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板书优化设计初探

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课题,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它能反映出历史教师的知识修养水平和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课堂板书是历史教学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影响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些课堂板书的优化设计的原则。

一、板书应具有概括性和艺术性

首先,板书设计应具有概括性,即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精华体现在板书之中,这要求一名历史教师要具有贯通、驾驭教材的能力。通过备课把每章节中的复杂的、抽象的、潜隐的问题,熟记于心,用概括、凝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看得明白、记得扼要,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板书设计时,应对每一个子目内容认真分析,把握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使之达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的目的,同时还应注意事件发展的渐次顺序,给人以完整的概念。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秦末农民战争的全过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而且为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创造了条件。

其次板书设计也是一种艺术构思,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要具有概括具体、条理清晰的特点,还应符合美的原则,融艺术性、欣赏性于板书之中,为学生感受知识创造最佳氛围。具体说应做到两点:

(一)课堂板书的书写要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笔画、笔顺要正确,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气势神韵,避免把字写得东倒西歪,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书写的字体也应根据教学需要有所选择,初中年级课堂板书宜采用正楷字。规范工整的正楷字,能给学生庄重、严肃而明晰的感觉,引起学生认识共鸣,并且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和提高书写水平。高中年级板书书写则因课堂容量大、板书多,宜采用行书。

(二)板书还要处理好主副板书之间的关系。主板书是课堂精华的展示, 是板书的主旋律,副板书是对主板书和讲授的补充和提示,在板书中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应对其合理安排,做到全面不乱,尤其不能喧宾夺主,破坏板书的和谐统一。好的板书是教师用文字符号组成的艺术画面,是引人入胜的教学艺术品,它既能帮助教学,增强记忆,又能令学生产生美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积极状态。

二、板书设计应有利课堂教学

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则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不可选要素,即课堂内容、教学对象、教师素质; 另一是可选要素,即教学方法。因此提高课堂效果从不可选要素的角度看, 唯一的途径是对教学方法的探究。板书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之一。它可以弥补讲授不足,辅助教学。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推理、判断,从中发现复杂的、抽象的、潜隐的问题,并用条理、直观、清晰的板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深刻表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

板书是对教材内容的图解,不论内容与方法如何,都应以方便于教材内容掌握和有利于传授新知识迁移为准则。

三、板书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动力。历史课堂需要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课堂板书理应起到一定作用。

有些教师由于对板书的直观作用认识肤浅,导致板书失之过繁,或失之太杂。万象罗列、杂乱无章的板书,看之眼花潦乱,记之吃力费神。这种板书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果,反而使学生学习兴趣索然。有经验的教师设计板书时,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一方面体现提纲挈领,言简意明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针对学生心理特征,设计出趣味横生、匠心独运的高质量板书。

四、板书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课堂板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桥梁。而且也是启迪和开发智力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在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设计板书时,不应忽视教育的基本功能,即能力培养。

历史条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它们限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并且是相互联系,先后继承的,教师是依据教材通过分析、综合,把教材的知识点按一定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逻辑顺序系统起来,形成的知识网络,这样就在概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有机的思维过程,而这思维过程是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接受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理解掌握归纳、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板书是一种艺术,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重视板书的同时, 还应注意语言的直观作用,因为教师主动的讲解,形象描绘能深化板书的内涵,使板书的直观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只有板书的直观和语言的直观恰当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