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兴邦强国的保障和途径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任务尤为紧迫。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地围绕着这个中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点是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不高。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竭尽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富强不起来,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缺乏说服力、吸引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摆脱贫困,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才能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发展生产力。直至到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以“政治”、“革命”代替生产。使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许多领域,蒙受巨大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共产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仅 10 多年就取得了巨大成绩。综合国力大大增加。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3 元,“七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 4.2%的速度增长。1985 年, 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 1148 元,1990 年达到 2150 元。1978 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用为 316 元,1987 年为 916 元。“七五”期间以年均 4.1%的速度增长。1987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额达 3073.3 亿元,比 1978 年增长了 13.6 倍,

1990 年年末达到 7034 亿元。人民的食品结构已经向营养型转化。居住条件逐步改善,衣着绚丽多彩。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在城镇已普及,录相机、钢琴、高档照相机、摩托车已开始或准备添置,农村近年来也开始置备电视、录音机等家用电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平均寿命等生活质量水平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从一个侧面说明重点抓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各地区生活水平发展很不平衡,还存在一些穷困户。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继续搞好改革开放,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振兴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