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叛息乱的噶尔丹之战

平噶尔丹之战是清朝时期康熙帝亲征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叛乱的战役,时间是从1690年至1697年。

康熙帝曾三次亲征,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平定噶尔丹叛乱是一次正义战争,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明末清初,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准噶尔部势力渐强,随着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分裂割据的野心愈益膨胀。

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30000人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清政府管辖的喀尔喀,占领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一带,向清政府告急,请求保护。

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

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

1690年6月,康熙决定亲征,其部署是分兵两路出击:左路军出古北口,右路军出喜峰口,从左右两翼迂回北进,消灭噶尔丹军于乌珠穆沁地区。康熙亲临博洛和屯指挥。同时令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各率所部兵力,西出西辽河、洮儿河,与科尔沁蒙古兵会合,协同清军主力作战。

右路军北进至乌珠穆沁境遇噶尔丹军,交战不利南退。噶尔丹乘势长驱南进,渡过沙拉木伦河,进抵乌兰布通。清左路军也进至乌兰布通南。

康熙急令右路军停止南撤,与左路军会合,合击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并派兵一部进驻归化城,伺机侧击噶尔丹归路。

马兰布通位于克什克腾旗,就是现在的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南。该地北面靠山,南有高凉河,地势险要。噶尔丹背山面水布阵,将万余骆驼缚蹄卧地,背负木箱,蒙以湿毡,摆成一条如同城栅的防线,谓之“驼城”,令士兵于驼城之内,依托箱垛放枪射箭。

清军以火器部队在前,步骑兵在后,隔河布阵。八月初一中午,交战开始。

清军首先集中火铳火炮,猛烈轰击驼阵,自午后至日落,将驼阵轰断为二,然后挥军渡河进攻,以步兵从正面发起冲击,又以骑兵从左翼迂回侧击。

噶尔丹大败,仓皇率全部撤往山上。次日,遣使向清军乞和,乘机率残部夜渡沙拉木伦河,狼狈逃窜,逃回科布多时只剩下数千人。

经过此役,噶尔丹实力大损,曾被其征服的回部、青海、哈萨克各部纷纷投向清军。此役使蒙古全境出现了平静局面。

噶尔丹自乌兰布通失败后,叛乱之心未死,他以科布多为基地,招集散亡人员,企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为防御噶尔丹再次进攻,康熙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部署,加强边境守备;巡视漠北诸部,稳定喀尔喀蒙古上层,将逃居漠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左中右三路,编为37旗;设立驿站和火器营,沟通内地与漠北地区的联络,专门训练使用火铳火炮。

1694年,清政府诏噶尔丹前来会盟,噶尔丹抗命不至,反而遣兵侵入喀尔喀,康熙遂决定诱其南下,然后一战歼之。

为使此次作战顺利进行,清军在战前做了充分准备:调集兵马,征调大批熟悉情况的蒙古人为向导,随军携带5个月口粮,按每名士兵配备一名民夫4匹马的标准,组成庞大的运输队,备有运粮大车6000辆,随军运送粮食、器材;筹备大量防寒防雨器具,准备大批木材、树枝,以备在越过沙漠和沼泽地时铺路。

噶尔丹果然率30000骑兵自科布多东进,沿克鲁伦河东下,大举内犯。

在此形势下,康熙决定再次亲征。1696年2月,康熙调集90000军队,分东中西三路进击:东路9000人,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越兴安岭西进,出克鲁伦河实行牵制性侧击;西路46000人,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为主将,分别出归化、宁夏越过沙漠,北上切断噶尔丹西逃之路;康熙自率中路北上,与其他两路约期夹攻。

噶尔丹见康熙亲率精锐前来,又闻西路清军已过土剌河,有遭夹击的危险,便连夜率部西逃。

1696年5月13日,清西路军进抵土剌河上游的昭莫多,距噶尔丹军15千米扎营。昭莫多,蒙语为大森林,位于肯特山之南,土剌河之北,汗山之东。

清抚远大将军费扬古鉴于军队长途跋涉,饥疲不堪,决定采取以逸待劳、设伏截击的方针,以一部依山列阵于东,一部沿土剌河布防于西,将骑兵主力隐蔽于树林之中;振武将军孙思克率步兵居中,扼守山顶。

战斗开始后,清军先以400骑兵挑战,诱使噶尔丹军入伏。噶尔丹果然率兵进击,企图攻占清军控制的山头。孙思克率兵据险防守,双方激战一天,不分胜负。

此时费扬古指挥沿河伏骑分兵一部迂回敌阵,另一部袭击其阵后家属、辎重,据守山头的孙思克部也奋呼出击。

噶尔丹军大乱,夺路北逃,清军乘夜追击15千米以外,俘歼数千人,收降3000人,击毙噶尔丹之妻。噶尔丹仅率数十骑西逃。

此战,清军利用昭莫多的地理条件,以逸待劳,设伏截击,迂回包抄,终于赢得了胜利。

在噶尔丹率军东侵喀尔喀之际,其后方基地伊犁地区被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所袭占。加之连年战争,噶尔丹精锐丧亡,牲畜皆尽,噶尔丹兵败穷蹙,无所归处,所率残部不过千人,旦羸弱不堪,内部异常混乱。

1697年2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闻讯,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政府。

噶尔丹的失败,从根本上说,他的行动违背了我国多民族国家走向统一与巩固的历史潮流,到头来不免走上覆灭的道路。

[旁注]

准噶尔部 是厄拉特蒙古的一支部落。17世纪至18世纪,准噶尔部控制天山南北,在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到吐鲁番,西南至吹河、塔拉斯河的广大地区,建立史上最后的游牧帝国。清代,因大汗噶尔丹的分裂行为被清军重创。

噶尔丹(1644年~1697年),清代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康熙时期,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朱穆秦地区,威逼北京。康熙帝曾三次亲征,主力军被清军击溃,部众叛离。卒于科布多。

喀尔喀 我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得名。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

盛京将军 清代武官职务,原为正一品武职,后降为从一品武职。盛京将军是统辖盛京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盛京地区就是现在的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一部。1907年,归东三省总督兼管。

吉林将军 全称“镇守吉林乌拉等地方将军”。东北地区三个将军之一。原为正一品武职,后降为从一品武职。驻于吉林乌拉,就是现在的吉林省吉林市。辖今吉林省东部、黑龙江省东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全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南部,为“三将军”中辖域最大者。

乌兰布通 位于克什克腾旗之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南。1690春,准噶尔部噶尔丹率叛军抵达乌兰布通,以上万头骆驼摆成一条防线,称为“驼城”,康熙帝聚集十万之众一举击溃。这就是乌兰布通之战。

萨布素(1629年~1701年),清初宁古塔即黑龙江宁安县人,满族镶黄旗人,姓富察氏。行伍出身。萨布素历任数十年“忠直无隐”、“家无余财”。降职后仍率卜魁即齐齐哈尔民众治理水患。萨布素因积郁成疾,卒于黑龙江将军衙门。

费扬古(1645年~1701年),满洲正黄旗人。年轻的费扬古在安亲王岳乐帐下效力,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费扬古不是凭借外戚的身份,而是凭借自己的功绩而跻身于政坛。在清王朝抗击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战争中,费扬古更是大显身手。

昭莫多 位于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宗英德。“昭莫多”蒙语意为大树林。清朝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清军曾和准部叛军激战于此,清军取得“昭莫多大捷”。

孙思克(1628年~1700年),字荩臣,汉军正白旗人。康熙时期的绿营名将,在平定吴三桂之乱时,立有大功,与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合称为“河西四汉将”。

策妄阿拉布坦 蒙古准噶尔汗国大汗。是准噶尔部原首领僧格之长子。1690年,噶尔丹出兵喀尔喀蒙古,策妄阿拉布坦趁此机会发兵占领了原准噶尔领土,将噶尔丹遏制在科布多无法西还。此后,策妄阿拉布坦与康熙皇帝合作,彻底击败噶尔丹。

[阅读链接]

清康熙皇帝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后,于1703年御制两通刻碑,用以纪念平叛的胜利,表彰两寺喇嘛助战功绩。

两通石碑均用满、蒙古、藏、汉4种文字铭刻,每碑各建有一座八角攒尖顶式碑亭。碑文表彰两寺喇嘛功绩的文字稍异。

席力图召的石碑尚存原地;小召的石碑已移存内蒙古博物馆内。碑文记载赐予小召的甲胄、宝刀,过去每年春节公开展览,名为晾甲,届时倾城出动前往观赏,今亦由内蒙古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