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涵丰富中国文化的筷子
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华夏民族以筷子进餐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使用筷子进食的母国。在民间,筷子不但被当做进食的工具,还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的婚庆、丧葬等礼仪中。当仔细品味筷子的妙用时,更增添对祖先的崇拜之情。
筷子还包含着我国最原始的太极阴阳和周易八卦理论。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用筷子夹菜不是两根同时动,而是一根主动,一根被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两根筷子组合成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被动的一根为阴;在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
“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极不存。这就是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互变。
我们使用的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即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大概言由此出。
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而乾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当然吉祥;反之,如果手拿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坤在下,这就是“天地否”卦,“否”则闭塞不通。
使用筷子时,筷子很自然地把人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这样天、地、人三才之象成,三才之道存于其中。
无名指、小指在下象征着地道。无名指、小指较弱,其位又在下,须相互依倚,象征着广大民众,无职无权,须互敬互爱,彼此扶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象征着为人处世,孤木难支,人无辅助难以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着天道。五指之中食指为要,曲伸开合最灵巧,把握方向最准确。拇指象征着监管、象征着法律、象征着民心、象征着自然规律。食指灵巧,拇指粗笨,灵巧为用,粗笨制约。故天道尚变,但不可乱变。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在五指之中,中指最长,其在人位,象征着人为主体,为万物之灵长。然居于两筷之间,则象征着中层领导,下有人民,上有朝廷;也象征着人在中年,上有高堂应尽孝,下有弱子要抚养……中年虽不易,中年最辉煌。
筷子很简单,就是两根棍,随处可见,这就是简易。筷子亦多样,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银,筷子的种类多样就是变易。尽管筷子多变化,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的情况始终未变,这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易。
易道含弘无所不包,太极阴阳无限可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人们身边,只“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卦解民以食为天:两根筷子,二数先天卦为兑。兑为口,为吃。筷子形直长,为巽卦。巽为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入口的是筷头,筷头圆,为乾卦,乾为天,因此组成“民以食为天”。
从古代人对筷子的记述、描写中,也可以看出筷子中所蕴涵的丰富中华文化。
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郑玄注释:“挟,犹箸也,今人谓箸为挟提。”汉代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古写为“木箸”。
楚汉相争年代,高阳酒徒郦食其向刘邦献“强汉弱楚”,谋士张良知道后即顺手拿起刘邦刚放下的筷子,在餐桌上以箸为图,说出郦食其的错误,并献出自己的剪楚兴汉的战略良策。这就是《汉书·张良传》记载的“臣请借前箸以筹之”的故事,后世成语“借箸代筹”即由此而来。
从两汉开始,又出现了“筯”字。如唐代李白《行路难·投筯抒忿》诗曰:“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杜甫《丽人行》诗云:“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诗中“犀箸”,当指犀牛角制的筷箸。
从两位大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知道,唐代“筯”与“箸”通用。
此外白居易把箸“击盘而歌”: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杜甫的《野人送朱樱》中也说: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大诗人刘禹锡的《送张盥赴举》: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
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借箸”论元载中道:“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北宋书法家米芾《与伯先贴》中也有:“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南宋女词人朱淑贞《咏箸》曰:“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前两句将筷子拟人化,形象生动有趣,后二句似乎又寄寓着这位宋代女诗人抑郁不得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元代的周驰,在《咏箸》中,通过箸的外形特征和功能,抒发了虽遭谗而不废的“直”的情怀:
矢来形何短,筹分色尽红。
骈头斯效力,失偶竟何功。
比数盘盂侧,经营指掌中。
蒸豚挑项脔,汤饼伴油葱。
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
上前如许借,犹足沃渊哀。
明代诗人程良规《咏竹箸》诗中有:“殷勤向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借箸喻人,亦别有意味。
相传,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初见明太祖朱元璋时,朱元璋刚好在吃饭,即以筷子为题让他作诗,以观其志。刘伯温见太祖所用筷子乃湘妃竹所制,即吟道:“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他见朱元璋面露不屑之色,遂高声续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箸间。”诗借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借箸”替刘邦筹划战局,道出自己之政治抱负,最终博得明太祖赏识。
但“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终于在明代发生了变化。明代藏书家陆容《菽园杂记》云:
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庄”,讳“翻”,以“箸”为“快儿”。
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鱼。在这种谐音的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
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
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
虽然明代已有人称“箸”为“快”,但清代康熙帝并不承认民间将快加了竹字头的“筷”字。《康熙字典》中仅收录“箸”字而不收“筷”字。
但皇帝也难以抵挡民间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红楼梦》四十回,在贾母宴请刘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处称“箸”,两次呼“筯”,而四次直接写明“筷子”。筷子多为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后人就把“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在我国三千年的国粹华章里,筷子一直寓意吉祥,在睿智流畅的东方气质里,筷子一直兼容时尚的潮流美学被列入婚礼嫁妆,以祝福新人。
如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两双筷子意味成双成对,八双筷子祝福大吉大发,十双寓意团团圆圆、十全十美。因此,“龙凤双筷”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婚嫁用品,更带有珠联璧合、成双成对、快生贵子、快乐幸福之美好寓意。
我国戏剧鼻祖目连戏是一种糅合宗教、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大型娱乐活动,《刘氏出嫁》是蜀人“搬目连”所必不可少的开场戏,戏中新娘上轿时,就要撒24双筷子并唱“撒筷歌”。此乃民间借筷子讨口彩以祈求“快生贵子”的文化心理在戏曲中的艺术再现。
在东北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有人就从窗外扔进一把筷子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快生贵子”的口彩。
此外,云南阿昌族娶亲接新娘时,在丈人家新郎官吃早饭用的“筷子”,必须要用足足有五、六尺长的细荆竹特制,梢子上还带着一簇簇绿叶,并拴上鲜花之类的东西。当新郎拿起这双“筷子”时,手常常抖得很厉害,有时还要用肩膀扛起来。
有趣的是,新郎吃的菜,也全是特制的,如油炸花生米、米粉、豆腐、水菜之类的东西,不是细得夹不起,或是滑得夹不住,或是软得一碰就碎。这顿饭常常把那些身强力壮、神气十足新郎吃得满头大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今后对妻子要体贴一点!
湘西苗族曾有位著名英雄,他使用的武器正是一双两尺长的铁筷,人称“筷子王”。他的筷子功,又分为轻功和硬功,轻功的功夫能挟住飞翔的蚊虫,他可以挟了又放,放了又挟,不伤蚊子。他的硬功,一筷子下去,能击透石碑。
“击箸和琴”是宋人何芫在《春诸记闻》卷入中记载的一则佳话:南朝刘宋时的柳恽一次赋诗,正在酝酿之时,用笔敲琴,门客中有人“以箸和之”,奏出的哀韵使柳恽大为惊讶,于是“制为雅音”。
借筷子为乐器的例子在我国文艺舞台上屡见不鲜。清音是流行于四川的曲艺品种之一,系清乾隆年间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多由一个人表演,演员左手打板,右手便是执竹筷敲打竹板进行演唱。
而在蒙古族中,筷子又被作为舞蹈表演的道具。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流行于内蒙古地区,起初多为男子独舞,后发展成为男女群舞。表演时,舞蹈者左右手各执一束红漆筷子,伴随着乐曲的旋律,用力敲打肩、腰、腿、脚等部位,并时而击地,时而互击,时而旋转,时而跪蹲,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边打边舞,动作刚劲,节奏强烈,场面感人,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是牧民欢乐生活的反映。
另外,民间还有用筷子敲击碟子的舞蹈,碟声悦耳,舞姿优美,别有韵味。在杂技节目中,亦有借用筷子为表演道具的。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能觅其踪影。
民间还流传着一首以筷子为谜底的灯谜诗,饶有风趣。诗曰:
姊妹两人一般长,厨房进出总成双。
酸咸苦辣千般味,总是她们先来尝。
另外,从筷子的使用方法讲究和禁忌中,也包含着中华文明悠久而深厚的内涵。
筷子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子,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而自古以来,我国人民使用筷子,有十二种使用忌讳。
第一种叫“三长两短”: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叫它“三长两短”。
在我国民间,“三长两短”的意思是代表死亡或意外事故。这是因为,在我国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而“三长两短”还有代表意外事故的一种说法,是指把一个人完整的分开为两条胳膊和两条腿,外加上躯干,刚好四长一短!缺失任何部位都可谓之“三长两短”!
第二种禁忌是“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国人眼里叫“骂大街”。
这是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而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第三种禁忌是“品箸留声”: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地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第四种称“击盏敲盅”:这种行为被看做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唱出的莲花落曲子,使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第五种是“执箸巡城”: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第六称称为“迷箸刨坟”: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第七种禁忌叫“泪箸遗珠”: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第八种称之为“颠倒乾坤”: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第九种名曰“定海神针”: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第十种禁忌被叫做“当众上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我国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食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最不礼貌的。
第十一种禁忌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被称为“交叉十字”: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因为古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侮辱。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等于诅咒自己。
最后一种称“落地惊神”: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我国民间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被禁止的。
这十二种筷子的禁忌,是我国自古以来日常生活当中所应当注意的,作为礼仪之邦,通过对一双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够看到我们中华民族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旁注]
太极 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出于《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太极与八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三才《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张良 (约前250~前186)字子房,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
米芾 (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刘伯温 (1311~1375)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亮。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陆容 (1436—1497)字文量,号式斋,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
目连戏 原名弋阳腔,发源于弋阳江地区,因名弋阳腔,简称阳腔,所以又称高淳阳腔目连戏,曾经流传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是我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我国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
清音 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时调小曲及四川民歌发展而成,音乐十分丰富,计有100多支曲牌。
三长两短 据说典出道家用烧香的速度来预测未来,三支香燃烧速度平等就是平安香,若是三支香两长一短就是七日内家中穿孝服,两短一长为寿禄。道家最不愿点的就是五支香,那是代表命数的香,其中三长两短最为凶险,被称为催命香,除非有转机否则劫数难逃。因此三长两短就被用来形容催命死亡。
莲花落 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是始于宋形于明而盛于清的江西新干,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
定海神针 出自《西游记》,原为大禹治水时用做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东海龙王龙宫的镇海之宝,后为美猴王孙悟空所得,成为其贴身的兵器,由于能变化大小,从此又名如意金箍棒。
礼仪之邦 我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阅读链接]
筷子是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明,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有人认为,因为我国的食物精美细巧,筷子是适应了这种的情况而发明的。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正由于筷子的精巧,才使我国食物发展得如此精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的食物是精美的,我国的筷子是细巧的,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完美无缺。华夏民族发明和使用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