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四都之一的元中都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始建于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元上都齐名,共称“元朝三大都城”。

元中都遗址保存完好,布局清晰,为研究我国封建时代晚期都城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依据。

1307年,元朝的第二任皇帝成宗铁穆耳去世,由于成宗皇帝没有儿子,他的两个侄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都有可能继承皇位。

爱育黎拔力八达因身居帝国的权力中心大都,在母亲的支持下抢先宣布登基。而海山早在10年前就被成宗皇帝封为宗王,派到漠北镇守帝国的北疆。那时,海山年仅17岁。

在镇守漠北的10年间,海山从一位少年成长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为保卫元帝国的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当他听说弟弟在大都抢先登上了皇位,自然心中不服,于是海山统领三路大军从漠北返回上都。迫于哥哥的军事压力,爱育黎拔力八达将皇位又拱手让给了海山。

武宗海山夺取了皇位以后,为了避开大都和上都遗老遗少们的掣肘,以及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势力范围,尽快树立自己的权威,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中都城。

此外,武宗海山17岁以宗王的身份镇守漠北,时间长达10年。军旅生涯和残酷的战争,练就了他坚毅顽强、独断专行的性格。他崇尚武力,具有强烈的创业激情,对先祖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赫赫威名更是尊崇有加。

据史书《皇帝尊号玉册文》说:武宗由上都到达隆兴,也就是今天的张北县,“徘徊太祖龙旗九斿,剪金于斯,肇基帝业,为城中都。”意思是说,武宗海山到达隆兴以后,在太祖成吉思汗龙旗飘过的地方徘徊,想到先祖在这里以区区80000精锐,大破金朝40万大军的历史壮举,他决定在这里开始他的帝业,为此建成中都。

1307年,海山在上都开平城继位,这位年仅27岁的皇帝登基才10天,就下令修建中都城。为了完成这一宏伟蓝图,还专门成立了领导中都宫阙建设的行工部。

1308年,武宗不顾坝上地区天寒地冻,命令枢密院急调18500名六卫亲军,开赴旺兀察都作为建都工役。同时,又从上都侍卫亲军中抽调3000人参与中都建设。除军队之外还有大量的工匠、民夫、义工,建造中都的队伍无疑是相当庞大的,由此可见武宗建设中都的决心。

在设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后,又增置了虎贲司、光禄司、银冶提举司及中都万亿库等官署,成为“蒙元四都”之一。

至1311年,武宗去世,仁宗“罢城中都”后,元中都仍作为元朝的行宫来使用,后任英宗、泰宗、文宗和顺帝等多位皇帝曾到此巡幸、议政和作佛事。

1358年,红巾军烧毁中都宫阙,使其成为废址。

元中都遗址位于张北县城北处。南离元大都即北京265千米,北距元上都遗址195千米。

元中都遗址由宫城、皇城、郭城呈回字形相套,是我国传统都城“三重城”建制。

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保存完整,城墙高出地面3至4米,墙基宽约15米,四角存有方形夯土角台,边长6至7米。城墙四面各有一缺口,经探明,就是原来的四个城门。内城南门为3个门道,两侧还可能有阙台。

宫城内共发现建筑基址27处,其中位于宫城中心的高台基址,基址裸露,可见柱础。

高台基址是宫殿群主体建筑,正好位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基址为中心的主体宫殿群位于宫城的中北部。

作为正殿的一座宫殿基址居于宫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有排列整齐的柱础石,地表有琉璃瓦当、滴水和花砖等建筑构件。

宫殿台基分为上下两层,总体高出地面约2.8米,周围用青砖包砌。上层基面为宫殿的主体部分,下层基面为宫殿的回廊部分,在台基的周围一共有7条上殿通道。

柱廊两旁各有一条上殿通道,这两条通道和宫城的东门和西门正对。在前殿的南侧共有三条上殿通道,中间是御道,两边是文武大臣上殿的通道。

元中都“工”字大殿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对于研究我国宫廷建筑的演变和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宫城西南角为角楼基础,宫墙南城门发现了三道门,地面为青石铺面,门框及顶部为过梁式砖木结构,其上应为阙台类建筑。

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琉璃构件,有塑龙琉璃残块、浮雕牡丹花,还有筒瓦、瓦当、滴水、凤鸟、仙人,以及大殿屋脊上华丽的装饰残件等,艺术造型写实逼真,栩栩如生,表现了大元帝国工匠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造型艺术功底。

最重要的是这些琉璃构件的3个拐角都出来了,就是三出阙。三出阙是指宫廷建筑基座拐角处的形制,从拐角处向外经过3次缩折与墙体相连,显得基座宽阔、厚重、稳固、霸气,它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最高规格。

元中都发现了大批石、陶、木、砖雕等建筑构件及铜、铁、骨器。特别是前殿东步道南侧的砖雕象眼,堪称稀世瑰宝。

在台基的四围,有70多个汉白玉螭首,其中的一个汉白玉角部螭首和9个9沿螭首雕刻细腻,造型完美,极尽绝诣,都是元代雕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工”字形中心大殿和“三观两阙三门道”梁柱结构的南门,以及奇特的“三出阙”角楼,都体现了元代建筑的特色风格。

皇城套在内城之外,城垣呈土垄状,东西长770米,南北宽930米。皇城城墙距宫城城墙东、北、西、三面与宫城城墙间距120米,南部两墙相距210米,墙高出地表一米左右面积约80万平方米。

元中都的创建,彻底改变了坝上地区的历史地位,将有史以来中原王朝的北方疆界,变成了元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的中心,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它标志着历代中原王朝倾举国之力修筑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使草原文明与农业文明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旁注]

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在位9年,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传位其子元英宗硕德八剌。

枢密院 我国唐、五代、宋、辽、元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主要掌管军政。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内廷,用宦官为枢密使,执掌机要事务。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元代枢密院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

滴水 建筑学上,在窗台或者阳台下,为防止雨水等室外水直接沿阳台、窗台流下而侵蚀墙体,在阳台、窗台下边缘设置的内凹型构件,叫做滴水。

象眼 在建筑中,“象眼”是指台阶侧面的三角形部分。宋代时的象眼是层层凹入的形式,清代时的象眼大多是陡直的,有些表面平整,有些表面饰有雕刻或镶嵌图案。除了台阶处之外,凡是在建筑上其他类似地位的直角三角形部分,也都称为“象眼”。

铁穆耳(1265年~307年),孛儿只斤·铁穆耳,蒙古帝国可汗,元朝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孙、太子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海山(1281年-1311年),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元朝第三位皇帝。为忽必烈次子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之长子,统军北边,多立战功,封怀宁王。1307年,被拥立为帝,并追封其父为元顺宗。即位后更换了成宗大臣,封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元武宗在位4年时间,全国歌舞升平,国力强大,是元代的一位明君。

[阅读链接]

从1997年开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开始对元中都遗址展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对元中都进行了科学的认定。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探明了主要建筑遗址的形状。

2013年,《元中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由河北省批准予以公布。

《元中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正确处理遗址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为原则,规划中明确了元中都遗址近期、中期、远期考古研究、保护及展示利用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