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社会分辨与适应能力“追星族”与“发烧友”

现在少年朋友们的生活真可谓多姿多彩,随着社会信息大量地涌入校园,少年朋友们不知不觉地被卷进社会生活中来了。现在市面上最流行谁的盒带?除了卖磁带的售货员以外就数中学生最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了。许多家长都叫不出的商品的牌子,有的中学生却能说出一大套:什么旅游鞋是“彪马”还是“宝狮龙”好;运动服中阿迪达斯是名牌,没准儿能说出它们成名的由来:某个著名运动员穿着它参加国际比赛夺得冠军,于是名牌运动鞋应运而生。许多家长还没有摸过游戏机,不少少年朋友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高手。紧接着,山地车也正在悄悄地走进中学校园。可以说,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我们中学生远远走在家长的前面,甚至说在最前面,成为社会时尚的追随大军。特别是随着港台文化的流入,少年朋友中的很多人都身不由己地卷了进去,成了港台影、视、歌星的崇拜者、追随者。随着崇拜者的增多,一时成为时尚,街市俚语中又生出两个新名词:“追星族”和“发烧友”。追得最铁,烧得最高的也是我们的少男少女们,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们。而大学生,他们自己说爱看电视,但不崇拜;爱听流行歌曲,却不追星。至于成年人呢,面对追星追得死去活来的少男少女们,他们不是大惑不解,就是大不以为然,更有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港台热该降温了!这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少年们追星、发烧者最多?这里就涉及到了少年朋友们的不成熟的社会分辨能力了。

有报道称:因听说香港歌星、已成为植物人的陈百强与世长辞,巨星殒落,竟有无数的小姑娘放声恸哭,痛不欲生,甚至有几位追他追得入了迷的少女,不惜亲手结束自己的年轻生命,甘愿追随于黄泉⋯⋯看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为这些少女们痛心,我们不禁要问:你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们就这么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你们想没想过你们今后的路正长,你们前面有着五彩缤纷的未来在等着你们?而今就这么轻易地为一个见都没见过的港台歌星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如果进而再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了陈百强?为了周星驰?为了刘德华?你们追这些从未谋面,甚至可能永远也不可能见到的“星星”们,究竟为了什么?究竟要追到哪里去?这些一心追星的女孩们,竟然无以作答,或者干脆回答:“没想过!”的确如此,我们的绝大多数追星少年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为什么要追星,要追到什么目的, 不去想自己的前途和人生之路,只是一心一意,也是一厢情愿地追!甚至把自己所崇慕的“星星”想象为自己的爱人、伴侣。由此可见,少男少女们的追星,是盲目的、非理智的、没有明确目的的一种狂热的冲动!社会学家邵道先生认为,追星是一种不成熟的偶像崇拜,任何一种超出了合适度的崇拜, 都是片面、盲目、有害的崇拜。请少年朋友们在一味追星之余,冷静地想一想,你们的举动,是不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呢?分析一下,你们为什么追星? 你们是怎么追星的?你们究竟喜欢他们的什么?你们究竟知道他们多少?为什么大学生和成年人就很少追星呢?难道他们都是“保守落后”、“麻木不仁”吗?难道他们不比你们更成熟、更理智吗?这样想一想,或许有助于你们的猛醒,有助于提高你们的社会分辨能力。我们了解过一些追星少年,发现他们所欣赏崇拜的,所痴迷不悟的,只是某“星星”巨腕的“俊逸”的外

表,“潇洒”的气度,“幽默”的谈吐举止,而且,还都是在舞台上的表现而已!有几位少女,看了某歌星的一盘录像带,听了大街上放的一首歌,便狂热躁动不能自己,跑出去买回一大撂他们的彩色相片,贴得满屋满墙都是。录音带更是见了就买,于是那个属于她们的小天地,便被这个歌星的“音” 容“歌”貌给包围了,而她们便沉醉于这个自己一手制造的“包围圈”中, 幻想联篇,不能自拔。这不是盲目、幼稚,又是什么呢?如果有人认真去问她们:究竟对这个巨星大腕知道多少时,她们便无言以对了。事实也是如此, 追星少年们中间,真正了解所追“星星”的经历、人格、文化背景等翔实情况的,廖廖无几。而且如果追星族们真有这种认真的冷静和理智,他们可能也就不追星了。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少年骄傲地向同伴们显示,自己如何了解某位“星星”,而且夸夸其谈某星的轶事,结果一问才知道,他所夸耀的也只不过是街头小贩出售的小卡片上的介绍,诸如出生年月、星座、嗜好等等,其水份和翔实程度也是很值得怀疑的。其实纯真幼稚的少年朋友们,又怎么能懂得老奸巨滑的经纪人推销其“星星”们的“良苦用心”呢? 然而,当把这些话讲给一位少年听时,没想到他竟不以为然地说:那又怎么样?本来我喜欢的就只是电视里的他!由此我们想提醒少年朋友们,你们的追星可能是盲目追星,你们的发烧也可能只是“病因不明”的“发烧”。

在前面我们说过,少年时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无论是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还是对知识的掌握,乃至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都是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乃至以自身、对社会的认识,都还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少年的半成熟的特点和有限的经验,决定了你们不可能对复杂的社会现象都能明辨是非、理智地取舍,你们还不能发展地、辩证地认识社会。不但对社会、对他人,即使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对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价值,也未必能有个全面、清楚的认识。也就是说,不能像高中生、大学生那样,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稳定、切实的自我设计。因此,少年们的摹仿、崇拜、追随,以及心目中的榜样、偶像的设计,也都是比较盲目、幼稚的, 你们所追求、崇拜、摹仿的,往往只限于你们能直接感知到的东西,也就是表面化的东西。而高中生、大学生,则更偏重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正是为什么高中生、大学生不像初中生那么追星、发烧的根本原因。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少年都“追星”。有个女孩子的屋里没有一张明星照,桌上的磁带有英语、钢琴曲,也有流行歌曲。问她为什么不贴明星照, 她说那种单恋式的追星很无聊,追他们是浪费感情。问她喜欢不喜欢听流行歌曲,喜欢听谁的歌,她说也喜欢听,尤其是郑智化的歌,她说他的歌词挺有哲理性的。像这样的少女,就比较有头脑,比较有分析能力。纵观这些不追星的少年,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智力水平较高。二是自信心较强。如有个少年就认为,“星”没什么可追的,今后自己会比他们强!还有一个小孩儿认为,争先恐后地找“名人”签字根本没有必要,那简直是在“浪费本儿”。而这一类孩子,往往的确有着超乎一般少年的智力和能力。三是热爱学习,对学习某科或某些学科有着较浓厚的兴趣。这些少年往往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学习上,课余也有比较积极、理智的爱好。他们反映,爱听歌,但没功夫追星。有一个学习较好,业余又学美术的少年说,他听歌是为了娱乐和休息,他更喜欢的是画画。四是心中另有理想和崇拜偶像,而且往往是健康向上的。比如有一个学钢琴的少年,父母不让他多听流行歌曲,他的理想是当个音乐家、崇拜的是贝多芬、施特劳斯、殷承宗,屋里挂的是大音乐家

的照片,因为从小他满脑子被父母灌输的都是这些音乐家的故事,已经装不下张学友、刘德华和姜育恒他们了。相反,有人问一个追星少年为什么追星, 他却回答:“不追星,让我追谁?”这也许与家庭教育有关,尤其是从小的教育,但也说明少年本人是否内心充实,是否有个明确的理想、榜样和方向, 这对于是否盲目追星,是很有关系的。而且把主要精力用于正当学习中的少年也是不大追星的。所以说,盲目追星、发烧,除了是不成熟的偶像崇拜外, 也是心灵空虚、胸无大志、缺乏理想、茫无目标的表现。少年朋友们,你们哪一个想成为胸无大志的人呢?可是,这样盲目追星,又能追出什么远大理想来呢?

上面说的盲目追星的主观因素。造成盲目追星也有社会的客观因素。比如,宣传媒介的失误。对社会分辨能力还不太高的少年们来说,舆论导向的不适当倾斜,也是造成相当一部分人盲目追星的原因。目前,少年们的娱乐圈还都局限于书报杂志、电视、电影、录像中,那么这几种传播媒介都“传” 给你们些什么呢?打开报纸,醒目之处,大多是名星轶事、演出广告;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也是明星专访、歌曲演唱;至于电影录像就不必一一尽述了。据统计,1992 年,仅在北京体育馆举办的港台歌星演唱会就有 28 场, 1993 年截止到 11 月中旬,已达 31 场。近几年中,有点名气的港台歌星,几乎都来大陆开过演唱会,而且每人每次演出,报纸电视又都没边没沿儿地渲染,造成少年追星,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报纸电视这样宣传,也许是为了“名星效应”,或许无可厚非,但导致缺乏分辨能力的少年盲目追星,便受害非浅了。有一点值得注意,港台明星很注重“包装的”精美和诱惑力, 而我国的某些宣传媒介也亦步亦趋,对他们不计后果地吹捧,给少年们造成了一个“港台明星都是美玉无暇的完人”的错觉。这无疑是某些宣传媒介给少年们树起了一群明星偶像。因此,在 你对这光彩夺目的偶像追求倾慕之时, 不要忘了明星的经纪人们和我们的某些宣传媒介由此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如果能想到这一层,也许你们会清醒些。

有一次,郭富成来内地演出,因我方电视部门进场拍片引起分歧,郭富成对观众说,这次是募捐义演,无票入场该不该轰出去?于是追星族们群情激愤。事情的是非曲直,我们不去评判,只说事后一个女生投书报社,说她以前迷郭富成,现在才真正认识了他,以后再也不追他了。由此既可看出追星者的盲目,也可看出以往舆论宣传的片面和误导,少年朋友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有自己的是非分辨能力,不要任由舆论宣传牵着走。

不知道你们认真想过没有,你们究竟追的是什么?是星?还是自己的梦?我觉得,与其说你们追的是哪个大“星星”,倒不如说是在追求自己一手编织的幻梦:根据自己一厢情愿的盲目崇拜、想象所编织的绚烂多彩、令人目眩,但却是虚无飘渺的梦!所以“追星族”实际上只是“追梦族”而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梦醒时分,再回顾自己的追星梦,才会发现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我们知道,少年人爱追求时尚,对新潮流、新信息特别敏感,但是该追求什么,不追求什么,如何追求,应该有分辨能力。比如近几年兴起的学外语热、计算机、电脑热等,也是潮流、时尚,我倒以为少年朋友应该更多地追求这样的潮流、时尚才好,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