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本与第三把钥匙

我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上初二的女孩子,性格偏于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但心思细密,比较敏感。她不大爱向父母或同伴倾述心事,但每天都写日记。她写日记的习惯也是从上了初二后的某一天开始的。她在这属于她自己的小小天地里,毫无顾忌地倾诉着自己心底的小秘密,倾诉着自己的快乐,也倾诉着自己成长的烦恼、焦虑与徬徨。因为怕父母发现,经常把日记本藏来藏去。有一天晚上,她父母递给她一把精巧的新铜锁,同时给了她两把钥匙,很理解地对她说:你长大了,有什么秘密要记下来就记吧,怕人看就锁起来好了,两把钥匙都给了你,可以放心。于是她十分感激父母的理解,真想大喊一声:父母亲万岁!理解万岁!然而,有一天夜里,她在起夜的时候,无意中听见父母屋里有说话声。她无心偷听,刚要去睡,突然一个熟悉的男同学的名字钻进她的耳朵,使她大吃一惊,再细听父母的谈话,恰恰是她藏在心里的小秘密,也正是困扰着她的事:她知道,她与他的友谊是纯真的,关系更是清清白白的,她乐于和他一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乐于和他轻声慢语地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他们之间没有说过一句越轨的话,但她就是不懂这种友谊对不对,是不是社会上说的什么“早恋”。她不愿意向谁说,只是记在了日记本上,父母怎么会知道的呢?她百思不得其解,辗转反侧,再也不能入睡⋯⋯借着月色,无意之中,目光所及──新锁!两把钥匙! 她猛然起身,摸了摸锁——好好锁着,急急去找钥匙──两把都在;莫非⋯⋯ 她只觉得脑袋“轰”地一下子,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冲顶而上,她一反常态, 直冲到父母面前,质问他们,这是为什么?原来果然不出她所料,她的父亲又配了第三把钥匙!面对张口结舌的父亲,她痛哭一场,毅然烧掉了所有的日记,扔掉了那“骗”了她的锁和两把钥匙⋯⋯从此,这个女孩更沉默了。原先她还有属于她自己的一片小小的净土、禁地——她的知心朋友,忠实的听众,她的日记本。而现在,她觉得她连这个都没有了!“一方心灵的祭坛被打碎了,将永远无法弥合复原!”这句颇含哲理的警句,倒似乎是专为她而发的!她拒绝和父亲同桌用餐,拒绝和父亲说话,也拒绝父亲的道歉—— 心灵的创伤,有时不是一句道歉可以治愈的!更要命的是,她拒绝再相信父母,甚至其他一些成年人!后来经过一位她一贯最信任、最敬佩的教师苦口婆心地工作,她的情绪才逐渐平静下来,但她仍然拒绝与父亲说话。虽然她的父亲追悔、道歉、保证,都已经无法抹掉留在她纯真的心灵中的阴影了! 这个阴影也许会伴随她多年,甚至一生,对她今后的成长、工作、交友无疑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这当然是个比较少见的事例,但正如那位某厂子弟学校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偷看、偷拆子女日记和来往信件,像审“贼”似地考查子女的交往、行踪的事,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听听你们的父母是如何说的吧!他们心神不安地告诉我们,过去儿女小,依赖父母,有什么事都向父母说,虽

然他们年幼无知,但是我们当父母的可以及时地教导他们。而现在,儿女的翅膀还没硬呢,就想自己飞了,就不愿意向我们讲心里话了。现在社会那么复杂,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他们在外边都在干什么?他们都与什么人交往?他们会不会被坏人引诱?我们心中没底,实在是不放心呐!你们的父母也知道有些做法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但那也是为你们好,他们宁愿让你们去怨恨,但也不能让你们“一失足成千古恨”哪!所以我们在批评他们做法失当的同时,也不得不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反过来,我们再听听那小女孩儿和她的小伙伴们是怎么说的。她们冷静下来之后,也不无自责和困惑地说,她们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随着年龄的长大,好像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拉大了,他们和父母之间,似乎彼此陌生起来,觉得与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有些心里话宁愿憋着,或者向小伙伴们讲,也不愿向父母说。有时也知道应当改善与父母、成人的关系,但却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做。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代沟”吧!上文我们谈了少年与成年人沟通、交往的作用和意义,现在我想和少年朋友们谈谈如何培养自己与成年人,尤其是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评判父母教育方法的是与非,我们只从少年本身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影响少年与成人、父母正常交往的因素有哪些,也就是“代沟”为什么会形成?

“代沟”问题,其实是个老问题了,说它“老”,是说不但你们与你们的父母之间有代沟,我们与我们的父母之间、子女之间也有代沟,将来你们与自己的子女还会有代沟的。明白这一点,是培养你们与成人交往能力的第一步。代沟,不只指成年人不理解少年人,同时也包含少年人对成年人的不理解,任何代沟都是双方面的。所以说,双方的不理解,是造成代沟的因素之一。其次,从少年自身的特点来看,少年的心理闭锁性,是造成代沟的第二个原因。所谓少年的闭锁性,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少年的闭锁主要对成年人,而对同龄人之间,这种闭锁就要少得多了。第三,代沟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是父母与子女所处的时代和年龄差异所形成的心理差异本身造成的。时代不同造成不同的观念和习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则又造成心理的差异。比如,有的少年就特别反感于父母动辄就说:我们那时候如何如何。有一个男孩儿就说过:“我最怕爸爸妈妈忆苦思甜了,动不动就‘想当初’,总把我跟他们那时候比,他们是什么年头?我们是什么时代?能比吗?谁让他们生不逢时呢!”这大概就叫“没有共同语言”吧!可是你们的父母却看不惯你们的一些太“开放”的行为,嫌你们大手大脚,不能吃苦耐劳,总说:“如果他们能过一过以前的苦日子,也许就好了!”这种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构成了沟通的障碍。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超越这种障碍,达到两代人沟通的目的呢?这也就是少年与成人,与父母如何交往的问题。

有一个女孩投书报社,说她实在受不了父母的爱了,她已经被父母的爱压得喘不上气来了。从每天早上为她拿来衣服鞋袜,递上毛巾,端上早餐, 到催着她换下脏衣服,甚至内衣、袜子,从每天不厌其烦地追问学校内外的琐事,到天天唠唠叨叨地叮嘱她“放学早点回来”。终于有一天,这个乖女儿,晚上 9 点了还不回家,急得她母亲团团转,急得她父亲到处找。直到她若无其事地进了家门,一家人才安静下来——免不了招来父亲的斥责,母亲的更多的唠叨。她说,就是要叫母亲着点急,谁叫她那么唠叨呢!自己也要

试一试,看看晚回家,路上会不会遇上坏人!

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呢?我就这件事问过一些少年朋友,他们的回答、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觉得她的做法欠妥——何必让父母着急操心呢?也有几位少年说,她太不理解父母的心理。的确是这样,人与人之间贵在理解,子女对父母也要理解。所以我们说,理解父母是少年与父母沟通,少年与父母、成人交往的第一要素。能否理解别人,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是成功地与他人交往的关键。所以,你们要成功地与父母沟通,超越代沟,就要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爱子之切,理解父母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理解父母所处的时代,所受的教育与你们的不同,理解父母为人父母的“惯性”——好以教育者自居,可能会用居高临下的口吻,可能态度严厉生硬, 也可能会不厌其烦地唠唠叨叨,甚至会采用一些不太正确,甚至不大光彩的手段。但是,只要你们明白,他们这都是为你们好,你们也许会心平气和一些的。比如那个故意晚归的女孩,如果能理解母亲的爱心,想到母亲不见她按时回来时的焦急心情,能够设身处地为母亲想一想,设想一下:如果我是母亲⋯⋯也许就不会那么做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社会角色置换”,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会如何呢?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好沟通了,所以“角色置换”是理解别人、与别人交往的很有效的方法。当然父母也应当理解你们,开头的例子,如果女儿与父亲能够互相理解,尽可能地沟通,也许就不会发生那种事了。当然,公正地说,事情的主要责任在父亲,是他采取了错误的方法,但是,如果女儿能主动地与父亲交谈,知道如何超越代沟,也许事情会好一些。

其次,应当理解父母所处的时代。五、六、七十年代培养出来的人不同于你们八、九十年代的人,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难免有保守的一面,然而他们的处事经验和做人的精神却无疑是可取的。比如,现在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却还没有富裕到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听一听老一辈的“想当年”,对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没有什么不好。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比如荷兰与日本,都很发达,但都以节俭闻名于世,荷兰的一般家庭每周才吃两三次鱼、肉;日本人从不随便请人吃饭,自己也从不大吃大喝。穿衣服除了正式场合,一般也很随便。我认为母亲的“想当年”式的教导,对我们也是有益的。

第三,应当理解父母习惯的行为方式和唠叨。中国的长辈,目前还不能像西方的父母那样与儿女做朋友,互拍肩膀直呼其名。因为他们受几千年封建意识的影响,总是有点“居高临下”的架式。对此,你要理解,并且要接受的是他的爱心和教导的内容,不要去计较他们的方式、态度。至于唠叨, 多数是妈妈,也许是爱子心更切的表现吧!

少年人与父母、成人交往和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正确地认识、对待自己。古语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少年朋友们培养自己与父母、成人的交往能力,除了理解他们之外,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少年期的心理闭锁性,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的不足,正确理解自己与成人、与父母交往的必要性。这一点上文已经涉及,在此就不细说了。

少年与父母、成人交往的第四点是应该注意克服不正确的“逆反心理”。请看下面的例子:有一个初中的男孩对我说:“当我吃完饭刚要拿起扫把扫地,而听到母亲叫我‘扫地去’的时候;当我看完新闻联播,刚要去做作业, 就听到父亲在呵斥‘还不去做功课’时;当我正为自己穿球鞋的臭脚而难为

情,准备去洗,又同时听到母亲骂我‘脚这么臭,也不知道洗’时,我便感到那么的扫兴,那么的窝火,那么的烦躁,于是我扔掉扫把,放下书本,穿上球鞋,气哼哼地扔下一句:‘我找同学玩儿去了!’便扬长而去。”还有一位西方教育家说,如果你连续三次夸赞一位小学生是个好孩子,那么他会很高兴,明天会做得更好;如果你同样夸赞一位高中生,他会不以为然,不为你廉价的赞扬所动;而如果你这样去赞扬一位初中生的话,那么他会在第二天做出一件坏事,以证明你对他的夸赞、评价是错误的。这证明,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也就是对反暗示的感应能力比较强。而这种逆反心理,这种较高的可暗示性,正是不成熟的表现,当然也是少年培养与成人交往能力的一个障碍。既然是障碍就得排除,只有克服了这种逆反心理,才能较好地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尤其是成功与成人、与父母沟通交往的能力。所以少年朋友不要以为只有与父母、与成年人对着干,只有标新立异,只有不听从父母的支配,才叫长大,才叫成熟,才叫有独立人格。这是一种幼稚的想法,这不但不能标志我们的成熟。反而更显示了我们的不成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想,这可能是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焦虑、急躁、迷茫、徨的情绪的渲泄,也是少年想摆脱成年人的管束而又无力摆脱的矛盾心理的错位。这种渲泄或错位是可以理解的,是事出有因的。然而,事出有因并不等于事出有理。可以理解,也并不就是可以放任。倘若你们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的原因,克服起来也就容易了。

第五,要注意克服自身的“闭锁”心理,让别人理解自己。如果你们觉得父母和成人不理解你们的成长和能力,仍把你们当小孩子来照顾,使你们感到不自在,甚至感到透不过气来的话,那就应该让别人理解你们,了解你们的成长和需要。我想父母如果理解了你们的感受,了解了你们的能力,也许就不会出现那些不愉快了。而父母也只有理解了你们的烦恼,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你们。

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就要有正确表达自己的能力。具体说,要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学会正常交往的方式,培养和提高成功交往的能力。所谓尊重自己,就要在交往中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丧失信心、吞吞吐吐,更不能出言不逊、行为不俭。要自尊自爱,不做有损自己形象、人格的事。其实尊重自己,也就是对别人尊重的表现。所谓尊重别人,指的是尊重别人的人格, 尊重别人的知识、经验,尊重别人的历史,更尊重别人的意见。比如,要尊重父母的社会、家庭地位,有话好好说,绝不能出言不逊,盲目自傲,把父母长辈说成是“老保守”、“傻老冒”。另外,要尊重父母的经验和知识, 不能认为他们的东西都跟不上形势而加以轻视。事实上,老一辈的经验是很可贵的。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要轻易地急于否定父母、成年人的意见,要善于涉取任何人的任何建议中的合理成份。

要想成功交往,还必须注意谦虚待人,争取做到“虚怀若谷”。过去讲“不耻下问”,现在对父母,则是“上问”了,那又有什么可羞耻的呢?

最后,要成功地与父母、成人交往,还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语言、态度, 要有交往的艺术。是否讲究方式方法,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比如,有两个初中生都爱好航模,参加了课余航模小组,要用课余时间做航空模型。两个同学的家长怕耽误学习,都反对他们做航模。当遭到父亲生硬的制止时,其中一位是不理不睬、出言顶撞。结果航模被毁,父子矛盾加深,还影响了学习。而另一位知道父亲是出于好心,于是他耐心地向父亲解释参加航模小组的好

处,并且保证先要做好功课,绝不会影响学习。结果父亲理解了他,被他说服了,不但支持他做航模,还沟通了父子感情,也促进了学习。由此可见, 代沟可以超越,父子可以沟通,少年成功地与父母、成人交往完全是可靠的。当然,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前边几条的基础上才能发生作用的。

少年朋友们,认清与父母、成人交往的规律,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准备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