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进合击的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年末。
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400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
刘邦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韩信亲率自军主力30万于刘邦本部军20万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10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
当时的情况是,楚军处于绝对劣势,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10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
而且,项羽孤军10万,连续久战疲惫,决战之时已是农历十二月的大冬天,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为穿着夏秋季的装备,寒冷饥饿,士气溃散。并且汉军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先占楚地,再行合围,步步为营,包围圈完善,楚军难以发动突然性的反攻。就算突围出去,楚军离江东家乡距离遥远,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
就是在这些情况之下,韩信30万主力于刘邦本部军合兵一股,向盘踞于垓下困守的10万楚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经过半日厮杀,项羽没能突破汉军阵线,韩信始终不断地向后退却,始终没有出现在项羽面前。而项羽过于猛烈的冲锋,却明显拉开了军队前后的距离。楚军队形越来越散,越拉越长,已经渐渐失去了紧密的队形和互相之间的配合。
战至下午,汉军中军一退再退,左右两军迂回急进,终于完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汉军左右军随之投入了对楚军后方侧翼的进攻,以紧密的阵形两面压来,迅速合围了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
楚军将士殊死抵抗,两军官兵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战状态,将楚军步兵、骑兵一分两半,楚军攻势随之被牵制。项羽不得已,只好率残存骑兵回师救援步兵。
当得知左右军完成迂回并发动了对楚军后方步兵的进攻之时,韩信随即组织反击,并将刘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军投入反冲击。
汉军向项羽和楚军前锋骑兵反扑而来,数十万汉军向楚军发起了前后夹击。项羽见势不妙,立刻率全军向反方向突围,冲开汉左右军的包围,退回营中。
此战,楚军阵亡40000余人,被俘20000多人,被打散的20000多人,仅剩不到20000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
随后,韩信率领全军收拢此前被楚军冲散的部队,全数压上,彻底包围了楚军大营。此间还歼灭了被打散的,20000余楚军,没有给项王收拢散兵的机会。
项羽率800骑乘夜向南突围,渡过淮水后,身边只剩百余骑,至长江北岸乌江时,身边仅剩26人。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过江,不久,汉将灌婴率5000骑兵追至,项羽苦战后,乃挥剑自刎而亡。
垓下之战,汉军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多路围攻,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楚军,创造了我国古代大规模追击后围歼的成功战例。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旁注]
刘贾(?~公元前195年),西汉初沛郡丰邑人。汉高祖刘邦堂兄。曾奉命深入楚地,佐彭越断楚军粮草。后渡淮,招降楚大司马周殷,会兵垓下。刘邦称帝后封荆王。
彭越(?~公元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将领,秦末聚兵起义,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刘邦,拜魏相国、建成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
垓下 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是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项羽在这里被围失败。垓下古战场俗称霸王遗址,在韦集镇内,霸王城史称“垓下”。这个战场遗址,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
乌江 位于今安徽和县东苏皖界上有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之战败溃,至此自杀。后来,汉高祖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
灌婴(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76年),刘邦手下将领。公元前208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公元前201年,受封颍阴侯。公元前177年,继周勃为相,次年去世。被追谥为“懿侯”。
[阅读链接]
一天夜里,被包围在垓下的项羽和他的士兵听见四周响起熟悉的歌声。仔细一听,原来是自己家乡楚地的民歌。歌声是从刘邦的军营里传来的。
项羽和他的士兵非常吃惊,以为刘邦早已攻下他们的家乡,抓来了许多家乡的亲人当俘虏,而这熟悉的歌声也引起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一时项羽军中军心大乱。
原来,这是刘邦和韩信使用的计谋。他组织自己军队的士兵唱那些感伤的楚地民歌,正是为了扰乱项羽军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