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青少年朋友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大家一定不陌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我国第一位大教育家当数春秋时代的孔子。他“有教无类”,不计较学生出生的贵贱、家境的贫富,凡是有志于求学的他都教,因此学生数量很多, 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几乎和现在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差不多。

他更传下许多有关教育的经验,这些经验现在大都成了格言。如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孔子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教育”一词,包括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就是传授知识,培养道德,

使学生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

因此,教育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政治课,一直到高中、大学,都有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育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因而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时,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事业,与这个转变相适应, 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3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战略要求。根据这一要求,1985 年 5 月,党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的是使我国早日富强起来,早日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改革开放是为了这一目的,教育改革也是为了这一目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而科技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试想,如果我国能培养出一批李四光、钱学森、牛顿、爱因斯坦,那我国的科技事业将会有多大的发展呀!

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体制上,都要有一个大的转变,以适应现代化建设。

先讲体制的改革。我们要培养出一批像李四光、钱学森、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技巨人,因为他们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水平,领导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没有他们,就不能在国际科技界领先一步。但是,先进的科技成果要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其应用、推广,尤其是生产过程的操作,却需要大批具有先进的生产技能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和现在的普通劳动者不同,要求有

巨人和熟练技能的劳动者这两种人。这显然是原来的教学体制难以做到的。原来的教学体制是单轨制:小学、初中、高中,然后考大学;少数考上

的继续深造,成为知识分子;多数考不上的就当工人、农民。由于中、小学里并没有传授做工、种田的技能,因此这多数人到了工厂,农村还得从头学起。人们把这种教学公有制形象地比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少数到达彼岸,多数落水叫苦。

通过改革,现在的教学体制像棵双桠树,主干部分就是小学、初中基础教育,要求扎实、坚牢,否则这棵树就会动摇。主干上部双桠分出,一根枝桠代表高中和高等学校,另一根枝桠代表各种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体制既保证能培养出高科技人才,又保证培养出较高现代化操作技能的劳动者。

再讲教学内容的改变,总的来说是三句话: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新的动脑,新的教学侧重于学生手脑并用;传统数学中一些内容者化了、陈旧了,新的教学必须用新的科技成果加以补充或更新。

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国家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早在 1977 年 9 月,小平同志十分明确的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号召全国人民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同时政府还较大幅度的增加教育经费。1980 年以前,教育经费每年不到 100 亿元,1991 年增长到731 亿元。

1986 年 4 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对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1991 年,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 97.87%,在校学生辍学率降到 2.35%,是解放以后最低的。全国城市已全部普及了初等教育。教育体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已达 16000 多所,在校学生超过 600 万人,占高中在校生的 48%。

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化。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一些自然条件差,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人们生活仍然很贫困,以致在全国范围内还有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没有条件入学或者被迫中途辍学。

虽然这只是发展中出现的暂时现象,但这些孩子的遭遇却是令人同情、令人忧虑的。

党和政府关注着这些孩子的命运。全国人民关注着这些孩子的命运。

1989 年 10 月,由团中央、全国青联等单位联合创办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依靠社会各界和海外关心中国青少年团体的支持,通过募捐创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并把这项工作命名为“希望工程”。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希望工程题词:“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好风尚。”聂荣臻元帅题词:“为了孩子,为了未来。”

于是,四面八方向失学少年伸出救援之手,奉献一片爱心:工厂企业纷纷解囊,党政机关捐钱捐物,解放军战士从边疆寄来了自己的薪水,老太太捐出了多年的积蓄,小朋友拿出自己省下的零花钱,连同心爱的衣服、书籍、玩具,一起寄给自己的同龄人,⋯⋯

随着希望工程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参与和支持“希望工程”的有识之士日益增加。他们已不满足于间接捐款资助,希望采取一种更直接的方式, 与失学少年建立联系,给予定向资助。于是青少年基金会的组织者于 1992

由每一个捐款者直接与被捐助者结成对子,直接联系、直接支援。4 月 16 日首都 15 家新闻单位以及不少海外新闻机构,都以头条新闻报道了这一消息。

从这一天开始,一项将要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映的“百万爱心行动”拉开了帷幕。

“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传到了中南海,牵动着中央领导同志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江泽民、李鹏、邓颖超、乔石、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对这次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带头捐了钱。

那是 1992 年 5 月 18 日,两位解放军战士来到基金会,捐了 3000 元,基金会工作人员请他们留名,他们说什么也不肯,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是这里的规定。两位解放军战士实在无法推辞,只好说:“非要写,你们就写‘一名老共产党员’吧。”两位战士走后,工作人员悄悄跟了出去,记下了停在远处的小车的车牌。通过有关部门了解,原来这名‘老共产党员”就是德高望重的邓小平同志。后来邓小平同志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将 2000 元人民币捐赠给“希望工程”!

党中央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持,一批批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他们重新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同样我们也从希望工程的实施,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在谈教育的成就时,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培养孩子们的辛勤园丁——教师。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个被人千百次用过的比喻,最恰当地说明了教师作出的贡献和无私的献身精神。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却呕心沥血地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任劳任怨,无悔无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1985 年 1 月 21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把

每年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教师节的确定,表明教师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显示了全社会的良好风尚。而《教师法》的颁布又进一步显示了党和政府对教师地位的肯定。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全国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和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伴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的教育事业将飞速发展,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出更多有用的栋梁之材。我们相信,祖国的教育事业将高高地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