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心与时代同步

我们要进行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民族,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实现观念变革,克服旧

思想旧传统旧习惯,使心与时代同步。具体地说要实现如下多方面的转化: 第一,由因循守旧向勇于创新转化。

大一统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主静求稳、循古守旧,固执于宗族之法、上古之例,这种向后看的思维取向严重窒息了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国人民必须摆脱陈腐的旧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思维方法上的形而上学,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把握时代的脉博,跟上时代的潮流,用现代科学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开拓者的风貌从事创造性的事业。不要当时代的落伍者,而要当时代的弄潮儿。

第二,由封闭观念向开放观念转化。

传统社会是一种封闭型社会。传统社会的封闭型特征,以乡村生活为代表,人们生活空间狭小、自我封闭、信息闭塞、孤陋寡闻。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少、互动对象少。满足于自给自足,与人交往害怕吃亏,甚至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封建统治者一度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夜郎自大、卑视“外夷”,对近代以来飞速发展的西方世界不闻不问,致使中国大大落后于外国而不自知。

在今天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的开放性特征,正视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落后的事实。确立开放观念,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不仅国家,就是每一个部门、企业、单位和个人都要确立开放观念,有开放意识,防止自我封闭。

第三,由“中庸”观念向竞争意识的转化。

这里不是对儒家的“中庸”思想的完全否定,而是反对藏锋隐智,不求有功只求无过、不敢为人先的庸人哲学。所谓“强梁者不得其终,好胜者必遇其敌”、“出头的椽子先烂”、“烦恼皆因强出头”。在这种逃避生活挑战、不求进取的人看来,“众人”是不宜“先”的,“先”了就会令人生妒, 成为众矢之的,带来麻烦,所以应“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愈是有本事有才学,愈要装傻作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只有这样才能超然于世俗的纷争之外,求得生活的平静,安居乐业。我们认为,这种苟且偷安的处世哲学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试想,如果人皆如此,国何以治、邦何以兴,现代化大业又如何实现。面对以“竞争”、“进取”、“高节奏”为特征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克服狭隘的庸人观念,积极提倡自尊自信、努力进取、勇于竞争、敢为人先的精神,朝气蓬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追求一种有价值的人生。

第四,由盲目自在向自主自觉转化。

在剥削制度下,广大人民处于异己的社会力量的统治之下,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向人民群众灌输封建纲常伦理,搞愚民政策,培养奴化人格和顺民意识,提倡迷信和盲从,加之人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通过“反思”认识自我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是为盲目的自在的生存者。社会主义国家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和引导广大劳动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反思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并实现自律,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由低速度慢节奏向高速度快节奏转化。

小农经济的生活习惯是低速度慢节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四平八稳、

慢慢吞吞,办事拖拉、不重效率。而信息时代的特点是高速度快节奏,时间观念强,重效率效益。在这样的时代,如果我们还是像老牛拉车那样迈着蹒跚的四方步,不仅已经存在的差距不能缩小,还有进一步加大的危险。因此, 必须唤起全国人民的危机意识,产生必要的紧迫感,确立现代时间观、效益观,力争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振奋精神、急起直追、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观念变革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中华民族以新的风貌新的姿态迎接挑战,书写新的历史新的篇章的要求,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