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筷子文化
筷子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独步世界的进食用具,称为“箸”。箸是两根形状、规格、材质完全一致的小棍,具有正直、坚韧、诚朴的象征,而且两只箸之间无任何机械联系,而通过手指的操作,默契和谐,协同动作,这正是中华民族性格的物化形象。
我国凡从3岁儿童开始均会使用筷子,它的普及性是任何一个生活用具无法比拟的。筷子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无论到何时何地,中国人进食用具都很难离开筷子。筷子可谓是我国国粹,在世界各国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源于远古煮羹而食的筷子
在我国古代,筷子叫“箸”,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华夏先民已经使用筷子进食了。
在我国殷商时代,已经有了象牙筷子。《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就是殷纣王。当时是殷代末期,纣王用象牙做筷子,这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
在殷墟等商代墓葬中,发现商代甲骨文有“象”字,还有“茯象”和“来象”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据《本味篇》载:“旌象之约”,就是说象鼻也是一种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时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可以围猎,才有“纣为象箸”的可能。
但是,这也并不是我国的第一双筷子,而仅仅是第一双象牙筷子。我国的筷子还要向前推倒1000年,最早的是竹木筷而不是象牙筷。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着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
在原始社会时期,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可以用匕,但从羹中捞取菜肉则极不方便。
当时,我们祖先由于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于是就在原始森林里取下树枝,在陶锅里把煮熟的很烫的菜夹出来或掏出来。
《礼记·曲礼》对此记载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又说:“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即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于火中烤熟。而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置火灰中,不时用树枝拨动,使其受热均匀而后食之。
先人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人们发现以箸挟取食物不会烫手,制作又很方便。于是,就产生了最原始的筷子。但当时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在捞来捞去的过程中间,逐步产生了固定的形制。
远古的时候,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树或木棍、天然的动物骨角,原始社会末期是修削后的木筷或竹筷。
夏商时期,又出现牙筷、玉筷。等到了殷纣王“纣始为象箸”时候,筷子已经形成了粗细长短都相同的状态。
而有关筷子的起源,在我国民间有三个传说。传说商周时期大军事家姜子牙与筷子的传说流传于四川等地,说的是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
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
当姜子牙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
为了试鸟,姜子牙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
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
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
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
此事传出后,姜子牙的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竹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第二个传说与妲己有关,流传于我国江苏一带。说的是商纣王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结果,很多厨师都被严惩。
纣王的宠妃妲己也知道纣王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
有一次,妲己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桌前。妲己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的玉簪将菜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非常高兴。
后来,妲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第三个传说与治水英雄大禹有关,流传于东北地区。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帝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洪水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水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
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
手下的人见大禹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筷子的发明使用,对中华民族智慧的开发是有一定联系的。尽管是一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筷子,但它能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同时,成双成对的筷子也蕴含着“和为贵”的中华传统文明。
《礼记·曲礼上》又载:“羹之有菜者用荚,无菜者不用荚。”荚也就是筷子。先秦时,菜除了生吃外,多用沸水煮食。按照当年礼制,箸只能用于挟取菜羹,饭是不能动箸的,否则被视为失礼。
西汉司马迁《史记》也有此说:“……犀玉之器,象箸而羹。”所以当年箸的作用较单纯,仅是用来挟取菜羹而已,至于吃饭依然保持原始的习俗,抓而食之。
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谁也不敢更改,怕违反食俗礼制。尽管抓食不卫生,又麻烦,但他们还是墨守成规,每餐以箸挟菜,以手捏饭,数百年不知改变。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要以箸吃饭,必须有较轻小的碗,但商周时的食器都比较笨重,难以用一只手来捧持,另一只手用来握箸。即使是较小的“豆”,也是以盛肉为主,具有盖和高足,无法端在手中。
人们以左手取饭,右手握箸挟菜,一日三餐皆要如此,会感到这样进膳既麻烦又不方便,当饭前要洗手抓饭,饭后抓饭黏乎乎的手更要洗时,也会有人在厌烦之际,忽然发觉荚箸不但有挟菜的作用,同时也有扒饭入口的功能!
人们终于意识到了以手抓食的种种弊端,而又欣喜地发现箸的优点和多功能,于是将墨守成规的进餐旧俗加以改革,改成完全以箸挟菜吃饭。
但筷箸的优越性和多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祖先渐渐发现箸不但能夹,还能拨、挑、扒、撮、剥、戳、撕等,也就人人欣喜地以箸在餐桌上扮演了除淘汤外的一统天下的角色。
战国晚期的墓葬中,已很少发现盘、匜等礼器。先秦之人因以手抓饭,所以饭前必以盘、匜洗手。随着时代的进化,先民懂得以箸代替手扒饭后,洗手不再是吃饭必要的礼仪,故用盘匜陪葬也逐减少。盥洗盘匜陪葬的消失,也可说明筷箸在战国晚期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已成为华夏民族食菜和饭的主要餐具。
到了西汉初年,才出现圆足的平底小圆碗。从洛阳、丹阳和屯溪的西汉墓葬碗、盘来看,不少是釉陶,分量较轻而色泽皎洁。这种碗显然可配合筷箸吃饭使用,再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初期墓葬的成套漆制耳杯和竹箸来看,可以肯定那时进餐全以筷箸来一统天下了。
[旁注]
殷墟 我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是我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河南安阳殷都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殷墟遗址。商代从盘庚到帝辛,在此建都达273年。
姜子牙 (前1156~前1017)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儒、法、兵、纵横诸家皆奉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殷纣王 即帝辛,名受,后世人称殷纣王。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大禹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第一任君王。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诸侯的拥戴下,五十三岁的禹王正式即王位,国号夏,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广韵》 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
《史记》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匜 我国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
[阅读链接]
大禹在治水中偶然产生使用筷箸的最初过程,使后世的人们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形。它比姜子牙和妲己制筷子传说显得更纯朴和具有真实感,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是华夏先民聪明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