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美食家与食俗
我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也催生了无数的美食家,古时称为知味者,指的是那些极善于品尝滋味的人。各个时代都有一些著名的知味者,而最有名的几位却大都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鏽务训》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楚地的一户人家,杀了一只猴子,烹成肉羹后,去叫来一位极爱吃狗肉的邻居共享。这邻居以为是狗肉,吃起来觉得特别香。吃饱了之后,主人才告知吃的是猴子,这邻居一听,顿时胃中翻涌如涛,两手趴在地上吐了个干净。这是一个不知味的典型人物。
易牙名巫,又称作狄牙,因擅长烹饪而为春秋齐桓公饔人。《吕氏春秋·精谕》说:“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淄、渑都是齐国境内的河水,将两条河的水放在一起,易牙一尝就能分辨出哪是淄水,哪是渑水,确有高超之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见于史籍的知味者明显多于前朝后代。西晋大臣、著作家荀壎,就是很突出的一位。他连拜中书监、侍中、尚书令,受到晋武帝的宠信。
有一次,荀壎应邀去陪武帝吃饭,他对坐在旁边的人说:“这饭是劳薪所炊成。”人们都不相信,武帝马上派人去问了膳夫,膳夫说做饭时烧了一个破车轮子,果然是劳薪。
前秦自称大秦天王的苻坚有一个侄子叫苻朗,字元达,被苻坚称之为千里驹。苻朗降晋后,官拜员外散骑侍郎。他要算是知味者中的佼佼者了,他甚至能说出所吃的肉是长在牲体的哪一个部位。
东晋皇族、会稽王司马道子有一次设盛宴招待苻朗,几乎把江南的美味都拿出来了。散宴之后,司马道子问道:“关中有什么美味可与江南相比?”
苻朗答道:“这筵席上的菜肴味道不错,只是盐的味道稍生。”后来一问膳夫,果真如此。
后来,有人杀了鸡做熟了给苻朗吃,苻朗一看,说这鸡是散养而不是笼养的,经过询问,事实正是如此。
传说苻朗有一次吃鹅,指点着说哪一块肉上长的是白毛,哪一块肉上长的是黑毛,人们不信。有人专门宰了一只鹅,将毛色异同部位仔细作了记录,苻朗后来说的竟毫厘不差。人们称赞他果然是一位罕有的美食家,非有长久的经验积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能辨出盐的生熟的人,还有魏国侍中刘子扬,他“食饼知盐生”,时人称为“精味之至”。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世称其才、画、痴为三绝。他吃甘蔗与常人的办法不同,是从不大甜的梢头吃起,渐至根部,越吃越甜,并且说这叫做“渐入佳境”。也是因为深得食味的人。
从两晋时起,我国饮食开始转变风气,与当时文人之风有关系,过去的美食均以肥腻为上,从此转而讲究清淡之美,确实又入了另一番佳境。我国美食由肥腻到清淡的转变可以“莼羹鲈脍”为标志。
西晋有个文学家张翰,字季鹰,为江南吴人。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司马昭之孙司马冈袭封齐王。“八王之乱”中,齐王迎惠帝复位有功,拜为大司马,执掌朝政大权。张翰当时就在大司马府中任车曹掾。
但是,张翰心知司马冈必定败亡,故作纵任不拘之性,成日饮酒。时人将他与阮籍相比,称作“江东步兵”。
秋风一起,张翰想起了家乡吴中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是人生一世贵在适意,何苦这样迢迢千里追求官位名爵呢?于是卷起行囊,弃官而归。司马冈终被讨杀,张翰因之幸免于乱。
唐代白居易诗曰“秋风一箸鲈鱼脍,张翰摇头唤不回”,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吟咏的都是此事。
张翰尽管思乡味是名,避杀身之祸是实,但这莼羹鲈脍也确为吴中美味。据《本草》所说,莼鲈同羹可以下气止呕,后人以此推断张翰在当时意气抑郁,随事呕逆,故有莼鲈之思。
莼又名水葵,为水生草本,叶浮水上,嫩叶可为羹。鲈鱼为长江下游近海之鱼,河流海口常可捕到,肉味鲜美。《齐民要术》有脍鱼莼羹之法,言四月莼生茎而未展叶,称为“雉尾莼”,第一肥美。鱼、莼均下冷水中,另煮豉汁作琥珀色,用调羹味。
莼羹鲈脍作为江南的佳肴,并不只受到张翰一人的称道,同是吴郡人的陆机也与张翰有相同的爱好。陆机也曾供职于司马氏集团,有人问他江南什么食物可与北方羊酪媲美,他立即回答“有千里莼羹”。
莼只不过是一种极平常的水生野蔬,之所以受到晋人的如此偏爱,就是因为它的清、淡、鲜、脆,超出所有菜蔬之上。由此确实可以看出晋代所开始的一种饮食上的新追求,它很快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受到后世的广泛重视。
陶潜一生,与诗、酒一体。他的脸上很难见到喜怒之色,遇酒便饮,无酒也雅咏不辍。他自己常说,夏日闲暇时,高卧北窗之下,清风徐徐,与羲皇上人不殊。陶潜虽不通音律,却收藏着一张素琴,每当酒友聚会,便取出琴来,抚而和之,人们永远也不会听到他的琴声,因为这琴原本一根弦也没有。用陶潜的话说,叫做“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现了一批关于饮食的专著,据史书记载,有《崔氏食经》、《食经》、《食馔次第法》、《四时御食经》、《马琬食经》、《羹腔法》等,与先秦时期只有一篇《本味》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时烹饪技法的著作当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讲解了种植、养殖的经验,也以相当大的篇幅讨论食品制作和烹饪技法,在我国食文化的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齐民要术》所介绍的食谱中,常用的调味料是葱、姜、豉、花椒、蒜、橘皮、醋、酒等,动物性食材主要是猪、牛、羊、鸡、鸭、鹅、鱼,主食有各种面饼、面条等,已与我国后世北方饮食习惯接近,但菜肴烹饪技法仍以炙、蒸、煮为主,未见炒、熘等法。
平日饮食,多是为了口腹之需,而岁时所用,则又多了一层精神享受。历史上逐渐丰富起来的风味食品,往往都与岁时节令紧密相关。
饮食与节令之间,本来就有一条紧密联系的纽带。各种食物的收获都有很强的季节性,收获季节一般就是最佳的享用季节,这就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所谓的“时令食品”。
同时,各种各样的岁时佳肴,几乎都有自己特定的来源,与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事件相联系,这些中华美食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风靡了中华大地,甚至飘香到异国他乡。
南朝梁人宗檩所撰《荆楚岁时记》,较为完备地记述了南方地区的节令饮食,汉代至南北朝时代的节令饮食风俗几可一览无余。
我国自古即重视年节,最重为春节。春节古称元旦,又称元日,所谓“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西汉时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日为新年,新年前一日是大年三十,即除夕,这旧年的最后一天,人们要守岁通宵,成了与新年相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
《荆楚岁时记》说,在除夕之后,家家户户备办美味肴馔,全家在一起开怀畅饮,迎接新年的到来。还要留出一些守岁吃的年饭,待到新年正月十二日,撒到街旁路边,有送旧纳新之意。大年初一要饮椒柏酒、桃汤水和屠苏酒,下五辛菜,每人还要吃一个鸡蛋。
饮酒时的顺序与平日不同,要从年龄小的开始,而平日则是老者长者先饮第一杯。
新年所用的这几种特别饮食,并不是为了品味,主要是为祛病驱邪。古时以椒、柏为仙药,以为吃了令人身轻耐老。魏人成公绥所作《椒华铭》说“肇惟岁首,月正元日。厥味惟珍,蠲除百疾”。
桃木自古被认为五行之精,能镇压邪气,制服百鬼。桃汤当指用桃木煮的水,用于驱鬼。晋人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炼形。”五辛指韭、薤、蒜、芸苔、胡荽五种辛辣调味品,可以顺通五脏之气。
到了正月七日,即是人日,须以七种菜为羹,照样无荤食。北方人此日要吃饼,而且必须是在庭院中煎的饼。
正月十五日,熬好豆粥,滴上脂膏,用以祭祀门户。先用杨枝插在门楣上,随枝条摆动所指方向,用酒肉和插有筷子的豆粥祭祀,这是为了祈福全家。
从正月初一到三十日,青年人时常带着酒食郊游,一起泛舟水上,临水宴饮为乐。男男女女都要象征性地洗洗自己的衣裳,还要洒酒岸边,用来解除灾厄。
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之日。这一天乡邻们都带着酒肉聚会在一起,在社树下搭起高棚,祭祀土地神。末了,人们共同分享祭神用的酒肉。本来这些酒肉是人们用于祭神的,祭罢还要说成是神赐予人的,吃了它便能福禄永随了。
在古代,大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寒食节。相传寒食节起因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被焚,晋人哀怜子推,于是寒食一月,不举火为炊,以悼念这位志士。到了汉代,因老弱不堪一月的寒食,于是改为三日不举火。曹操还曾下过废止寒食的命令,终不能禁断。寒食所食主要为杏仁粥及醴酪。
寒食一过,就是春光明媚的三月三日清明节。这一日人们带上酒具,到江渚池沼间作曲水流杯之饮。在上流放入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浮至人前,即取而饮之。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尽兴,古时还以为流杯宴饮可除去不祥。这一日还要吃掺和鼠麴草的蜜饼团,用以预防春季流行病。后来,人们将清明节和寒食节合二为一了。
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很重要的节日。传说这一日是楚国诗人屈原投江的丧日,重要的食品是粽子。粽子古时按其形状称为“角黍”,用箬叶等包上黏米煮成。或以新竹截筒盛米为粽,并以五彩丝系上楝叶,投进江中,以祭奠屈原。
六月炎夏,兴食汤饼。汤饼指的是热汤面,意在以热攻毒,取大汗除暑气,亦为祛恶。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人们争相出外郊游,野炊宴饮。富人或宴于台榭,平民则登高饮酒。这一日的食品和饮料少不了饼饵和菊花酒,传能令人长寿。
晋代陶渊明把重阳看作最快乐的一天,所谓“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他还有诗曰:“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饮酒赏菊,确为一大乐趣。
十月一日,要吃黍子羹,北方人则吃麻羹豆饮,为的是“始熟尝新”。尝新即尝鲜,早已成俗,泛指享用应时的农产品。
到了十一月,采摘芜菁、冬葵等杂菜晾干,腌为咸菜酸菜。腌得好的,呈金钗之色,十分好看。南方人还用糯米粉、胡麻汁调入菜中泡制,用石块榨成,这样的咸菜既甜且脆,汁也酸美无比,常常作醒酒的良方。
十二月八日,称为腊日。这个节日除了举行驱鬼的仪式,还要以酒肉祭灶神,送灶王爷上天。祭灶由老妇人主持,以瓶作酒杯,用盆盛馔品。又说佛祖释迦牟尼是这一天成佛的,佛教徒此日要煮粥敬佛,这就是“腊八粥”。后来祭灶活动改在了十二月二十四日。
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中秋节”,中秋是一个食月饼庆团圆的突出家庭色彩的节日,据说是从先秦的拜月活动发展而来,魏晋时便已有中秋赏月的习俗,并成为后世普遍的风尚。
[旁注]
师旷 字子野,春秋时著名乐师。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
员外散骑侍郎 员外郎为古代官名,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以后所称之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为皇帝近侍官之一。南北朝时,又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员外”。
顾恺之 (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陆机 (261~303)字士衡,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四时御食经》 又称《四时御食制》《魏武四时食制》或《四时食制》,是魏武帝曹操所撰。说明曹操在烹饪方面做过专门的研究,撰写过专门的著作。但大多遗失,后世可以看到的辑录自《太平御览》等文献的《四时食制》,都是讲鱼的产地和食用方法的。
《荆楚岁时记》 记录我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这些民俗、民间工艺美术传自远古,延续后世。
周处 (238—299)字子隐。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介子推 (?—前636)春秋时期晋国贤臣,后人尊为介子,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
灶王爷 即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北方称他为“灶王爷”,是厨房之神。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阅读链接]
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及其饮食,作为民族传统几乎都流传了下来。尽管不少节日的形成都经历了长久的岁月,在南北朝时这些节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而且本来一些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节日也被其他地区所接受,南北的界限渐渐消失。如本出北方的寒食和南方的端午,风俗被及南北,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后来一些节日饮食虽有所变化,但整体格局却并没有多大改变。节令食风,是华夏民族一份十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传统一定还会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