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要后继有人,这是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些大学只是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这样做要是犯错误,我首先检讨。这不是复旧!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1975 年 9 月 26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3、 34 页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于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 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 年 5 月 24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40 页
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
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1977 年 7 月 29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423 页
外行管内行,总得要学才行。我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中央也同意了。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 年 8 月 8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48 页
解决了对十七年的估计问题,恐怕至少在精神上可以使大家放下包袱。就今天的现状来说,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强调尊重教师。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我们要把从事教育工作的与从事科研工作的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他们受到同样的尊重,同样的重视。一个小学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到教育事业上,就是很可贵的。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一个大学教师少,因此小学教师同大学教师一样光荣。对于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的人,应当鼓励。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 年 8 月 8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49、 50 页
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要定下来。它们有这个能力,有这方面的人才。事实上,高等院校过去也承担了不少科研任务。
随着高等院校的整顿,学生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会逐步增强, 科研的任务还要加重。朝这个方向走,我们的科学事业的发展就可以快一些。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 年 8 月 8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53 页
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在大专院校中先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院校。重点院校除了教育部要有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和各个业务部门也要有一点。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1977 年 8 月 8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54 页
小学、中学、大专学校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而大专学校又是科学研究一个重要的方面军。
在审定《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时加写的一段话
(1977 年 9 月 14 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423 页
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重要的政策、措施,也是方针性的东西,这些我是要管的。教育方面有好多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出人才、出成果。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1977 年 9 月 19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70 页
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的关键,要有足够的合格人力加以保障。
对教育部党组关于急需编写教材人员的报告的批示
(1978 年 2 月 10 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424 页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要确实保证教师的教学活动时间,要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工作条件和业务学习。对于在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该给以表扬和奖励。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 年 3 月 18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95 页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早在八十年前,列宁就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 年 4 月 22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07 页
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
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 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 年 4 月 22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08 页
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 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奖励。
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 可以定为特级教师。限于国家的经济力量,我们一时还难以较大地改善教职员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但是必须为此积极创造条件。各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在可能范围内,尽力办好集体福利事业。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 年 4 月 22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09 页
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 “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一心一意搞建设》(1982 年 9 月 18 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 页
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我说的是包括职工教育在内的智力开发,要更好地注意这个问题。
《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1983 年 3 月 2 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6 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景山学校题词》(1983 年 10 月 1 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5 页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
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 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 年 5 月 19 日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20、121 页
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一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 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 年 5 月 19 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21 页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是很容易纠正过来的,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会见香港知名人士包玉刚、王宽诚、霍英东、李兆基等时的谈话
(1986 年 4 月 19 日), 1986 年 4 月 20 日《人民日报》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 年 9 月 5 日、12 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7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