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领袖茶陵诗派

李东阳,明代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人,寄籍京师。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立朝50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1447年,李东阳出生于湖广长沙府茶陵州。父亲李淳是个饱学之士,以教私塾为生,因家贫,甚至还当过摆渡的船工。

李东阳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4岁时随父亲在北京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京城中人视为神童。

于是,顺天府官员把李东阳推荐给景帝,父亲带他进宫朝见皇帝,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皇帝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小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

皇帝高兴地将小东阳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

李东阳当着景帝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赐给李东阳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之后,并两次召见准予李东阳进顺天府学读书。

据说当时李东阳和程敏政同时作为神童,被皇帝召见入宫殿。皇帝正在吃螃蟹,便以此出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应声对道:“凤凰遍体文章。”

李东阳从容答道:“蜘蛛满腹经纶。”皇帝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当宰相。”殿试后第三天,李东阳中了第三名神童。

李东阳被举荐为神童后,不少文人墨客找他题诗作对,试试他的才华是否名副其实。有位老翰林将他的名字嵌入联语,要他用“两兼格”续对:“李东阳气暖。”东阳对道:“柳下惠风和。”老翰林惊叹不已。

1464年,李东阳18岁即跨级直接考中进士,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不久授编修,参与修撰《英宗实录》。

1467年《英宗实录》书成,李东阳升从六品俸。后迁侍讲,旋入经筵侍班。1480年,为应天乡试考官。1484年,再迁侍讲学士,辅太子诵习。1486年丁父忧。1489年,补原官加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书成,升太常寺少卿。

1492年大旱,孝宗敕群臣言天灾事,李东阳条摘有关《孟子》,以天灾与时政阙失相连,天降灾福与人事有关,望皇帝勤习经文,以诚意动天意。而其他“凡事关祈祷,悉加屏绝。”疏上,孝宗称赏。迁礼部右侍郎,入内阁专典诰敕事。

1495年,李东阳以本官入文渊阁参与机务。1498年,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1503年,纂修《大明会典》成,进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颇有刚直之名,刘健善断,谢善持论,而李东阳性温而多智谋。一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赞。孝宗对三大臣意见颇多采纳,并常召入宫中议事,“呼先生而不名”。

1504年,重修阙里孔庙工竣,李东阳奉诏往祭。及归,上《通达下情题本》,直陈时局艰难,。

1506年,李东阳等上疏极陈“嬉游废政”之弊;又上疏论“时政四弊”,乞休;武宗不允,而朝政无所改。后来,朝官纷请诛宦官刘瑾等,武宗与内阁议时,刘健、谢迁持论激烈,至于推案哭骂,遂为武宗所恶。

刘、谢上疏乞休,唯东阳仍留内阁。刘、谢即免,内阁引进王鏊、焦芳,迭加李东阳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当时刘瑾把持朝政,李东阳独木难支,无力回天。有人画了一幅丑老妪骑牛吹笛的讽刺画,在画中老妪额上题“此李西涯相业”,西涯是李东阳的号,以此嘲讽李东阳。

有人向李东阳报告此事,可他不动声色,自题绝句一首:

杨妃身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

争似阿婆骑牛背,春风一曲太平歌。

在后来推翻刘瑾的斗争中,李东阳起了关键性作用。

李东阳以台阁大臣主持文坛数十年,其为诗文典雅工丽,为首形成“茶陵诗派”。兼善书法,于篆隶造诣尤高。

大家赞李东阳“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

李东阳论诗声、色并重,他认为诗歌的较高境界应该是“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

李东阳要求以此为准绳来辨别唐音、宋调:“试看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

李东阳推崇盛唐诗,特别是杜甫诗,就要求人们先知唐调:

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唐诗类有委曲可喜之处,惟杜子美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盖其音调与格律正相称,回视诸作,皆在下风。然学者不先得唐调,未可遽学杜也。

正因为李东阳有这样的理论主张,所以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不仅注重色泽耀眼,而且注重音调和谐。由于李东阳长期生活在北京,京城内外的自然山水也就成为他欣赏创作的对象。

他曾颇有激情地描绘过《京都十景》,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

蓟门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

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

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峰。

坐久不知迟日霁,隔溪僧寺午时钟。

从人间的自然山水中就能领悟到乐趣,它成为对抗佛教虚无缥缈的宣传的最好办法。这就是诗人所说的“幽处觉心清”。

从李东阳的京城山水诗中,可以领悟出一位官高事闲、雍容华贵的士大夫风采。

李东阳与彭泽交往甚密,常有唱酬。彭泽其实内心对李东阳的诗并不太赞赏。后来,彭泽官场失意,离京回乡。李东阳赠诗一首: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彭泽读到开头四句便深为感动,读完全诗,潸然泪下。反复吟诵数十遍,爱不释手,对儿子说;“现在我才发现西涯的诗写得这样好,意境如此深远。我恨不能与他重相见,把酒论诗文!”

李东阳之女嫁于山东曲阜孔闻韶。未嫁之前,其女以孔家园林狭小,花木稀少为词,稍有责难。

孔家为此大兴土木,扩充屋宇,修葺亭台楼阁。孔闻韶乃孔子六十二世孙,于1503年袭封衍圣公,“班超一品之阶”。

同年孔府花园竣工,李东阳之女亦于当年出嫁,封为一品夫人。可谓三喜临门。袭封后,李东阳代衍圣公作谢恩表,并代作大门联。联道:

与国戚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偕天不老,文章礼乐圣人家。

此时李东阳已是暮年,遣词造句,颂扬得体,忧国忧民,一片忠心。

[旁注]

顺天府 明清朝两代北京地区称为顺天府,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领5州19县。即通、蓟、涿、霸、昌平5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19县,又混称为顺天府24州县。

柳下惠 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人,他担任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我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有“和圣”之称。

太子太师 古代官职,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多为虚衔无实职。宋代未设东宫三师,元代复置但不常有。明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

杜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衍圣公 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开始于西汉元始元年,当时平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到1055年改封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

[阅读链接]

李东阳官居相位,并主持文坛,门生众多,其诗论诗风堪称一代之盛,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

但因李东阳生活圈子平静狭小“四十年不出国门”,其诗多是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大体不出宫廷、馆阁的生活,故使茶陵诗风并未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

李东阳盛赞“馆阁之文,铺典章,裨道化”。但是其离开台阁体的作品,如《白杨行》等,颇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