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部森林土壤区域
本土壤区域位于我国东部,自东北直至华南、西南,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6.21%,耕地将近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90%,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和林业区。这里是季风进退特别活跃的区域。其特点是:夏季东南季风影响明显,随着气温的回升,降水量也逐渐增加, 形成雨热同季,为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风向与降水随季节而明显变化,冬季寒冷少雨,尤以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甚,常出现寒冻和干旱,有时成灾。
本区域湿润程度较高,年干燥度小于 1.5,年降水量大于 500 毫米;特别是东南部湿润程度更高,年干燥度小于 1.0,年降水量大于 1000 毫米。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森林生长,故从热带至寒温带,随着热量的变化而分布不同类型的森林,相应地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森林土壤,如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暗棕壤、漂灰土等,并各与非地带性土类(例如水稻土、潮土等)形成组合。从土壤分布和特性来看,大体而言, 南方以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水稻土为主,其共同特性为质地比较粘重,多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一般不含游离碳酸钙,除滨海外,土壤没有盐碱化现象;北方以棕壤、暗棕壤、潮土、黑土、褐土等为主,并有盐碱土分布。其共同特性为质地相对较轻,多呈微酸性至碱性反应,有的含有游离碳酸钙,平原土壤易于盐碱化。从土壤利用而言,山地宜于林业,而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较大河流的中下游平原、湖积平原、滨海平原,以及部分丘陵,则宜于农业。
本区域在土壤利用改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和具较大面
积的低产红壤与盐碱土需要改良。由于区内降水量较多,降水强度大,当地面的植被遭受破坏后,若不采取一定措施,就难免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目前,除东北、鄂西、横断山、武夷山、台湾山地等保存有较好的森林外,其余山地多为稀疏的次生林,而且覆盖度很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特别是华北山地,及南方某些花岗岩厚层风化物的山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对农林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急需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合理利用山地土壤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此外,南方(江南、华南和西南) 有相当大面积的低产红壤和低产水稻土需要改良,北方(华北和东北)有相当大面积的盐碱土(包括盐化、碱化土壤)和砂礓黑土需要改良。这是中国增产潜力最大的几类低产土壤,过去已经做了不少调查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促进了农林生产,今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示范、推广。
森林土壤区域南北纬度相隔 50 余度,气温相差很大,自南而北由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直至寒温带,加上地形、成土母质、水文和人为耕作的影响,区域内的土壤类型组合及利用状况差异较大。现将这个土壤区域内的 6 个土壤区的情况分别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