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迥异的各民族尝新节
尝新节是云南一带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开镰收割稻谷之际。
彝家人在“尝新节吃饭之前,先要舀一大碗米饭喂饱家里狗,然后人们才能开始吃尝新饭。这一种习俗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相传在远古时代,洪水淹天,泛滥成灾,人世间生灵涂炭,万物绝种。彝族始祖阿笃兄妹带着自家的小狗和一只公鸡,在洪水淹天时躲到葫芦里漂流,历尽艰辛,最后漂泊到波罗海边的柳树湾。
到洪水退去,阿笃兄妹藏身的葫芦挂在了柳树上,当五更鸡鸣犬吠天破晓的时候,从天边飞来了一只神鹰,啄通葫芦,阿笃兄妹得以生还。
从此人世得以延续。脱险后的阿笃兄妹惊喜地发现,在狗尾巴的绒毛上还粘着几粒谷子,在狗的膀子下还夹着两粒扁豆,原来是洪水到来之前,狗曾经爬到五谷堆上嬉戏打闹粘上的。
由于狗的功劳,世上的五谷粮种没有因洪水淹天而绝种,人的生计得以延续。从此,彝族视狗为福禄的化身,救命的伙伴。
平日里悉心喂养,出门劳作牧耕形影相伴,而且忌食狗肉。每当年节或重大喜庆节日,都要先喂饱狗,然后人才能用餐。
在家里,彝族对打鸣报晓的公鸡也是十分珍爱的,只要是喜庆节日或上山狩猎,都要先看鸡卦预测吉凶方才出行。他们认为鸡知晨懂时,能先知先觉,有预测未来吉凶福祸的本能。
在《吕氏春秋》中也有“天子乃以犬尝稻”的相关记载,说明这是远古孟秋之月一种重要的祭神酬报仪式。或许在岁月中已经忘记了狗与稻之间有何联系,但是“以犬尝稻”的仪式仍然保留下来。在很多地方,人们总是先以新米饭祭神祀祖,再盛给狗吃,然后全家人才聚餐。
在尝新节前几天,穿戴一新的大妈大嫂、姑娘媳妇,头戴麦秸草帽,身背竹编背篓,到稻田里采选早熟、丰盈的稻穗。她们下田前,还把点燃的红线香,插在田埂上。于是,丰收在望的田野上,香烟袅袅飘逸,欢声笑语荡漾。人们把采选回来的稻谷晒干后,就用水碓舂打。在这些日子里,一些村寨里的舂米声,犹如一曲曲既富有节奏,又和谐悦耳的田园乐章。
过尝新节这天,彝族会宰鸡,鸡卦应由族内尊长者剥食看卦,如果有远方的客人同桌吃饭,鸡头鸡卦,一定得拈在客人碗中,以示对宾客敬重。
彝族对葫芦和杨柳也情有独钟,视杨柳树为吉祥树,把葫芦作为崇拜物,鹰爪则作为毕摩祭祀做法驱邪的重要法具。
彝族认为神鹰拯救过人类,锋利的鹰爪能刺破邪恶,祛恶扬善,具有无边的法力。彝族过尝新米节,要接回出嫁的姑娘,请来族内的长老,亲朋好友相互邀请,杀鸡宰羊,庆贺丰收,品尝新米饭。
彝族吃新米饭时,长者为尊,宾客至上,长者和宾客要坐在正堂中央“上八位”,先由长辈举杯把盏,后生晚辈才能端碗拿筷,否则会被视为对尊长和宾客不敬。席间彝家姑娘会趁你不备,亲昵地给你的碗中添满新米饭,示意让你吃饱喝够,但忌讳泼洒浪费。
此外,人们还要端着筵席,点着香火,先到田坝里祭“田公地母”、“五谷神王”,再回家祭“灶王府君”、“列祖列宗”。之后,才围坐在桌子周围,共进晚餐。
是夜,男女老少在皎洁的月光下,吹起葫芦笙、笛噜,弹起大三弦,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切托咕”。男女青年喜欢到湖岸边、田坝里,在龙头三弦伴奏下对唱调子,各家各户的主妇,则在家中煮新米饭,做“八大碗”。
尝新节的晚餐是很丰富的。诸如排骨炖荷包豆、白木瓜鸡、泥鳅钻豆腐、油煎乳扇等白族风味佳肴,在很多人家的席面上都能看到。
当然,除了彝族之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同样有着中秋过尝新节的风俗,尝新节没有固定的日子,哪一天过尝新节,要由稻穗成熟的迟早来决定。
白族过尝新节的习俗源远流长,明代学者谢肇淛在其《滇略·风俗》中,就写下这样的文字:
夏秋之交,稻向未熟,先取其稚穗,扁而晾之,致馈于亲厚,谓之尝新。
在梁河、陇川一带的阿昌族也有于农历八月十五过尝新节的习惯,节日的当天要到地里拔一篷籽结得最多的芋头,砍一棵结双穗的玉米,捆在一根竹棍上,摆放在屋角,然后舂新米做饭,饭熟后要先盛一碗喂狗,最后全家聚餐。
农历八月十五是花好月圆的日子,也是彝家人传统的尝新节,彝语叫“切戏作璞”。此时田里的早稻已经成熟,人们收回新谷,晒干扬净,用蔑囤萝储存起来。节日当天一定要春出新米,尝新过节。如果遇上阴雨夭气,就用炕展焙干,用杵臼春出新米,保证节日吃上新米饭。
景颇族的尝新节俗称“吃新谷”,原本是景颇族在秋收前谷物基本成熟后举行的一种原始宗教祭典。尝新时,各部落、村社的群众齐集官家,担任取尝新谷的老年妇女身着盛装,用来盛放稻谷的竹篮,四周要有稻米、豆类、高粱以及五颜六色的鲜花点缀。
收来的稻谷上面用大而圆的青叶覆盖着,背到家,先由老年妇女用锅炒,炒后由姑娘用手碓舂,并把舂好的米用姜拌好,再由巫师主持祭祀,感谢各种神祇赏赐的丰收。祭毕,巫师当场抛丢用青叶包好的小包新谷和菜,意让野精灵分享。
之所以要包成小包,是为了预防众多的鬼类抢食祭品。尝新时,虽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但每人仅能分到一小包新米,做饭时主要加陈米作补充。当在山官或头人家举行的尝新仪式结束后,群众才正式开始尝新。
在开镰之前,主人先割一些新谷,恭恭敬敬地背回家,供在“鬼房”里。祭品有鸡蛋、酒、糍把等。请巫师祈祷“家堂鬼”和其他鬼类,保佑谷子在未收到家前免遭灾害。祈祷完毕,祭品由巫师和老人分享。
朝鲜族在中秋这天宰牛杀鸡,烹煮佳肴,用新谷制作打糕和松饼等节日食品。松饼是把米面蒸熟后打成黏团,再擀成小片,或把米面和好擀成片,用小豆、豌豆、芝麻、苏子、栗子、糖等做馅,包成弯月形菱角状,入锅蒸熟即可食用。大小如花生,味道似汤圆,别有风味。
入夜时分,朝鲜族人用木杆和松枝搭起“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客家人称中秋为“八月节”或“八月半”。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其实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坐在那看,都是在皎洁的月光下追逐嬉戏,这时正是他们的天堂。
对于吃东西,是有些讲究的,往往先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这是华夏祭祀文化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
在分吃的过程中,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客家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会更“乖”,更有福气,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蜜柚或水晶柚。
而中秋吃柚子也是有一定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丰富多彩的中秋节习俗,让各族人民各显其独特的中秋文化。在月明风清在中秋之夜,祖国大地开满喜庆团圆之花,与明月同在,永远令人心仪神往。
除此之外,在我国还有很多极具风格特色的中秋习俗,摆塔盛行于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赴闽平倭患大捷全胜,回到福州恰逢中秋节。福州百姓为欢迎凯旋之师,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拿出来,摆在门口以示庆贺。
吮田螺的习俗有一个传说,相传张古老精于编织草鞋,赠送给无鞋穿的穷人。某财主得知,认为是生财之道,要张古老给他的家丁传授织鞋技艺,张不允被打至吐血。张临死前恐艺失传,乃于八月十五夜叫穷邻居过来,在月下授编鞋艺,教至刚织好鞋底便身亡了,所以草鞋都是有底无面,前后安耳,用绳穿成。
张古老生前喜食田螺,故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人们每年中秋节以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同吮食田螺,说吮螺会使眼睛更明亮。
中秋征联不知始于何时,有一年,文人谭杰南和陈伯绮将位于第十甫的关姓大宅改建经营饮食,店号“陶陶居”。后为宣传其制作中秋月饼之精,举办月饼征对联,请名士黄慈博阅评等第。评出第一名为闻谷音,其联云:
明月不愁珠馈夜;
中天高望练横秋。
这个活动便一直传了下来。
在多数人都盼中秋月圆的时候,在有些地方却是盼望“月破”。中秋之夜,家家院子里放一盆清水,当圆月的倒影出现在盆中时,人们便不停地用小石子击打,直把那轮圆月打得“体无完肤”。
还有的地方,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按当地风俗,这圆月必须在当天撕破,这样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好运。
在浙江省山区流行一种叫做“抢瓜”的习俗。青年和孩子们分别在白天或晚上举行抢瓜比赛,看谁最先抢到瓜。胜者即意味幸福吉祥,还可得到奖励。
[旁注]
彝族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我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吕氏春秋》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即儒、法、道等的著作,又名《吕览》。
挂《周易》中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64卦,象征事物间的矛盾联系。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
葫芦笙 是彝、拉祜、佤、傈僳、哈尼、黎、纳西、怒、普米、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彝语 称布若、昂。拉祜语称若、若果筚。佤语称拜、拜桂、恩拜因、唔变。傈僳语称玛纽、阿普筚。哈尼语称拉结、报扎。纳西语称妞篾、贝批又。
谢肇淛(1567年~1624年),1592年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刮民财,受到神宗嘉奖。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所著《五杂俎》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太姥山志》亦为其所撰。
景颇族 我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被称为像狮子一样勇猛的民族。
祭祀 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洞箫 吹孔气鸣乐器。流行于我国民间的吹管乐器,简称作箫,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把两支箫分别刻上龙凤来配对的称“龙凤箫”。
祭品 就是祭祀时用的物品。根据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祭品的形式也是十分丰富,有动物如猪、牛、羊、鸡,也有植物,还可以是衣物等物品。
草鞋 在我国的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可算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由于以草作材料,非常经济,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曾称为“不借”。
对联 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阅读链接]
尝新节也是云南德宏傈僳族的风俗习惯,德宏傈僳族阔时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喜庆节日,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被本族人视为新年。
这一天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夜里,在明月下,老人以酒、肉、粑粑等食品祭奠天地祖先神灵,象征性地在火塘的三脚架、门、柱上各粘一点食物,为感谢耕牛一年的劳累和家犬的祖先给人类带来的种子,请它们先品尝一点年节的食品。
第二天,整日欢歌狂舞,弹奏三弦、篾弦、笙、笛等乐器,在酒兴诗情的气氛中,男女老幼皆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