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岭”下摘鬼头

1938 年 3 月的一天下午,活跃在山西的八路军 386 旅的团以上干部,正

在一间敞亮的房子里举行作战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根据 129 师首长指示,制定伏击从潞城出动的一支日军援兵的作战方案。在明确了作战意图后, 会议很快转到了伏击地点的选择上。指挥员们围着一张国民党出的地图察看分析,视线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一个叫“神头岭”的地方。从地图上看,这个地段有一条深沟,公路正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陡险,部队既便于隐蔽, 又便于出击,是个理想的伏击战场。

正在大家为找到了理想的伏击地点而高兴的时候,旅长陈赓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神头岭’的地形谁看过?”一下子把大家都问住了,因为谁也没到现地看过。

“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刘师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

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陈赓见大家被问住了,就提议道。

于是,大家跟着旅长来到“神头岭”。到达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实际地形与地图出入甚大:公路不是在山沟里,而是铺在一条几公里长的秃秃的山梁上;路两边,地势虽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只在紧贴路边有一些过去国民党部队修的工事;山梁的北侧,是一条大山沟。显然,这样的地形是不适合打伏击的,因为部队既不好隐蔽,也难于展开;北面又是深沟, 预备队运动不便,搞不好,还可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陈赓边仔细地察看地形,边指着公路对大家说;“怎么样,这一趟算没有白跑吧?粗枝大叶要害死人哪!”随后,他见指挥员们气愤地埋怨那张国民党地图,情绪有些低落,便笑呵呵地说:“走,回去讨论好啦.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个杀猪的地方么?”

晚饭后,会议继续进行。指挥员们根据下午实地看过的地形,各抒己见, 有的主张把伏击地点放在这个地方,有的主张放在那个地方,可就是没有人再提那个“神头岭”。轮到旅长拍板了:“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大家一听,十分惊疑。陈赓看到大家疑惑不解地样子,便提着手杖走近地图,解释选择“神头岭”的理由:“一般讲,‘神头岭’打伏击,的确不太理想。但是,现在却正是我们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好地方。正因为地势不险要,敌人必然麻痹,而且那些工事离公路最远的不过百来米,最近的只有 20 来米,敌人早已司空见惯,如果我们把部队隐蔽到工事里,隐蔽到敌人鼻子底下,切实伪装好,敌人是很难发现的;山梁狭窄,兵力确实不易展开,但敌人更难展开。”说到这里,他把手杖架在两张桌子上,问大家:“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有利呢?”

“当然是谁先下手谁占便宜。”一名团长答道。 “好哇,只要我们做到突然、勇猛,这不利条件就只对敌人不利而对我

们有利了!”

“这样是不是有点冒险?”有人担心地说。 “有的险冒不得,有的险却非冒不可。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冒险嘛?

如果一点险也不敢冒,他只好当司马懿的俘虏,还有什么戏好看。”众人被旅长这几句诙谐的话逗乐了,气氛又活跃起来。

接着,指挥员们又对旅长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充分讨论,当大家的思想统一之后,陈赓当即作了周密的战斗部署。结果,部队按计划进入“神头岭” 伏击地点隐蔽后,从潞城出来的约 1500 名日军,虽沿途不断派出骑兵搜索, 但他们果真如陈赓所料,只注意了远处,对于他们脚下那些见惯了的旧工事, 根本没有放在眼里。由于战士们伪装得好,藏得巧,有几个敌人的骑兵甚至来到距八路军战士 2、3 米远的地方,却丝毫没能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当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后,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将敌人打了个猝不及防,敌人在挣扎中兵力又难于展开,除走在前面的骑兵逃掉 100 余名外,其余 1300 多名全部被歼。

这次闪电式的围歼战,打得敌人丧魂落魄,异常震惊。陈赓在 3 月 16 日的日记中,以愉悦的心情,简练的记录了这次战斗:“当时神头岭附近, 日寇死尸满沟满野满屋,胜利品遍地皆是,纸张书画随风临空飞舞,似为天女散花,庆祝我们的胜利一般。”

侥幸逃脱的日本《东奥日报》随军记者本多德治记述说:“中国军的‘最

后’作战是游击战术,⋯⋯神头村附近的战斗也正是它的典型战术⋯⋯”。战斗一开始,“我们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一两千在前方高地棱线上露出来的脸,连被憎恶燃烧着、充满敌忾的心、睁着眼的眼光,都可清楚的看到了。”在后来缴获的日军士兵的家信、日记中都提到这次被袭的惨重损失。据一日军伍长的《阵中日记》中记载:“据潞安兵站友部的情报,日前辎重受袭的原因是为了没有警戒而休息,计战死者 290 名,战伤者 40 名,失踪

60 名,纸币 15 万圆全部被夺去,108 师团这样的损害是从来没有的。此外警备一小队也全灭了⋯⋯潞安到黎城的道上鲜血这边那边流着,我们的部队通过其间,真觉难过,禁不住流下滚滚的热泪。”

这真是:陈赓妙算赛诸葛,“神头岭”下摘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