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被正式定名为节日

尽管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但是正式明文规定中秋节为节日是在北宋太宗年间。当时,宋太宗赵光义在京城开封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的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举国同喜。

中秋节成为正式的节日,又与北宋在京城开封举行的科举考试有关。当时,北宋非常重视开科取士,三年一次的秋闱大考恰好安排在农历八月举行。

于是,佳节和桂冠结合在一起,人们就把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就进行隆重的庆贺,成为全国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所以从北宋开始,中秋节逐渐成为和春节、端午并列的三大节日之一。在《宋史·太宗纪》中说:

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从此,中秋节开始作为正式的节日,最先在开封盛行开来,接着风行全国。

北宋时,中秋节之际,开封有许多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说: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当时的开封,中秋节之夜,月亮一升起来,人们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家家户户开始祭月,供品有月饼、瓜果、鸡冠花等,以月饼为主。当夜,开封满城的人家,不论穷富老小,都要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宋代京师的中秋之夜,倾城人家,无论贫富,从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岁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饰,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男孩期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意思是说请月月神保佑,早日科举成名。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祭月后,人们开始吃月饼、赏月。在《燕京岁时记·月饼》中说:上供的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面绘有月宫蟾蜍之形,有的祭月完毕而食之。这就是宋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这种习俗一直沿袭了下来。

当天,街道上的大小酒家都要重新装点一番店面,用绸缎搭建彩楼,花团锦簇,挑出醉仙酒旗,开始卖新酒。人们纷纷来到酒家痛饮,到中秋节下午,酒都卖光了,酒家便扯下酒旗。

这个时节,正是螃蟹刚刚上市,还有石榴、榅勃、梨、枣、栗、葡萄和橙子等一些新鲜果品。中秋夜,富贵人家在装饰华美的台榭赏月,一般人家则赶去酒楼占好位子。四下音乐声鼎沸,离皇宫近的居民,夜深还能听到远远传来笙竽之声,宛若云外。平民街巷里,儿童嬉戏通宵,热热闹闹的夜市,一直开到天亮。

而在北宋的皇宫里,则是吃的宫饼,民间吃的是小饼、月团。这些中秋节特制的饼类,又被称为“荷叶”、“金花”、“芙蓉”等,制作方法非常精巧,这是月饼的前身。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便可想而知了。

后来,人们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还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先画在纸上,再粘贴在饼面上。后来,直接用模子压制在月饼上。

对宋人来说,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这个时候,更少不了文人墨客的诗词。

宋代米芾在《中秋登楼望月》中写道: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丙辰年的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之后所作。其中表达了苏轼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此外,苏轼在《中秋月》中慨叹:“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表达了其中秋之夜的情愁: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其中中秋之夜的相思滋味甚是凄苦: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外,台湾也有对中秋的吟咏,《中秋旅思》就表达了中秋思念家乡的心情: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

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

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也同样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愁绪,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这些诗词,无不表达了历代文人雅士在中秋之时,仰望明月,倾诉自己的情思与不尽的慨叹,令人愁楚不已。当时的宋人,已经将团圆意识和中秋节令接连到了一起,宋代城市的居民每年都会在中秋这天阖家共赏圆月,就是这一伦理因素的体现。

后来,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同时也因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更加认识到家族社会的力量。因此,人们在思想情感上,对家庭更为依恋。

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值得注意的是,中秋节民间尤其重视夫妇的团圆。出嫁的妇女中秋要赶到娘家与父母团聚,当天又必须返回夫家,与夫君团圆,有俗语就说:

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

一代文豪孟元老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中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吴自牧在《梦粱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到了明代,出现了关于“团圆节”的最早记载,在礼部主事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就提到:

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在一部详细记载北京景物的古书《帝京景物略》中也说:

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团圆是中秋节的中心意义。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我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从而较早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员的团聚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节日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时机。

在传统年节中,都不同程度地满足着人们团圆的要求,如除夕的“团年”、重阳的聚饮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非常特别的“团圆节”。

中秋赏月,最盛是在宋代。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

一般的居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正如记述南宋时杭州风土人情的《武林旧事》中记载:

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浩月。

这是关于中秋节放花灯的最早记录。在整个唐宋时期,中秋只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玩月。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的节日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是似乎更加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

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据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南宋时期,在每年的中秋夜里,皇宫中有赏月游园的活动,比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都是临时由皇帝下旨安排。一直到夜深,宫中的音乐还飘传到宫外。御街上的绒线铺、蜜煎铺、香铺,纷纷摆出货物,争多比好,这还有一个说法,叫“养眼”。

灯烛华灿,一直到天光才消停。这夜里,浙江还有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的风俗,数十万盏小水灯浮满水面,烂如繁星,十分壮观。有人说这是迎合江神的喜好,不仅仅是图个好看。

宋朝在杭州还有一个特殊的中秋景观,就是钱塘观潮。由于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每当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

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锁,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吾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礴气势: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中秋之时,杭州人在钱塘江上举行观潮和看弄潮儿的表演。是时,江边士人云集,上下几十千米,地无寸隙。一些弄潮儿披发文身,手执巨幅彩旗,树画伞,踏涛踩浪,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跃百变,各展技艺,豪民富客们争赏财物,好不热闹。

[旁注]

端午节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最初是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蟾宫 早在战国时代,古人就传说月中有蟾蜍。屈原在《天问》中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因为月宫中有蟾,所以人们俗称月宫为“蟾宫”。

苏东坡(1037年~1101年),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存诗3900余首。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宋四家之一。

水调歌头 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95字,平韵。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94字至97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一剪梅 双调小令,60字,上、下片各6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3字为调名。

理学 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嘉祐治平年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兄弟的洛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

孟元老 宋代文学家。据《宋会要辑稿》及苏辙等人著作,可知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孟昌龄的族人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20余年。金灭北宋,孟元老南渡,常忆东京之繁华,于1147年撰成《东京梦华录》,自作序,该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琴瑟 据文献记载,伏羲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

礼部 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重阳节 为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

《武林旧事》成书于1290年以前,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10卷。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

花灯 又名灯笼。灯笼是一种汉族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御街 是皇帝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御是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咸淳临安志》等文献记载,铺设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万多块石板,它是皇帝于“四孟”即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阅读链接]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在途中看到嫦娥孤单的身影,就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兔仙忽然想到了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做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一个个泪流满面。

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