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书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石头书,比较丰富。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在石头上画图,后来,文字发明以后,便在石头上刻字;在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刻石是秦国的石鼓,共有 10 个,上面刻有 10 首一组的诗,内容是歌颂秦国国君打猎的,字体为秦国小篆。文字磨灭脱落不清,这种文字人们称为“石鼓文”。它是什么时候刻造的呢?各家说法不同,不过多数人认为是秦文公在位时所造。

我国最早的刻石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刻石的风气相当流行。在战国初年的《墨子》古书中讲到如何保存文字记录的时候,曾说“要把文字刻在金石上”。金石两字就是指青铜器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类的刻金刻石文字。

到了汉代,刻石的风气非常盛行,种类很多,有的直接刻在山岩上,就叫做“摩崖”。有时候,人们就刻在一块长方形的大石上,然后竖立起来, 这就是人们常见的石刻,叫做“碑”。如果头上是圆形的,就叫做“碣”。这些刻石文字,内容上多数是纪念性的,或者是纪念战功,或者是纪念一个人的生平。这种刻石可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但不是为了传播著作的,不算正规的书。

在 175 年(汉灵帝熹平四年),东汉一位官员蔡邕,看到当时手工抄写的书籍,因相互传抄,错误不少,读书人又相互争论,只相信自己抄的正确。鉴于这种情况,他想出一个办 法,并禀告汉灵帝把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 公布出去,让大家校正。于是,汉灵帝命令蔡邕把国家入藏的经典 7 种:《书》、

《诗》、《易》、《仪礼》和《春秋》以及《公羊传》、《论语》,刻在石碑上,作为经典的标准本,立于洛阳大学讲堂门外,让天下读书人以上面经文作正式读本,照此校对和抄写。这次一共刻了 46 块石碑,7 种经,这就是有名的石书,亦叫汉石经或《熹平石经》。

《汉石经》之后,又有好几个朝代刻过《石经》:如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小篆及隶书三种字体刻的《古文尚书》、《春秋左传》,因每字都用三种字体书写,所以历史上称《三体石经》。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都长安太学用楷书刻了 12 种儒家经典著作,即《易》、《书》、《诗》、《仪礼》、

《周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和《尔雅》,历史上称为《开成石经》。此外,宋代至清乾隆都仿照刻了石经,但是,这时我国的雕刻印刷术已通行,这种石头的书已经不必要也没有意义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刷术还未发明前,我们的祖先已懂得用传拓的方法传钞,后来慢慢意识到捶拓文字的反面便是雕版印刷的前驱。因为石刻汉字

是正面凹入的,即所谓阴文,把纸铺上、捶平,再用墨刷在纸上,然后把纸揭下,便成黑底白字的纸上文字。如果把这种方法倒转过来,在版面上刻字是凸起反写的,即所谓阳文,用墨刷在版上,再将纸铺在版面上用刷刷过, 把纸揭开,即使成为白底黑字的纸上文字。所以,后来的印刷术就是这种捶拓方法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