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疲劳及其对策
学习是身心的共同活动,并且主要是心理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效率既受生理疲劳的影响,又受心理疲劳的影响,且后者影响更大。有研究表明: 凡是需要紧张注意、积极思维和注重记忆的学习活动,都容易产生疲劳。疲劳,尤其是学习疲劳的产生,直接与大脑皮层内的抑制有关。由于长期的学习,皮层细胞产生强烈兴奋,而兴奋过程即能量消耗过程,皮层细胞能量的消耗,使兴奋性降低而转入抑制状态,或者扩展到周围区域。这就是疲劳或疲劳过度引起的睡眠机制。由于学生负担过重,有的中小学生一看书就睡不着觉,这是由于皮层有关部位被迫持续过度地工作,使过度兴奋而不能抑制, 亦即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遭到破坏所致。有的中小学生一看书就打瞌睡, 这是大脑皮层细胞代谢功能太低,供血供氧不足造成的,由此刺激增加就会过早产生抑制现象。大脑皮层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就会使学生视力减弱, 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大脑供血产生障碍,造成失眠等等;在心理方面产生心情忧郁,情绪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种症状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当然,学习疲劳在心理上的反应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其主要类型为:
-
**稳定型的学生。**即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比较稳定的学生。尽管他们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但学习本身不难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快感,学习疲劳在他们心理上有所反应,主要表现为眼神无光。
-
**上升型的学习。**即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掩盖疲劳,所以,学习疲劳在他们心理上的反应不很明显。
-
**下降型学生。**即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日益下降的学生。学习疲劳在他们心理上的反应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厌烦,怠倦甚至昏昏欲睡。
-
**摇摆型的学生。**即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忽高忽低、忽冷忽热的学生, 学习疲劳在他们心理上的反应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厌倦、无聊和烦躁。
诚然,怎样根据学生的疲劳反应,判断其疲劳程度和疲劳类型,并作出恰到好处的安排,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做艰苦细致的工作。
学习疲劳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并非一种必然现象,只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学习疲劳不仅可以预防,而且可以克服。具体有如下几条:
一、建立尊重科学知识,关心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尊重知识分子劳动的社会心理背景,造成一种教有前途、学有奔头的氛围。当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预防或减少学习疲劳的有效保证。
二、强化“师爱”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拥有的最崇高的价值就是“师爱”。有了“师爱”,校园内就会充满生机、祥和与欢乐,学生如沐春风,如浴雨露,教师安于其位,敬于其业。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增强了学生对喜欢、爱戴、崇拜的教师所教学科的极大热情,使其愿花较多的时间去学习;同时融洽的师生感情,还能使教师的
要求较好地得到落实,教育亦易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强化“师爱”作用, 可以预防亦能较好地克服学习疲劳。
三、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确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就有了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不易产生学习疲劳,而且能达到乐而忘倦的境地。
四、学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要适中,教学方法要得当。学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只有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构成潜在的意义; 教学方法只有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给学生启迪,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科学安排各学科的学习时间。学生在一天或一周内各个时间的学习效果和疲劳系数是有差异的。一周中的周二、三、四、学习效果最佳,称为最佳学习日。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各学科疲劳值是不同的,其顺序是数学第一,体育与数学相等;其次为语文、史地、理科;再次为音乐、美术、实验技能等学科。因此,在最佳学习日中,应安排疲劳值较大的学科,这是其一。其二要注意文理科的搭配,将具体的形象思维活动和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相互交替,这样可以减轻大脑由相同刺激引起的疲劳,防止同类学科的干扰。其三是脑力课与体力课互相交替以减轻大脑的过度疲劳,增强学习效果。其四要发挥课程表对作业量的调节作用,即把作业量大的学科与作业量小的学科互相搭配,避免一天中集中过多的作业量大的学科,减少由于作业量过大而产生的疲劳。
六、发挥评定的反馈作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产生较高的心理满足,感受到学习中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毅力。当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时,他们就会增强自强自胜心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这样,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能防止产生疲劳,尤其是心理疲劳。
七、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