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图书

明代的图书出版事业以嘉靖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或者再细分为明初、明中叶、晚明三个阶段。前期理学书籍居极大比重,后期内容趋于活泼和广泛,包含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因素。明代刊本也可依宋元习惯,分为官刻、私刻和坊刻三种类型。官刻本中,有国子监、太医院所刻印本专业的图书和“内府”刻本图书。地方官刻书籍,则由各省布政司、按察司负责。其中刻印最好而且校勘精当的是藩府刻本。官刻本着重刻经史典籍。明代私家刻书风气很流行,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带。他们除了刊印古籍之外,还往往翻刻宋元版。私人刻书最著名的是常熟毛晋汲古阁。私家刻本以名家诗文为多。明代书坊刻书分布地区广、刻书数量多。福建建宁是书坊最发达的地区,建阳县书坊独盛。金陵、杭州、北京等地也有许多书坊。坊间刻本,除经史读本和诗文以外,还大量刻印了一些小说、戏曲、酬世便览、百科大全之类的民间读物。

明代刊本的形式,前期完全沿袭元代的风气,装订全是包背,版式全是黑口,多半是大黑口,字体多为软体。嘉靖以后风气改变,以宋刊尤其是北宋刊为模范,白口盛行,版心上方往往有字数,下方有刻工姓名。字体又转向欧、颜一派。到万历年间终于发展成横轻直重的所谓“宋字”。装订也由包背而改为线装。纸张方面,初期多用黄纸,嘉靖时多用白棉纸,以后,又多用黄纸。在印刷技术方面,也有了极为重要的新发展。首先是铜活字的应用,其次是套印书的应用。明版书的缺点,一是校订不十分精审,错漏很多; 二是书帕本的滥刻;三是妄改书名和删节内容; 四是伪造古书;五是无用的序跋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