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鬼子“捉迷藏”

战斗在太行山区的我八路军第 129 师是一支抗日劲旅。指挥这支部队的是著名的“常胜将军”刘伯承。日本侵略者对他始终是又恨又怕,敌人的多次“扫荡”、奇袭,都想打掉这支部队的指挥机关,但却都一次次地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故事就是刘伯承无数惊险故事的一个。

1942 年 5 月至 7 月,日寇以 2.5 万兵力,对我太岳区、八路军总部和 129 师师部所在地的太行区进行了“铁桶合围”和“抉剔扫荡”。

1942 年 5 月 22 日凌晨,一股伪装成所谓“新六旅”的日军独立支队突

然包围了 129 师师部刚刚离开 3 个小时的会里村。这个日军独立支队是专门执行刺杀我军高级将领任务的“挺身队”。他们身穿中国军服,讲流利的汉语,个个心狠手毒,手段高强,可是此次奇袭却扑空了。敌人不甘心,抓到百姓,就追问刘伯承的踪迹。并又派出大批特务,每日每时都在寻找刘伯承的去向。

6 月 8 日一早,我军又发现大批鬼子从黎城向东开来,并附有一部分骑

兵,目标直取我 129 师师部所在地的黄宕地区。

刘伯承接到报告,立即将师部分成前后两个梯队,一律轻装,经过一夜急行军,从涉县、黎城两股敌人的接合部突了出去,于第 2 天来到了涉县城南的张汉村。

这一带,山虽不高,但地势险要,沟壑纵横,四周光秃秃的,不便于隐蔽。部队到达后没过多久,就又出发了。时而攀登山岗,时而下到深沟,尽量走小路,有些地方甚至地图上都没有标记,但只有走这样的地方才能避开敌人的围击。

天慢慢地暗了下来,夜幕降临,淡淡的月光不时被浮云笼罩,四周一片漆黑。为了不暴露目标,部队既不能点火,也不能打手电,只有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这样走是很危险的,不但有可能迷失方向,还有可能闯到四周鬼子的宿营地。走着走着,刘伯承停了下来,果断地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周围同志大惑不解,刘伯承解释说:“我们这么个大摊摊,走了几十里路,鬼子特务很多,我们不可能不暴露目标。在这里过夜,可能遭到偷袭。让大家打个盹,然后连夜返回张汉村。鬼子怎么也不会料到我们还返回原地吧?”

一席话,说得大家极为佩服。

部队又掉转头来向原驻地张汉村前进了。在漆黑的夜里,走崎岖的山路,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七转八弯,走了不少冤枉路,直到次日中午,才又回到了张汉村。此时,烈日当空,经过连日的作战、行军,大家精疲力尽、饥渴难忍,刚想在张汉村喘口气,警卫部队就从望远镜里发现在不远处,有一小股敌人正在搜山。部队立即又行动起来,避开敌人。谁知,刚刚翻上一道山梁,发现前面也被敌人占领了。刘伯承从警卫员手里接过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发现响堂铺和神头岭方向都是浓烟滚滚,这说明那里也有鬼子, 不过,从鬼子盲目搜山的情况看,估计他们并没发现我们。但是,敌我双方

的部队都近在咫尺,交错在一起了,一旦遭遇,四处的鬼子就会很快地麇集过来。因此,要尽量不惊动鬼子。那么,往哪儿走呢?

正在此时,有人报告说,此地几个放羊的老乡告诉了一条“羊肠小道”, 这条路是老乡放羊时偶尔走的,地图上根本没标出。刘伯承一听,立即决定走这条小道。刘伯承边走边说:“俄军统帅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凡是鹿能走的地方,人就能通过。’他在 1799 年就曾经率领一支大军,从人迹罕至的地方翻过了阿尔卑斯山,救出了被困在瑞士的俄军,创造了一个奇迹。我想,凡是羊能通过的地方,我们也能通过。鬼子自然不知道这条路。”刘伯承的腿过去曾经负过伤,但他手拿一根树枝当手杖,和部队一起爬坡钻沟, 在这条小道艰难地前进着。

天色渐渐地又暗了下来,可是四周仍有许多敌人在搜寻我指挥机关。我129 师师部利用“羊肠小道”摆脱掉白天的敌人之后,一从小道出来,又陷入了敌人的四面合击之中。此时,师部的警卫部队只有一个连。情况万分危机。在此关头,刘伯承镇定自若,命令部队:“除非必要,不要开枪,哪怕是撞对了面,只要鬼子认不出我们来.也不要先开枪,要沉住气。别忘了鬼子现在是闻枪声必集结的。”

刘伯承的话没说多久,果然应验了。

当师部人员刚刚登上一个山岗,就隐隐约约地看见对面山坡上有一支队伍正朝这里走过来。由于夜暗,能见度极差,还以为是自己掉队的警卫部队赶上来了,师机关就向他们迎了上去。可当走到相距只有几十步的时候,突然发现情况不对,迎面而来的是日本鬼子!幸好敌人并未看清对面正是他们苦苦追杀的 129 师指挥机关。

刘伯承急忙命令部队不要开枪,从侧面过去。部队立即有条不紊,非常肃静地钻入了另一道山沟。这股敌人竟没发现我军指挥机关从他们的眼皮底下走掉了。

入夜,刘伯承终于甩掉了敌人,率队来到一个山凹里。

不久,师直属队及其他部队也都陆续到达安全地区和刘伯承会合。此次突围,我 129 师指挥机关及直属队未伤亡和丢失一人,又一次挫败了敌人消灭我指挥机关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