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防御的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时间是1161年。

此战是宋军民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机渡江南侵。

经此一役,金与宋言和,自此不敢再贸然南侵,确保了南宋数十年的太平。

金国完颜亮登上皇帝宝座后,梦想一举灭宋,使“天下一家”,自己成为正统。为此,他一面下令大规模调拨军队,制造战船,一面不断指责南宋招纳叛亡,盗买马匹,对和议履行不诚,制造举兵的舆论。

1611年6月,完颜亮迁都南京,即今河南开封。此时他终于按捺不住野心,于8月间就迫不及待调动60万大军,号称百万,分兵四路南下,大举侵宋。完颜亮亲率东路大军,狂妄叫嚣:最多不过100天,灭掉南宋,统一全国。

金兵南侵已迫在眉睫,宋高宗起用尚在病中的老将刘锜,任命他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事,率军迎敌。

10月初,金兵逼近淮河北岸,随后抢渡淮河。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占领了滁州,把战线又拉到了长江北岸。

刚刚赶到淮阴的刘锜,得知淮西已失守,又接到退守江南的命令,只好引兵退回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布置防务。

就在这时,金国内部又发生政变。原来完颜雍在部分女真贵族的拥立下登上帝位,宣布废黜完颜亮。

消息传来,完颜亮见归路已绝,便决定孤注一掷,自杨林渡,即今安徽和县东渡江,欲取代南宋,在江南扎下脚跟。但是,他却低估了南宋方面的力量。

11月初,南宋派虞允文前往采石犒师。虞允文来到采石,沿途见到北岸金兵营帐密布,大战一触即发。他看到形势异常危险,便把将士召集起来,激发他们的抗敌热情。

他指出:“敌人万一得以渡过长江,我们就是后退也没有生路了。现在我们前有天堑,占有地利,还不如死中求生!况且朝廷养了你们30年,难道还不能一战报国吗?”

将士们听后,都说:“谁不愿意杀敌立功?只是没有主将。”

虞允文见群情已起,于是就宣布:“朝廷已派李显忠前来负责军务。”

李显忠是深孚众望的勇将,将士们听说他来当主帅,立刻精神大振。

虞允文趁热打铁,接着又对将士说:“现在军情紧急,在李将军到任之前,我愿意负责军务,和大家一道杀敌报国。国家是不会亏负我们的!”

在虞允文的感召下,众将士决心为国守土死战。

虞允文清点宋军,却只有18000余人,战马数百匹而已,与金军相差悬殊。

大敌当前,除了挺身而上,没有退路。虞允文迅速召集将领,研究制订作战方案。最后决定采用水、陆相互配合,以水战为主的战法。

宋军部署刚刚完毕,金军船队已在鼓噪渡江了。完颜亮在北岸高台上居中而坐,身着黄金甲,手挥小红旗,指挥几百艘战船从杨林河口出发,直驶长江南岸。船借风势,不一会儿,驶在前面的,70多只战船已抵达南岸。金兵弃船登岸,直向宋军冲来。

此时虞允文穿梭于宋军各部之间组织迎敌,见部分金兵登陆,便拍着勇将时俊的背说:“你以有胆略闻名四方,此时还立在阵后做什么?”

时俊见虞允文亲临阵地,勇气倍增,大喝一声,挥舞双刀冲向敌阵。士兵们一见将领向前,也随之冲了上去,登陆的金兵很快就被全歼。

这时候,江南风力渐弱,宋军水师开始了猛烈反击。在海鳅船上踏车的都是初临战阵的当地民兵,但他们毫无惧色,驾船直冲入金军船队。

海鳅船船体大,速度快,金军战船船体小,与海鳅船相撞,大部分被撞沉,船上的金兵多半淹死在江中。

完颜亮不甘心失败,他把剩余的船只重新集结起来,准备再次发动进攻。

时近黄昏,一队从他处撤退下来的宋军路过采石,虞允文便动员他们打旗擂鼓,从山后绕到江边。

完颜亮以为宋军援兵来到,不敢再战,急忙命令金军船队向后撤退,舍舟登岸。

宋军强弩手乘胜追射,把金军杀得大败。完颜亮率领残兵败将,退至和州。

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巨大胜利。虞允文一面向朝廷报捷,一面犒赏将士。但他并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清醒地认识到,敌军人多势众,并不会因此沉重一击而善罢甘休。

虞允文说:“敌军今天败了,明天将卷土重来。”

随后召集众将领连夜重新进行战斗部署:把大部分战船开到杨林河口,封锁金军出入的水道,另派一队海船停泊在上流。

第二天天一放亮,大批金兵果然乘船又来进攻。虞允文指挥宋军对金兵形成夹攻之势,用一种叫做“神臂弩”的劲弩射击敌船。一时间飞箭如蝗,许多金兵应弦而倒。宋军船上的霹雳炮也开始发挥威力,轰击敌船。

宋军经昨日一战,士气大涨,今日作战更加勇猛。金军经受不住宋军的夹击,开始撤退。

停泊在杨林河口上流的宋军,此时乘势放火,把金军百余艘战船全部烧毁。经过这一仗,金军在淮西的主力,基本被歼灭了。

金军惨败采石矶,完颜亮仍不甘心。他见军事进攻不成,便企图使用反间计,离散宋军军心。完颜亮写了一封信,派人送至宋营,说是与宋将有约云云。

虞允文识破完颜亮的计策,写了一封回信,表示要同金军再战,决一雌雄。完颜亮见信大怒,却又无计可施,只好下令移师瓜洲渡口,企图从此渡江,夺取京口。

京口此时由老将刘锜把守。刘锜久卧病榻,实际上已不能处理军务。虞允文料想金兵定会由此乘虚而入,便自告奋勇,请求已到任的李显忠拨给他一部分军队,支援刘锜。

李显忠钦佩虞允文的勇气和胆识,立即调拨了10000余人马。虞允文率军星夜开向京口,协助刘锜在江面上进行了严密的防御部署。

金军将官在北岸看到南宋已早有准备,知道渡江难以成功。有一个将领指出,瓜洲江面比采石宽阔,请求完颜亮不要忙着进攻,待退回扬州再做打算。

气急败坏的完颜亮非但不听,反而打了他50军棍,接着下令:军士逃亡者,杀其领队;部将逃亡者,杀其主将,强令金军渡江。这样一来,使得军中人人自危,军心骚动。一些金军将领开始秘密商议,准备起事,杀死完颜亮。

11月27日,金将浙西路都统耶律元宜率众把完颜亮乱箭射死于营帐中。

此时进攻南宋的其他三路金军,在南宋军民的奋力抵抗下也遭到了失败。耶律元宜见大势已去,便领军从瓜洲向北撤退15千米,用都督府的名义,派人持信到京口议和。

采石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虞允文临危不乱,指挥出色,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经此一战,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暂时解除了。

[旁注]

完颜亮(1122年~1161年),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史称“海陵王”。金代第四位皇帝,谥号“海陵炀王”、“海陵庶人”。在位期间,迁都燕京之后,完善中央集权,入侵南宋。

宋高宗(1107年~1187年),姓赵名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在位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精于书法,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刘锜(1098年~1162年),字信叔,秦州成纪人。南宋抗金将领,去世后谥为“武穆”。刘锜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

完颜雍(1123年~1189年),原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朝第五位皇帝,谥号“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在位期间,停止侵宋战争,励精图治,实现了“大定盛世”的繁荣鼎盛,被称为“小尧舜”。

虞允文(1110年~1174年),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隆州仁寿人。南宋军事家,丞相,赐谥“忠肃”。曾经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亮正拟渡江,遂毅然督战,大破金军。

李显忠(1109年~1177年),初名世辅,后赐名显忠。南宋将领。少年时便随父征战金人,金兀术进犯河南,李显忠作为招抚司前军都统制,与李贵一起攻破灵璧县。金兀术又进犯合肥,李显忠支援张浚。李显忠一生驰骋疆场,被大宋皇帝视为干将。

时俊 南宋将领,参与了击退金军的采石矶之战。在完颜亮的百余艘船杀过江来时,时俊大吼一声挥刀冲入敌阵,将士皆殊死战,有效遏制了金军的攻势。

神臂弩 又称神臂弓,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3尺3,弦长2尺5,射程远达340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耶律元宜(?~1164年),契丹贵族,能骑射,善击球。海陵王南下侵宋,耶律元宜奋战有功,深得海陵王信任。1161年10月,金世宗发动东京政变,南征军人心浮动,耶律元宜定策诛除海陵王。

[阅读链接]

虞允文是个书生,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但是爱国的责任心使他鼓起勇气。完颜亮侵宋时,他被派到采石劳军。

有个跟随虞允文一起去的官员悄悄地对虞允文说:“朝廷派您来劳军,又不是要您督战。别人把事办得那么糟,您何必背这个包袱呢?”

虞允文气愤地说:“这算什么话!现在国家遭到危急,我怎么能考虑自己的得失,逃避责任。”

虞允文看到队伍涣散,十分吃惊,就立刻召集宋军将士,认真布防。最后,成功挡住了完颜亮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