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道开辟冀南

1937 年 12 月,我八路军第 129 师根据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决

定以陈再道为司令员、冀豫省委书记李菁玉为政委,率领由第 385 旅 769 团

的 3 个步兵连、1 个机枪连和第 386 旅的 1 个骑兵连组成的东进纵队开赴冀南平原,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

此时,年仅 28 岁的陈再道,经过十年的征战生涯,已锻炼成智勇双全的八路军将领。他深入冀南敌后,虽仅带少量人马,但靠谋略和胆量,很快打开了抗战局面。

冀南地区是指河北省平汉路以东,卫河以西,沧石公路以南,漳河以北的平原地区。这个地区是连接山西省和山东省的纽带,又是控制南北交通的重要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当时,冀南地区的情况异常混乱。河北省的石家庄、邢台和山东省的德

州失陷后,国民党在冀南的军队,如宋哲元等部,已经南逃。日军南下占领大部分县城之后,主力继续南进,留在平汉、津浦路及沧石、邢(台)临(清) 公路的部队,收买、利用一些民族败类在各县筹组“维持会”、“皇协军”, 以建立政权。各地的土匪、失意军人等,到处招兵买马,一时匪迹遍野,“司令”如毛;地主、商人、政客等则打着“防匪自卫”的旗号,组织民团和各种道门,以维持其统治。

1938 年 1 月 15 日,陈再道率部跨过平汉路,到了河北省隆平县(今隆尧县)的魏家庄,准备向冀南地区——巨鹿和南宫县前进。巨鹿和南宫离铁路较远,敌人尚未占领。1935 年在中共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这里曾举行过暴动,群众基础较好。陈再道准备以这两个县为立脚点,开辟整个冀南工作。

到了魏家庄后,当地党组织的同志和群众告诉陈再道他们,巨鹿一带正在打仗。为了进一步弄清情况,陈再道决定暂时住下。

住下后的一天,陈再道他们正在开会,侦察参谋突然领着一个衣衫褴楼、面带倦容、年约 30 岁的老乡来见陈再道。不等参谋介绍,这个老乡就伸出两手紧紧握住陈再道的手,眼里含着泪光,兴奋地说:“可找到了!”

原来,他是冀南地下党派来给陈再道送信的。这真使陈再道喜出望外。只见他急忙取出缝在棉衣里的信,然后向陈再道详细报告了巨鹿一带的情况。

正在打仗的是巨鹿县士匪刘磨头、史汝南、邱庆福、王子耀等部,为争夺地盘和势力而在互相火并,已经打了 10 多天。刘磨头等本是当地的惯匪, 近来打着“抗日义勇军”的旗号,收容了一批国民党溃散的官兵,裹胁一些群众,居然扩大到六七千人。他们到处烧杀奸虏,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巨鹿县保安团长王文珍、警察局长甄福喜、县政府秘书刘建三等,是当地封建势力的代表。现在又秘密接受了日军的委任,筹组伪维持会,他们的保安团有近千人,人数虽没有土匪多,但老兵多,装备好,战斗力较强,同时又有相当深厚的封建统治基础,不少群众还受其欺骗和蒙蔽。

巨鹿是进入冀南的一个门户,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一件事,否则,东进纵队就难以在这里立足。大家一致认为,两方面都不能帮助,因为一方虽打着抗日旗号,却是土匪性质的部队,另一方是已与日军有勾结的封建势力。正确的解决办法应该是,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双方晓以抗日大义,进行调解,争取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抗日。

根据讨论的结果,陈再道一面派人赴刘磨头指挥部,劝说其停火,一面写信送到巨鹿城,要保安团深明大义。为了对双方施加压力,陈再道还将部队移至紧靠火并地区的邢家湾。刘磨头在我方代表的耐心说服下,见正义难违,同时惧怕我东进纵队与保安团联合起来消灭他们,便见阶下台,答应停火,王文珍第 2 天也复信,欢迎我东进纵队派代表进城商谈调解。

1 月 25 日一早,陈再道和李菁玉率部队由驻地出发,下午 3 时到了城西关。

这时,城门口已站着一大堆人,他们有的穿着长袍马褂,有的穿着西服或军装。看到我军便哈腰鞠躬、拱手作揖。可是就在这些笑脸后面,城墙上, 城门口却刀枪林立。

我军装做没有看见,正要入城,掌握该县实权的县政府秘书刘建三,急忙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满脸陪笑地说:

“敝县城内房子少,难民甚多,贵军在此下榻,恐使官佐身受委屈,吾

辈同人商议,想请贵军暂且退驻城西一带,务期察谅民困。粮草概由政府筹办。”

显然,这是他们在耍花招,拒绝我东进纵队入城。陈再道考虑,在此情况下,如我军强行入城,就有可能发生武装冲突,不利于分化其内部,争取和团结广大群众。因此,决定李菁玉进城继续谈判,陈再道则将部队带至西北 2 公里多的张家庄住下。

如何制敌,陈再道决定利用骑兵优长,故意示形于对方,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第 2 天拂晓,陈再道派骑兵连绕过巨鹿县城到城东南去警戒威县之敌。骑兵连有意拉开距离,过沙地向东南方向奔驰时,沿途尘土飞扬,兵力莫测。王文珍、甄福喜疑神疑鬼,认为我东进纵队是在包围巨鹿城,于是急忙以巨鹿政府、保安团、警察局、名流士绅等名义请陈再道去吃饭。

宴会中,刘建三有气无力地再三解释不让我东进纵队入城的理由,请陈再道切勿误解。王文珍、甄福喜等也灰溜溜地坐在陈再道对面,一声不吭。但是,有几位开明绅士,对我东进纵队调解表示感谢。

针对这种情况,陈再道又将党的政策,特别是将统一战线政策宣传了一番。说明八路军东进纵队是奉命为破坏津浦路,配合台儿庄会战,发动和领导冀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而来的,不仅巨鹿城要进, 冀南一切地方都要进。

最后,陈再道又明确地提出了 3 点要求: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接受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保安团听候八路军改编。

陈再道讲完话,那几位开明绅士来向陈再道敬酒,表示坚决拥护。王文珍、甄福喜等则急忙向刘建三递了一个眼色。刘建三不得不强自振作起来, 宣布他们完全接受陈再道提出的条件,表示今后一定参加抗日,并准备明日欢迎我军进城。

27 日上午,陈再道率部队开进巨鹿城,群众敲锣打鼓,夹道相迎。“巨鹿事件”的解决,是我东进纵队到冀南后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政策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东进纵队以南宫为中心,东向津浦路、西向平汉路、南向邢临公路的发展,都获得了预期的胜利。但是向北的发展却遇到了严重困难。这时,在武邑、衡水、枣强、景县、阜城、故城、武强等 10 余县,盘踞着赵云祥的“河

北民军 2 路”、段海洲的“青年抗日义勇军团”以及临清的赵狗旦等游杂武装和土匪。赵云祥自恃实力雄厚,还想把段海洲部收编为他的部下。段海洲部共六七千人。

赵、段两部是当时冀南游杂武装中最大的两股。能否争取和团结他们共同抗日,或暂时争取其对八路军保持中立,不仅关系到南宫等县的巩固,而且关系到整个冀南抗日局面的打开。因此,东进纵队进入南宫时,就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议由三方派代表举行会议。但这一建议,被赵云祥坚决拒绝,段海洲也表示犹豫,因而一直未能实现。当东进纵队已在南宫、新河、清河、冀县等处展开时,赵云祥又迫不及待地想用武力吞并段部, 两股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段海洲为了保存实力,派代表与我东进纵队谈判, 想依靠我东进纵队,以摆脱赵云祥的威胁。

在这种形势下,陈再道、李菁玉决定:进一步争取段海洲,对顽固不化、争取无效的赵云祥采取孤立和分化政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决定由陈再道

出面邀请赵云祥、段海洲在南宫举行会议,商谈共同抗日问题,并派马国瑞亲赴段部进行争取工作。

段海洲很快就表示同意我东进纵队的提议。赵云祥内心虽然坚决反对, 但不敢公开放弃抗日的旗帜,同时,又害怕我东进纵队和段海洲联合起来对付他,因此也不得不表示愿意参加会议。通过谈判,三方成立了军政委员会, 由陈再道任军政委员会主任。

军政委员会的成立是我东进纵队在冀南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所取得的第二个重大胜利。这一组织的成立,对以后我东进纵队改编段海洲部,分化赵云祥部,进一步打开整个冀南抗日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1938 年 3 月中旬,129 师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为加强冀南的领导和我八路军的力量,又派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骑兵团来到冀南。宋任穷和骑兵团到达后,将部队迅速展开,协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并消灭了已公开勾结日军、坚决反对八路军的土匪刘磨头部。同时,加紧了对段海洲部的争取和团结,进一步孤立和分比赵云祥部。

段海洲自从南宫会议以后,因为公开和赵云祥撕破了面皮,更加向我八路军靠拢。加之八路军派往该部工作的同志,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团结了一部分青年军官和广大士兵,他们积极要求改编为真正抗日的八路军。其间,我 129 师副师长徐向前还把段海洲邀请到南宫住了几天,亲自跟他谈话

做工作,并派 386 旅参谋长李聚奎到段部做工作。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段接受八路军改编的决心。

5 月中旬,段部由武强开至南宫改编为“青年抗日游击纵队”。

赵云祥自南宫会议以后,更加反动,不断向八路军挑衅。群众不堪赵部蹂躏,纷纷请求八路军替他们除害。在此情况下,赵部内部矛盾更加尖锐, 特别是所属葛桂斋和邵伯武两部对赵非常不满,经我方争取、教育后,葛、邵两部自愿合编为东进纵队第 5 支队。于是,我东进纵队在葛桂斋和邵伯武原来盘踞的景县、衡水、武邑、故城、阜城等县建立了抗日政权,打开了冀南北部的局面。

至此,东进纵队由原来的 5 个连,很快发展至 3 个团和若干个支队,共

2 万余人,并组成了 5 个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