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治国理政以诚信为本

治国理政离不开诚信。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治国理政,即使“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因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出“信”是国与国相交的道义标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一、诚信是官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商,要有商德;从医,要有医德;为官,要有官德。诚信就是官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诚信,才能奠定领导与执政的基础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英雄名叫安泰。他是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力大无比,但他的力量都是来自大地。

战斗中,只要他的身体不离开大地,他就所向无敌,任何人都奈何他不得。而一旦离开大地,他就丧失了力量,无能为力。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个致命弱点。于是,在一次交战中,赫拉克勒斯将他举到了空中。结果,安泰失去了生命。

安泰所依托的大地,就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领导、执政地位,也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结果。

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他还指出,90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他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实践证明,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则将一事无成。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要真心诚意地对待人民群众,承诺的就要兑现,说话就要算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二)诚信,才能“浩然正气照千秋”

正气,是指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或风气;正直坦荡、刚正不阿的气节;坚持真理、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领导干部只有讲诚信,才能具有浩然正气。一个谎话连篇,弄虚作假的人,怎么可能具有浩然正气呢?

浩然正气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品格和节操。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具有浩然正气的人和群体,呈现的是勃勃的生机;而那些为邪气所缠绕的人和群体,显现的则是日薄西山的衰落。因此,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浩然正气养成的深厚传统。

在我国,最早提出浩然正气的是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孟轲老先生。一次,他与弟子公孙丑讨论意气感情与思想的关系。讨论中,孟子对公孙丑说:“思想意志是意气感情的主帅,意气感情是充满体内的力量。思想意志到了哪里,意气感情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所以说,‘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也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感情。’”

听了孟子的话,公孙丑问:“您既然说思想意志到了哪里,意气感情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那么,您为什么又说既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同时又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感情呢?”

孟子回答说:“思想意志和意气感情这两者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思想意志若专注于某一方面,意气感情就会为之转移;意气感情假若也专注于某一方面,也一定会影响到思想意志,其思想意志不能不为之动荡。譬如跌倒和奔跑,这只是气体上专注于某一方面的震动,然而也不能不影响到思想,造成思想的浮动。”

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您在哪一方面有优势?”

孟子回答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

孟子回答说:“这很难说。那种气,最伟大,最刚强。如果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也不伤害它,它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处不在。那种气,必须跟道和义相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形成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

该段话的原文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

曰:“志壹则气动,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则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孟子·公孙丑》)

这里,孟子对浩然正气的意义、养成做了具体的论说。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有了“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愧作,无所畏惧。而浩然正气的养成不是偶然获得的,是长期培养的结果,并且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即使是一次不良的行为,也会使浩然正气丧失殆尽。

孟子还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浩然正气的主要表现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说,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困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三)诚信,才能“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着重视浩然正气养成的深厚传统,而且在行动中,也把忠贞正直、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公正无私、诚实守信当作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因此,涌现出许许多多重名节如泰山,轻利欲如鸿毛的志士仁人。从汉朝的苏武,到宋代的文天祥,以至明时的于谦,都是浩然正气惊天地、泣鬼神之人。

公元前100年,匈奴贵族在汉军的沉重打击下,不得不收敛起嚣张的侵略气焰,要与汉朝讲和。于是,汉武帝交给苏武一根使节杖,让他以国家使者的身份出使匈奴,以使两国的关系正常化。苏武虽然知道匈奴贵族出尔反尔,不守信用,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仍然义无反顾地拿着使节杖,前往匈奴。果然不出所料,匈奴表面上要讲和,实际上并无讲和的诚意。因此,当苏武到达匈奴后,便被匈奴扣押了。

匈奴王派人劝降苏武。苏武不从。他说:“我辜负了汉王的厚望,使国家受辱,我还有何面目返回汉朝。我也绝不能为丧失气节而苟且偷生。”于是,拔剑自刎。后经匈奴御医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活了下来。

匈奴王见劝降不成,便将他关押进地窖里,并断绝了粮水,企图用寒冷和饥饿来迫使他投降。然而,面对寒冷和饥饿,苏武毫不畏惧。他住在冰冷的地窖中,渴了吞雪块,饿了啃毡皮。但就是宁死不投降。

匈奴王见寒冷和饥饿也吓不倒苏武,就将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在那里牧羊。苏武在北海,“历尽难中难”,但却“心如铁石坚”。他终日手持使节杖,期盼着有朝一日活着回到祖国。

公元前81年,在匈奴整整苦熬了19年的苏武,手持早已破旧不堪的使节杖回到了长安。此时的苏武,已是须发皆白,瘦骨嶙峋,显见是浩然正气支撑着他那衰弱的身躯。历史已经走过了两千多年,但苏武的高尚气节却依然在世间存留。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也是凛然的正气。

南宋理宗时,宋王朝日趋腐朽,内忧外患日益加剧。1259年,蒙古军队大举南下,宋理宗不知所措。此时,文天祥毅然挺身而出,率兵抗敌。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捕。面对敌人,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跪。在羁押他的船经过零丁洋时,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成为千古正气歌。

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用“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安用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为我们这些后人树立了榜样。

(四)诚信,才能“粉身碎骨浑不怕”

领导干部只有讲诚信,才能信仰坚定,忠贞不渝,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马克思主义是久经考验、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只有坚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信仰,我们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才能做到光明磊落,胸怀远大,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1928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同志在武汉被捕。在狱中,他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

一天,一位法官前来劝降。他对夏明翰说:“夏先生,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信仰,与我们通力合作,我们蒋总司令是不会亏待你的,一定会让你做更大的官。”

夏明翰同志轻蔑地瞟了法官一眼,冷笑道:“你们的蒋总司令,全国人民哪个不知道?蒋介石是上海滩上的大流氓,国民革命的叛徒,大官僚、大地主、大资本家和帝国主义的走狗,新老军阀的总代表!他屠杀劳苦工农,欠下千年的血债,这笔账总有一天要同他算!”

法官见用高官打动不了夏明翰,便又用亲情来打动他:“夏先生,凡事要三思而行。你年纪轻轻,上有老母,中有爱妻,下有娇儿,你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抛弃亲人,未免太可惜了吧!”

夏明翰听了法官的话,放声大笑,义正词严地对法官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我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而行。我可以牺牲我的生命,但决不能放弃我的信仰。”

法官被驳得目瞪口呆。他声嘶力竭地吼道:“夏明翰,你就真的不怕杀头?”

夏明翰同志大义凛然地回答:“怕杀头?怕杀头就不来革命了!”

敌人恼羞成怒了。他们用铁丝穿夏明翰同志的鼻梁,给他灌辣椒水,几乎用尽一切酷刑,但都没有使他屈服。敌人无计可施,便丧心病狂地宣布将他“就地处决”。

夏明翰同志高呼着革命口号,高唱着《国际歌》走上了刑场。敌人要他跪下,他却巍然屹立着,连腰也不弯。执刑官问他:“你死到临头,还有什么话要说?”

“有,给我纸和笔!”夏明翰同志一抖镣铐,大声地说。敌人拿来了纸和笔。夏明翰同志用他戴着镣铐的手,抓起毛笔,饱蘸浓墨,写下了一首光耀千古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同志写完就义诗,将毛笔往地上一扔,高昂着头厉声喝道:“开枪吧!”

夏明翰同志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但他那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气概,忠诚信仰的高尚品格,却永远令后人景仰、敬佩。

二、治国理政不可缺少诚信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这是《吕氏春秋》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论述的是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君臣不讲诚信,百姓就会批评指责,国家就不安宁;为官不讲诚信,年轻的就不会敬畏年长的,地位尊贵的和地位卑微的就会相互轻视;赏罚不讲诚信,百姓就会轻易地犯法,不可以使他们听从。……只有诚信,诚信了再诚信,诚信重叠于身,才能与天意相通。靠诚信来治国理政,管理百姓,一切就能顺利畅达。这段话真可谓是真知灼见。

(一)诚信,是治国理政的法宝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明确指出:“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致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1在司马迁看来,“信”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法宝。要想保住国家的政权,必须取信于民。如果国与国之间、上与下之间、家庭亲属之间都相互欺骗,互不信任,就会分崩离析。国家之间就要爆发战争,国家政权就不会稳固,家道就会衰落。即使是用欺骗带来些许好处,也不能医治因欺骗所带来的创伤,也不能弥补因欺骗所遭受的损失。

事实证明,诚信的确是治国理政的法宝。有了这一法宝,才能外敌不敢欺,内寇不敢骗,国家安宁,百姓团结。正因为如此,有识之士,注重诚信治国理政。

  1. 司马迁:《资治通鉴·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版。

(二)推行治国方略,要用诚信来保障

新的治国方略的提出,也要有诚信来作为保障。这一道理,早在数千年前,就为执政者所清楚。商鞅就曾经以“广告”的形式来展示他的诚信,以此来推动他的改革措施的实施。

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商鞅对秦孝公讲:“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在商鞅看来,行动有疑虑,就干不出名堂﹔做事有疑虑,就干不出任何效果。因此,为了表明他的决心,表明他说话算数,他让人在咸阳城南门外竖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

木杆竖立好之后,他贴了一个告示:“谁能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奖赏十金。”

聚集在告示下的人很多,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动手去扛。

商鞅见没有人去扛它,就又宣布:“谁能将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奖赏五十金。”

这时,有个壮汉走上前去,把这根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商鞅诚实守信。于是,他的新法在秦国推行了起来。

(三)治理好天下靠的是诚信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主。当时的中国在他的治理下,社会相对安定,百姓相对安居乐业,国力相对强大,人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自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用诚信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下面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太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思想。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唐太宗,请他斥退身边那些佞邪的臣子。唐太宗问上书者:“我认为所任用的臣子,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佞邪的臣子吗?”

上书者回答说:“我住在民间,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来测试一下您身边的大臣。如果有人不怕雷霆之怒,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大臣;如果有人依顺陛下的心情,迎合陛下的旨意,那就是佞臣。”

唐太宗听了这话,对大臣封德彝说:“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君主是执政的源头,臣民就好比流水。君主自行欺诈,就好似水源浑浊而欲使流水清澈,是没有这种道理的。我向来以为魏武帝曹操言行诡诈,很鄙视他的为人。若是我也这样做,我怎么能对百姓施行教化呢?”

随后,唐太宗又对上书人说:“我要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想用诈骗的方法来淳正风俗。你的建议虽然出自好意,但我是不能采纳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苦。他放过牛,讨过饭,还当过和尚。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放牛娃、小和尚,竟能打下天下,并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在总结其经验时说,他能统一天下、治理好天下的根本原因是“布信义,守勤俭”。事实的确如此。

“守勤俭”虽然是一条重要的治国经验,但不在本书的论证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将它放下。这里仅说朱元璋的“布信义”。

朱元璋的“布信义”主要表现在他能令出必行,说话算数,从不失言。下面,我们择其一二件事来说明。

朱元璋曾做过和州总管。他上任伊始,就布告州中父老:“元失其政,干戈烽起,我来为民除乱,其各安堵如故,贤士我礼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无贪暴害我民。”在他任和州总管期间,就一直按此行事。使得百姓安定,民心乐附。

而当他得天下,成为一国之君以后,也依然“布信义”于天下。承诺的事决不反悔。

公元1368年旧历十一月间,山西汾州地方官上奏说:“夏收的时候,因为我们这儿闹旱灾,所以朝廷免了百姓的税赋。现在秋季丰收,老百姓都愿意缴纳税赋,请朝廷下令征收。”

朱元璋接到奏折,对侍臣们说:“此人盖欲剥下益上,以觊思宠。所说聚敛之臣,此真是矣。既遇旱,后虽有收,仅是给食,况朝廷既已免其租,岂可复征之?昔孔子论治国宁去食,不可无信。盖反征之,岂不失信乎?夫违理而得财,义者所耻,厉民以欲,仁者不为。”于是,将山西汾州地方官所奏请的事予以拒绝。

这段故事记载在《明太祖训》中。由上面所叙述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确是一个很守信用的君主。相比之下,那位汾州地方官就要逊色得多了。

朝廷曾下令免除百姓的税赋,免后而再征,就涉及是否讲信用的大问题了。汾州地方官不明此理,只看见白花花的银子,看不到诚信对民心的重要作用。而朱元璋深知诚信重于税赋。重新征收税赋,朝廷虽然会得到大量的银子,但却失信于民,一个失去民众信任的朝廷如何治国?因此,他严厉地批评汾州地方官“欲剥下益上,以觊思宠”,并说这位地方官是“聚敛之臣”。

三、政务诚信不容乐观

所谓政务诚信,是指公权力的执掌者在政务活动的过程中,履行对公众的责任,信守对公众的承诺的行为表现。它包括政府领导和各级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的过程中真诚不欺,守信不诈。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政务诚信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尽管如此,政务诚信的状况依然是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些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朝令夕改

公共政策应该具有相对的长期性、延续性,不应该朝令夕改。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事实上,有些政府部门却是制定政策很随意,出台政策很随便,甚至朝令夕改。

政策朝令夕改,不仅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更会损耗政府的信誉,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影响政府的权威性和政治形象,严重的还会使政府丧失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甚至政府的指挥能力,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朝令夕改不可取,并不是说所有的政策都不能改。对那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政策,该改还得改,而且还需要快改。问题是正确的政策一定要一以贯之地执行。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出台各项政策必须极为慎重。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反复进行论证,尽量使政策制定得符合实际,避免朝令夕改,影响政府诚信。

(二)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承诺不去兑现

作为一个诚信的政府及其部门、一位诚信的领导干部来说,承诺了,就必须要兑现。做到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如果承诺了不兑现,不但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丧失信誉,而且吊起了群众的胃口,产生更高的利益诉求。

道理很清楚,但是在实践中,有的政府及其部门、有的领导干部却是承诺随意,兑现无意。承诺不去兑现,没有诚信,会让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部门、对领导干部失去信任,久而久之,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就会丧失。

某地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了这一项目,1277户农民的房屋被拆除,宅基地被改为耕地。

在拆除住房之前,当地政府向农民承诺给其中700多户在异地盖新房,其他享受货币补偿。

但是,七八个月过去了,农民房屋早已拆除,复垦的土地上已经长出了庄稼,而政府部门事先承诺的安置却迟迟没有兑现。

不少农民无房可住只得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棚中,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村民们心急如焚,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搬进自己的新家。

(三)为了所谓的“政绩”弄虚作假

政绩,是为政之绩。执政者追求“政绩”,无可厚非。这就像在校的学生,都想取得好成绩一样。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成绩如何取得。

有些政府及其部门、有些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弄虚作假。为迎合上级口味,报喜不报忧;为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为“完成”任务,夸大事实。这种政绩不是真正的政绩。真正的政绩,体现在政绩的内容上,应该是实实在在、有利于地方和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在创造政绩的目的上,应该是为党、为人民,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在创造政绩的途径上,应该是脚踏实地,而不是投机取巧,竭泽而渔。

四、为官从政不讲诚信是十分危险的

从总体上讲,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诚信道德是健康、向上,呈现出良好态势的。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的干部队伍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讲诚信的行为。有的言实不符,轻诺寡信;有的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对于领导干部不讲诚信的行为,我党向来是深恶痛绝。早在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偷就是偷东西,装就是装样子,“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讲真话,每个普通的人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

1959年,毛泽东又告诫全党,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

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

江泽民同志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的革命传统,将“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对全体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提到了全党同志的面前。

胡锦涛同志不仅要求全党同志要讲真话,讲实话,以诚实守信为荣,他自己更是喜欢听真话,听实话。

2006年5月12日上午,胡锦涛同志来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乡札吕村,看望这里的基诺族群众。他在跟村里的乡亲们座谈时,诚恳地说:

“希望听到大家的心里话……” 群众的心里话,就是真话,就是实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诚信的重要性都做过重要的阐述。他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说道: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他在辽宁考察时,要求领导干部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

为什么我党向来对领导干部不讲诚信的行为深恶痛绝?因为领导干部不讲诚信,会给国家、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官德毁,则民德降”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表率,“官风”决定民风。“官德毁,则民德降”。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干部的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党自身的素质和执政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

领导干部失信,是一种“有害的病菌”。它会对整个社会的诚信风气带来恶劣的影响。

(二)有公信者昌,失公信者亡

执政党的公信力是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所享有的公众信任度。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是执政党执政的根本基础。维护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已经成为党执政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执政党的公信力主要来源于执政党的诚信。如果作为党的执政骨干的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执政承诺不能兑现,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就会降低。

如果作为党的执政骨干的领导干部在台上讲官话,在台下讲鬼话,阳奉阴违,“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又怎么能存在?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垮台就表明:如果一个政党丧失了公信力,这个政党就要丢掉执政的资格。

(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领导干部如果失信,并且还形成一种风气的话,就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失去信任。正像有的同志所说的:“没有一个政治团体因掩盖真实,而增加人们信任的;信任危机往往是不讲真话,歪曲和掩盖事实真相的结果。”人民群众如果对党失去信任,怎么会衷心拥护和支持执政党呢?

而一个没有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党,是不可能生存的,也更谈不上发展了。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则将一事无成。国民党政府的垮台、失败更是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官员弄虚作假,极度腐败堕落。他们大肆搜刮民财,中饱私囊,致使民不聊生;他们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视百姓如草芥。正是这种腐败堕落,使国民党自己为自己挖掘了死亡的坟墓。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人心所向,我们是不可能打败日本侵略者,也不能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在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在谈判接近尾声的时候,传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张治中低头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听了张治中的话,周恩来同志立即予以严肃地更正:“不,是民意如此!”

“天意”“民意”,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不同的思想意识。张治中把国民党败亡的原因归结于“天”,而周恩来则科学地揭示了国民党败亡的真正原因:民心向背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国民党失去了民心,所以,灭亡是必然的。

五、领导干部如何做诚信的表率

富兰克林讲:“一个良好的示范,才是最佳的训词。”讲诚信,领导干部必须要做表率。领导干部如何才能成为讲诚信的表率呢?

(一)提高诚信的基本素质

概括说来,领导干部诚信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坚强的党性原则。讲诚信,是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标志。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照党性原则办事,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这是领导干部做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本质和要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才能诚实守信。

三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毋庸讳言,我们现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人们习惯于看领导的眼色行事。在这种环境中,讲诚信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培养这种勇气和魄力,关键是要有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领导干部才能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党、对人民忠诚老实,讲真话,守信用。

(二)始终保持高尚的诚信道德要求

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事实上,诚信的实践也是如此。领导干部如果能始终保持高尚的诚信道德要求,就能在这一高标准的要求下,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严格按照诚信的道德要求去做,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培养讲诚信的道德习惯

当一个人不再时时事事需要经过诚信道德思考,而是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诚信道德要求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时,他就养成了一定的诚信道德习惯。

诚信道德习惯不仅是诚信道德认识、诚信道德情感、诚信道德意志、诚信道德信念的有机融合,而且是一定诚信道德行为反复积累而成的结晶。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说明良好的诚信道德习惯来之不易,只有具备了它,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具有高尚诚信道德的人。

“积小节而成伟大”。领导干部良好的诚信道德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平时不断积累的结果。因此,领导干部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