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

三破世界纪录、六破世界青年纪录、两获世界抓举冠军的吴数德,作为夺魁“大热门”,1984 年 7 月飞赴洛杉矶,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盛会。

临行前,领导对举重健儿的希望是“坐一望二”,即拿一块金牌是有把握的,若能拿到两块,就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吴数德在 56 公斤级世界名将的成绩表上,优势明显,这一块金牌,领导上虽然没点明,寄希望于吴数德, 是谁的心里都清楚的。吴数德尽管有十二年的举坛经验,带着这种任务参加这种规模的大赛,毕竟还是第一回,能没压力吗?

压力,吴数德从步入举坛的那一天起,哪一时一刻不是在压力下过日子?家庭生活那么困难,从他练举重,饭桌上常有一碟小鱼、小虾,或是几

片肉,见了荤腥。而全家人的筷子,就连小妹妹的也不伸进这“营养库”;为了练举重,姐姐做临时工,每月收入 31.5 元,可他每月的饭费就要

30 元,父母一咬牙:缴;

“三顾吴庐”的恩师严锡嵩,每月工资 30 多元,无力资助他,便设法喂上两只大母鸡,用鸡蛋补充他的体力消耗;

杨国劳教练,没黑没白地跟他滚在一起,进行着枯燥乏味的“重复训练法”,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黄强辉教练,费尽心血,使它的成绩“更上一层楼”,绞尽脑汁,使他一次次战胜强硬的对手,扬威世界举坛;

吴数德前进的每一个脚印,都有着重重的压力啊!来自父母亲人的,恩师教练的,广大观众的⋯⋯他在压力下幸福地成长,他在压力下走向世界举重台⋯⋯

眼下这压力,是祖国和人民对自己的莫大信任啊。

  1. 月 30 日晚 6 时,二十名世界大力士,包括日本的小高正宏,我国的赖润明和罗马尼亚的马弗泰这些有竞争实力的名将,和吴数德在玛丽蒙特大学格斯顿体育馆展开了夺魁争冠的激烈角逐。

  2. 时 40 分,角逐场上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和最后一次机会——吴数德要

举 147.5 公斤。

挺举本来是吴数德的弱项,在征服 145 公斤的杠铃一役中,小高正宏败下阵来,赖润明败下阵来,马弗泰败下阵来,吴数德却成功了!此举连他的教练黄强辉都感觉是奇迹!所以当他要 147.5 公斤时,黄强辉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在多年压力的坎坎坷坷磨练下,变得成熟了,于是抑制着内心的激动, 轻轻地说:“注意,不要受伤。”

吴数德缓步走上举重台。

崇拜英雄、易于发泄感情的美国观众似乎疯狂了,喊声、口哨声、跺地板声山鸣海啸。当他站到杠铃前时,赛场里顿时又变得似无一人,观众都屏息凝神,注视着一位奥运新冠军的诞生。

握杠、猛拉、翻腕、蹲起,干净利落,抵住杠铃,吸气,技巧娴熟地举过头顶。裁判台上的灯亮了。

疯狂的声浪更猛烈了,摇荡着整个比赛大厅。举重英雄却步履踉跄,在与跑上来的教练、队友拥抱中,他疲乏地半闭着眼睛,嘴里默默啜嗫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祖国的高天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