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最古帝王都丰镐

丰镐遗址位于陕西省长安县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丰镐是周文王所建丰京和武王所建镐京的合称,丰在河西,镐在河东,总面积超过10平方千米。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丰镐遗址中的大量青铜器造型精美华丽,上面的铭文记载了西周王朝及方国的一些重要史实,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在张家坡、客省庄、马王村、新旺村、沣东花园村、洛水村、普度村等地的丰镐遗址发现了夯土基址、房子、制骨作坊、陶窑、灰坑、窖藏坑和墓葬、车马坑等遗迹,为全面认识西周文化的面貌和内涵,确立西周遗址和墓葬的分期奠定了基础。

丰京也称丰邑,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地迁到这里,位于沣河中游西岸,东界沣河,西界灵沼河,北至郿鄠岭岗地北缘,即今客省庄村北至海家坡一线,南到石榴村至鲁坡头,面积8至10平方千米,是一处南北狭长、四面环水、相对密闭的地区。

在这个区域内,西周遗址和墓葬比较密集。位于丰京东北部的客省庄、马王村是一片濒临沣河的高地,有西周大型夯土基址14处。夯土基址建筑群的西部还发现几处西周贵族的居址。这是丰京内重要的建筑地点。

丰京南部的新旺村、冯村也是一片较为平坦的高地,发现有西周窖藏青铜器,可能也是丰京内西周重要贵族的居址。

位于丰京西北部的张家坡岗地,东西约600米,南北约400米,西周初期作居址使用,西周早期以后,成为丰京区域内最大的一处公共墓地。

镐京位于沣河东岸,商周时期的西北界临沣水,东界古潏水,南近洨河,也是一处四面环水、相对密闭的地区。由于遭到汉代上林苑、昆明池的破坏,范围和总体布局不很明晰。

但是,汉昆明池以北的斗门镇、花园村、上泉村、下泉村、普度村、洛水村、白家庄等地西周遗迹很丰富,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能是镐京的中心区域。

花楼子村与洛水村之间,在北临沣河的高阳原较低的阶地上曾发现10处西周夯土建筑。在洛水村西和普度村北还发现有制陶作坊遗址和大型夯土基址,斗门镇则发现西周窖穴、灰坑和大批窖藏青铜器。

另外,在花园村北至普度村东高地上,在约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数百座西周墓葬和车马坑,并发现了长甶盉、禽鼎、方鼎、簋、伯姜鼎等。

丰镐两京的近30处夯土建筑基址连成群体。这些建筑均有较深的夯土基槽。夯土台基、屋顶施瓦,墙面涂白灰,有完善的排水设施。

客省庄基址都是从西周中期开始使用,至西周晚期夷、厉之际遭到毁弃。四号夯土基址平面呈T字形,坐北朝南,东西长61.5米,南北最宽处35.5米,是我国西周中期最大的高台式夯土基址。

花楼子村与洛水村之间一号建筑基址东西长45米,南北宽25米,也是一座面南坐北的高台建筑。

这些建筑基址中发现大量瓦、白灰面墙皮、红烧土块和残破的陶器。而在建筑群体的周围发现有西周时期道路、小面积池沼、用陶管铺设的排水设施,周围有大量周瓦残片。

小型房屋均是地穴或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有一条坡形或阶梯状的通道将住室分成两半,屋内有灶坑,早期的居住面比较平整且经火焙烧。

房屋附近常有窖穴、灰坑、水井等。窖穴为圆形袋状,底较平,灰坑多椭圆形,底不平。那时有很多的窖穴和灰坑也会被当做房屋使用。水井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类,井壁有对称的脚窝,深9米以上。

遗址中发现陶窑20余座,分为横式窑和竖式窑两类,窑室都呈圆拱形。比如洛水村的陶窑为竖式窑,火膛位于窑室的下面,窑箅上有数个圆孔形的火道。客省庄的陶窑为横式窑,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个筒状的甬道,窑室周壁有环形的火道和一条分火道。

丰镐遗址的千余座西周墓葬分为3类:

第一类为带墓道的大墓,包括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和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如在张家坡的3座大、中型墓,其中一座墓葬是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墓中的铜器有井叔铭文,可能是井叔的墓葬,位于其两侧的是井叔妻室的墓。

这类大墓的周围多有数座车马坑、马坑陪葬,墓葬的主人应为京城范围之内的公卿或侯伯,张家坡墓地中几代井叔的墓葬都属此类。

第二类为土坑竖穴墓,数量最多。早期墓坑狭长,有腰坑,晚期墓坑宽短,很少见到腰坑。中型墓有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和漆器,少数墓中有殉人。

第三类为偏洞洞室墓,有土坑竖穴墓道,在一侧挖出偏洞墓室。这种墓数量比较少,其形制反映出西周文化与甘青地区青铜文化的密切关系。

西周多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不固定,随葬品一般放在头前两层台上。早期大、中型墓中有殉人。

发现的墓葬及附葬的车马坑、马坑和牛坑约400座。其中除少数出自普度村外,余均在张家坡及客省庄。墓葬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少数为俯身直肢葬,头向不固定。随葬品多放在头前、棺内或棺椁之间,兵器放身旁,祭食放在头前二层台上或容器内。早期墓有殉人,一般一人,多则3人。

车马坑有方形、扇形、长方形3种。前两种都埋一车两马,长方形竖穴中埋两车4马、两车6马或3车8马。车厢下常有殉人;马坑多长方形竖穴,内埋马两匹;牛坑为圆形或长方形,内埋牛一头。

张家坡西周墓地发现有几座墓葬聚葬的现象,或墓葬并列,或头头相对,或头足相对,或成方折形排列。这些墓葬规模相近,随葬器物组合相仿,墓主可能是同一家族的成员。

张家坡车马坑形状有方形、扇形、长方形3种,一般是一车二马,有的四车八马,大都有一名殉葬舆夫。

丰镐遗址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陶器、铜器和骨、角、蚌制品以及原始的瓷器和装饰品。

其中斧、锛、凿、锤、铲、镰、刀等生产工具,多为石制或蚌制,铜铲仅发现一件;而生活用具多为陶制,有鬶、甗、鼎、甑、簋、豆、盂、罐等,发现的瓦板表面或背面有瓦钉或瓦环。

铜礼器一般在窖藏和墓葬,如陕西省长安普度村西周墓的长甶盉。鼓腹,束颈,口微外侈,分裆柱足,管状流,长舌兽首鋬。盖钮作半环状,盖与器鋬有链条相接。器颈和盖沿均饰以云雷纹填底的窃曲纹,腹部饰双线V形纹,流饰三角雷纹。盖内还铸有铭文56字。

张家坡村东有铜器53件,有铭文的32件;马王村发现铜器25件,有铭文的10件。

在新旺村附近,也发现铜器窖藏,共有2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50余件。其中一尊铜鼎重80余千克,应为王室或大贵族使用的重器。一件盂上刻有铭文49字,记载周王内宫后妃遴选宫人宫婢之事。

另外,马王村还发现了许国国君嫁女的媵器。沣东下泉村的多友鼎,铭文长达277字,记载西周厉、宣之际周人与狁人之间的战争。

这些铜器大都发现在居住遗址或其附近,同一个窖内出土的铜器有的非一家所作,少数年代较早,大都是西周中晚期的器物,大概是由于西周末年犬戎之乱时埋入地下的,对于探索丰镐两京的布局和西周历史的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材料。

在新旺村西南发现的西周晚期制骨作坊遗址,是一处主要制造骨笄、骨镞一类器物的专业作坊,规模不小。

另外,新旺村还发现两片刻字卜骨,所刻的字或是易卦中的卦象,或是已经失传的文字。

[旁注]

伯姜鼎 伯姜是舜臣子伯夷的别称。伯夷姓姜,能明礼仪以佐尧舜,因用以代称名门望族。伯姜鼎通高0.23米,口径0.19米,重3.2千克。窄沿方唇,口沿上一对立耳,下腹向外倾垂,底微圈,下有三条上粗下细的柱足。颈部饰弦纹一道。内壁铸铭文64字。

公卿 是三公九卿的简称,三公是我国古代最尊贵的3个官职的合称,指司马、司徒、司空,或太傅、太师、太保,汉朝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卿也是高级官员,九卿并不一定是9个人,只是说明官职完备。

侯伯 即指古代侯爵和伯爵。从我国周代开始,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都是世袭罔替,封地也都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

犬戎 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西、甘肃一带,在甘肃静宁县威戎立都。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

周文王(约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即殷商西伯,又称周侯,姬姓,名昌,黄帝的后裔。传在羑里,即今河南境内根据伏羲氏的研究成果继续演绎易经八卦。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姬发有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

武王(约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3年),即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继续任姜尚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为助手,积极筹划灭商的事宜。于公元前11世纪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阅读链接]

早在1933年、1943年,先后两次沿沣河进行过考古调查。从30年代开始至50年代初期,重点调查了沣河流域水系、地貌及西周遗址分布情况,大体确定了丰镐两京的方位。

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门设立丰镐考古工作队,长期开展西周丰、镐两京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进入第二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主要是对丰镐遗址的全面普探、重点发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