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源水稻土的形成途径

各种土壤在水耕熟化过程中均可形成水稻土。但起源土壤不同,其形成途径也不同。可概括为三类。

  1. 地带性土壤起源的水稻土。当地带性土壤被辟为稻田后,一经灌水,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就发生分化,表层为还原态,其下为氧化态,属地表水型。逐渐具有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或耕作层—犁底层—淀积层—底土层的土壤剖面结构。

这类水稻土大多分布在山地、丘陵的梯田上,主要问题是灌溉水的保证程度低,串灌引起粘粒和养分淋失。

  1. 草甸土起源的水稻土。草甸土分布在冲积平原和丘陵河谷中,由于水源方便,在南方大都建造为稻田。

草甸土是被地下水浸润的土壤,灌水种稻后又受地表水的影响。它原来的氧化还原状况是上部为氧化态,下部为还原态;种稻后,上层为还原态, 中层为氧化态,下层又为还原态,属良水型水稻土。

在还原淋溶作用下,铁锰既随下渗水向下移动,又随地下水毛管上升作用向上迁移。铁锰向下移动是水稻土形成的特点之一,而铁锰向上移动则是草甸土固有的特征。

草甸土种稻后,原来的生草层被改造成耕作层,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而有所提高;但也加强了粘粒和铁锰的移动和淀积,形成犁底层和出现淀积层。有的草甸土原来含有盐分或碳酸钙,种稻过程中可伴有脱盐和碳酸钙淋失过程。

草甸土起源的水稻土,水分状况好,自然肥力高,只要注意耕作施肥, 土壤生产潜力很大。

  1. 沼泽土起源的水稻土。在沼泽土上建造稻田,除要考虑灌溉设施外, 还要采取垫土和排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分离。

沼泽土一般具有腐泥层,潜在养分高。全剖面处于还原状态,含还原性物质多。开垦初期,地下水位仍高,土壤处于水分饱和状态,氧化还原状况

与沼泽土相似,剖面结构也无大差异,属地下水型水稻土。当地下水位降低后,灌溉水与地下水分离,剖面上都可出现氧化态。剖面结构也进一步分化出耕作层和犁底层等水稻土所特有的土层。还可逐步发育为良水型水稻土。无论是何种起源的水稻土,在定向培育过程中,其肥力发展大体上可概

括为 3 个阶段。一是与不适于水稻生长的因素如沼泽化、盐渍化、干旱等作斗争,创造初步适宜于水稻生长的土壤环境,是低肥力阶段。二是在种植水稻过程中,逐步建造和形成了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剖面构造,逐渐形成一定厚度的耕作层、保水保肥而又通气爽水的犁底层和托水、托肥的淀积层,是中等和中上等肥力阶段。三是培育具有良好耕性的肥沃水稻土,是高肥力阶段。

但由于各地区的水热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同,起源土壤不一样,所以,水稻土的理化性质及肥沃水稻土的特征也会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