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温祖荫

1 文学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世界文学地连五洲,时贯古今,浩如烟海,一望无际。即使是绝顶聪明的人也难穷其万一。如何在繁忙而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以最节省的时间把握世界文学的知识呢? 我们採用“集锦迭翠”的办法,精选了世界近百位的文学名家,以及他们风靡世界的 120 多部文学名著,汇编成《世界百家文学名著鉴赏》系列丛书 12 册,以奉献给爱好文学的青少年、语文工作者、大中学校师生。

在这些文学名著中,有上古时期人类在东方结出的第一批璀灿的文学硕果,有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文学精品,更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 19 世纪的多姿

多态的传世佳作,还有 20 世纪以后的现当代文学,异军突起的拉美文学,姗姗来迟的非洲文学,构成了一座五彩纷呈、琳琅满目的文学大观园。

在这些才气横溢,日晕月华的作品中,有的花繁叶茂,摇曳多姿;有的江河奔腾,气势磅礴;有的林园亭榭,曲径通幽;真可谓“恢万里而无阂, 通亿载而为津”。我们欣赏这些作品对于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借鉴成就, 提高文学修养均具有重大的价值。

我们编写时努力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把鸿篇巨制撰写成可读性强的短篇故事。同时,我们遵循文学鉴赏性的原则,对每部名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作了剖析,对不同时期不同创作方法的作品进行了适当的比较,以区别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的艺术。愿此书能成为读者生活的伴侣,攀登事业高峰的扶梯, 希望大家能喜欢!

本集编写的有波斯中古诗人菲尔多西的《王书》、内扎米的《蕾莉与马杰农》、萨迪的《蔷薇园》,希伯来的文学总汇《旧约》,阿拉伯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日本近代名作家岛崎藤村和夏目漱石的名著。

波斯中古时期(10—15 世纪之间)是文学的繁荣和发达时期,诗人辈出, 创作了许多具有世界声誉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菲尔多西、内扎米、萨迪、莫拉维被称为“诗坛四柱”。菲尔多西是波斯民族史诗的始祖。他几乎用毕生时间在写作他的史诗《王书》(一译《列王纪》),花了 30 年的时间才写完, 所以他说:“我三十年辛劳不辍,用波斯语拯救了伊朗。”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菲尔多西是世界第一流的诗人,他曾把他与弥尔顿、莎士比亚、但丁并列在一起。我国学者郑振铎亦把菲尔多西和荷马摆在一起,并认为《王书》“描写力之伟大与音律之谐和,没有一个诗人可以比得上他。”

内扎米是“伊拉克体”诗派的代表人物。这派诗歌用语带有浓厚的西南地方色彩,叙事惯用比拟手法,内容富有现实性。内扎米在诗歌创作上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民间口头传说,格律严谨,诗句优美,对中亚叙事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萨迪生活年代正当蒙古军两次入侵波斯期间。第一次是 1219 年,由成吉

思汗率领军队攻入波斯。第二次是 1256 年,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兵占领了波斯全境,建立了伊儿汗国。由于连年战祸,萨迪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他流浪到耶路撒冷时,还被欧洲十字军俘虏过。萨迪少年时代便擅长于写诗吟咏,被称作“设拉子的黄莺”。他保存下来的多半为抒情诗、鲁拜体(即四行诗)诗、颂诗等。其中抒情诗有六百多首,描写花草虫鱼,大

自然和美女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大自然的热爱。晚年,国王曾聘请他为宫廷诗人,但他婉言谢绝了。

希伯来原是西亚的一支游牧民族,公元前 12 世纪入侵巴勒斯坦,征服了当地的迦南人,并与之同化。“希伯来”一词的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

(河,指幼发拉底河),是迦南人对入侵者的称呼。后来建立了犹太国家。他们信奉上帝耶和华为唯一的真神,并相信他会拯救世间受苦难的人。《旧约》虽为犹太教的经典,但它又是希伯来人文学遗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一千零一夜》出现于阿拉伯历史上最强盛时期阿拔斯王朝时期(750

—1258)当时盛行散文创作,出现了寓言和童话集《卡里来和笛木乃》、长篇散文故事《安塔拉传奇》,而其中最富盛名和脍炙人口的便是《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它是一部大型的民间故事集,也是世界文学名著。作品通过各类故事(有历史故事、爱情故事、冒险故事、传奇故事等), 生动地描绘了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一幅琳琅满目的图景。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生活于中世纪的平安时代,当时盛行散文创作,包括物语(意为故事、传奇)、日记、随笔等新文体,涌现了一批有才华的女作家:除紫式部外,还有写《蜻蛉日记》的道纲母,《枕草子》的清少纳言。她们在贵族社会面临没落和腐败的时代,在文学中积极探求人的精神和人性,并接受了佛教极乐净土思想的影响,幻求遁世。紫式部是日本古典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她的名著《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中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 也是一部生动地描绘贵族世界兴衰的史诗。

岛崎藤村和夏目潄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岛崎藤村生活于 19 世纪初叶,他的创作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再转向自然主义的过程。他早期的诗歌创作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破戒》则为现实主义的力作,而

《家》又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日本的自然主义受了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诞生于 1906—1910 年间。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正宗白鸟都是这一文学流派的活跃人物,提出了“破理显实”、“觉醒者的悲哀”、“自我忏悔”等创作主张,从而形成了“事实即真实”的错误理论, 描写情欲、生理遗传对人的支配力量等。岛崎藤村的创作多半以个人不幸的遭遇为题材,他的现实主义力作《破戒》便是属于这类作品,主人公丑松同样体现了“自我忏悔”的意识和“觉醒者的悲哀”。

夏目潄石生活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一位具有东方文化教养,又善于吸取西方文化成果的学识渊博的作家,又是一位英国文学研究者和文艺评论家, 被称作“伟大的人生教师。”鲁迅很喜欢夏目潄石的小说,认为他的作品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他早期写作的《我是猫》和《哥儿》“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在文艺上,夏目潄石提出“低徊趣味”的主张,希望作家以悠闲的态度和旁观人生的立场进行观察和创作,“把利害置之高阁”,“出入于清净界”,使作品产生一种“独特或联想的兴味”,即低徊趣味。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他写作了长篇小说《旅宿》。但夏目潄石大半创作还是干预现实的,反映了明治时期社会的黑暗,他的主人公挣扎于依恋、潄徨和觉醒之中。

菲尔多西是中古时期波斯的著名诗人,原姓阿卜尔·卡西姆,菲尔多西是笔名,意为“上天乐园”。他一生从事卷帙浩繁的史诗《王书》的写作。共 12 万行,内容可分为神话、勇士、历史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