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为人处世诚信始

鲁迅先生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这里,我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为人处世诚信始。”

为什么“为人处世”要“诚信始”?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重要品德。

一、人先信而后求能

古人云: “人先信而后求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为人处世首先应该讲诚信,然后,再论及他的本领如何。为人处世为什么要这么看重诚信?

(一)诚信是相互合作的基础

在现代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必须的。但合作需要有基础,诚信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合作者如果有一方不遵守诚信,合作就无法继续下去。关于这一道理,有许多明白人士。清华大学毕业生陈耀文就是这样一位明白人。

不知读者是否还记得,在2001年4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曾经登载了该报记者刘畅所撰写的《以诚信招聘老板》一文。文章记叙了陈耀文的招聘情况。其内容如下:

日前,《北京人才市场报》刊登了一则特殊广告—

姓名:陈耀文;

年龄:32岁;

专业学历: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主要工作经历:本人多年从事IT 行业的研究与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本人在多年的工作中认识到,目前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过于片面,往往只看中人的学历和技术能力,而忽视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道德水准、诚实可信以及灵感和创新精神。因此,本人愿意以全新的人才观念亲身经历一次求职过程,寻求志同道合的企业经营者并为其工作,以此唤醒社会对人才的重新认识。

本人特点:至诚至信,思维敏锐,勇于创新。

对企业的要求:1、企业的理念是富国强民;2、企业的文化是中国特色;3、企业精神是爱人、信誉、创新。

该广告刊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4月22日,记者按广告上的线索,找到了陈耀文。仅仅一天“招聘老板”的经历,让这个以“诚信精神”选老板的年轻人感到好像在大海中游泳:“尚未看到诚信精神在企业老板的眼里有多重要。”

陈耀文,1992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到辽宁鞍山一家国企工作。1996年,他开始与人合作,承包一些自动化控制工程项目。1998年,他到北京人才市场,想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但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

陈耀文在找工作过程中逐步体会到“诚信精神”对于大学生和企业的重要性。他对记者说,人的诚信需要自己的品德和操守,但也需要企业提供诚信的环境,企业文化要培养人的诚信素质和诚信精神。

4月11日,他花了150元钱,要求在北京人才市场上“招聘老板”。

仅4月21日当天,就有7家企业的老板向他抛出“绣球”。当天上午10时,他与自己招聘的第一个“老板”见了面。这是一家建筑企业,地点在房山区。

陈耀文强调:因为是我招聘他,所以要由我来问问题,他说此举是“为了摆脱以往老板招聘员工的‘不平等性’”。

一天下来,陈耀文与招聘的好几家“老板”见了面,让他有些失望的是,不少老板急功近利的思想很重,对于诚信理念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令他不满意。

4月22日,星期日,他给自己放假一天。以后,他将对更多的老板进行“招聘”,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找到“知音”。“我就是要把诚信精神带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企业中去。”

对于陈耀文的“招聘”,读者也许有自己的想法,或许会认为他是在给自己做广告,“卖”自己;或许会认为他是故弄玄虚,炒作自己。但我认为,我们虽然无法探知陈耀文的内心世界,但对他的“招聘” 目的和动机,还是不应该怀疑的。他真诚地希望与一位讲诚信的老板合作;他真诚地希望全社会都能够关注诚信。

但事情发展的结果很令他失望。在《以诚信招聘老板》一文刊登十几天之后的2001年5月11日,记者刘畅又撰写了一篇《诚信啊,天下谁人能识君》的跟踪报道,登载在《中国青年报 》上。其内容如下:

距刊登广告“以诚信精神招聘老板”已经整整20天。陈耀文,这个告别清华校园已经9年的青年,依旧执着于自己对于“诚信”的理想方式(本报4月28日一版曾予报道)。只是,一种淡淡的失望和疲惫写在了他的脸上。他说:“来找我的企业都是注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而没有一个是冲着诚信精神而来的。”

屈指算来,已经有北京、四川、河北、山东的20家企业先后向他表达了招聘意愿,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建筑、冶金、制造、保险、文化等领域。他先后与11家企业的老总见了面。见面的结果是“他们看中人品的很少,没有认识到诚实、信用这些人才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所具有的商业价值”。

陈耀文固执地认为,企业是人的企业,企业行为是人的行为,企业人如果具备诚实可信、认真求实的作风,企业还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吗?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这样的古训,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依旧应该散发出恒久的魅力。

在向一个建筑老板提及自己的诚信主张时,老板告诉他,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诚实可信了,这还用问吗?陈耀文告诉他,人的诚信需要自己的操守,但也需要企业提供诚信的环境,企业文化要培养人的诚信素质。如果一个老板不重视品德和诚信,那么,员工可能因此也变得缺少诚信。而一个即使有些道德瑕疵的人,在诚信的老板和工作环境的感染下,也可能会变得诚实、守信用。

他说,这是自己的“品德与环境”论。听了他的话,那位老板不停地摇头,说“你有些幼稚了,年轻人”。

5月10日,陈耀文来到中关村一家电脑销售公司应聘,继续自己的“诚信”实践,结果如何,他说自己也不知道。

针对陈耀文的遭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诸葛忆兵认为,招聘活动中具有考查依据的是学历、经历,并可据此对一个人才的能力作出判断。而诚信精神、诚信素质等品德问题,往往需要“日久见人心”。我们无法凭一面之交就对一个人的人品作出判断。尤其是我国尚无个人信用系统作为考查参照,因而,在招聘活动中,诚信精神的象征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缺乏可操作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傅道彬对陈耀文的“诚信招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对“道德回归”和“道德重建”的渴望是强烈的。此举说明了青年人对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原则的“自觉”与呼唤。他们希望社会、用人单位能够为诚实守信的行为和思想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渴望自己周围的人都具有这样的品质。在这个背景下,陈耀文的招聘活动就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和启示。

(二)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

孔子说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周恩来说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罗曼·罗兰说:“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

这些话虽然说自不同的时间,出自不同的地域,来自不同人之口,但中心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朋友之间相处要讲诚信。

相互间不讲诚信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另一个自己。要成为另一个自己,彼此之间的心必须是透明的,要以诚信相待,以诚信相处。

在朋友遭遇困难的时候,能伸出帮助之手;在朋友郁闷时,能真心分担他的忧愁;在朋友出现邪念时,能以诤言相劝。

对朋友托付的事,能竭心尽力办好;对朋友承诺的事,能想方设法完成。汉代的阎敞就是这样对待朋友的。

阎敞与第五常是知心的朋友,俩人常在一起谈古说今,对管仲与鲍叔牙、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尤为钦佩。

后来,第五常突然接到皇帝的诏书,要他火速进京。第五常携带家眷匆忙上路。临行时,他把一百三十万贯钱交给阎敞,请他代为保存。

阎敞送第五常至十里长亭,洒泪而别。回家后,他便把钱封好,放在安全的地方。

春去冬来,十多年过去了,不仅未见第五常来取钱,连个音信也没有,阎敞很是思念。

一天,忽然来了一位青年人求见。青年人自称是第五常的孙子。阎敞喜出望外,赶忙请他进来。

一见面,阎敞就看出这个青年人是第五常的后代,不但模样长得像,举止也与阎敞不差二致。

阎敞急忙打听第五常的消息。那位青年泪流满面。随后就向阎敞叙说了家中发生的变故。

原来,第五常一家人进京后,就染上了瘟疫。一家人陆续死去,只剩下一个九岁的孙子。第五常临终前把孙子叫到面前,对他说:“我有一个好友叫阎敞,你可以去投奔他。我有三十万贯钱在他那里。”

第五常的孙子当时年龄尚小,又要在京城读书,所以没有来。现在,学业已成,年龄大了,便来认世交并想把钱取走。

听说老友病故,阎敞十分悲痛,幸喜第五常后继有人,便留第五常的孙子住了几日。

第五常的孙子临走时,阎敞把存放的钱拿出来,一封一封,还是原样。一数,有一百三十万贯之多。

第五常的孙子忙问:“我祖父临终时说只有三十万贯,怎么多出一百万贯?”

阎敞说:“这钱确是你祖父当年交给老朽收藏的原物。至于他说的数目不对,或许是病重神志恍惚,也未可知。你就不必怀疑了。”

第五常的孙子见阎敞如此诚实守信,又是佩服,又是感动,一时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阎敞的确是第五常名副其实的知心朋友。他对朋友的托付尽心尽意,即使是在重金面前,也丝毫没有贪婪之心。要是第五常在九泉之下有知,他也会为有这样的一位知心朋友而欣慰。

(三)诚信是人生旅途的伴侣

在我们人生的路途上,有许多东西在伴随着我们,有美貌、有金钱、有虚伪、有诚信、有名誉、有地位。

如果我们想获得一时之快乐,我们可以选择美貌、金钱、名誉;如果我们想获得终生之快乐,我们则应该抛弃虚伪、欺诈,选择诚信;应该将诚信作为我们人生旅途的贴身伴侣。

诚信虽然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暂时的痛苦与物质上的损失,但它最终会为我们带来永久的快乐与丰厚的财富。

诚信虽然不像荣誉那样耀眼,但它能给人以心灵最深的慰藉与安宁。

人生是一条有始有终的长旅,它的珍贵就在于它的不可逆转。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荣誉,因为它能为我们带来耀眼的光环。但与诚信相比,荣誉显然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荣誉虽然能为我们带来耀眼的光环,但它只能光耀于一时,不能光耀于一世;它只能给我们带来一时之欢乐,不能为我们带来一生之愉悦。而诚信,那才是属于我们心灵中最珍贵的东西。

一位哲人曾说:“我把世俗的东西都抛开,只求一颗不受纷扰的心灵。”要想拥有一颗不受纷扰的心灵,显然不是荣誉、金钱所能做得到的,能做得到的只有“诚信”。诚信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能使人的心灵变得安宁和温馨。请看秦文君在《一诺千金》中记述的故事: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公交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

我在车站站立了多时,一辆接一辆车进入车站,又驶出车站,但我的朋友却始终没有露面。车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和一位少年。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站牌边守候着。我把伞伸了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并告诉我说,他在这等一个朋友。

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上面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我们谁都没有见到期盼的人。

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摇摇头,坚信地说:“我的朋友会来。”

正说着,又来了一辆车,车刚一停稳,一位少年就从车门跳了下来,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也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种高兴劲儿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我感到,他们的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他们的相互欣赏流淌在那一击间。目睹这画面的我,顿时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最后一班车驶出了车站,我终于没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说风雨无阻,就应该履约前来。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一个轻视自己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理由为自己开脱。

看完故事,我们不难感觉到,暴雨中相会的少年心灵是宁静而充满温馨的。因为他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尽管这诺言只是见面的约定。

而那位因雨而失约的“朋友”心灵会烦躁而充满愧疚。因为她不仅仅是错过了一次同朋友见面的机会,而是丢弃了诚信,从而失去了朋友对她的信任。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个人失去诚信,在良心上将受到谴责,自我的发展也将失去前途;企业失去诚信,纵然一时得利,日后也必付出代价;而一旦发展到整个社会的诚信都下降的话,欺骗、谎言将毁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想象这样的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二、诚信正在远离我们

咱们中国虽然是一个具有诚信传统的国家,但近些年来,诚信却越来越远离我们,人们被失信的行为所包围着。

(一)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

在某火车站,甲手里举着一张火车票,高声大喊:“去广州的火车票。谁要?还有十几分钟就要开车了,谁要去广州的火车票?”

随着甲的喊声,乙穿着一双赖了巴叽的皮鞋和一身皱皱巴巴的西服朝甲跑了过去,边跑边应答着:“我要,我要,我要去广州的火车票。”

甲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乙,问道:“你买火车票?”那神情似乎在说,就你这身打扮会买我的火车票?

乙看着甲那犹豫不信任的目光,急切地说:“我在这里都等了三天三夜了,也没买到去广州的火车票。你一定要卖给我。你要不相信我,我先付给你钱,你再给我票。”说着,乙掏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了甲。

甲接过钱来,然后把火车票递给了乙。并说:“好吧,就卖给你。来,找你40元钱。”

乙推辞说:“不用找了,能买到火车票我就非常感谢你了。”

完成了交易,两人分别走开了。

甲拿着钞票,边走边嘀咕:“看他那样子,不像个有钱人,还说‘不用找了’,假的,一定是假钞!”

乙拿着车票,也边走边嘀咕:“现在的火车票这么难买,他却原价卖给我。还说找钱给我,假的,一定是假票!”

这时,就见甲乙二人同时转身,指着对方的鼻子说:“假的……”然后,两个人便吵了起来。

甲亮起高嗓门:“我在这里卖了这么久,才把车票卖给你。你不仅毫不犹豫地掏出两百元,还说‘不用找了’,不是假钞你怎么能这么痛快?”

乙也不甘示弱,争辩道:“我在这里等了三天三夜才等到你的火车票,火车票现在这么难买,而你却原价卖给我,还说‘找你40元钱’,不是假火车票你怎么能这么慷慨?”

甲听了这话,气愤异常:“胡说。我原本是要和科长一道去广州出差,因科长临时有事去不了,让我一个人去,我不得已才在这里退票。你看看,这是我的身份证、工作证,我的出差证明。”甲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证件来。

乙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证件也有假的嘛!”

甲一听,火更大了:“你才是假的呢!我问你,就你这身打扮,衣服皱皱巴巴,皮鞋邋里邋遢,哪来那么多的钱?”

乙听了甲的话,扑哧一声笑了:“我从广州来这里出差,见这里的东西比广州便宜,就买了一双精品皮鞋,一套名牌西服。谁知没穿两天就成了这副样子。”

甲上下打量了一下乙,给他出主意说:“那你不会再买一套吗?”

乙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唉,我已经换了三套了。还敢再买吗?”

火车鸣起了笛声,甲乙二人走下了舞台。

这虽然是上演在舞台上的小品,却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就是这样的互不信任。

(二)生活中充满着欺骗

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产生的原因,是生活中的人们遭遇了太多的欺骗。请看:

故事一:有人住院,朋友来探望,花100多元买了一只果篮,整个儿由透明塑料纸包裹着,其中有诸如苹果、水蜜桃、菠萝、火龙果等鲜果,更有一盒精美的桂圆。

第二天打开一看:鲜果大部分已经发蔫不说,那盒最为贵重的桂圆居然是20来粒表面上涂了一层黄颜料的霉变桂圆,以一张花纸衬着,底下则干脆就是胡乱的一些碎壳和果核!

故事二:小刘到广州游玩。在北京路上看到有一个人匆匆忙忙地从他身边经过时,口袋里的钱包掉在地上。

小刘不知是计,弯腰捡起了钱包。这时,又有另一个人从他身后走来,对他说:“哥们儿,咱们到偏僻的地方分吧。”

这时,伪装掉钱包的人追来问,是否捡到钱包。小刘将钱包拿了出来。那骗子却说他不止这些钱。

小刘有口难辩,两个骗子利用小刘人生地不熟、不敢反抗的心理,将小刘身上的钱洗劫一空。

故事三:江苏籍病人王某因患脑瘤到上海市长征医院求治,交完住院押金的他和妻子到病区找收治他的医生,该医生正巧不在,王某只好在一旁等候。

这时,走来一名穿白大褂但无医院标识的中年妇女,她自称是该科医生,向王某问明情况后,她对王某说:“我是你要找的那位医生所带的研究生,他有事出去了,要很晚才回来。你住院还差一道手续,你把住院证、身份证和住院押金收据给我,我帮你去办。”

王某一听很高兴,就按“女医生”说的把住院证、身份证和押金收据一并交给了她。

“女医生”并没有去补办什么手续,而是转身来到住院收费处,声称不打算住院了,要求退回押金。

当我们遭遇到上面的任何一种情形,我们还能够信任谁呢?于是,诚信就越来越远离我们,并由此而形成一个互不信任的怪圈。

在人际交往中,失信是要付出代价的。最重要的代价,就是它摧毁了人们的精神家园,使人们陷入了互不信任、相互猜疑的怪圈。

(三)“秃头论证”理论的启示

也许有读者认为我是小题大做:失信、欺诈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还是本分诚实守信的。少数人的行为怎么会摧毁人们的精神家园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借助哲学上的“秃头论证”理论。“秃头论证”理论含有这样的问题:

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

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经成为秃头了。而这一结果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

成为秃头的界限是头发一万根?一千根?一百根?十根?一根?一根也没有?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头发还剩下一百根、十根时,人们早已是毫不迟疑地公认其为秃头了。突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的。当人们惊觉时,事物已经从量变到质变了。

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变化也是如此。失信的人从暂时看,还是少数,但已经有了扩大的趋势。

失信是有传染性的,当失信的病菌传播开来,就会使我们的整个精神家园摧毁。这是极为可怕的。

三、为人处世如何践行诚信

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就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在孔子看来,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说话就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如果一个人说话守信用,行为诚恳,即使是在蒙昧偏远之地,也可以顺利地自由行动;反之,即使是在本乡本土,也会处处难行。

事实上,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他就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在社会中也难以立足。既然如此,那么,为人处世如何践行诚信呢?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法则呢?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的意思是说,应该是有的,这句话就是,自己所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他人。

孔子的这句话虽然是说在两千多年前,但对我们今天处理人际关系依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这就是说,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不想上当受骗,就不要去欺骗别人;自己不想受人愚弄,就不要去愚弄别人。你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能真诚地对待你。请看史书记载的一则以真诚待人的小故事: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并各设界亭。边境土地适宜种植瓜果,亭卒们就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上了西瓜。

梁国界亭的亭卒很勤劳,将瓜田管理得非常好,瓜秧长势茂盛。楚国界亭的亭卒非常懒惰,对瓜田不管不问,因此,瓜秧长得瘦弱不堪。

看着长势茂盛的梁亭瓜秧,楚国界亭的亭卒心中很是恼火。一气之下,他就在一个黑天里,将梁亭瓜秧全给扯断了。

梁国界亭的亭卒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栽种的瓜秧被扯断,气愤至极,立即报告了边县县令宋就,并表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也将楚亭的瓜秧扯断。

县令宋就听了汇报,沉思了片刻,然后对前来汇报的亭卒说:“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做法万万使不得。既然我们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我们怎么能再去扯断他们的瓜秧呢?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楚亭的瓜秧长得不好,是疏于管理的缘故。你们不妨暗中为他们的瓜秧施肥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茂盛地生长,他们就不会再扯断你们的瓜秧了。”

梁国的亭卒见县令宋就说得有道理,就按照他所说的话去办了。

楚国界亭的亭卒见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很是奇怪。经过偷偷观察,他们发现,原来是梁国的亭卒在帮他们管理瓜田。于是,他们就将此事报告了楚国边县的县令。县令听后十分感动,就给楚王上了奏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楚王做了禀报。楚王也被梁国修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便备了厚礼,派使者送给了梁国。

宋就在处理边界关系的问题上是智慧的。如果他赞同了本国亭卒的意见,让他们再去扯断楚国界亭的瓜秧,边界的纠纷就会因小小的瓜秧而连绵不断,这不仅会使边境的百姓遭殃,还会导致两国兵戎相见。

国与国是这样,家与家、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如果我们都能够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交往法则,人们就会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大动干戈。

(二)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发扬这种美德,做一个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说到做到的人。为此,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一定要承担责任和义务。遇事不要轻易许诺,如果许诺了,一定要兑现。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毛泽东同志学习。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西柏坡会见了傅作义。傅作义对他们表示愿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毛泽东问:“傅将军,我想听听你将来愿意做些什么工作?”

傅作义说:“我想,我不能在军队里干了,最好让我回到黄河河套一带去做点水利方面的事。”

毛泽东惊讶地问:“军事上你是很有才干的,我真没想到你对水利工作也感兴趣?”

傅作义说:“我对水利一直有特别的兴趣,过去是身不由己呀!”

毛泽东急忙摇头摆手:“那不行,那黄河河套的工作太小了,给你是大材小用嘛!那样的话,蒋介石也会感到委屈的。你过去是他的堂堂大将军么!我看哪—”毛泽东回头看看周恩来和朱德,又转过头来看着傅作义说,“将来你可以当水利部长嘛。”

周恩来和朱德都笑着点头,说:“好哇!”

毛泽东没有食言。共和国诞生后,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果然当上了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而且干得非常出色。

当然,有时候许诺能否兑现,还决定于客观条件。如果客观情况有变,无法兑现你的诺言,你则应该向对方说明情况,并致歉意,以免给人留下言而无信的印象。

我们千万不要向宋太祖看齐。一次,宋太祖答应让张思光做司徒通史的官,张思光很高兴,天天等待正式的任命,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迟迟不见任命的通知。张思光失去了耐性,便想了一计,故意骑一匹很瘦的马到宋太祖的面前。

宋太祖看张思光骑的马那么瘦,很吃惊地问:“你的马太瘦了,一天吃多少饲料呢?”

张思光回答说:“一天一石。”

听了张思光的回答,宋太祖更不理解了:“不可能吧!既然给那么多的饲料,马怎么还会这么瘦呢?”

张思光说“: 我答应一天给它一石,而实际上,我并没有给它那么多。”

宋太祖听出了话中有话,不久就下旨任命了张思光。

还好,宋太祖能亡羊补牢。张思光一暗示,他便明白了。如果不是这样,张思光肯定会灰心丧气,工作起来也不会卖力气。

(三)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言行一致,就是说与做相统一,不口是心非,不阳奉阴违。我们只有养成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好作风,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符合客观实际,言之有物,不是空话;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符合真情实感,不悖于自身的行为,言由心发,不是假话;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符合情理,言必有中,不是大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个诚信的人。

记得英国著名文学家拜伦在其所著的《唐璜》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一个清洁的名声那样可贵。”

的确,一个有着清洁名声的人,能获得人们的敬重,能坦然面对一切,即使他离开了人世间,他也会活在人们的心里;相反,如果一个人臭名昭著,即使他活着,他也是活得苟且偷生;即使他活着,人们也觉得他死了。

而要想获得清洁的名声,离不开言而有信。记得在《萌芽》杂志上,我曾经看到过潘向黎先生撰写的《清白的记录》一文,文中讲述了发生在他熟悉的一个人身上的故事。潘向黎叙述的故事大致如下:

有一个熟人,是我的同龄人,读大学时就认识的。我们不是同一个学校,但知道他是一个活跃人士,并且早早就有了市场意识。在大家还在闷头读书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编《娱乐手册》挣稿费,去外地旅游时在边远地为当地人拍照,挣回一部分车钱。我们来往不多,关于他的故事大多是听说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太“前卫”了,理解有些困难,所以他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他毕业后到北京工作,我们就没有见过面。

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没有想到又和他见面了。他出差来上海有事找我。办完了正事,我们几个年轻的朋友就找了家茶馆开始大泡特泡。话题很多。关于北京和上海这些年的变化—同龄人的看法永远比报上、电视里的信息更有参照意义,有关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我们都有了不少变化,对现状的感觉与今后的打算,还有天南海北各种奇闻怪事……

这种谈话通常都很愉快,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次谈话,这个十多年前就认识的人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到现在我才肯定,我不会忘记他了。

他说起他前几年在南方的Z 市经商的事。那时他和朋友合伙在Z 市注册了一个公司,做进出口贸易,初见成效。因为他在北京还有工作,所以他让那个朋友负责Z 市的日常事务,有大事和他联系或者他飞过去处理。

“那时候,已经挣了两百多万的家当了,我们说好全部放在公司里,个人不吃不用,把生意做大。结果有一天,一个电传过来,是我们的客户,说我们公司没有按时付款。我打电话找我的合伙人,哪儿都找不到他。我意识到有问题,马上飞过去。打开公司门,我眼前真是顿时一黑,整个公司都空了,除了家具还在,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当然我的那个朋友也没有了踪影。有人告诉我他出国了。不用说他带走了所有的钱。留给我的是一张长途电话账单,还有拖欠的房租和各种账单,共有十万块。我当时就傻了,整个脑子都是乱糟糟的。从心理说我觉得我是受害者,我的钱让人卷走了,根本没有理由要我付这些账单,我真想一走了之。可是我又觉得这样不行,公司也是我的,出这种事是我看错了人,错了就应该承担责任。更何况,我是一个前程远大的人,我不能让自己这辈子永远不能到Z 市。我要自己堂堂正正地到任何地方。”

故事的结局是:他将个人的积蓄倾其所有付清了账单,向一个朋友借了机票钱回了北京。他当然没有就此灰心,又重新开始干起了别的。而那个合伙人,听说有人在泰国见过他。“我想想,他比我惨,他不敢回来了。我觉得自己当初绝对是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都会赞同故事主人的观点,他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他自身清白的真实记录,他用自己的全部积蓄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清洁的名声。这清洁的名声将是他的无价之宝。而那位卷走他人钱财的人的确比他惨,他虽然得到了金钱,但却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污浊的坏名声,“他不敢回来了”,成了丧家之犬。

(四)心怀坦荡,真诚待人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么一段话:“你要想让对方把你当朋友看待,你自己就先要把他当朋友看待﹔你要想让对方对你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你自己就先要对他有一见如故的态度。”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这里我再续上一句:“你要想让对方对你诚信不欺,你自己就先要对他人诚实守信。”正如马克思所言:“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与人交往,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人,有所保留无可厚非;但对于自己了解的人,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同事、自己的合作伙伴,则应该心怀坦荡,真诚待人。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质朴的话,他说:“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傅雷先生的话应该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

心怀坦荡,真诚待人,实际上就是说对人要有真心,不虚伪,不做作。

他人有错误,能及时地予以指正批评,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听之任之。

与他人相处时,能敞开心扉,而不遮遮掩掩。你只有对别人真诚,别人才能对你信任。

他人有困难时,能真诚相助。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要我们真诚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他人就能以亲切的感情来对待我们,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就会更为密切。