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逸而淡泊的菊花石雕

菊花石雕是湖南浏阳县的独特手工艺品,用生成于2亿多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浏阳菊花石雕技艺精湛,构思巧妙,被誉为“全球第一”。

此石像菊花一样,花心有单心、双心、三心和无心,有类似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

菊花石为我国三大奇石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浏阳、泸溪一带。其产生于2.7亿年前,为二叠纪栖霞期碳酸岩中柱状天青石和菱锶矿等含锶矿物围绕某一结晶中心生长而成的结核并经漫长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宛如洁白无瑕的菊花,故又名“石菊花”。

泸溪菊花石取之于泸溪县浦市镇,当地远古先民盘瓠和辛女居住地盘瓠峒中。在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盘瓠和辛女的故事:

盘古开天十八峒,辛女撒下花数丛。

唯有盘瓠峒奇雅,菊花至今石中开。

据说有一年,当地民众取石砌坝,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石头。它与众石不同,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奇趣天成。于是当地阳长厚开设“补天石”作坊,采用此石雕成砚池,磨出墨汁,久润不干,具“奇石质润,色紧而声清”,深受人们喜爱。

菊花石的发掘、雕刻成工艺品,大约始于清乾隆年间,但当时只作宫廷贡品,后来才流传民间。据记载:

清代内府中已藏有菊花石砚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约七八寸不等。

1740年左右,永和镇的书画家欧锡藩和艺人程维达合作,用菊花石雕刻成砚台、笔洗、笔筒、笔架等文房用具。谭嗣同曾题刻《菊花石秋影砚铭》,赞赏故乡浏阳的菊花石砚。

从此,浏阳菊花石和菊花石雕,名噪一时。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

清末时期,开始发展浮雕,半浮雕、镂穿和圆雕的茶具、酒杯、茶几、桌面、假山、花瓶等。花形由简到繁,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蝴蝶采菊、蜜蜂采花、金鸡采菊等作品,成为工艺美术珍品。

随后,浏阳菊花石雕工艺由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发展到后世的圆雕、镂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来的平面苗叶发创立体花卉,由山水花草发展到历代人物、飞禽走兽。

由于菊花石天然长成,要雕琢成工艺品,必须依花纹部位和石块形状特点进行设计。花有的开在正面,有的开在则面,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有的花多、花大,有的花小,石块形状亦各不同,有的形成正方,有的又为石板平面。

一般来说,石块体积较大,花多而朵大,花形活泼,裂纹不明显,适宜做花山;着花一两朵,部位较高,石块长形立状,则适宜做笔筒,花瓶等;着花位置较低,或在底部亦露出“竹叶点”,则适合作水池或带水池之石山;平面石块,边角露小朵花,则适宜做砚池;平面石块其花分布均匀,得体,可作座屏;小块石料,有小朵活泼花纹,则更适于做印泥盒、小水池等小件产品。

将品种和形状大体设计后,可先用毛笔墨线勾其上面并绘上枝叶关系,何处需虚,何处需实,一一标明,形成设计初胚。

设计时需注意将生动美丽的花放置主要地位,同时,裂纹处不能做骨架或其他得力处,要尽量安排在枝叶接口处,或透空处,面积越小越虚越好。

“牛眼珠”质地坚硬细致,但其花不美,大至无花,则可安排在得力而不显眼地方,一般放置下部或背侧。通过设计,要使侧面的、背面的花点均能通过雕琢充分从正面表现出来。

菊花石的制作要经过錾、凿、雕、刻、修、磨等工序。其工具主要有錾子、凿子和槌子三种。操作时,将石头放置工作台上,并将石头下面安好活动木桩,一层层捶打。

首先要熟悉石头性格。一块石头有时包含几个个性,如不了解这点,就会产生种种原料的浪费。菊花石大致有老、嫩和“牛眼珠”之分,以老石头最好,黑白分明,石质坚细,性格纯正,能经受较多打磨而不易破损,且花朵大而活泼。

嫩石头比老石头脆,有时带黄白色,地色比老石头白,錾打时用力要轻微;嫩石头用指甲亦能剥落石层,不经錾不受磨,其花以金钱花为多,牛眼珠经常和菊花石连在一块,与菊花石之间有一条细的筋纹。

“牛眼珠”石质与菊花石无异。一般说来,石块越大,其质越好,也有好花;石块越薄其质越碎,有的石料中夹有裂纹,可用錾子逐一敲打检查,裂纹响声不清脆,而成破锣似的杂声。

雕刻菊花石,即按花形先錾好外层初胚,用凿子修平后,用粗砂石水磨一次,将刀痕磨平,再修饰。细小地方特制三角凿、圆凿修挖,雕刻成后,再用红砂石水磨一次,使表面眼、点磨平,再用光滑之岫石细细水磨一遍,即成平滑如镜面之石面。

在雕刻过程中,一般要按先外后内,先大后小,先上后下,先镂空后通眼的方法进行。外形宜大不宜小,内眼宜小不宜大,质量要外薄内厚。

先打好粗坯,后精雕细刻,自始至终要以大局为重,围绕重点,突出主题,小心下刀,层层深入,直到达成创作构思要求。

花石雕用的主要漆料是生漆,新鲜生漆质地尤佳。一般二道漆即可,第一道是关键,色要调正,涂匀,擦干,无赃物,无皱皮,无刷痕。

菊花石雕大都配以木座,一方面帮助器物稳定重心;另一方面能够升高器物的视平线。座子采用红木、梨木等质细纹密,平而无裂,无疥疤之木料作成。

尤其根雕木座,形式自然古朴,与菊花石雕相得益彰。木座的大小、高低、形状要视作品情况而定,要与作品风格适宜。

菊花石雕的品种除了假山、横屏等欣赏品外,还有茶壶、茶杯、碗、酒杯、桌面、相框、印盒、图章等实用品。

工艺美术大师戴清升的仿石菊花石雕,参加清代在南京举办的劝业会展览,荣获稀世珍品奖章。

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戴清升雕琢的“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能开花”,一举荣获“珍品金奖”,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

号称国宝的巨型立雕珍品“石菊森山”,其中菊花直径最大达54厘米,花瓣最长36厘米,最宽9厘米,“菊花”形态洁白晶莹,飘逸潇洒,共有菊花56朵,高120厘米,长60厘米,宽48厘米,重400千克。

广州郑氏兄弟收藏的一块菊花石高1.7米,上有66朵菊花,当时被称为浏阳菊花石中菊花最多的一块菊花石,为稀世珍品。

[旁注]

盘瓠 原是春秋时代一位历史人物,在公元前744年的楚与卢戎战争中,盘瓠杀敌立功、受封以及与公主结婚,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盘瓠传说之所以能演变为神话,也正是图腾标志使然。

梅兰竹菊 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砚池 谓凹形砚。也指砚端低洼储水处。砚洗净以后,还须用清水保养,以养砚石之莹润。保养施水的方法是:砚池应每日换清水,不可令干;磨墨处不能有水,以防久浸不发墨。

錾子 通过凿、刻、旋、削加工材料的工具,具有短金属杆,在一端有锐刃。一般可分为扁錾、窄錾、油槽錾。

假山 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因此,假山成为表现我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阅读链接]

竹傲默然孤芳赏,细品人生逸陶情,菊黄深秋勿伤感,一叶秋风尔自经,菊花石雕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分别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品格。

有一件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菊花石,这块天然巨型菊花石原石重达3.5吨。

为显现湖南独有的菊花石雕制工艺,3名特级石雕技师历经6个多月的精心雕琢,除雕出形态各异、婀娜多姿的188朵天然石菊花外,还雕制了18条仰天呼啸的玉龙环绕在花石之间,花石底部是碧波荡漾的湘江,其深远的湖湘文化寓意十分深刻,成型作品高达1.5米,长为3.5米,重达1.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