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的书

我国最早正规的书,和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图书不一样,材料是竹子、木头做的。因当时纸和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人们都是用常见的竹木来做成狭长的小片,在上面书写。这种片子,如果是竹子的,叫做“竹简”,用木头的, 叫做“木简”;也称“版牍”。

古人对书籍的称呼,多用“典册”,如古书《尚书》记载,在商朝已经“有典有册”了。

在商朝的甲骨文里,也有形状相似的“册”字,这表明商代时期已经有竹木简策这种书了。这种书籍的简策制度一直流行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竹简,主要是用来写文章,写书的长篇经典论著,每根竹简一般是一尺

左右长,最长有二尺多,最短七八寸。每根竹简上写一行字,一般写 20 来个, 多的写三四十字,少的只写一二个字。

版牍,主要用来写短篇的东西,如公文、名册、记帐、画图和写信。一般长二尺左右,宽五六寸,也有见方的。古时通信就用木牍,在木版上写了字,即信正文再在上面加一版,版面写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姓名,叫做“检”。这就是现在信封的起源和形式。这两块版用绳子捆好并打上结,然后在结上糊上一块粘土,粘土上用阴文(即凹进的字)的印章一捺,便在粘土上显出凸出的字来,这叫做“封”。而这粘土就叫做封泥。这就是古时用木牍寄信的办法。由于木版一般是一尺长短,所以叫做“尺牍”,后来人们把书信叫做“尺牍”就是沿用这个名称。

木版如果用来画图,比如地图,都是用见方的木版绘画,所以称一个国家的领土为“版图”,也是从这种习惯而来的。

人们在简上写字的时候,还要准备一把小刀,当字写错时,就用刀削刮去重写。所以,历来人们把删改文章称为“删削”。

人们在写书的时候,还要准备绳子、丝线或皮带,把一根根简编联起来, 就成为一册书了。

在我国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教育家孔子喜爱读《易经》,据说,因为孔子经常读这部经书,把编简的皮带绳子磨断了三次,人们把这件事称作“韦编三绝”。孔子晚年,整理古籍,编选了儒家重要经典著作《诗经》、《尚书》、《春秋》等等,这些著作都是写在竹木简上的。

到了战国时候,书籍越来越多了,藏书家也出现了。当时有个思想家惠施,藏书极多,他的竹木简藏书要用 5 辆车子来装运。后来人们形容读书多、学识广为“学富五车”。

秦朝时期,秦始皇每天处理批阅的公文报告,据说有 100 多斤重。

汉朝时候的文字家东方朔,写了一篇大文章呈献给汉武帝看,这篇大文章竟用了 3000 根竹简,由两个人很吃力地抬进宫里去。

从上面所说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简策书有很大的缺点。竹木简太笨重,又占地方,阅读、挪动很不方便。最麻烦的是,若一部书的编绳万一断了.脱散了,简的次序便会混乱,造成古书的所谓“脱简”、“错简”。在古

籍整理工作中,就有一种叫做校“雠”的工作,现在叫校勘。这些都是简策书籍的缺点和不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