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清朝,盛世终于乾嘉,晚期始于道咸。晚清,概约地说,是 1821—1911

年,与近代中国 1840—1919 年大体重合。晚清政治与文化实际上亦是近代政治与文化。

什么是文化?众说纷纭,其定义有人作过大略统计,约 161 种。从广义来说,凡是人类创造的都可以说是文化。从狭义来说,一定的文化是指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从儒家思想来解释,文是文德,化是教化。文,甲骨文为 wqu ■■■,为花纹、图样,类似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彩陶器上所绘的一种编织花纹的图案,这就是经过人为艺术加工的意思。化,教行也,物纵横无隔阂,引导人向善。文化是经过教育而获得的东西。英文文化为 culture,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原义是耕耘,在自然界劳作,从中取得收获物。这个字还有练习、居住、留意、敬神、教养的意思。法文的文化有训练、修练的意思。还有一个词 civilization,原为文化, 和文明混用,后译为文明,有文雅、城市、政治的意思,文明是文化发展较高的阶段。所以,文化不是人类的遗传的本能行为,而是人类有意识地用行动改造环境的学问和方式,文化是超脱动物的一切,是人类力量的体现,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类历史就是文化史。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对文化下过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① 这一定义所包含的意义是:(一)强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和掌握的东西,它和人的本能的生物学遗传或先天行动方式区别开来;(二)文化的社会性,不是单指个人的,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文化不是简单的、孤立的要素的堆砌物,而是诸要素复杂的纵横交错的统一的总体。20 世纪初,西方学者认为文化是群体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切人群可观察的特色,也是不同社会相区别的模型,不论是文明人和野蛮人都有自己的文化, 只要是人群生活的表现。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②胡适说:“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③梁漱溟说:“文化是生活的样法。”④综合来说:文化就是社会的生活方式,是创造,是民族精神。

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方式,文化的结构有三层面说。外层,物的层面, 即对象化了的劳动;中层,是心物结合的部分,包括自然和社会理论,社会组织制度;内层为核心层即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社会风气、道德规范等。本书稿所讲的文化,着重是思想、理论等,而不是更广泛意义的文化。

文化既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的形态,有时代性,每个时代有它自己的文化形态;又具有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因此,文化带有连续性、传承性,是带有稳定的性质。

① 《原始文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 98 页。

② 《什么是文化》,《饮冰室合集》文集,第 14 册,中华书局 1936 年,第 97 页。

③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存》第 3 集,东亚图书馆民国 11 年,第 1 卷。

④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 3 章,商务印书馆 1987 年。

但是,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它本身有一个演化的过程。而且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往接触,互相之间会发生影响,文化形态在民族交往中和其他地区的其他文化相接触中会发生交融的过程。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本身产生了资本主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变动,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变动。西方文化的输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部分中国人看到西方文化有某些长处,主张向它学习。另一部分中国人则竭力维护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形成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冲突。又有一部分中国人认为中西文化有它相同的部分,或者说可以融合,试图将东西方文化相交融。一方面,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哲学社会科学学说输入中国, 另一方面,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作出重新认识,重新估价。中国近代民族文化由于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由于新旧思想的斗争和更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政治影响着文化。

文化形态本身,哲学、史学、文学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甚至文学形式, 如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它们由古典的传统样式发展为近代的样式,为近代政治服务。文化形态适应着政治在起变化,它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统之中,又浸染着世界现代思潮的薰习而加以改变,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状态。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阻隔,加上封建自然经济影响,一省内有几种方言, 各地民性、民俗各不相同,形成了地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各是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宋朝理学分濂、关、洛、闽四派, 也是按地域来分的。明朝王阳明的王学分浙中、江右、泰州、南中、闽粤、北方、楚中等派别。地域文化有延续性、传承性。近代西学东渐,地域文化又发生了变异。按地域可分巴蜀、湖湘、江浙、闽粤、燕京等地区。京剧分京派、海派,经学、史学、诗词各有派别,亦多以地区来划分。近代交通发达,信息传播迅速,商品经济发达,又使各地域文化有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趋势。

文化的载体是人,人有各个阶层,因所接受的文化程度不同,形成雅、俗文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雅俗分得较严,随着近代社会世俗化发展,通俗文化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发展很快。雅俗文化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呈现一种奇异的格调。

新旧文化思想的冲突和更替,中西文化的撞击和融合,各地区文化的对峙和交流以及雅俗文化的分野和渗透,构成了晚清文化绚丽多彩的图景。

文化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政治影响着文化。但是,文化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待文化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能绝对化、简单化。例如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不等于传统文化全是封建文化,全是反动、落后、愚昧的,应当抛弃。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 最高统治者帝王利用它来进行统治,不等于说儒家思想全是糟粕。儒家思想中仍有精华,具有人民性的东西。何况传统文化除了儒学外还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又如西方文化即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也不能简单地说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因此资本主义文化也优于封建文化,要求全盘西化,全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中国。这种结论也是犯了简单化绝对化的毛病。西方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各民族各国家文化极不相同,我们要经过细致的消

化过程,吸取其有益部分,排除其有害的部分,形成自己特有的新的民族文化。

本书介绍清朝的儒家思想统治和清朝的文化系统结构,这是一个概貌。一言以蔽之:旧学笼罩。嘉庆道光年间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改革思想,龚自珍、魏源为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是对正统文化的一种逆向文化,他们的思想闪耀着明亮的光辉,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咸丰同治年间是地主阶级经世派的经世思潮,代表人物是曾国藩、王闿运。他们的思想是正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同治光绪年间是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的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马建忠、郑观应、陈炽为代表,他们的思想进步性强。洋务派代表人物为张之洞,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使新学与旧学达到了初步妥协,保守性强,是正统文化的复兴和延续。从甲午到戊戌是维新派的维新思潮,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他们突破封建保守思想,引导人们进入新的境地。康有为主张中西会通论,在儒学中塞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内容,即“援西入儒”。谭嗣同是猛勇无畏的殉道者,他的哲学思想糅合中西, 融会佛儒,相当庞杂。杨文会是佛教的弘道者,他的思想在晚清有较大的影响。严复是西学的播火者,他着重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林纾的翻译偏重于西欧的文学作品。他们两人所运用的文字语言是桐城派的古文,呈现出思想内容新颖和表现形式陈旧的矛盾。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传播西学,掀起了文体、史学、小说、诗歌革命。文体他创造了半文半白的新闻体,后来,报刊上又兴起白话文。史学他主张用进化论贯串研究历史, 夏曾佑以此思想撰写了中国古代史。小说他论述其社会功能,随后出现了一批社会谴责小说。诗歌他主张“铸冶新思想入旧风格”,其杰出代表为黄遵宪。旧诗仍以陈三立、沈曾植的江西诗派为主,旧词则以谭献、朱孝臧、况周颐为代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革命思潮勃兴,这一思潮也反映到文化的各个领域。诗歌方面出现了革命团体南社,代表人物为柳亚子。他的诗有浓厚的反满情绪,是革命的号角,他对江西诗派的诗表现了强烈的不满。戏剧方面,京剧吸取了各剧种的长处,在内容和表演技巧上不断革新,涌现出像谭鑫培和王瑶卿那样的表演艺术家。京剧还不断上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剧和西方剧目。中国话剧刚刚开始,以欧阳予倩和李叔同为代表。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在文化上他主张保存国粹,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宣传爱国主义,从而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王国维在史学和美学理论方面有深邃的研究。鲁迅早期的思想比较注意国民性改造的问题。总的来说,晚清文化思潮处在一个新旧杂糅、酝酿变革的时期, 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才掀起了巨浪,呈现出崭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