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的足迹

——记第 23 届国际物理

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张霖涛

张霖涛是第 23 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

张霖涛出生在江汉油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两岁多时,父母就开始教他识汉字,背古诗和画画,到上学前夕时,他已经认识不少汉字,并能读懂一些少儿书籍。

小霖涛自幼聪明好学,总喜欢缠着父母这个、那个地问个不停。听起故事来,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小霖涛喜欢画画,为了鼓励他,妈妈把他的“成功之作”收集起来,像办专刊似的贴在卧室的墙壁上,它们都共同反映了一个主题——“长大了当科学家”!

爱看书是小霖涛的嗜好,《少年科学画报》、《我们爱科学》⋯⋯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书籍把他引进了一个变幻无穷、奇妙无比的物理世界,使他知道玩具中旋转的陀螺、滚动的铁环,生活中的收音机、电风扇、还有飞机和火箭都是根据物理道理制造出来的。他开始感觉到物理是多么有趣、多么有用啊!这样,物理的种子已悄悄地播种到他幼小的心田里。

上了初中,霖涛开始学习系统的物理学知识。那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 妙趣横生的物理问题,还有极富吸引力的物理实验,都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开始热爱物理,学习中他有意地偏重于物理,他的物理成绩也总是名列第一。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挺难的物理题,并当众宣布:“谁做出这道题,奖给谁一斤巧克力”,老师显然是开玩笑说的,但霖涛想,不为吃巧克力我也要解出来。经过认真地思考,他终于解答出来了,吃到了奖来的巧克力。这件事更激发了他学好物理,攀登物理学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张霖涛的学习具有超前意识,这开始于他读初一时。教师用一套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作考试题目,考试结果全年级只有两人及格,霖涛则以96 分的成绩名列第一,比第二名要高出 30 多分。这次考试对张霖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从此他对课外书籍的兴趣更浓, 劲头也更大了,他决心走一条超前学习的路。

超前学习,犹如攀登险峻的山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正常学习大得多的代价。霖涛没有被学习中的困难所吓退,他咬紧牙关,朝着既定的目标,一页一页地啃着书本,一步一步地攀登着山峰。

他太爱看书了,见到书就如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一样,只要捧起了书,就很快进入“角色”,贪婪地吸收着书中的营养。时间一天天过去,在他身后也留下了一排长长的、深深的足迹:几年来,他在图书馆借阅的理科和科技书籍高达 900 多册,平均每 2.6 天借阅一本,如果加上自己购买的书籍,以

及教师推荐给他阅读的书和杂志,他阅读的课外书籍共有 1000 多册。

大量的阅读,张霖涛的知识面拓宽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全面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顽强地超前学习,使张霖涛的解题能力提高很快,但他毕竟还不够成熟, 在攀登的路上,他不知不觉走上了急于求成、重视钻难题轻视基础知识的岔道上。辅导老师没有忽略这一倾向,在一次有目的的基础知识考试中,班上有十名同学得分在 90 分以上,他却名居中等,只得 80 多分。老师没有责备

他,只把宣读分数的顺序作了调整,先念霖涛的得分,再念众多 90 分以上的同学的姓名。

老师的举动引起了霖涛的深思:万丈高楼平地起,雄伟的大厦建立在坚实而牢固的地基之上,学习这不也是这样吗?要想学有所成,就得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抓起。他告诫自己:可不要舍本求末,一味钻难题钻牛角尖啊!”从此,他在学习中注意克服好高骛远的倾向,把功夫下在打牢基础上。

为了理解一个概念,他一连把教材的有关部分阅读几遍,字斟句酌,反复思索,弄通不同的含义,它们的联系、区别。为了掌握一个物理规律,他常常连续阅读好几本书上的有关论述、对照比较、反复揣摩,直到弄懂为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对物理知识准确的理解,为他以后攀登更高的山峰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张霖涛也明白:时间是事业的财富,大脑是才能的地盘,要想攀登科学的高峰,不讲究科学用时,不讲究科学用脑是不行的。

而张霖涛对自己的时间也有合理的安排。

课堂 45 分钟是他必争之地,为了提高听课效率,他要求自己课前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把弄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教师讲解疑难问题。一堂课下来,不但新课内容他能吸收消化,就连作业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课余的整块时间,一般用来学习课外书籍,为了防止盲目、忙乱学习的现象发生,他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每天读什么书、学到什么位置他都胸中有数。

稍纵即逝的零碎时间,也被巧妙利用起来。清晨,他用来强化记忆;课间,他用来处理班务;饭前,他用来回忆当天的学习内容;饭后,他用来看新闻和散步⋯⋯。

他喜欢干就扎扎实实地干一阵,玩就痛痛快快地玩,从不打时间战、消耗战,因而每天都保持有旺盛的精力进入课堂,形成了有规律的良性循环。

和同龄人一样,张霖涛也很爱玩,并且也玩得不比别人差,扑克、象棋、围棋、游戏机等等他都会,但霖涛是一个很会控制自己的人,他从来没有因为玩而影响学习。而他的玩,也只是用来放松紧张的大脑、松弛神经,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沉迷于其中。

靠着勤奋、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被霖涛甩在了身后,高一年级他就学完了高中三年的物理课程,高二年级他又学完了微积分和大学普通物理的部分内容。

攀登之路,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路,张霖涛在这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路上行进着,无论征途多么艰难,无论旅途多么辛苦,他始终没有退缩过、犹豫过。他有自己的目标“争取第一”,他的勤奋、努力都为此而来。

小学阶段,他的成绩年年居年级第一,进入初中,他又名列年级之首。重点中学里优生云集,大家实力相当,各有千秋,许多同学都将视线对

准着“第一”的宝座,谁得到“第一”,谁就会成为大家追赶的目标,成为赶超的对象,这样的“第一”是难以被谁“垄断”的。

张霖涛毕竟成熟多了,面对众多“高手”,他调整了学习战略,要求自己在全面发展的同时,重点突破,保证理科第一。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摘取数、理、化和外语四个单科第一和总分第一的桂冠。而在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连克三座山峰,连获 8 个第一的辉煌成绩。

掌声留不住他,鲜花也留不住他,张霖涛没有去庆祝已有的胜利,甚至没有时间去品尝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战果,只是回头深情地看了一眼自已攀登的足迹,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他要去争取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入场券,去开凿一条通往那座遥远而且高耸入云的山峰——世界金奖领奖台的路。

张霖涛进入国家物理实验班之后,学习更勤奋了。课堂上,他认真聆听大学教师的讲课;课堂下,他积极参与同学们激烈的讨论;节假日,他清早就走进图书馆,直到关门还不肯离去。

半年过去了,11 次选拔考试过去了,霖涛没有让亲朋好友和老师们失望,他终于取得了参加第 23 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资格。

1992 年 7 月某日,张霖涛和他的“战友”们在经过五小时的奋力拼搏之后,为祖国捧回了五枚金光闪闪的奖牌,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