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莉与马杰农

内容概览 阿拉伯有一位贵人,他是远近闻名的阿梅利族的富户,家道殷实,慷慨好客。只是晚年尚未有子嗣,他祈求真主保佑,使他门庭有后。果然真主满足了他份内的要求,赐给他一子。父亲吩咐把孩子交给奶娘喂养。孩子娇贵得好似奶中的蜜糖,又像是睡在摇篮中的一轮月亮。满月后,父亲给他起名为葛斯。孩子渐渐长大,美得像紫罗兰栽在郁金香身旁。十年后, 父亲要他寻求学问,从家中把他送进学堂。

学堂里多半是男孩,也有几位姑娘。他们来自不同部落,由老师向他们启蒙开讲。其中有一位女生名唤蕾莉,她像一颗未钻孔的珍珠,秀发如黛, 翠柏般的身材吸引了多少赞叹的目光。她能说会道,俐齿伶牙,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她出身名门大户,天生丽质,秀眉不劳人工描画。葛斯一见她便失去了主张,倾心爱上了这美貌的姑娘。她也爱上了他,真是投桃报李, 两情相依。同学们都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他们却爱得如胶似膝,刚萌生的爱情犹如一杯烈酒,饮下后暖流立即荡漾心头。

他们的爱情故事传遍四方,人们开始说短道长,恶意中伤。逼得蕾莉只得离开学校,返回故乡。一对情人活活被拆散,她不禁珠泪滚滚。葛斯不见蕾莉的容颜,长吁短叹、神志癫狂,他独自游荡在街头市场,泪水盈盈,满怀忧伤。他已丧失了理智,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马杰农,意思是疯子。他夜里不能成眠,每到黄昏时候,他吟唱着爱歌,走到情人的家门旁,暗暗吻着门楣,眼泪汪汪。他天天如此,把情歌恋曲一支支轻唱,他疯疯癫癫,踉踉跄跄,像喝醉了酒一样。

一天清晨,晴空像披上薄纱衣裳,苍穹戴上耳环,东方升起朝阳。蕾莉睡醒正瞧见葛斯徘徊在她的帐篷旁,心里无限忧伤。她像一轮明月,清辉泻地,葛斯却像一棵嫩草,在月光下摇晃。她不时地把自己的云鬓梳理,他则泪珠簌簌下淌。能见上一面,彼此都欣喜欲狂。但他们怕被别人窥见,彼此装着不相识,只是遥相观望。

葛斯的父亲见儿子篷头跣足,已陷入情网。他在亲友劝说下,并得到部落中长者的允许,决定去为儿子求婚。他带着一帮人,骑上快马,浩浩荡荡来到蕾莉的家乡,威风凛凛地对姑娘的父母讲:“我此番前来想与你结亲联姻,让我的犬子迎娶你家玉女过门。我是知名人物,名声远扬,我有足够的钱财,成群的骡马。只要你肯开口,哪怕要价漫天,我都能如愿以偿。”

蕾莉的父亲听了这番傲气十足的高谈阔论,心里十分反感。便当面指责客人过于自负,说了一大套不讲交情的话,虽然他的儿子不失为一表人才, 但他终日疯疯癫癫,两家怎好把婚事相商!

葛斯的父亲败兴而归,亲友们都劝葛斯另觅如意姑娘。他们说我们这里的姑娘唇似红玉,肌肤生香,论才貌个个都比你心上人强。马杰农听了亲人们的规劝,犹如吞下苦果,意乱心慌。他撕碎自己衣衫,离开家门,远走他方。他无意苟活,决心以生命殉情,夜间就露宿在荒原牧场。他摆脱了人情世理,对别人的指责全不放在心上。他认为世人心安理得,哪会体会失意人的悲伤!

马杰农的神志一天比一天紊乱,他的父亲心神焦虑,只好祈求上苍。他带儿子到麦加去朝圣,求真主给儿子指引迷津,不再陷入爱情的深渊,抛弃折磨人的痴心妄想。可是,马杰农却把手放在圣殿的门环上。他对真主说,

他被爱情之环锁得紧紧,从爱情中他汲取了力量,失却爱情他将魂飞命丧。他请求真主让他爱得更深沉,爱得发狂,倘若他不免一死,则让蕾莉长活在世上。

一些泼皮无赖见马杰农经常到蕾莉门前游荡,认为是对他们部族的侮辱,也玷污了蕾莉姑娘。他们要求蕾莉父亲惩办马杰农,莫再徬徨。蕾莉的父亲拔出了钢刀,准备马杰农再来时,要他鲜血流淌。阿梅利族的人马上把消息报告了马杰农的父亲。他立即派人四出寻觅,要马杰农不再到蕾莉门前游荡。

这时,马杰农正流落在荒郊野外,栖身在一片废墟的中央,如同蛇盘在石上,蜷曲着身体,头枕着石头,口中不停地把情歌唱。

父亲见儿子这般模样,心里一阵酸楚,他劝儿子丢掉痴情,莫再心伤, 跟他回家去,多与名流显贵交往,折磨人的灾难便会淡忘。如这样离家出走, 让人看了笑话,做父亲的也脸上无光。

马杰农对父亲讲,他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从心底里祝福父亲长寿健康。流浪不是他的本心,也不是他愿走的道路,但事到如今,他自己也不能主张。阴影并不是自己要投射到井中,明月也不是自己要高悬上苍。不惧怕刀剑才配把爱情追求,何况他目前的苦恼,倒不如被刀剑结果了还强。

马杰农一番话使得父亲老泪纵横,他逼儿子回到家乡。可是他在家只呆了三天,又离家出走,登上纳哲德山,远远地把情人家门张望。

蕾莉是美人国里的美人,翠袖红妆中数她姿色倾城,痴男怨女里数她妩媚多情。她困坐闺中,爱情的痛苦不时在胸中抽紧。有时她悄悄登上屋顶, 从早到晚,观察四周,看看能否见到马杰农的身影。何时能与他比肩而坐, 再诉衷情?但她又怕被恶毒小人窥见她心中秘密,只好在更深夜静时顾影自怜,满怀愁思把情歌低吟。她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诗句是那样绮丽、清新。她请过路人把情诗转交给流浪的马杰农。马杰农接到诗立即寻句觅音。他们以诗笺往返,表达同一心声。人们把他们唱和的情歌,配上乐曲,在乡里到处传吟。

转瞬间又过了一年。在一个繁花似锦的春日,蕾莉到果园中排愁解闷。这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一切都教人悦目赏心,景色就像中国画廊秀丽诱人。但蕾莉心中萦绕着别样风情,她向充满爱情的黄莺诉说心中的痛苦,向清风打探心上人的行踪。她喃喃自语,细语轻声。她希望马杰农能走进这座园林,驱散笼罩在她心头的愁云。忽然她听到过路人唱的一首情歌,一听就知道是马杰农写给她的情诗,他真心实意,一片痴情。从果园回来,她把自己心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但母亲除了同情女儿外,并不愿帮助女儿, 反而把她锁在深闺内帷,再不许出门。

一个巴尼阿萨德族的青年伊本·萨拉姆,在蕾莉游果园那天瞧见了她, 便想和那如花似月的姑娘结亲。他家道殷实,财丁两旺,派出媒人去向蕾莉父母求亲。蕾莉父母满口允承。

马杰农在荒野潦倒不堪,他漫无目的地在追逐着兽群,和它们一同在野地栖身。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打猎的义士努法尔。义士同情马杰农的经历和处境,产生了恻隐之心。他答应马杰农:“无论用钱去买或动刀用兵,我都一定把你们的好事促成。”这在马杰农心中产生希望,化悲为喜,与他融洽欢欣,好似服下一剂良药,提起精神。可是过了三个月,努法尔并没有采取行动,马杰农不免口出怨言。努法尔便披甲提刀,带领 300 余名亲兵,去

和蕾莉部族交涉。他要求快把蕾莉交出,否则刀剑无情。蕾莉的族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武装起来,与努法尔展开了一场战争,双方都死伤了不少人。努法尔虽然勇猛,箭无虚发,杀气腾腾。但他仍无法攻开蕾莉族人的寨门, 他搬兵再战,终于打得对方溃不成军。蕾莉族中老人纷纷拜倒在埃尘,愿意投降,只求刀下留情。努法尔命令交出蕾莉姑娘,这时在一旁闪出了蕾莉狡猾的父亲,他说要把他的女儿配给努法尔军中一个兵丁,他也情愿甘心。若嫁给疯子马杰农,他却不答应。如果好汉相强,他“就砍下女儿的头,把它抛到地上喂狗。”努法尔听了这番话动摇了,他想男子择偶若是强娶夺美, 妻子便发酸苦涩,犹如硬饼。马杰农疯癫痴呆,难以建立家庭。于是他偃旗息鼓,立即撤兵。马杰农找努法尔论理,痛骂他有始无终,言而无信,正如把口渴之人带到河边,不给水喝,反而把他推下深渊。

马杰农在流浪的路上,见几只小鹿被猎人捕捉,关进了兽笼,他请求猎人把它们放回自由的田野中,他情愿用自己的马交换,为鹿赎身。后来,他又看见一只牡鹿被猎人活捉,马杰农又以自己衣物钱财换得了牡鹿性命。他抚摸着鹿身上的伤口,对它说:“你我有着共同的命运,我离开亲人,你也远离亲人。你散发的幽香使我把心上人忆想,你的眼睛与她的眼睛多么相像。愿你与情人永远成双成对,愿捕兽笼不再铺设在你的路上。”

暑日当空,马杰农到树荫下乘凉,见一只乌鸦傲立枝头,他把它当作同心好友,飘泊在外的旅人,向它诉说自己悲痛,以及对情人的思念。可是鸟儿并不理解他的苦衷,振翅高飞,嘎然离去。

一位贫穷的老妇以行乞为生,马杰农自愿让她把自己用绳索捆绑,像犯人一样跟在她身后,走街串巷去乞讨。他们来到蕾莉门前,马杰农疯疯癫癫起舞、歌唱。他说:“如今我的手脚被牢牢地捆绑。因你而遭到惩罚,我反而内心欢畅。我是服刑的罪犯,你是施刑的法官,愿你永远把烦恼与忧愁摆脱,我愿把烦恼留给自己,愿你永远丢悼忧伤。”马杰农的父母得知儿子如此疯狂景象,对他深深地感到失望。

伊本·萨拉姆带了厚重财礼,再次到蕾莉家把婚事相商。媒人在介绍伊本家世时口气亦十分狂妄,但蕾莉父母同意男家来迎娶新娘。于是明月般的姑娘扔到恶龙口旁。蕾莉虽不敢公开违抗父母之命,但她嫁到夫家后,却不愿与丈夫同床。萨拉姆要和她亲近时,她还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逼到丈夫和她订立条约,决不对她相强,她心中“盼望的是另一盏明灯”。

一个赶骆驼的人把蕾莉出嫁的消息转告了马杰农,还加油添醋地说了一通谎。马杰农痛苦得一头栽倒地上,用石头捶打自己的胸膛。他对蕾莉不免发出怨言,认为她违背了誓言,改变了初衷。马杰农的父亲出发去寻找儿子, 在山野的一个土洞里,他看到马杰农黑得像一团乌云,衣冠不整,像一摊石油,见火就烈焰万丈。最初,马杰农因悲伤过度,连父亲也认不得了。后来父子两人抱头痛哭,珠泪成行。

马杰农的父亲引经据典,要儿子快快回头。他说:“你要坚强忍耐,受得住折磨,应该逆来顺受,得过且过。世事如过眼烟云,要及时行乐,聪明人逢场作戏,心思儿活脱。不要想入非非,死时结帐才落得个心地坦然。”马杰农回答说,现在爱情已填满他的胸膛,虽然父亲说的金玉良言,但

他的神志已离开了躯体,左耳听进去的事打从右耳跑光。他已习惯了茅棚与野草,心中并不恋慕那高冠锦袍,请父亲只当作没有生下这不孝之子,或把他当作呆子早已夭亡。

父亲盼儿子回心转意的希望再次破灭,只得道一声珍重再见,怏怏不乐地返回家乡。过了不久,忧伤满怀的父亲得病身亡。马杰农从猎人口中得知噩耗,他拜倒在父亲的坟前,用拳头连连捶击自己的印堂,又把黄土撒在自己头上。他回忆起父亲生前对他的慈爱,哭诉道:“我一生从未失去过父亲的抚爱,如今才尝到失却父亲有多么悲伤!”他埋怨运蹇时乖,日月暗淡无光。

从此,马杰农在旷野里终日与野兽为伍,他居然能调动狮子与麋鹿,让它们作自己的侍卫,狼虫虎豹也一个个甘愿为他奔忙。野兽列队前呼后拥, 俨然他成了兽中之王,极尽荣光。不论是谁得罪了他,野兽就会扑上去把那人撕烂,要是他想约见某人,野兽便变得十分温良。这件怪事传遍四方,每天都有人前来观看奇迹,同时也带些食品给马杰农,但他只是品尝几口,剩下的全分给野兽吃光。

以前在波斯帝国木鹿地方有一个国王,他豢养了许多残暴的肥狗,如果有谁得罪了国王,国王便把他抛给恶狗撕烂。有一位年轻的侍臣,主动讨好恶狗,经常抛给它们食物,这样狗也牢记了他的恩惠。后来国王发现了青年待臣的过错,把他抛给恶狗咬碎,可是狗把他当作恩人不加伤害。国王问起原因,年轻侍臣回答说狗亦通人性,能知恩图报,而国王却翻脸不认故人。从此国王才明白了“宽厚侍人才能永保社稷平安”。

蕾莉思念情人,处于极端痛苦矛盾之中,她托人写了一封情书给马杰农。在信中,她谈到自己幽禁深闺的苦恼,说马杰农是使人绝处逢生的甘泉,因为她对马杰农一片赤诚,才惹来人们议论纷纷。虽然她被强嫁强娶,但心中有了马杰农,对丈夫正眼也不看一眼。马杰农和丈夫相比,正如百合与大蒜, 黄瓜与香橼。她得知马杰农父亲去世,还戴孝穿青为他祭奠。

马杰农读了蕾莉来信心花怒放、神魂颠倒。立即写回信。他抱怨自己无缘得到美好的人儿,现在她已经成了别人的人。但他对蕾莉忠诚一片,只盼望她给他体贴温存,并要她照顾好自己身体,“只要你平安无事,我就称心如愿。”

马杰农的舅父萨利姆·阿梅利骑上骆驼去找马杰农,只见他赤身裸体栖息在墓地里,他说他是烈火一团,衣服沾身也会烧成灰烬,他终日不吃不喝, 长期来已成习惯。有时他只吃树皮草根。过去有位圣人也是以吃草度日,为此他不愿在国王面前弓背哈腰。

马杰农的母亲去找马杰农,母亲见儿子的惨状更是声泪俱下。她要儿子跟她回家,人生短暂,何必在乱石岗上倒卧?马杰农回答说,他受爱情折磨才遭到这般不幸,现在他已养成野性,受不了家庭的束缚。母亲只好含泪返家,不久她亦辞世归阴。马杰农想起世道乖戾无情,更加悲痛伤心。他跑到父母坟前哭拜呻吟。

蕾莉自接到马杰农的信后,思念他忍受着千般痛苦,在一个晚上她偷偷地离开家门,找一位老人去给马杰农传讯,约他见上一面。马杰农在野兽陪伴下来到约会地点,蕾莉怕马杰农做出狂妄举动,便远远地坐在一边。

马杰农最初晕倒了,醒来后,他向蕾莉唱诗,他在诗中唱道:“你的心多么善良,我的心却如此悲伤。我们两人像是金币的两面,一切有了你才焕发光芒。我的心生来就多愁善感,因此才这样悲痛神伤。”唱完,他奔回自己的旷野,离开了心爱的姑娘。

有一位失恋的男青年巴格达迪崇仰马杰农的痴情,因为他们同病相怜。

他到旷野去找马杰农,要和他相伴相亲。但巴格达迪并没有坚强的爱的信念, 也忍受不了旷野生活的艰辛,他只住了几日,便独自返回自家的门庭。

若干年后,蕾莉的丈夫萨拉姆谢世长眠。蕾莉珠泪涟涟,她哭的是夫君, 心里怀念和可怜的是心上人。

秋天来临,大地显得萧索枯黄,蕾莉也得了重病。她回想起痛苦的经历, 心里愤愤不平。她对母亲说:“我受尽了折磨,这算什么爱情?!我受尽了煎熬,这算什么人生?!”

她说她是殉情之人,她死后尸布要染成鲜红,像她的喜期一样彩色纷纭, 好让马杰农赶来奔丧时,看到她像嫁娘那样簇新。她要母亲告诉他,她自始至终在心上铭刻着他的爱情。然后,她合上了疲倦的眼睛。

马杰农闻知蕾莉去世,五内俱焚。他扑倒在蕾莉的坟茔,泣不成声。他日夜守在蕾莉的坟前,把情人的墓碑抱得紧紧,口中喃喃呼唤着情人的姓名。日复一日,他憔悴得不像人形,他渐渐死去,野兽们守护着他的尸身。无论刮风下雪,野兽们也不愿离去,他像国王似地卧榻安眠。直到马杰农全身烂成枯骨一架,野兽们才长啸几声,跑回山林。村民们相约开启蕾莉墓地,把马杰农和她合葬在同一坟茔。村民说,今生今世这对情人海誓山盟,但愿彼生彼世他们能鸾凤和鸣。

鉴赏与分析 《蕾莉与马杰农》是波斯诗人内扎米创作的王冠,是诗人倾注了全部心血写出来的作品,也是波斯文学史上抒情叙事诗发展的高峰。诗人在写作时就给自己确定了不平凡的目标:他要“让这部诗胜过一千部爱情诗词”。他在《序诗》中说:“我要把旌旗插上诗山的峰顶,挥笔展示我满腹的文思才情。我要用笔锋把红色宝石钻透,我的语言倾吐风情如鹧鸪啼啭啁啾。”为此,他给自己确立了以下三条写作原则:

一、构思要开阔,情节不能“过份狭窄”,因为“诗文的天地理应廖廓宽广,一任想象无拘无束驰骋飞翔”。意思是作品虽然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但包含了人世间爱情悲剧的全部内容。

二、要用真情实感到叙述,因为“伤心的故事要用心灵倾诉,不然,像人缺乏一件合体称身的衣服。讲述动人的故事要用一颗真心,无人倾注心血, 因此它感人不深。”诗人认为诗歌缺乏真情,那怕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也会变得平淡无奇,正如餐桌上的烤肉由于缺乏火候,使客人倒了胃口。

三、语言要优美艳丽,使“每联诗句都像串串珍珠放射光辉。”为此, 诗人殚精竭虑,反复推敲和揣摩。他说:“我一心扑在诗上,肝肠寸断。我苦苦搜求,寻珠觅宝,开凿矿山好把宝石采到。”

这三条原则在《蕾莉与马杰农》一诗中都得到了完满的表现,实践了诗人对爱情诗歌写作的宣言。

爱情需要理解,更需要同情和仁爱。这是长诗宣扬的中心思想。

蕾莉与葛斯倾心相爱原本是无可非议的。一、郎才女貌,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他们又爱得那么真诚、挚着和热烈。二、门当户对,两家都是部族中的头面人物,家道殷实,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一贫一富,也不像罗米欧与朱丽叶那样两家是世仇。然而他们却不被世人理解,遭到攻讦,以致酿成悲剧。

这种不理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应当说他们的父母是疼爱自己的独生儿女的。蕾莉的父亲把她看作掌上明珠,马杰农的父亲老年得子,更是宠爱倍加。但在精神上他们和自己的子女缺乏沟通的语言,对于热恋中的青

年来说,精神上的关怀远胜于物质上的需求,可是他们的父母并不理解。当蕾莉把自己的心事向母亲和盘托出后,换来的是把她锁在深闺内帷,不许她走出房门半步,以致蕾莉终日“愁云恨雾,似一把利剑插在心底。”蕾莉的父亲则公开说,如果要强逼他把女儿嫁给葛斯的话,他就砍下女儿如花似玉的人头,“抛到地上,把它去喂狗”。他们履行的是长辈的意志,哪有考虑儿女的情愿!他们对葛斯的那股痴情,爱得发狂的心理更认为是荒唐,是疯子行为,并成为拒婚的一个借口。

葛斯的父亲最初为儿子去求婚,后来则责备他不懂事理,不守本份。他说:“该收心了,不要再心乱如麻;该安生了,切莫再心猿意马”。他以伦常的道理晓谕儿子,要他尽人子之责,孝敬父母,为家门接续香火。可是儿子痴心不改,他对儿子便产生了绝望的情绪。

二重不理解来自世人。蕾莉和葛斯在恋爱的初期,便遭到人们飞短流长的议论。他们把男女自由恋爱,看成大逆不道,“爱情出现在哪里,哪里就家宅不安,像是有人揖舞钢刀乱杀乱砍”,有人还像“狗一样嗷嗷吠叫”, 从而逼到蕾莉退学回家,一对青年恋人活活被拆散。后来,葛斯终日徘徊在蕾莉家门,市井小人更是恶语中伤。蕾莉族人认为葛斯行为不轨,玷污了他们的名声,要蕾莉的父亲对葛斯严加惩办,以致蕾莉的父亲对葛斯拔刀相向。而葛斯的族人对葛斯亦不理解,他们要他放弃对蕾莉的妄想,因为族中有的是漂亮的姑娘,“论人才相貌个个都比你心上人强。”他们无法理解倾心的爱是取代不了的。

三重不理解来自友人。义士努法尔同情葛斯处境,与他结交。同时,他为了促成朋友的婚事,不惜动用刀兵。但当他战胜蕾莉部族后,却听信了蕾莉父亲的话,认为一个有名望的人不可能与疯子结亲。所以他回答说:“我们都是有名望的人,珍惜声誉,让此事成为教训永远记取。”他立即偃旗息鼓,率军撤离,撇下葛斯不管。

世人嘲笑葛斯痴情,疯癫。正如蕾莉写给葛斯信中说的:“你向我献上一颗赤诚的心,因此才招惹得人们议论纷纷。”他们遭到世人的笑话,诗人认为这是由于“心情平静的人内心安祥欢畅,他们哪里体会失意人的悲伤。”以上三重不理解的症结在于社会,在于封建包办的婚姻制度。东方的礼

教比起西方来更加森严。在封闭式的社会里,男女没有机会彼此交往,一旦接触,有情人容易产生心心相印的爱情。但能否结合,并不由年轻人的意愿, 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尊长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否则便成为众矢之的。长期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了传统的道德习惯,把名誉、礼教、伦常看得高于一切。他们看不惯年轻人的出格行为,总想用封建桎梏来限制他们的自由。正如诗人在诗中写的那样:“这世道千方百计把世人捉弄⋯⋯只要你一抬脚走着这人世之路,到何地何方都受这人世的约束。”为此,蕾莉在临终前对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她说:“我受尽了折磨,这算什么爱情?!我受尽了煎熬,这算什么人生?!”这也代表了封建社会里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的心声。她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理想变成了一场梦幻。

蕾莉与马杰农的爱情为社会所不容,世人不理解,诗人认为人类缺乏同情和仁爱也是一个根本的原因。因此,他描写了马杰表向乌鸦倾诉衷肠,与野兽相依相伴的情节,讲述了暴君和恶狗的寓言。

马杰农有满腹情思无处诉说,便把傲立枝头的乌鸦,当作“同心的好友,

难得的知音”,悲悲切切地向她倾吐心中的块垒,这是多么凄惨的一幕,说明了人世又是多么的冷漠,他竟找不到一个能倾心相告的人!

马杰农从猎人手中救下了牡鹿,他认为这只受害的美丽的动物,与自己“有着共同的命运”,他们都孤立无援,得不到人们关怀和温暖,他对牡鹿说:“啊,你落入了狠心人的手中,我的处境也和你的相同⋯⋯我多么盼望有一位成全别人的老翁,成人之美,似羽箭把箭垛射中。”然而,这成人之美的人终究没有出现,努法尔只是昙花一现,最终,他背叛了对朋友许下的诺言。于是马杰农再度到旷野里与野兽为伴,“他终日随野兽跑来跑去,与野兽为伍心中才感安逸。”野兽都听命于他,心甘情愿地做他的护卫,不让他受到任何的伤害。这种描写是对人世社会的极大讽刺。马杰农在人世间孤立无援,却在野兽那里得到了友谊和支持,“不论是谁如若惹他不满,野兽会扑上去把那人撕烂。”在他和野兽依傍的日子里,野兽们也似乎失却了野性:“狼不再凶狠地欺侮小羊,狮子也不再把斑马咬伤。狗与兔交上了朋友, 情深意挚,小鹿吮吸着狮子的乳汁。”这虽然是乌托邦的一种构想,但诗人强调施以仁爱就能产生人间奇迹。马杰农多次搭救了鹿的生命,并把旅客赠送的食物分赏给野兽,从而使野兽也懂得了知恩图报。

木鹿城的暴君却不明白这层道理。当他把一位侍臣抛给自己豢养的恶狗撕咬时,恶狗反而对侍臣摇起尾巴来。因为这位侍臣平时有恩于这群恶狗, 经常分赏食物给它们。于是侍臣对国王说:“狗通人性,不忍加害恩人”, 而他为国王奔走效劳十年,国王却这样“翻脸不认故人。”从而使这位暴君终于明白了:“宽厚待人才能永保社稷平安”。

诗人宣扬仁爱能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系。仁爱也能改变野兽和暴君的凶残本性。如果人们对蕾莉和马杰农多几分同情,多几分仁爱,也就不会造成这样悲惨的结局。于是诗人奉劝世人要多多的积德行善,不可一意孤行,蛮横逞强,否则自食恶果,给儿孙带来祸殃。

《蕾莉与马杰农》堪称是东方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与我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亦有极相似之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一、歌咏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正如马杰农对蕾莉宣告的那样:“她若是美酒,让它永远盛在我这杯子,她若是金币,币面上永远刻着我的名字。我愿献出生命,为了她美丽的容颜,我日日愁肠百结,但我心甘情愿。”蕾莉与马杰农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都是同窗书友,朝夕相处,而罗米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但他们同样爱得挚着而热烈,成为千百年体现忠诚爱情的榜样。

二、反对封建的婚姻制度,提倡择爱自由。尊长的意志,世人的非难, 断送了一双双美满青年的幸福。朱丽叶父亲凯普莱特、蕾莉的父亲、祝英台的父亲,均体现了昔日家长制的淫威,在儿女的婚事上,根本不考虑女儿的意愿。如果说蕾莉的父亲扬言女儿要嫁马杰农,便要把她的头砍下来喂狗的话,那么凯普莱特则威胁要用囚车把朱丽叶送到教堂去同她不爱的人帕里斯结婚。作家们均以主人公悲惨的结局来控诉了社会,抨击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三、宣扬仁爱和人道的思想。作品基本冲突建筑在新的爱情和道德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上。莎士比亚极力宣扬人道的思想,认为爱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可剥夺的,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爱情婚姻的新看法和新理想。这和内扎米极力宣扬的仁爱思想,维护青年人美满幸福的爱情是相一

致的。

内扎米和莎士比亚都把自己的男主人公写成光风霁月的人物,他们出身于名门望族,才貌超群,又是忠贞不贰的情种。罗米欧风度翩翩,俊美而勇敢。葛斯娇贵得好似奶中的蜜糖,美得“像郁金香旁的紫罗兰”。在爱情上, 他们都经受了种种打击。罗米欧经受了三次打击,最初因恋美人罗瑟琳失败而心情苦闷,但他在朱丽叶爱情上得到了补偿;后来,他因杀死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遭到流放,但他在劳伦斯神甫宽慰下重新树立了求生意志。最后一次是他误认为朱丽叶已死了。而葛斯遭到的打击却更多,心情也更加苦闷。长诗全面展示了他由葛斯变成马杰农(疯子)的过程。他前后经历了七次打击,才心力交瘁地倒下了。

马杰农第一次打击是他和蕾莉在学堂求学时,因遭到人们流言蜚语,逼到蕾莉退学。他因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情人情影,弄得神摇意夺,终日唱着情歌在街头游荡。第二次打击是求婚不成,他的心思又不被世人理解,他离家出走,不再受“‘今生’与‘彼世’的束缚”,决心以生命殉情。所以他痛苦地说道:“啊,朋友,你们不体会我的焦虑和痛苦,请让开吧,不要阻挡我的去路。”第三次打击是努法尔答应帮他夺得蕾莉,但他有始无终,言而无信,他的一线希望又破灭了,因此他怒斥说:“你把我这口渴之人带到河边,但不给水喝,反把我推下深渊。你从糖缸里取出白糖,对好饮料,可是不许我品尝。你把我带到丰盛的酒席,但又把我像苍蝇一样赶去。”第四次打击是蕾莉出嫁,他闻讯后“跌倒嶙峋的山石中间,像是他破碎的衣衫,心碎片片。”他误认为情人践踏了诺言,改变了初衷。第五次打击是他父亲去世,他回想起父亲的种种好处,自己未尽到人子之责而痛心疾首。他哭昏在父亲的坟头。第六次打击是母亲去世。母亲原本劝儿子返家,但马杰农回答说:“我这野性已受不了家庭束缚。”对于母亲去世,他更加咀咒这“乖戾无常的世道,因为这世道就像一盏油灯,灯芯点着了,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莫名的苦痛。第七次打击是蕾莉的夭折。他直奔蕾莉的坟前,五内俱焚。他终日抱住蕾莉坟头,倾吐衷情,血泪染红了路旁的山石。终于“命运的磨石碾碎了他的躯体”,他受尽了苦难倒毙在情人的坟前。他实现了梁山伯祝英台那样“生不能同衾,死同穴”的愿望。

马杰农以疯狂和遁世来反抗社会,是深得作家同情的。诗人在 39 章中说,人世像一条打满死结的绳索,“如若这世道用死结把你束缚,你就要自己作主,把死结挣脱。”马杰农远离人世过着与野兽相伴的生活,也正是他摆脱世道的一种办法。第 48 章描写马杰农死时,诗人又说:“切莫眷恋人世,人世本是一抔黄土,尘世给予人的只有折磨与痛苦。”虽然其中不无消极的心理,但马杰农的死和罗米欧的自杀都是对社会的一种抗议。

内扎米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女主人公尤为艳丽动人。莎士比亚把朱丽叶的美丽比作是东方初升的太阳。当朱丽叶在窗口出现时,莎士比亚写道:“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阳光⋯⋯”内扎米把蕾莉的美比作是“皓月当空”。她是“隽永的诗中最美的诗句,美人国里超群出众的美女。”她不像马杰农那样把爱坦露和发泄出来,而是把真情实感深深埋藏在心底。她暗中悲泣,“声声倾诉心中的隐情”。她贤淑,有敏捷的才思,吟诵的诗句清新绮丽。她和马杰农情诗往来,犹如“两台音色优美的古琴,奏出的是动人心弦的琴音”。他把马杰农比作是心中的槐树,心中的松柏。对待父母主婚一事上,朱丽叶比蕾莉大胆,断然拒绝父母要她嫁给帕里斯的决

定,当反抗无效时,她去找劳伦斯神甫,果敢地接受了“逃婚计”。而蕾莉和祝英台则遵循着东方人的孝道思想,对父母的决定,只能无言的反抗,痛苦地承受。在情爱与孝道的矛盾中,她们选择了牺牲自己的作法。但蕾莉嫁到夫家后却拒绝与丈夫同床,并打了丈夫一记耳光。她说:“你若再敢想入非非,我决心下定与你玉石俱碎。”后来,她给流浪中的马杰农写信,表明自己和往日一样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她虽被强嫁强娶,但她的贞操决不让别人玷污。她把马杰农和丈夫比作是百合和大蒜、香橼和黄瓜。这两样东西外表虽很像,但内质却完全不同。当她知道马杰农的父亲死后,则表现了跨越礼教樊篱的勇气,她穿青戴孝,亲自前去祭奠,她还在夜间约马杰农会面, 表现了她反抗意识在增长。但由于她长期过着压抑和悲伤的生活,过早地谢世了,落得个兰摧玉折的下场。死前她对受熬煎的人生,被断送的爱情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她认为自己是殉情而死的,吩咐家里人要把她的尸布染成红色,把她打扮得像出嫁新娘一样漂亮。这是多么凄惨的一幕啊!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完美的结局应当有单一的结局”,即悲剧有悲剧的结局,喜剧有喜剧的结局,这样才能产生统一的艺术效果。从《罗米欧与朱丽叶》、《蕾莉与马杰农》、《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来看,都是以悲剧结尾的,在美学上给人崇高、肃穆、悲壮的感觉。但认真比较一下, 其中又稍有差别。《罗米欧与朱丽叶》在悲剧结尾中带有喜剧因素,血的教训,终于使凯普莱特与蒙太古“睁开了浑浊的眼睛”,蒙太古要用黄金给“忠诚真挚”的朱丽叶铸一尊金像,凯普莱特管蒙太古叫“兄弟”,他也要给罗米欧铸一尊金像,让他躺在朱丽叶的身旁,两个世仇家族尽释前嫌。《蕾莉与马杰农》从头到尾都是悲惨的,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说的“全篇都是痛苦”。它给人们的心灵震憾也最为悲壮。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按中国“大团圆”的结尾的习惯,以丰富的想象把这对不幸的青年化作蝴蝶,让他们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以了平生夙愿,给读者以心灵慰藉。因此三部爱情悲剧的故事,均各尽其妙:《蕾莉与马杰农》自始自终令人叹息,《罗米欧与朱丽叶》令人在叹息中看到一线光明,《梁山伯与祝英台》则在叹息中产生希望。

《蕾莉与马杰农》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诗人把一个古老的爱情传说写得那样真挚动人,通篇如泣如诉,摧肝裂肺,体现了抒情叙事诗高超的水平,也体现了诗人的“伤心的故事要用心灵倾诉”的创作原则。在描写两颗赤诚的心时,诗人采用了三种手法:

一、充分展示了外界压力和爱的意志的冲突。这外界压力亦包括上帝, 马杰农的父亲带马杰农到麦加朝圣,原希望上帝施恩,帮助马杰农丢掉爱情的幻想,可是他却祈求真主使他“爱得更加深沉,爱得发狂”,表现了他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同样,蕾莉在丈夫关怀和监视下,“心中盼望的是另一盏明灯”。

二、以物托情,倾吐心声。如马杰农对晨风、乌鸦、牡鹿的诉情。马杰农对晨风说:

晨风呵,快快醒来,又是黎明, 请你前去把蕾莉的秀发梳整。

你就说:“他向晨风探询你的消息, 他向大地倾诉对你的衷情⋯⋯

马杰农把乌鸦漆黑羽毛比作是情人的秀发,要它飞去转告蕾莉:“如若我无缘与你会面,只好在这废墟瓦砾中消磨余生。”他把牡鹿的眼睛比作情

人的媚眼,愿它与情人“永远成对成双”。同样,蕾莉也向“那心中充满爱情的黄莺,诉说经历的苦痛细语轻声”。

三、映衬和对比。青年萨拉姆·巴格达迪和马杰农一样遭受失恋的痛苦, 他原要效法马杰农,和他一道在旷野里生活,但他缺乏为爱情甘愿牺牲的精神,再加上他也吃不了苦,便告辞回去了。从而更加突出了马杰农的痴情和一片真心。同样,马杰农与野兽友谊的描写,也烘托出人世的冷漠无情。

其次,美丽丰富的语言,绰约多姿的色调。长诗无论在写景抒情上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用词造句的工夫。正如诗人在序诗中说的“我搜索枯肠,竭尽了心思才力,要把这美女打扮得妩媚艳丽”。每句词语都经过他反复删选, 他“对语言爱若珍珠”。他的形容语华丽而富有色彩,比喻确切生动。如形容蕾莉的美时,诗人写道:“月儿多么皎洁,你皎洁得像是月亮;君王多么威严,你威严得有如君王;你是披绡的玫瑰,穿罗的郁金香。”从而突出了蕾莉的俏丽、温柔、矜持的美的特点。写她愁苦时,也用多彩的比喻写出她一付令人爱怜的模样:“兰宝石般的双眼,红宝石般的唇,眼中滴落玫瑰珠泪,口中发出香雾般的呻吟。”为了强调蕾莉美时,诗人还采用夸张的句式: “她的容颜羞退天上的月亮,她的身材使园中翠柏忧伤”,她“秋波慢转, 能攻陷百国的土地”,她“腮边的酒窝是一眼敞开的陷阱,一百人也会陷落其中,只稍一失神”。《蕾莉游果园》一章描写了一幅百花齐放、繁花似锦的场面,但所有的花都比不上蕾莉的鲜艳,她本身就是一座花园。

描写马杰农则采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式,强调出他炽热的感情和相思之苦:

他奔波在温情脉脉的路途之上, 他被囚禁在情牵意惹的牢房。

他好似一架巴格达悲歌歌手的卡努琴, 他是情与爱市场的商贩,卖愁买恨。 他是敲击着伤心鼓的鼓手,

修行在断肠庙里的出家人。

在写景上,呈现出云蒸霞蔚、色彩斑烂的景象。如“天破晓了,晴空像披上薄纱衣裳,苍穹戴上耳环,东方升起朝阳。”“红色的郁金香和黄色的月季,像大地上竖起的红黄彩旗。花果园里万花竞放,黄莺儿的歌声婉转嘹亮,青枝绿叶由溪流滋润绕遍,比翡翠更绿,比珍珠潋滟。”

再次,言简意骇的抒情插笔。诗人以抒情插笔表达了对主人公遭遇的看法,抨击了社会世道,宣扬了安贫乐道,积德行善的思想,以及表现诗人高尚气节等。如:

而当你一旦对富贵荣华不抱奢望, 你就立即变得纯洁高尚。

不要像狗一样到处讨乞,

不要像猫在人们餐桌边转来转去。要像一个火把烧的是自身的柴枝, 要像一支蜡烛消耗自己的身子。 你若有内扎米这样的志气,

天下之主在你面前也是奴隶。

有些抒情插笔表现了诗人对天体和自然的丰富知识。诗人是一个天文学家,他把天文学的知识,运用在诗歌创作中,并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如 33

章《马杰农向至高无上的真主祈祷》中,对十二宫二十八宿的星辰作了具体的描写,想象丰富、诗意盎然。如“狮宫四星放射出强烈的光芒,把面前的百盏明灯点得亮堂堂”、“天秤座形状好似学者之舌,向双星述说滔滔不绝”、“天狼星像也门人一样欢欣跳跃,没有歌曲与音乐也手舞足蹈”。

《蕾莉与马杰农》以它深厚的思想感情和高超艺术造诣在东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光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