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路军壮大并西征

1937年秋天,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新高潮中继续壮大,兵力迅速达到三万余人。

日本帝国主义此时虽然大举向关内进攻,却苦于无法从东北抽走兵力,反而向东北继续增兵。为了确保东北这一侵华后方基地,日本侵略者不惜动用大批兵力对东北抗联进行“讨伐”。抗联部队集中的伪三江省地区被日军列为重点“讨伐”区。日、伪军以五、六万兵力,从1937年冬开始对这一地区实行大规模围攻,妄图“聚而歼之”。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转入了极为艰苦的阶段。

中共北满和吉东省委早已共同议定,抗联各军除留部分部队坚持下江地区斗争外,主力部队分别脱离险区,到外线作战,以粉碎敌人的聚歼计划。于是,刚刚成立不久的第二路军决定实施西征。

1937年10月中旬,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带领精干卫队从牡丹江刁翎地区东进,通过敌人层层封锁线,于11月到达宝清县五军二师和警卫旅的前方指挥所。

在前方指挥所,周保中召开第五军东部部队干部会议,传达了省委9月会议精神,要求部队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大量储备给养和军需物资,准备1938年的西征。

11月末,周保中和王光宇赴四军军部,进行整顿四军的工作,为了加强领导力量,任命原五军二师师长王光宇为四军副军长,并对四军的组织进行了调整。同时部署四军做好参加第二路军西征的准备工作。

到了1938年4月,在桦川、富锦、宝清、密山、勃利等地活动的第二路军第四军一、二师及第五军二师积极做西征准备。

5月1日,第四、五军领导干部在宝清召开会议。会议根据中共吉东省委确定的西征方针,制定了具体的西征行动计划。

西征计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求分散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的抗联第四、五、八军参加远征的部队,赴刁翎地区与在那里活动的抗联第五军一师部队集结在一起,然后南进,越过中东铁路牡绥线到绥宁地区与第二军五师部队会合,建立宁安、东宁根据地。

第二阶段,要求以绥宁地区为依托,越过老爷岭,向西部五常、舒兰等县伸展,以恢复哈东旧游击区,并打通与东、南满抗日部队联系。

第二路军西征计划制定后,第四军一、二师和第五军二师部队于5月中旬集中后,开始向西移动。由于集结兵力的行动是在敌人的封锁线内进行的,因此不断遭到敌人的阻击。

5月27日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陶净非率领参加抗日联军第二路军西南远征的四、五军由宝清县大叶子沟出发,向依兰、方正地区行进。

途中,四军一师师长张相武在富锦县国强街基附近与敌战斗中牺牲。

6月上旬,四军在阮家果营与二军五师师长陈翰章相遇,得知二军五师已开始西征,并了解到中东铁路道南敌情较为紧张,牡丹江地区的五军一师尚未出发。

鉴于这种情况,宋一夫决定率领五军二师返回牡丹江,命李延平、王光宇率四军入五林,顺利时入西北山,不顺利时返回刁翎与五军会合。

6月下旬,他们才克服困难到达远征集结地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区,与五军军部及五军一师会合。

6月29日,抗日联军第二路军西征部队在牡丹江岸莲花泡召开四、五军领导干部联席会议。

会上,鉴于中东路牡绥线敌人封锁甚严,决定改变先南下,后西进的行动计划,集中兵力,以四、五军为主力共680余人,西进五常。西征队伍统一由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负责。

莲花泡会议后,7月1日,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150余人的西征先遣队,在师长关书范率领下,由刁翎出发,开始西征。

至此,抗联第二路军的西征拉开了帷幕。

7月2日,李延平、宋一夫率领抗联四军一师、五军二师共260余人,柴世荣、王光宇率五军教导团、四军二师共270余人,从牡丹江莲花泡出发。

部队首先袭击牡丹江左岸三道通,突破日军防线,再经四道河子、三道河子,越过老爷岭,穿行300里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于7月8日,逼近了苇河县的楼山镇。

楼山镇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东北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木材砍伐场所,设有日本关东军经营的木材采伐所。镇内有伐木工人和商业市民600余户,是苇河县东部地区一个较大的集镇,森林铁路从此通向中东路亚布力车站。

经侦察得知,这里驻有日本关东军木材采伐机关、伪军守备中队、守备森林铁路的白俄军队,还有部分伪警察、自卫团等武装,市区外围及伪军营房附近设有炮台、地堡、暗沟等防御工事。

第五军第二师副师长张镇华等人商量决定攻打楼山镇,拔掉前进路上的钉子。

于是,张镇华等人在战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分别成立了奋勇队、没收队、收容队,充分地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于7月12日拂晓,张镇华等人指挥西征部队突然向楼山镇发起了进攻。

经过激烈的战斗,很快就占领了楼山镇。这次战斗,取得了很大胜利,俘虏敌军中队长以下40余人,击毙敌人20多名,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100余支、子弹4万余发,还有粮食等多种物品。焚烧了敌人在楼山镇设的官署,破坏了附近的防御建筑物、铁道桥梁、通讯设备等。

抗联西征部队在撤出楼山镇之前召开了群众大会,张镇华向人民群众进行了抗日救国的宣传。

楼山镇战斗是当时这一带最大的军事行动,它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哈东地区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同时也使敌伪大为震惊。当西征部队撤出楼山镇的第二天,敌人从中东路沿线的延寿、方正等地调来大批援兵,但西征部队已安全转移。

楼山镇战斗后,抗联第二路军的西征部队继续西征,但斗争环境更加险恶。西征部队不仅要面临日军、伪军的进攻,还遭遇到自己阵营里的背叛。

7月31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抗日联军第二路军西征负责人宋一夫,在艰苦斗争中悲观失望,发生动摇,在珠河南一面坡携款潜逃,并在哈尔滨自首投敌,致使吉东地区党组织遭到破坏。

由于受到多个方面的打击,西征部队困难重重,尤其是物资紧缺成为了部队遇到的一个大难题。

有时一连几天也吃不到一粒粮食,全靠杀战马来充饥,骑兵变成了步兵,后来战马杀光了,就吃野草、野菜、树皮、草根等。指战员们的鞋子破了,就光着脚坚持行军打仗。

西征部队不仅生活极其艰苦,而且日伪军前堵后追,经常是边打边走。到了8月份之后,队伍受到了严重损失,人员也越来越少,一些优秀指战员们相继牺牲。

1938年8月末,张镇华率领西征部队,过牤牛河之后又和敌人相遇,与敌人进行激战后,不仅与第一师的部分人失去了联系,第二师本身也被敌人冲散了,相互之间失去联系。当时,与张镇华共同战斗了一年多的政治部主任陶净非也失踪了,张镇华率领剩余的部分同志在附近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陶净非他们。

张镇华在找陶净非的几天里,始终在敌人的包围追击之中,天天都要打仗,同志们一个个倒下去,最后只剩下7个人。

但张镇华是个乐观主义者,面对着目前的严峻形势和艰苦环境,他笑着鼓励同志们:“我们已经到了苦难的极限,再往前发展,就会往好的方面转化了,大家一定要咬紧牙关,把眼前的困难渡过去。”

张镇华的乐观革命精神,鼓舞了同志们,终于渡过了难关,在宝清县找到了抗联四军在下江留守处的彭施鲁同志。他们在彭施鲁这儿休息了几天,恢复了体力后,又出发去找抗联五军队伍了。

张镇华的虽然历经坎坷,但还是幸运的,当时有一些其他指挥将领,却不幸地牺牲在了西征途中。

例如,8月上旬北满远征队抗联第六军军部教导队、二师十一团、一师六团200余人在六军参谋长冯治纲和六军二师师长张传福的指挥下,由萝北老等山出发。23日,部队在汤原县黑金河遭敌袭击,二师师长张传福壮烈牺牲。

张传福牺牲后,部队继续与敌人周旋,全体指战员经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于9月到达海伦八道林子后方基地与三军六师会合。

总的来说,到8月末,西征部队已经严重减员,战斗力急剧下降。

坚持到9月末,第四军西征部队遭到敌人包围,战斗中,部队被冲散。四军在作战中有60多人被俘,四军一师师长曲成山等人叛变投敌,仅有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等9人突出敌围。

在这艰难的西征过程中,与敌人厮杀的不仅有抗日健儿,还有巾帼女英雄,壮烈的“八女投江”的故事,就发生在第二路军实施的这次西征中。

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10月10日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

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得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

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到了11月份,更大的考验等待着抗联的西征健儿们。当时,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平带领西征的7名战士,宿营在珠河县一面坡错草顶子,被队内叛徒杀害。

到了年底,第四军副军长王光宇,指挥部队在九十五顶子山与日军遭遇,壮烈牺牲。

至此,参加西征的抗联第四军几乎损失殆尽,该军也成为东北抗联史上,斗争最英勇、最惨烈的一个军。

和第四军相比,第五军及其他各军的命运要好一些。

“八女投江”之后,第五军广大战士受到鼓舞,继续与敌人周旋,并于11月初返回后方基地。

至此,历时5个多月的第2路军西征全部结束。这次西征,第二路军损失惨重,失去了第四军,第五军的3个师失去2个。

另一方面,西征的历史意义也是巨大的。五个多月里,西征部队战斗百余次,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有力地策应了东北抗日联军其他部队的游击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