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奇谋克奇险

1942 年,在苏中抗日根据地,敌我之间“扫荡”和反“扫荡”、“清剿” 和反“清剿”的斗争正在激烈进行。日伪军四、五百人的“扫荡”平均一周一次,千人以上的“扫荡”平均半月一次。粟裕指挥的新四军 1 师在反“扫

荡”、反“清剿”中大显神威,在 1942 年的头三个月中就作战 168 次,攻克

敌据点 20 余个。在频繁的战斗中,粟裕多次身历险境。由于他机动灵活,指挥若定,出奇制胜,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1942 年 1 月下旬,粟裕率领新四军第 1 师前指机关转移到苏中第 2 分区三仓和弪港之间的滨海地区休整。当时正值春节临近,为了让部队过一个愉

快的节日,粟裕特意通知在海上隐蔽活动的师直机关人员上岸,与前指机关会合。由于接连取得“保卫三仓”、“保卫丰利”和“百团大战”的胜利, 上上下下喜气洋洋。

当天黄昏,师侦察科报告:处于我军南、北、西三面的敌军增兵,有三路合击三仓的动向。粟裕当机立断,与敌人相向对进,跳出敌人的合围圈。当天夜里就率领师直机关人员向西面敌人来路富安、安丰方向开进。

第二天拂晓,粟裕率队来到鲁家灶。这是一个小村,村北有一条由西向东的小河,河南岸有一条通向安丰的小路。敌人本来习惯于走大路,但是他们发现我军惯走小路,就改变战法,有时也从小路掩袭我军。粟裕估计袭击三仓的敌人可能从村北的小路通过,立即下令:“不能在这里停留,要赶快过河,越快越好!”果然,师直机关的人员刚刚过河,后卫部队就同从安丰出动的敌人交火了。机关和部队虽然安全过河,但是目标已经暴露,只得赶快向北转移。当天中午到达四灶,炊事班立即埋锅造饭。饭菜还没有做熟, 又响起了枪声。敌人分路分梯次行动,前面的走过去,后面的又跟上来。粟裕带领机关、部队继续向北走。傍晚到达七灶,刚刚准备做晚饭,北面又发现敌情。于是掉头往南走,转移到张家灶,敌人刚刚从这里袭扰过去。粟裕决定,一面在这里休息,一面侦察敌人动向。

时隔不久,侦察员跑步回来报告:“唐家洋的鬼子集合在打谷场上,指挥官正在训话。一部队鬼子押着抢来的东西往李家堡据点运。”为什么敌人不待天明就集合?为什么敌人急于往据点运东西?粟裕判断,敌人要轻装行动,不是回据点,而是杀“回马枪”。于是立即命令部队集合,继续向南开进,越过海安至丁家所的公路,跳到如打皋东面的汤家园地区。

粟裕带领部队走上公路,发现路边有一堆人粪,用树枝一挑,里面还是软的。用手电观察路面,发现有许多新的穿着钉子皮鞋的脚印。

他判断,有一批敌人刚刚通过,后面还可能有敌人跟进。于是决定抓住这一间隙,迅速越过公路。部队还没有全部通过,后续之敌果然从海安方向开了过来。粟裕指挥部队顺利越过公路,到达预定目的地汤家园。这次行动, 部队连续行军一天两夜,行程 100 多公里,终于甩掉了敌人,跳出了合击圈。后来得知,粟裕率领部队离开张家灶以后,敌人果然杀了一个“回马枪”, 然而却扑了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