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亭台——长沙爱晚亭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因清风峡遍植古枫而取名“红叶亭”。后来根据杜牧的《山行》,改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与醉翁亭、西湖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圆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

饱含深意的爱晚亭

在湖南省有个岳麓山。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而且植物资源丰富。

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橘满挂枝头,使得岳麓山更加景色艳丽。

在这个美丽的岳麓山有一个始建于宋代的书院,名为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内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是一出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的书院。

1792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岳麓后清风峡的小山上建造了一座亭子。

亭子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部的4石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额,蔚为壮观。

过去,清风峡遍布古枫,每到深秋,满峡火红,故将亭子取名为“红叶亭”,也称“爱枫亭”。

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改名“爱晚亭”。

但是在民间关于爱晚亭的由来,还有另外一个传说。

亭子建成后不久,江南年轻才子袁枚曾专程来岳麓书院拜访山长罗典,但罗典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根本不屑于见这样的后起之秀,袁枚知道了,倒也不生气,也不言语,转身就上了山。

袁枚到了清风峡,只见这里三面环山,枫叶红的像火,中间开阔处有座亭子,石柱子,琉璃瓦,飞檐高挑。亭子的匾额上写着“红叶亭”3个大字,柱子上刻了一副对联:

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袁枚看了对联,不住点头,望望匾额,好像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来。他离开了清枫峡,参拜了麓山寺,观赏了白鹤泉,登上了云麓宫,才兴尽下山。

在岳麓山上,袁才子诗兴大发,见一景就题一诗,唯独到了这红叶亭,他只抄录了杜牧的《山行》诗,把后两句抄成了“停车坐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故意漏了“爱、晚”两字。

罗典听说后,也跟着上了山,一路上,他见袁枚的诗,才华横溢,不禁赞不绝口。

到了红叶亭,一见这两句,罗典一下子全明白了,心想:这首诗独独漏了“爱晚”两字,这是在变着法儿说我不爱护晚辈呀。罗典顿时心生惭愧,就把这亭子改名叫做了“爱晚亭”。

从此以后,罗典再也不傲慢了。每有文人上山,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熟悉不熟悉,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进书院,热情相待。

不过传说归传说,据史料考究,真正给爱晚亭改名的是当时的湖广总督毕沅。

毕沅那时正任湖广总督,常到岳麓山爱晚亭一带游览,毕沅与罗典有多年的交谊,后来毕沅在一次游览岳麓山的时候将亭子改名为“爱晚亭”。

在罗典的《次石琢堂学使留题书院诗韵两首即以送别》诗后有一条自注:“山中红叶甚盛,山麓有亭,毕秋帆制军名曰‘爱晚’纪以诗。”

这个自注也充分说明了,毕沅才是真正给亭子改名的人了。爱晚亭具有浓厚的悲秋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借着杜牧的《山行》这首诗取名“爱晚亭”。

杜牧的《山行》诗写道: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诗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游赏枫的画卷。山路弯弯曲曲,蜿蜒伸向山头。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夕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停车领略,这绚丽的色彩堪比江南春日里鲜艳的花朵。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途旅行中截取的“山行”片断。第三句的“晚”字透露出诗人已经赶了一天路,该找个“人家”休息了。如今正“远上寒山”,在倾斜的石径上行进。

顺着石径向高处远远望去,忽见“白云生处有人家”,不仅风光很美,而且赶到那里,就可以歇脚了。

第二句将“停车”提前,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应。天色已“晚”,“人家”尚远,为什么突然停车?原来他发现路边有一片枫林,由于爱那片夕阳斜照下的枫林,因而停车观赏。

“停车”突出“爱”字,“爱”字引出结句。

还有“枫林晚”的那个“晚”字,意味着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关于结束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清代诗人黄叔灿《唐诗笺注》写道:“‘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

清代诗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也写道:

诗人之咏及红叶者多矣,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脍炙诗坛,播诸图画。

惟杜牧诗专赏其色之艳,谓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春花无此大观,宜司勋特赏于艳李秾桃外也。

不错,笼山络野的枫林红叶的确美艳绝伦,但被“悲秋意识”牢笼的文人却很难产生美感。

但杜牧的诗用一个大书特书的“爱”字领起,赞美了枫叶“红于二月花”,不仅写景如画,而且表现了诗人豪爽乐观的精神风貌。

悲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统主题,红叶簇拥下的爱晚亭也有美秋之美,所以此亭取《山行》命名“爱晚亭”正是合适,更加衬托除了爱晚亭秋季的美景。

杜牧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南方担任官职,诗中的山正是今天的岳麓山,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才有了今天岳麓山上的爱晚亭。

[旁注]

罗典(1719年~1808年)。1747年乡试第一,1751年殿试二甲第一名,选庶吉士,授编修官。1782年聘为岳麓书院院长,历任27年。罗典学识渊博,才高气正,治学严谨,育才有方,深得学生喜爱。经过他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以陶澍、欧阳厚均等尤为出众。

杜牧(803年~852年),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1793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40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毕沅(1730年~1797年),清代官员、学者。1760年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湖广总督 正式官衔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正式简称为湖北、湖南总督,是清代9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民政务。因湖南、湖北两省在明代时同属湖广省,因此通称为“湖广总督”。

[阅读连接]

据说原爱晚亭上罗典撰写的对联是:“忽讶艳红输,五百夭桃新种得;好将丛翠点,一双驯鹤待笼来。”而这个对联在1911年,经岳麓书院学监程颂万改成:“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当时,岳麓书院山长罗典的学识才情和资历名望,其实并不是很高。所以,程氏毅然改之。改后的对联更加贴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