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腔高扬激昂的祁剧
祁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又称祁阳班子,清末又名“楚南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又得名祁阳戏。
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祁剧比京剧的历史还早400多年,是湖南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湖南省8个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只有祁剧占据了永州、衡阳、郴州、邵阳、怀化、娄底等大半个湖南省的地盘。
祁剧源于弋阳腔,是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据说为明永乐年间,当时弋阳腔随江西移民传至祁阳,逐渐传播,地方化,明代成化年间,弋阳诸腔与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
明代万历年间,昆腔风靡全国后,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清代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随着声腔的增多,祁剧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
弋阳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其被称为祁剧高腔之祖。祁剧在明代后期,已成为湖南流行较广的剧种。据清代《祁阳县志·艺文志》记载,明朝末期,祁阳地方已经有了较为健全体制的戏班活动。
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社会太平,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官场选伎征歌,民间酬神演戏,一时成为社会时尚。
这一时期,祁剧社有较大的流传和发展,向外遍及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省。祁剧著名班社在清嘉庆年间有吉祥班、老四喜班等。咸丰、同治以后,祁剧有了全面的发展,众多新剧社、剧目和名家不断涌现。
乾隆年间有诸如庆芳班、瑞华班、新喜堂班等,光绪年间著名班社有荣庆班、老永和班等。清朝末年的四喜班、荣庆班、老永和班和天仙园,合起来被称作“四大名班”。
清末,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兼有高、昆、弹3种声腔,分为永河、宝河两大流派,艺术特点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但舞台语言,统一用经过规范化的祁阳官话。
演唱时,永河派由鼓师帮腔,宝河派用唢呐帮腔,声调高扬、激越。祁剧剧目繁多,曲牌丰富,是弹腔为主的多声腔的湖南大戏种。
祁剧的流布区域较为广泛,除湖南的衡阳、零陵、怀化、邵阳、郴州等地区拥有祁剧演出班社之外,不少祁剧班社还到外省演出,足迹流布桂、粤、赣、闽、滇、黔诸省。
在演出过程中,祁剧与桂剧、粤剧、闽西汉剧、广东汉剧等地方戏曲剧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既扩大了祁剧的影响,又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了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
清代同治年间,左宗棠带兵打仗,曾经带着祁阳班子跟随军队,把祁剧带领着一路唱到了新疆。民间有“祁阳子弟遍天下”之言,祁剧盛极一时。
祁剧的唱腔高扬激昂,传统的唱法除了旦角和丑角用真声外,其他的行当均讲究用“雨夹雪”,即真假声结合的方式。演唱要求严格,咬字则要注重表现单、双、空、实,出音则讲究抑、扬、顿、挫,务求要做到字正、音清、腔圆。
在表演艺术上,祁剧具有粗犷、夸张、朴实的特点,动作讲究眼、鼻、胸、手指、脚尖的配合一致和匀称协调,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称为“归子午”。
祁剧的表演有一套本剧种特有的严格程式:例如“亮相”就规定要在撩袖、抖袖、整冠或者整鬓之后再进行;“开衫子”则可以分为全衫子和半边衫子;表现将校辕门侯差和武将出征前的战斗的准备,动作程序繁杂,规格严谨,难度很高。
祁剧现行的角色行当可以分为生角、小生、花脸、丑角、正旦、小旦、老旦七行。除老旦在重头戏中较少外,其他各行当又因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分成若干戏路。
其中正生包括白须、花须、青须;花脸包括整个净行角色;丑角有文丑和武丑之别。每个戏班的正旦和和老旦只有一个,除此其他各行都有多人。
祁剧的各行当角色的指、眼、步和身段,都各自有一套技法:要求花脸过头、须生平眉、小生平肩。例如花脸一般讲究眼珠的滚动和脸部肌肉的颤动;旦行讲究柔软放松的“棉花身段”等。
祁剧在表演工夫上特别重视腕子功,要求能做到倒掌,即手掌向外,手指能碰到手臂,转动灵活,耍出各种“腕子花”样式,做到柔弱无骨、转动灵活自如。
眼神表情也有多种多样,表现吃惊或者焦急时用“斗眼”,表现发怒或者威胁时用“瞪眼”,表现沉思时用“梭眼”,表现气愤时用“睁眼”,表现左右看人用“分眼”,表现人之将死用“阴眼”,表现人之喜爱多情用“俊眼”等。
祁剧的表演艺术多从生活出发,加以舞蹈化的发展。除此之外,祁剧尚有许多独特的表演技巧,如跑马的舞蹈,习惯上称作“马路”,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但表演逼真,而且十分优美。同时又融合和吸收了拳击、舞剑等民间武术,因而更具有乡土特色。
脸谱一般只用红、黑、白三色,多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
祁剧伴奏的乐器则主要为祁胡、月琴、三弦、板胡4大件,祁胡伴奏用的琴筒一般用楠竹制作而成,一般小而长,筒口成喇叭形,琴柱内装上铁条,琴弓内藏铁丝,其音阶高扬嘹亮。在打击乐器方面,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和帽形噪鼓以及宽边的大锣和大钹等。
祁剧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大小戏893本,其中80%为弹腔剧目。高、昆整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四大部,称为祁剧“正高”、“正昆”代表剧目。
其他属于明清传奇的高腔、昆腔戏,则被称为“耍高”、“耍昆”。“耍高”剧目有《琵琶记》、《金印记》、《投笔记》、《一品忠》等;“耍昆”剧目有《鹿台饮宴》、《卸甲封王》、《别母乱箭》、《藏舟刺梁》、《劝农赏花》等。
弹腔戏大多搬演《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以及部分神话传说和公案戏。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昭君出塞》、《牛皋毁旨》、《闹严府》、《泗水拿刚》等。
[旁注]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弹腔 又称乱弹,是赣剧三大声腔之一。弹腔是二凡、西皮、秦腔、老拨子、浙调、蒲江调、梆子、文南词的总称。如:《步步娇》、《琵琶序》等。
净行 我国戏曲行当的一种,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分文净与武净,细划分则有铜锤花脸、黑头、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等。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三根弦,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目连传》即佛教中目连救母的故事: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
[阅读链接]
在祁剧界,艺人们有“三去赣南”之说,第一批在乾隆时期;第二批是仁和班在同治末年;第三批是福兴班在清朝末年。
道光帝时期,艺人龙明信带领的新福祥班在江西宁化名著一时。后来,祁剧第一个女子科班丽华班在祁阳洪桥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