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即我”的主人翁意识。

绵阳最大的农贸市场——鼓楼街市场。那里整洁得像自选商场!不见烂菜满地,也不见脏水横流,更不闻高声的讨价还价,买的卖的都和颜悦色, “买卖成不成,都要讲文明。”二位卖水果的商贩说:“市场管理部门没有来监督清洁卫生,但我们每个摊位都自觉保持。为啥?市场干净,来的人就多,生意就火。这个道理我们懂!”

绵阳市有大小面积不等的草坪上万块,这些草坪却不见被踩踏的痕迹, 草坪上也没有纸屑一类杂物。偶见边上插着公益告示牌:“给我一点爱,还你一抹绿”或“请沿道路行走,勿穿越草坪”。这里没有“严禁”的呵斥,

如今绵阳人,家里来了外地客人,首先要告诫他们上街不要乱吐乱丢, 过街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一同上街,客人乱丢了垃圾或乱吐了痰,主人一定会自觉地捡起来、擦干净。许多外地人到了绵阳,都会从绵阳人的言行中感受到一种文明氛围,并且受到感染,他们的言行也跟着文明起来。

“绵阳即我”的主人翁意识在绵阳市民心里扎了根,成为一种自觉创造文明的动力。全市的每次文明设施建设过程中,都会收到市民和企业的捐款, 却没有人组织,全是人们主动到建设单位要求献一份力量的。市体育馆没有游泳池,全市几万个体户捐款 63 万送交给市体委,游泳池修好了,取名“光彩”。市体委要为捐款人立碑刻名,个体户们说:“我们为自己干事,要立啥碑。”

学校师生是绵阳市言行最文明的团体表率。去年底,市教委通过邮局向社会发出近 2 万份学校校风情况和教师言行文明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98% 说好,少数有意见的,也集中在教师的文明历史知识不够。教委立即开始分期分批对全体教师进行历史知识补课。他们认为:“缺乏文化深度的文明是不能上层次的,也是不能持久的!”他们要继续用他们的团体表率作用“把绵阳市的文明言行提高一个层次。”

绵阳市民的言行美,城市的文明水平高,环境好,沿海企业纷纷到绵阳办厂落户,外资也一月比一月多地投向绵阳。1996,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240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四川第二。

记者在绵阳听不少人说,文明像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让人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记者不仅感受到了绵阳那浓郁的文明之风,更看到了在文明之风吹拂下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飞跃发展的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