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第一古都的辽上京

辽上京遗址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为我国辽代都城遗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926年扩建,938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作为辽之都城历经204年。

辽上京遗址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辽上京遗址的发现,为系统地研究辽代城市建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1120年金兵攻占上京。金将上京改为北京临潢路,至元代上京逐渐废弃。

辽上京遗址南部城墙底宽至少有32米,地表以上高度为10米多。墙体结构为内外3层的版筑结构,特别表现为底部土层薄而密集,越往高处土层越厚,最厚处可达20米左右。由于城体保存尚好,清晰可见筑墙时夯窝的痕迹,每平方米有270多个,十分坚固。

辽上京平面略呈日字形,周长约6400米,城墙均用黄土夯土版筑,残高5至9米。京城由皇城和汉城组成,两城建筑与布局是辽“以国制治旗但,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皇城位于京城北部,是契丹皇族、贵族的宫殿和衙署所在地,也是初筑的皇都。东、南、北3墙都呈直线,西墙中段位于小土岗顶部,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全长约1850米,东、西、北3墙中部残存有门址,并加筑瓮城,各墙上残存有马面。

西墙内的山冈顶部,有一组东向的建筑址,应是早期的宫殿遗迹,在此可以俯览全城。岗下有一大道直向东门,皇城最初是以东门为正门,扩建汉城后,城内主要建筑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门改为正门。四面城门内都有大街直通大内宫墙外。

大内位于皇城中央部位,宫墙墙基已残毁,约为长方形,周长约2000米。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其中有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在高约4米的台基上。

皇城南部有不规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内残存一躯残高4.2米的石刻菩萨像,传为天雄寺遗址。

皇城北部地区未发现建筑基址,应是文献所载契丹贵族搭设毡帐的地带。

汉城位于南部,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域,其北墙即皇城南墙,东、南、西3墙系扩筑。墙身较皇城低窄,残墙最高3米,无马面,原有6座城门。

原来流经城南的小河,经过多次改道,自城西南角穿过东北角,将城内文化堆积层冲刷殆尽,仅余靠近皇城南门的小片地区。

城址附近现存砖塔两座。

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残高约25米,尚存7层塔身及塔基,塔刹及檐椽都已塌毁。塔身第一层每面镶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萨、天王、力士和飞天像。塔东南处有辽代开悟寺遗址,此塔当是开悟寺塔。

另一座位于城址北,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仅存5层塔身,残高约6米,传为辽代宝积寺塔。

辽上京遗物中最精美的当属一个保存较好的石经幢座和半块仰莲雕花石座。

另外,辽上京遗址还发现了近万枚北宋铜钱和数十个体的泥塑人面像。这些泥塑人面像雕塑十分精美,是一批珍贵的艺术精品,代表了辽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旁注]

辽代五京 我国辽代为巩固疆土,加强统治,相继修建了今赤峰市林东镇的上京临潢府、辽宁省辽阳市的东京辽阳府、北京市的南京析津府、内蒙古宁城县的中京大定府、山西省大同市的西京大同府,谓之辽代五京。

契丹 我国古代出现在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我国北方。

塔刹 指佛塔顶部的装饰,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冠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刹”来源于梵文,意思为“土田”和“国”,佛教的引申义为“佛国”。传入我国后,与我国传统建筑相的结合演化中,塔刹成为塔顶攒尖收尾的重要部分。

天王 即四大天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战将,后被佛教宣传为四个重要的护法神,各守护东、南、西、北4方向,以护持佛法。天王形象一般为身穿甲胄,面容威严,手持武器,足踏夜叉。以后在中国的寺庙中,四天王手中分别持剑、琵琶、伞、蛇等物象征风、调、雨、顺。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汉名耶律亿,辽朝开国君主,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916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庙号太祖。

[阅读链接]

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辽上京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2001年辽上京遗址的保护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文物重点保护项目。

2002年,辽上京遗址经过几个月的发掘,皇城南半部分城墙地表以上结构基本清晰。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辽上京进行考古发掘并获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