良听到雄鸡刚叫就起身了,想不到老人又在那里等着他了。老人叫张良再过5天再来。

张良好容易又等了5天,还没到半夜,就赶到那里。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背后还背着一捆书简。

张良忙上前把书简接了下来,老人嘱咐张良道:“熟读这些书,就可以做帝王之师。13年后,到济北谷城山找我,山下有块黄石,那就是我。”

老人把书简交给张良就走了。

张良拜别老人,回到下邳,把书简打开一看,见语多名贵,便精心熟读。后来他辅助刘邦,兴汉灭楚,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多得力于这部书。

13年后,张良随从汉高帝到济北,果然见谷城山脚下有一块黄石。据说,张良死后,就用这块黄石与老人给他的那部书来殉葬。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述: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父老与《太公兵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蜡,祠黄石。

公元前2世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探明了亚洲内陆交通,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并从西域带来玉石、石榴等特产。

相传张骞在天河畔发现一怪石,便拣了回来,让东方朔欣赏。东方朔十分聪慧,幽默的对张骞说,这不是天上织女的支机石吗?怎么会被你拣到?

这块“支机石”高2米多,宽约0.8米,头小底大,状似梭子,传说就是牛郎织女用来支承织布机的基石。

将怪石视为天上仙女之物,那自然也是具有灵性的神石了。支机石由此身价倍增,成为珍品。

《蜀中广记》则用一个美丽的传说对此做了解释:

张骞出使西域大夏时,乘木筏经过一条能通海天的河流,无意间到达一宫,看见一女子在织锦,她的丈夫牵着牛饮水,就问他们:“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女子说:“这里不是人间,你是怎么来的?”

张骞说了来的经过,并一再追问此地情况,那女子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指着身边一块大石说,你把它带回成都,交给一个叫严君平的人,他就会告诉你详情的。

后来张骞果然回到成都并找到了严君平,得知严君平是西汉著名的星相家,乃将事情经过告诉严君平。

严君平听了后非常惊叹,他告诉张骞:“这块石头名叫支机石,是天上织女用来支承织布机的。”

接着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八月份那天他观星相时,发现一个客星牛郎织女星座,原来就是你乘槎到了日月之旁!”

两人都觉非常诧异。这块支机石就一直放在成都,那条街道以后就叫“支机石街”。而成都的“君平街”相传就是当年严君平的住地。

张良供奉的黄石和张骞带回的支机石,开我国供石之先河。这就说明,到了汉代,我国赏石文化已进入了发展时期。

[旁注]

汉武帝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屏风 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张良 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他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

[阅读链接]

张骞的支机石传说只能当神话来看,但是这块不平凡的石头究竟是怎么来的,考古学家也没有得出结论。

有的人认为是天上掉下的陨石;还有的人判断是古蜀国一个卿相的墓志石。

后来在该处建了支矶石公园,供游人观赏。牛郎织女的故事颇为世人所羡慕,该处遂成为青年男女相会和定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