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红壤
中国砖红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最南部, 大致位于北纬 22°以南地区。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为 23~26℃,≥10℃的积温在 7500~950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 1600~2000 毫米。冬季少雨多雾,夏季多雨,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节变化较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原生
植被为热带雨林或季雨林,树种繁多,林内攀缘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且有板状根和老茎开花现象。一般分布在低山、丘陵和阶地上,母质为各种火成岩、沉积岩的风化物和老的沉积物。因经长期高温高湿的风化,有的已形成厚达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红色风化壳。
在湿热气候作用下,土壤中铝的富集作用高度发展。这种铝的富集作用, 在土壤学上称为富铝化作用,通常用粘粒部分的硅铝率作为富铝化的指标, 数值越小说明富铝化作用越强,也就是土壤的风化度越深。砖红壤的硅铝率一般为 1.5~1.8,而赤红壤为 1.7~2.0,红壤为 1.9~2.2(表 2),故砖红壤的富铝化作用较强,风化度较深。
表 2 富铝土粘粒的硅铝率
土 类 |
砖红壤 |
赤红壤 |
红 壤 |
黄 壤 |
燥红土 |
---|---|---|---|---|---|
硅铝率 |
1.5 ~ 1.8 |
1.7 ~ 2.0 |
1.9 ~ 2.2 |
2.0 ~ 2.3 |
2.0 ~ 2.8 |
砖红壤固然富铝化作用强烈,盐基成分大量流失,但生物积累作用旺盛。热带森林每年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落于地面,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季雨林, 全年的凋落物每亩达 770 公斤(干物质),比温带森林高 1.5~2 倍。同时, 大量生物残体中含有丰富的养分,每年约有 123.5 公斤灰分元素归还土壤。
砖红壤以土壤颜色类似烧的红砖而得名,但中国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呈暗红色。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60%以上,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粘土矿物组成中,高岭石占 60%以上,氧化铁近 20%,并含有较多的三水铝矿。
表土由于生物积累作用强,呈灰棕色,厚度可在 15~30 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 8~10%。但矿化作用也强烈,形成的腐殖质,分子结构比较简单, 大部分为富铝酸型和简单形态的胡敏酸。其特点是分散性大,絮固作用小, 形成的团聚体不稳固。
砖红壤是中国发展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是橡胶的主要产区,并可种植咖啡、可可、香蕉、菠萝、油桐、剑麻、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但在开发利用中还有“刀耕火种”现象,以致引起水土流失和肥力退化,这种粗放垦殖方法必需改正。应有计划地合理垦殖,并进行多种经营。在橡胶幼树林行间,可种植云南大叶茶、金鸡纳、可可、肉桂、三七等短期热作,这是充分利用热带土壤资源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